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 kaga2020夏季工作坊感想(下)

東京裏物語
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 個房間
2022/09/2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續前篇)

問題意識

今年夏季發表會尾聲的free talk題目為”plus kaga消失的那一天“,靠政府外包的案子總有結束的一天,當那一天來臨,我們能留下什麼?與談人有四位,分別由各期代表擔任,其中兩名來自東大、一名來自慶應最後一名則來自多摩美術大學。
他們提出了四大議題:
1.經營團隊的能力有限,每年靠學長姐幫忙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2.計畫進行了五年,加賀市有參與的市民很明顯形成了一個小圈圈,有沒有辦法設計一個模式讓其他市民更容易參與?
3.大學生在執行計畫上無論在經費或是時間上都有極限,能不能發展成商業模式?
4.怎麼延續一個良好的社群,建立橫向與直向連結的系統
(我今天第一次知道原來二期有一個東大的研究生是泰國人!他日文講得太好以前根本沒發現)
針對這四個問題,每個人都提出了一番論述也激發了很多討論。
對這段我非常有感觸,每個大學生一來到加賀,剛開始一定都在尋找地方有什麼課題,但三島老師不斷強調:「你們不是來幫忙解決問題的,你們沒來大家也活得很好,你們應該是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有內心有熱情,才能推動自己前進。」
這我後來在組織建立課程中也上到過,個人等級的願望還有問題意識,怎麼跟團隊等級以及組織等級的問題意識做整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我們起心動念時,哪部分是個人願望,哪部分是為家庭設想?又有哪部分是涉及國族意識?不釐清的話,很多事都沒辦法討論下去。
比如我們站在國家立場想抱美國大腿,但又不想開放有爭議的肉品進口,不想付出只想得到,人生中有那麼爽的事嗎?又比如大家覺得大眾運輸方便,又不想鐵道經過自己家門口等等。很多議題都需要釐清問題層級與個人立場、能為了得到而犧牲讓步到什麼程度,不然根本沒辦法討論。
計畫究竟是為了自己,為了在地某些朋友還是為了加賀市?不釐清這些事,整理出利害關係再找出共同前進的道路,很多事根本推不動。
我想很多大人也做不到這些事。大家在學生時代沒有累積充分的良性討論經驗,所以出社會後才要重新學習。而沒有能相互砥礪與思辨的同伴,光靠閱讀跟吸收人也不會進步,這時候又回到之前台大跟360萬那題,如果有人回答360萬抵過頂尖大學四年能帶來的經驗跟思考方式,那我也無話可說,畢竟都是人生的抉擇。
這次free talk的四個代表,右上的尤莉雅妹妹還講到哭,很多酸甜苦辣真的只有當事人才懂

與內心的戰爭

人生中多數的成敗,多數都取決於內心夠不夠強大。
曾經我還小,參不透這句話的意思,迷信方法論跟金錢,這幾年才發現很多我們已知的事,卻因為過不了自己內心那關而停滯不前。比如經營臉書專頁,我明知道該好好看數據,迎合受眾,乖乖去打廣告,卻因為自己堅持”我覺得自己寫的跟那些膚淺專頁不一樣“這種無聊事而沒做到,其實在網路上我根本不是個咖,也沒人在意我,就因為太看得起自己,反而拉不下臉。
以前在做不動產業務的時候也一樣,看過很多新人不想用自己SNS帳號PO廣告,覺得很丟臉,很多很多小事都是這樣,因為自己內心障礙跨不出第一步。其實釐清了事情的目的跟內心的願望,就知道什麼可以放棄,什麼又是該守住的價值。


有形的與無形的

「日本因爲經歷過鎖國,因此在面對自己內心的敵人這方面,有相當多領悟跟解釋,我們也稱之為禪。」這句話是一年多以前加賀市某位日本酒酒匠在論述品酒時跟我說的。如何面對內心的敵人,克服心魔,一直是人類的課題,而台灣人迷信有型的東西,認為有錢有方法就無所不能,我也曾經覺得什麼心靈都是狗屁,甚至是講投資到底要講什麼心理素質、心臟夠不夠大,但是自己做過就知道,每天看那些數字上上下下,要堅持自己的策略是多不容易。
大家應該都覺得放貸或是當組頭很爽吧?執行面不講,每天看錢大進大出,有幾個人心臟受得了?
想擁有足夠強大的心靈,除了靠各種學習跟吸收各種知識了解世界以外,需要靠練習而來的思辨能力更是不可或缺....阿一個人是要跟誰思辨?台大跟360萬那題,台灣那麼多人會選360萬還誇當事人之後決定考公務員很會規劃,我想是因為太多大人也還沒走到這一步吧?
當你有了錢,工作也穩定之後,要面對的人生課題還有怎麼尋找自己人生真正的願望,這題所需要的強大精神力還有論述能力,可不是隨便野雞大學能培養出來的。當然可能很多人在庸庸碌碌追求金錢、慾望或求生存中就度過了一生。
我無意評論任何一種人生,只是想從生存、物質昇華到一下一階段的話,那除了錢跟工作,我們還需要點別的東西。

自己不是主角

兩年多時光一瞬間就過了,除了在日本參加工作坊,我也在台灣帶過私立大學工作坊,也在國立大學工作坊擔任過講師,除了感嘆自己再也不是活動的主角,只是個輔助者以外,也感嘆同樣模式套在不同人身上所得到的結果差別有如天堂跟地獄。
同樣是討論時間,同一種工作坊進行方式,在好學校,每個人可以有條而不紊闡述自己想法,進行有系統以及有結論的討論,而某些私大大家只會你看我我看你,有人滑手機有人東張西望,講話的永遠是那幾個,發言也得不什麼有意義的反饋,真是驗證了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道理。
會形成強者跟弱者的原因絕對不單純只是因為考試,那些在生活中反覆的累積跟體驗,還有家庭環境、生活圈跟同儕才是關鍵,而好學校就提供了讓相對好的條件。
這在日本也是一樣,同樣工作坊進行方式,套在中央政府找來的菁英身上,他們一個禮拜可以產出一整套超屌企劃,用在地方老人則是你看我我看你,雖然想說點什麼,卻也講不出什麼有趣的東西,最後還要丟給我發表。產出品質真的差太多了。

結語:能傳承到下一代的技術

曾有一篇文章寫道,這個時代的科技日新月異,社會結構跟變遷也完全不能套用上一個世代的法則,那大人們究竟能教給孩子什麼?
我想這答案日本早就有了,那就是該怎麼面對自己的內心,克服心魔,從內心挖掘出人生真正的期望跟目標。這個過程很痛苦,但絕對有價值。
講到這裡也再度感嘆自己曾經的膚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獨一無二且耀眼的北極星,透過不斷的實踐與達成階段性目標接近它,讓它的輪廓更具體,更完整,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課題。做計畫是如此、企業經營是如此、地方治理是如此、我們的人生更是如此。
8.9K會員
211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