書評|《追劇商戰》不負責任推薦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書是一本內容精彩,讀起來很暢快的產業秘辛史。作者行文流暢,章節安排很有系統,沒有太多深奧的術語,可讀性很高,大概除了太多人名會讓我常常看到一半,心中冒出這講話的是誰啊,然後去翻前面對照出他是誰。
本書厲害的是我這個完全不熟美國好萊塢影視產業的人,隨著作者所描述的一則又一則的故事與場景,很快就能大略掌握好萊塢的公司運作邏輯與產業生態系的複雜關係,感覺收穫很多(雖然並沒有)。
所以今天看到迪士尼拒絕股東分拆體育頻道ESPN提議這則新聞時,馬上理解新聞中沒寫出來的深層問題:迪士尼的串流市場發展策略與公司既有利益結構的矛盾衝突。
不過,中文書名翻譯為《追劇商戰:解密Netflix、迪士尼、蘋果、華納、亞馬遜的串流市場瘋狂爭霸》,感覺翻得有點溫和,火藥味少了一些,與原文書名意思有種微妙的差異,英文書名《Binge Times: Inside Hollywood’s Furious Billion-Dollar Battle to Take Down Netflix》更傳神也更生動,更能切中本書貫穿的核心主軸:一場好萊塢影視產業(外加網通大亨)企圖扳倒Netflix的瘋狂灑錢戰役。
Binge Times的binge除了是代表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的追劇行為(binge-watching),本身又有狂歡、無節制的意思,其實也影射了這場商戰中的各種瘋狂行為:花大錢併購、高價追逐人才與內容IP,以及企業營運上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新嘗試,種種令人眼花撩亂的決策只是為了在這場串流戰爭中活下來,甚至成為最後勝利者。所以翻成追劇商戰其實還滿中規中矩,不能說不好,但就是少了原書名給人的一種業界內部驚爆八卦的辛辣感。不過翻譯嘛!本來就很難完全翻譯出原意。
本書的鋪陳就像在描述一場戰役發生的歷程,並逐一分析各方勢力在不同階段採取某種戰略上的原因與好壞,以及內部後勤運籌遭遇的種種困難與問題。
一開始先是把各軍團陣營的主帥,大將與軍師謀士都列出來後(後來發現這是很重要的安排,因為後續出場人名太多,會看到眼花),便開始解釋了戰役發生的原因:網路串流技術對影視產業既有營運模式的破壞性顛覆。
接著敘述目前霸主Netflix如何崛起,如何抓住網路技術的未來發展潛力,趁著其他好萊塢大老對Netflix的輕忽不屑,以及對投入影音串流市場的躊躇猶豫不決時,Netflix抓住空前大好機會以及好萊塢大老營運上的弱點,一躍成為影視串流市場的霸主,建立新的商業模式與遊戲規則,排擠甚至取代了舊有的獲利管道,蠶食鯨吞好萊塢大老們長期固守的商業地盤,把觀眾的眼睛與錢包通通都搶走。
等到好萊塢大老真正體認到Netflix的致命性威脅,才急急忙忙一掃之前的猶豫不決與瞻前顧後態度,積極整備軍武,不顧一切奮勇投入影音串流市場。
書中有很大部分章節是在描述迪士尼、時代華納、 NBC環球等傳統好萊塢影視產業大老,AT&T、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巨鱷,以及 Quibi等新創公司多方人馬如何整軍經武,花大錢投資搶人,搶作品,搶通路,或是進行天價企業併購,盡可能讓自己裝備最強大的武器與最完整的軍容去迎擊Netflix大軍,爭搶地盤。
但因既有盤根錯節的利益結構與長期根深蒂固的商業運作邏輯,其實這場仗打到目前,看起來能真正挑戰,進而撼動扳倒Netflix的獨霸地位,可能只有迪士尼的串流平台Disney+。
為什麼這些擁有豐富影視作品庫與充沛產製能量的好萊塢大老、以及掌握網路通路優勢的科技巨擘打不贏Netflix。本書大概歸納了兩個主要原因,第一是科技與影視產業的衝突,第二是既得利益的問題。
影視串流市場橫跨了影視與科技兩大產業領域,然而這兩個產業的運作邏輯是完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有關公司治理模式、產品的行銷策略,通路經營方式,獲利管道,以及更重要的影視人與科技人根深蒂固的mindset,幾乎完全相異,都需要進行一段漫長全面盤整、協調與磨合的過程。而這過程是非常困難與艱辛,特別是在Netflix大軍進逼下,企業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倉促間更是幾乎難以達成。
本書舉了很多案例來說明科技與影視兩個產業的衝突,如AT&T購併華納時代造成公司治理上的重大危機,嚴重侵蝕了華納長期建立的營運模式與品牌策略,HBO是其中最大受害者之一。下猛藥的結果,沒能成功轉大人,反而把自己搞得全身傷殘,斷手斷腳的。
而蘋果對於新產品發布前的嚴格保密政策,也與好萊塢習慣事前透過多波的曝光行銷策略迥異。蘋果想複製iPod、iPhone、iPad的成功經驗,但因為過度重視自己的品牌形象,沒有真正體悟到科技產品與影視作品的根本不同之處,結果自然變成橘逾淮為枳。Apple TV+並沒有成為蘋果另一個明星產品。
亞馬遜更是將自身旗下的串流平台amazon prime視為一種為電商本業服務的促銷手段。“影視節目是吸引消費者的閃亮誘惑,就像以前銀行免費贈送烤吐司機來吸引顧客開戶。「我們的劇得到金球獎,有助於賣出更多鞋子。」”
本書的結尾最後一句話:”在矽谷,帶有煽動性格的變革推動者會永垂不朽;在好萊塢,這種人會被辭退”,充分總結了科技產業與影視產業本質上的衝突。在科技產業適用的東西,在影視產業可能就不適用,反之亦然。
第二個原因就是美國影視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獲利模式已經相當成熟穩定,產業的利益關係也盤根錯節,非常複雜。每個影視作品產製公司都與電視頻道、廣告商、有線系統商、電影院與通路商等公司有各種綿密的上下游合作與伙伴投資關係,甚至隸屬於同一集團。
網路技術剛出現時,影視產業並不是沒看出其對影視產業的影響力,特別是當時盜版導致音樂產業嚴重衰退的慘況,給影視產業相當大的警惕,影視產業很怕成為下一個被盜版打垮的產業。早於Netflix全力投入影視串流市場之前,好萊塢大老們就有合作推出Movielink網路產品出來,不過因為各公司各有其利害關係考量,最終宣告失敗。各家大老只好各自摸索推出自家影音串流平台,但都無法擺脫既有利益結構的綿密糾纏,如HBO NOW串流平台與HBO頻道存在的競爭問題,導致推出的串流服務被綁手綁腳,無法充分發揮影視串流技術的龐大優勢。原本有大老們有購併youtube的機會,也因為對盜版的戒心而錯失。
在本書中,我們從事後諸葛角度來看,會覺得一堆公司決策根本是愚蠢浪費,狗屁倒灶。但在當下,這可能是不得然的決定。
迪士尼前任執行者艾格在回憶錄的話可以總結這段期間,這些好萊塢大老在這新舊商業模式之間的拉扯煎熬。
“我們跟許多長久傳承的企業一樣,有很大的獲利事業要繼續保護,而且要從這裡面繼續挖掘利潤。牽涉到很多責任,對股東、對顧客、對員工、對董事會,要盡可能在你所做的事業中獲取利潤。轉到新事業並不容易,不只因為它不會馬上就獲利,而是因為它會直接破壞你正在做的事業。”
“那是一段很有趣的時期,象徵了過去所知的傳統媒體,開始邁向終結。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幾乎每個傳統媒體公司試著找出自己在這個變動世界中的位置時,心態都是出於恐懼而不是勇氣,頑固地試圖建立堡壘來保護舊模式,但是,這種舊模式在翻天覆地的變化中不可能存活。”
而Netflix就是這個讓舊模式無法存活的具體象徵,所以我覺得英文書名比中譯書名更能反映本書主軸就是這個原因。
Netflix建立了全新的商業模式:沒有廣告的訂閱制,觀眾收看時不會受到廣告的干擾;一口氣上架所有影集,而非一週一次播出一集,開啟了大追劇時代;透過大數據分析觀眾觀看偏好,提供觀眾適合收看的建議片單;觀眾可以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隨選即看等等。2020年疫情的爆發更是凸顯出這些模式的優點。
這些聚焦於消費者觀看體驗的商業模式,打趴了舊的好萊塢商業模式。好萊塢大老除了趕快追上以外,別無他法,即使會傷害了既有的商業利益基礎。還好,好萊塢大老們有累積數十年豐富影片庫的優勢,並非沒有逆轉的機會。迪士尼購併漫威、盧卡斯影片基本上都可看成迪士尼在影視串流商戰整軍經武的一環。
好萊塢大老也意識到先前的短視錯誤,收取高額授權金將自家影片放到Netflix平台上播映,雖然短期內可以賺到高報酬,但長期就是損害自家公司的獲利管道,所以也紛紛收回了這些授權上架Netflix的影片。
Netflix當然也認知到這個問題,所以積極投入自家原創戲劇與電影的製作,而且投入資金雄厚,對於拍攝也非常尊重創作者,不像電視台或蘋果那樣會干預介入創作過程。從《紙牌屋》、《愛爾蘭人》,到《魷魚遊戲》等原創影片,Netflix都創下了極佳的口碑與觀看人數。
本書的內容就到《魷魚遊戲》結束。不過最近面對後進者的追擊,主要是迪士尼,Netflix市佔率下降,不再有獨霸一尊的地位,Netflix也開始感受到殘酷的競爭壓力,準備開始賣周邊商品,進軍遊戲業,推出廣告版的低價方案。後續會怎樣,就繼續吃瓜看戲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4會員
121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書評|《沒口之河》黃瀚嶢沒口之河——每到冬季,臺灣東南部河川會在入海前受阻,沒入地下,成為地理學所謂的「沒口河」。無口的河,靜臥在知本沖積扇上,成為了眾人口中的「知本溼地」。
Thumbnail
avatar
浮火
2024-05-28
書評|《獸靈之詩》愛也可以很黑暗,很殘忍上下兩冊77萬字,也涵蓋愛的重量。「愛也可以很黑暗,很殘忍」,愛裡有禁錮、有佔據、有癡心、有奉獻、更有癲狂瘋魔與不堪。 「愛」在《獸靈之詩》字裡行間,像哈利波特的金探子般不斷閃現,是一次次撩撥、追尋的線索,是終局之戰的關鍵。
Thumbnail
avatar
Doris朵莉
2024-03-17
書評|《Between Two Kingdoms》 在生與死之間的掙扎與連結《Between Two Kingdoms》 在生與死之間的掙扎與連結
Thumbnail
avatar
拖延症小姐的囤書櫃
2024-03-01
書評|你各位便當數量絕對要點清楚的「黑暗之家」|坡上的擬態貴志擅長揉捏「事件」本質與「心理」壓力。貴志早就使用了日常生活更迭的段落式描寫,將眾多伏筆藏在生活之中,譬如與女友小惠的相處,你可能不會有意識為何會聊到小惠的貓媽媽最近生了很多小貓咪很可愛。但對於貴志祐介來說,每一步都是有他的意義。 你各位便當數量絕對要點清楚的「黑暗之家」 如果你看
Thumbnail
avatar
老鳳
2023-12-16
書評|善於撥弄事件雪球的「惡之教典」|坡上的擬態貴志祐介若用一個名詞形容,我只能用「鬼才」二字描述。比起東野圭吾,我更愛貴志祐介那種無法掌握的氣場。惡之教典紮紮實實是娛樂程度極高的小說。它的本質就是用蓮實聖司的角度鉅細靡遺地描寫身為「反派」的所有思慮。
Thumbnail
avatar
老鳳
2023-11-29
【書評】面對別離,放不下的不是逝去的時光,而是數不完的回憶:《好好再見 不負遇見》收到三采的邀請閱讀這本淡雅的愛情小說,喜歡山料文字中的溫柔,也喜歡他刻畫專屬於90後的青春故事。 但可惜的是,即便不再害怕孤獨,仍舊難以挽回留有遺憾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微讀
2021-12-28
我只負責賣書,不負責任書評之《神婆的歡喜生活》 「正是這些東西吸引我寫下這篇小說。因為迷信往往會發展成信仰,信仰又往往會轉變成文化,所以在我看來,當崩廟會這信仰,也是我們緬甸的文化之一。我希望讀者們也能夠和我一樣產生相同的感受和體會。」 ── 作者罕麗姝 序
Thumbnail
avatar
書店與非書店的日常
2021-10-25
我只負責賣書,不負責任書評之 《漫長的告別》 私家偵探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不算是典型的一天,也不算反常。天知道我們為什麼會繼續幹下去。發不了財,也不常遇見好玩的事。有時候會挨揍、挨槍、或者坐牢。搞不好還會送命。每隔一個月就想放棄,趁走路還不會搖頭晃腦的時候換個明智的職業。此時門鈴正好響起,打開通往會客室的內門,又來
Thumbnail
avatar
書店與非書店的日常
2021-09-19
我只負責賣書,不負責任書評之 《我把青春賭給山》方能《成為更強大的自己》「山不是為別人而爬的,而是為自己而爬。即使因此遭到別人的誤解也無可奈何,也無須接受別人的操控。如果憑堅定意志所進行的單獨行動,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將回饋到自己身上。喜悅如此,危險也是。」 ── 植村直己
Thumbnail
avatar
書店與非書店的日常
2021-09-06
我只負責賣書,不負責任書評之《幸福咒語》、《橘子的滋味》 「我們的軀體不是完全按照我們自己的意識在行動,而是有什麼更強而有力的東西在驅動我們,那個東西也許可以說是社會吧。總之如果我們有什麼可以配合的地方就盡量配合吧,因為在這世上,我們都是被賦予了角色的演員呀」聽了外祖父的話,讓我感到很輕鬆。 ── 〈孫子的角色扮演〉《幸福咒語》西加奈子
Thumbnail
avatar
書店與非書店的日常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