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殺巴士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並非小說或電影情節,而是切切實實地發生的事件。

raw-image

9 月 18 日凌晨,中國貴州省貴陽市,一部旅遊客車於公路上翻側,全車 47 名乘客,有 27 人就此斃命。

在危機四伏的中國高速公路上,如斯的交通意外並不罕見,但涉事的客車,所載的乃在小區被圍封多天後,仍強行要撤至其他地方隔離的民眾。而司機穿著防護服駕駛,在焗促的環境下,也增加了發生意外的機率。

資料顯示,這些民眾所居住的小區,已被圍封十多天,相關的大廈經多輪核酸檢測,仍未有發現新的陽性患者。本來,安排這些居民繼續待在家中,甚麼事情也就不會發生,可是無端白事的要把這些人拉到其他地方去隔離,就釀成這樣的車禍了;涉事的住宅大廈,在好一段日子,晚上也不會再有人亮起燈光。而且,為慎防疲勞駕駛,車禍發生的時間,本來是旅遊客車禁止在公路上行走的時間。

武漢肺炎出現快將三年,當世界各地也逐漸走向共存、復常,某個國家面對著傳播力強但殺傷力儼如感冒的 Omicron,卻仍然盲目堅持「清零」,閉關鎖國,封城管控無日無之。在「防疫」成為至高無上的國策下,所有既定的社會規條,也可以置諸不理,就如這次把民眾推上黃泉路的旅遊客車,在禁止行駛的時間,卻依然在公路上出現。

為了「保障老人和孩子」的防疫,2022 年,世人已見證了在中國的國土上,大量人為而成的悲劇:很多的平民百姓,不因中了武肺,卻因為 excessive 的封控措施,導致山窮水盡、斷水斷糧等而喪命;面對地震、山火等天災,仍要保持社交距離,不能匆忙逃生且要繼續做核酸;生而為人的自由和尊嚴,也通通在各種健康碼的監控下,被棄如敝屣。

9 月 18 日,是日本侵華的日子;彼岸的台灣,近日亦遭受多輪強烈地震的影響。在微博上,前述的事件,仍然可以作「自由」的討論,網民繼續向日本問責、對台灣人幸災樂禍。可是,中國人卻無法轉發、討論發生在自己國土上發生的慘劇。

在長毛象(Mastodon)上,這件事情無可避免的,成為了社群熱話。因封控而喪失了自由的民眾,穿著一式一樣的防護服,被命令離開自己的家園,登上巴士,駛向一個未知的地方,情境跟當年納粹德國強行把猶太人轉移到集中營,形態其實有幾分相似。

有不少象友說,不要以為自己這一刻仍然活著、能夠在網上發表言論,就可以慶幸,因為自己總有一天,也有可能在面對種種壓逼下,成為這部「屍殺巴士」的乘客;或整個國家的國民,其實已經在坐著這部巴士上,端看清零宗繼續加速,推向車毀人亡,還是終有一刻,會踏下煞車掣。

的確,就算有過反抗強權的歷練的香港人,當再一次要面對這等抉擇時,現實生活上的種種限制和壓力,是否讓你有足夠的定力堅拒登車,也值得做一回詰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right Fu的沙龍
369會員
114內容數
Wright F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Thumbnail
2025/04/21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Thumbnail
2025/03/21
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03/21
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02/11
起碼,有意逃離某些魔掌的人,Pixelfed 仍然值得一試。
Thumbnail
2025/02/11
起碼,有意逃離某些魔掌的人,Pixelfed 仍然值得一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結束了一件惱人的案子,某周日駕車往大棠,想說練習一下,順便發個呆。誰知道車子誤闖了博愛迴旋處,就知出事。一趟來回一小時的車程過後,我忽然又發現了香港人「文明」面紗以下的野蠻基因。 路上行人欲斷魂?在柏油路上散步,是測試運氣最便捷的方法 機車歧視、行人地獄?上路兩個月逃生記事 自從考到駕照以後,窮
Thumbnail
結束了一件惱人的案子,某周日駕車往大棠,想說練習一下,順便發個呆。誰知道車子誤闖了博愛迴旋處,就知出事。一趟來回一小時的車程過後,我忽然又發現了香港人「文明」面紗以下的野蠻基因。 路上行人欲斷魂?在柏油路上散步,是測試運氣最便捷的方法 機車歧視、行人地獄?上路兩個月逃生記事 自從考到駕照以後,窮
Thumbnail
天龍國趣事 前幾週,因被推上參加研習,不得不去。 幾次去北部都是搭高鐵,算是方便,只是,人多,車多,人擠人比較不舒服。 這次北上有專人開車,開高速公路,我開,最後一個休息站(西湖),換手開。 一開出西湖交流站沒多久,便開始塞車,老天,再多的的線道、再寬都無法立即開出車陣中,好在我們都不是趕時間。 進
Thumbnail
天龍國趣事 前幾週,因被推上參加研習,不得不去。 幾次去北部都是搭高鐵,算是方便,只是,人多,車多,人擠人比較不舒服。 這次北上有專人開車,開高速公路,我開,最後一個休息站(西湖),換手開。 一開出西湖交流站沒多久,便開始塞車,老天,再多的的線道、再寬都無法立即開出車陣中,好在我們都不是趕時間。 進
Thumbnail
日前一則 CNN的新聞將臺灣描述成行人地獄,而那陣子也同時發生了幾件交通事故憾事,行人都走在斑馬線上了,卻仍遭汽車撞傷或死亡的意外。 臺灣地狹人稠,行人的路權被嚴重擠壓,尤其是在都會區,上班尖峰時刻人車爭道,每天開車上路都是挑戰,不只自己要小心,還要小心別人不小心。 我曾在金門小住過一星期左右,我發
Thumbnail
日前一則 CNN的新聞將臺灣描述成行人地獄,而那陣子也同時發生了幾件交通事故憾事,行人都走在斑馬線上了,卻仍遭汽車撞傷或死亡的意外。 臺灣地狹人稠,行人的路權被嚴重擠壓,尤其是在都會區,上班尖峰時刻人車爭道,每天開車上路都是挑戰,不只自己要小心,還要小心別人不小心。 我曾在金門小住過一星期左右,我發
Thumbnail
最近台灣被美國CNN封為「行人地獄」,由於最近看到台中某客運撞倒母親與小孩的案例,威利也頗有感觸。台灣的交通其實不是行人地獄而已,應該是對上路的人來說都是地獄,出問題的不只是道路規劃跟法規,更重要的人台灣人沒有尊重行人的心,無論是開車騎車都是以自己為本位,只是自己「方便」就好。 威利自身的案例為經驗
Thumbnail
最近台灣被美國CNN封為「行人地獄」,由於最近看到台中某客運撞倒母親與小孩的案例,威利也頗有感觸。台灣的交通其實不是行人地獄而已,應該是對上路的人來說都是地獄,出問題的不只是道路規劃跟法規,更重要的人台灣人沒有尊重行人的心,無論是開車騎車都是以自己為本位,只是自己「方便」就好。 威利自身的案例為經驗
Thumbnail
你和我,也有可能成為這部巴士的乘客
Thumbnail
你和我,也有可能成為這部巴士的乘客
Thumbnail
關注新性感雜誌 → 新性感|Matters平台文章索引|Matters|方格子|電子報
Thumbnail
關注新性感雜誌 → 新性感|Matters平台文章索引|Matters|方格子|電子報
Thumbnail
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大時代,也許已不能再期望有下一次踏足廣州的機會,這個「廣州雜談」系列能否再有下一篇文章,亦是未知之數。
Thumbnail
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大時代,也許已不能再期望有下一次踏足廣州的機會,這個「廣州雜談」系列能否再有下一篇文章,亦是未知之數。
Thumbnail
旅遊出發前 1.如果出發當天您感到不舒服,請待在家裡。  2.如果真的生病了,請避免乘坐大眾運輸工具。 3.隨身包有75%酒精,提供外出不方便肥皂🧼洗手,至少可以使用酒精乾洗手。 4.囗罩,仍然記得準備好:出遊時可以戴好,戴滿,千萬不要露出鼻孔,也不要亂丟囗罩。 5.咳嗽或打噴嚏時,記得用肘
Thumbnail
旅遊出發前 1.如果出發當天您感到不舒服,請待在家裡。  2.如果真的生病了,請避免乘坐大眾運輸工具。 3.隨身包有75%酒精,提供外出不方便肥皂🧼洗手,至少可以使用酒精乾洗手。 4.囗罩,仍然記得準備好:出遊時可以戴好,戴滿,千萬不要露出鼻孔,也不要亂丟囗罩。 5.咳嗽或打噴嚏時,記得用肘
Thumbnail
旅行中很重要的是「放下成見跟刻板印象」,就像你把「台灣」、「日本」、「中國」等等國家當作一個人好了,就算你以為你很了解他,也不要對他貼標籤唷,你也不想被別人隨便貼標籤跟亂定義吧!國家也是唷!
Thumbnail
旅行中很重要的是「放下成見跟刻板印象」,就像你把「台灣」、「日本」、「中國」等等國家當作一個人好了,就算你以為你很了解他,也不要對他貼標籤唷,你也不想被別人隨便貼標籤跟亂定義吧!國家也是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