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 KAGA系列文/原文撰於2021/7/28
PLUS KAGA:由石川縣加賀市主辦,東京都市計畫公司FOLK執行的計畫。以消滅可能性都市加賀為舞台,來自全國被挑選過的大學生們作為主角展開。以學生個人實踐專業知識與自身提案,居民則透過學生產生新組織、新行動,兩股力量交互後產生許多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行動,透過這些優等生與當地不平凡的居民們間的互動,也帶給我很多思考與學習。
疫情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年多,很多生意不是停滯,就是終止,我的台日交流事業也是其中之一。
昨天晚上跟東京來的三島老師開會,聊到plus kaga接下來怎麼辦?公家的預算還會不會支持這個大學生的計畫,也聊到20年初跟台灣的國際交流計畫最後以線上的方式結案,今年一樣時間提案通過,但明年到底台灣學生能不能來,日本學生能不能去這件事還是個謎。
一路聊著聊著,也聊到老師的公司在下北澤的團隊是怎麼從社群營造做到團隊建立,經歷了幾年時間一群只是因為興趣聚集起來的社會人士已經要組成一個公司開始營業了。
大家看日本地方創生的案例,很多都只看到最後美美的硬體設施還有美美的產品、印刷品,但這些東西背後是克服多少政治力還有人際關係才產生的,這些事恐怕不好說也不能說。
最後也聊到了在大學教課的事。
我覺得目前為止的講座、課程中最難教的就是大學生,尤其是一般上課那種,因為很多學生大概是因為學分營養才來,上課之前我不認識大家、大家也不認識我,教材準備了,也不知道要用什麼角度來詮釋才更能讓學生有同感。
於是我就問了三島到底都怎麼教的,畢竟出來開公司可以有那麼多頂尖大學的學生相挺,爭相搶著當血汗勞工,那在大學一定是人氣課程吧?問到這題講話保守的三島難得開口說「恩~我在大學裡喔~如果說要分兩邊的話,應該是算受歡迎那邊啦!」
「老師可以分享一下上課的訣竅嘛?」
「其實大學上課就講什麼都可以啊,很多大學生都搞不懂自己為什麼要坐在那裡聽課,也搞不懂他們對人生下一個階段要怎麼選擇,所以我們該做的就是拋出很多契機,讓他們去思考自已人生的下一階段該做什麼抉擇。也不用想說一定要面面俱到,10個學生裡面有兩三個可以對你的話有反應就好了,面對的人越多就知道不可能討好每個人。」
聽完才發現老師用在plus kaga裡的引導,是在大學教學時早已磨練多年的技術,還記得當年plus kaga式的引導讓台灣來觀摩的老師們都歎為觀止,到底一個惜字如金的老師,怎麼把參加的學生們逼上絕路,晚上熬夜掙扎甚至掉淚,搞得好像星光大道之類選秀節目的集訓班一樣,然後第二天發表每個都可以大鳴大放,之後一年沒有經費輔助、學分支持的狀況下還能不厭其煩的遠道而來在加賀做出自己的計畫。
這些事沒有親身經歷過教學,或自己跟大學生交手過,都沒辦法瞭解究竟是多厲害的事。
曾經在台灣國立有名大學聽完我分享也試著投入plus kaga這套,那門課講師除了我以外可說是眾星雲集。
大家覺得這個工作坊最大缺點就是沒有學分,要是用學分綁住學生的話應該就更妥當了,結果兩天的工作坊到第二天人就消失快一半,我自己參與其中,也才知道台灣要是看了模式就抄過去直接用,很多操作的細節是學不來的。畢竟我在介紹的時候很多細膩的操作都被簡化成圖解的形式,光看那就會的話,大家都不用混了。
最後又談到我寫了書介紹案例,如果大家有一天真的來看案例怎麼操作,結果案例卻倒了會很尷尬之類的,希望老師好好加油(欸),大概把兩個人手頭上的事情順了一次以後,對將來又比較有方向一點了。(案例詳情請至博客來購買「微觀的地方創生」)
就是疫情讓人沒辦法掌握這點真的很度爛。
最近網路上圍繞著東奧的各種故事都很紅,不管是國家與國家間,國家與選手間,甚至主辦國之間都有很多愛恨情仇,雖然這次奧運的舉辦充滿爭議,日本也是在不辦會賠違約金賠到爆炸的情況下硬上,但也許在疫情時代,我們正需要這些刺激吧?
之後要花多少時間把疫情壓下來....只能問天了。
最後我只能說「幹他媽的武漢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