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輔導室》正式開張囉!禮拜一到禮拜五陪你一起Fighting!

《大家的輔導室》正式開張囉!禮拜一到禮拜五陪你一起Fightin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曾經跟我的學生聊過一件事情,當時他已經是大學生,他告訴我他並沒有很相信他的心理師或輔導老師可以為他做些什麼,他知道他們都是好人,只是他還是無法完全信任他們,在他的感覺中,他們就只是在做他們的工作而已...

這聽起來確實很令人難過,但我卻意外得很能理解,因為我在大學時也曾有過一樣的想法。

大家喜歡天空嗎?不管心情好壞,似乎看著天空就能將能量轉換,也因為抬著頭看著天空,原本要掉落的眼淚可能就也被天空的美吸引住,忘了落下來了…

大家喜歡天空嗎?不管心情好壞,似乎看著天空就能將能量轉換,也因為抬著頭看著天空,原本要掉落的眼淚可能就也被天空的美吸引住,忘了落下來了…


孩子,感謝你願意讓我走進你的生命裡...

成為老師最大的收穫就是,總會從孩子們的身上看到過去的自己,陪著他們一起面對難題的過程,也會讓自己開始去反省過往,或是去修復過去所受的傷。

我告訴他,曾經我也對這個世界和人生感到絕望,當時的我也不曉得要跟誰求助,我試著跟朋友求助,但後來卻好像默默知道被洩漏出去了,當時我覺得應該只剩下自己能依靠了,我只有自己可以相依為命了。

後來因緣際會下成為輔導老師,我覺得這是生命給我很大的考驗也是很棒的禮物,因為自己也曾經經歷過的那些荒唐,讓我更知道輔導老師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而我也發現有很多事只有輔導老師能做。

在輔導學生的經驗中,我從很多的夥伴身上學到很多的輔導技巧,也從前輩們的分享中汲取知識,但最重要的是孩子們願意對我坦言,願意走到我面前,願意讓我進入他們的世界。



離開校園後我們就沒有輔導室了...

離開輔導工作之後,其實還是都跟學生維持很多的互動,現在有社群平台,我覺得很感謝,因為我依然可以用一種自然的姿態看著孩子們每天的成長;我後來就開始思考,現在我離開了學校,短期內我也沒有想再回到學校體制,那麼我該如何才能延續我熱愛的輔導工作?

這陣子突然多出了大量的時間思考,也讓我想起,我們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學校有輔導室,如果我們突然心情不好,或是遇到什麼困難,就還是有個地方可以去,至少不用自己乾著急或獨自面對問題;就像之前我在輔導室一樣,孩子們常常會自己走來逛逛,好像來這裡坐一下、聊一下,就可以獲得一些力量或啟發,然後就能再回去上課了!

但我們長大出社會工作之後,好像就很難再找到那麼一個純粹的地方,進去休息一下,或是有一個人可以單純地聊個天;這個想法我跟很多朋友討論過,我們發現很類似這種概念的地方可能是像日本那種有媽媽桑的居酒屋!常常看日劇中,上班族下班後就過去找媽媽桑,不僅是吃飯喝酒,也會跟媽媽桑聊天,一天的壓力似乎就這樣消失了!另外也有像是教會或是里民中心之類的地方,也都很像。

也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不直接請他們去看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師、諮商師?我其實也覺得這是有必要的,而其實過去當輔導老師時我們評估有需要的學生或家長也都會轉介,因為他們可以提供醫療方面等更專業的協助;但我的經驗是,大家通常很難會走到那一步,不管是因為在意他人眼光、家裡的人反對、經濟問題或是看診前的繁瑣程序等等,都讓大家很難能夠馬上進到這個階段。


【大家的輔導室】今日正式開幕!

很後來,有朋友就直接點醒我,不如我就先直接做做看吧!想這麼多沒有用,實際去做才會知道有沒有辦法做呀!也才會知道問題可能在哪!

受到這樣的鼓舞,我就決定先以線上的方式來成立【大家的輔導室】這個網路空間,透過Instagram和Facebook專頁的方式,試圖做到輔導室能為大家做的事!

大家的輔導室/ The Counseling Office For Everyone!

大家的輔導室/ The Counseling Office For Everyone!

★ 每日營業項目如下:

  • Blue Monday 晴天星期一~帶你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 Efficient Tuesday 高效率星期二~學習各種新知更新我們的大腦!
  • Go Go Wednesday 繼續衝刺星期三~為你加油打氣補給你的心能量!
  • Writing Thursday 寫作日星期四~停一停靜一靜寫一寫再泡一泡咖啡
  • Happy Friday Night 超嗨心星期五~把煩惱丟掉!跟你療療心~

星期一~星期五會post一些有用的資訊,盡量還原輔導室的功能!

  • 星期六‧放假~想到的話偶爾會po點奇怪的東西跟大家分享:)
  • 星期日‧放假~如果有什麼靈感會po點有趣的東西給大家看看:)


★ 提供哪些服務?

  • 線上陪你聊聊:室長或是其他老師會利用有空的時間來回覆大家的訊息,如果你真的很需要人聊聊你目前遇到的困難或煩惱,而你在你身邊找不到一個人可以陪你聊,那很歡迎你直接來訊息。
  • 個別生涯規劃諮詢:可預約付費的個別生涯規劃諮詢服務,會依據每個人的需求來規劃內容,會透過牌卡及思考工具來協助您找到人生方向。
  • 不定期的聚會活動:室長認為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絕對無法用任何科技來取代,所以未來如果有機會還是會希望辦理主題性的聯誼活動,或是讀書會,讓大家可以為生活增添一些不一樣的顏色!


期待有一天【大家的輔導室】可以變成實體空間!

因為很多很多的因素,經濟上也好、工作上也是、家人的狀況也都是,要開辦這樣的空間需要投入很大量的精力和成本,最近我已經開始覺得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因此只能先從線上的方式來開始這個idea...

但因為我個人的智慧有限,雖然我很擅長輔導晤談,但確實經營或是企業發展等那些方面不是我的專長,所以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對這樣的概念也有興趣的話,希望也有機會可以一起聊聊,也很歡迎你一起加入這個助人的行列,我會非常虛心地向您學習!

期待有一天,【大家的輔導室】可以坐落在城市的某些角落,讓受傷的人們可以暫時有一個地方純粹地待著,獲得純粹的陪伴,以及可能在自在的聊天之中,就能獲得足夠的力量去面對真實的打怪人生!


歡迎追蹤【大家的輔導室】粉絲專頁!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5%A4%A7%E5%AE%B6%E7%9A%84%E8%BC%94%E5%B0%8E%E5%AE%A4-108854605321852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o4everyone/

❤悄悄話...如果您願意的話可以幫我們分享以上資訊~那就謝謝您囉~您一定會有福報的XDDDD




avatar-img
Amazing Key的沙龍
45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mazing K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命中到底哪些時候該折腰?哪些時候不該折腰呢?關鍵應該在於「折這個腰會不會讓你感到委屈?」,而這份委屈「是不是承擔得起?」這個關鍵會影響到人生很多很重要的抉擇,以及我們活著的姿態,所以如果能夠盡早將這樣的原則確立,我想應該會更能安放好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而努力。
「直接」跟對方分享自己的想法、建議、說明實際狀況等這是著重在講述的內容,不應該拖泥帶水、拐彎抹角,浪費大家的時間;但是「有禮貌/沒禮貌」這樣的描述是著重在講述的方式,如果我們尊重這個人,我們在講話上就不會是以傷害別人為前提,或至少會思考一下這樣的表述方式會不會傷到對方,我們會多一些心思在揀字用詞上。
我覺得這部電影中最美的畫面不是最有人氣柱鬼打鬥的名場面,這部電影,對我來說,不管是從角色故事的刻劃、動畫本身呈現出來的視覺和聲光效果、以及劇情當中暗含的教育意義,都讓我覺得這部電影好美,但最觸動我心弦的,是杏壽郎媽媽對杏壽郎說的那一段話...
這禮拜回了趟老家,也順道在慈濟師姐的陪同之下到指定配合的診所進行捐髓者的追蹤檢查,後來推算一下這應該是第8年的追蹤檢查了,我記得慈濟在每位捐髓者完成捐贈之後都會安排捐後追蹤10年。 想起來了...因為當時的我「想死」。 如果在死前我可以對這世界有一點貢獻好像也不錯...
擔心在教養上有所爭執,或是對於教養方式態度的不同,所以為了避免衝突或麻煩,就慢慢地自動退出了?還是因為照顧孩子的那個位子上一直有人(媽媽或祖父母)在,所以爸爸們就覺得不用自己也沒關係呢?如果我在這裡告訴各位爸爸們,其實你的位子沒有人可以取代,你們會不會比較願意或是比較有自信待在那個位子上呢?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小丸子跟小玉如果真的存在這世界上,他們到現在友情還是一樣緊密嗎?或者是已經不連絡了?友情是一種很玄的東西,比起永遠無法改變血緣的親情,以及必須信守誓言的愛情來得更難捉摸。
生命中到底哪些時候該折腰?哪些時候不該折腰呢?關鍵應該在於「折這個腰會不會讓你感到委屈?」,而這份委屈「是不是承擔得起?」這個關鍵會影響到人生很多很重要的抉擇,以及我們活著的姿態,所以如果能夠盡早將這樣的原則確立,我想應該會更能安放好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而努力。
「直接」跟對方分享自己的想法、建議、說明實際狀況等這是著重在講述的內容,不應該拖泥帶水、拐彎抹角,浪費大家的時間;但是「有禮貌/沒禮貌」這樣的描述是著重在講述的方式,如果我們尊重這個人,我們在講話上就不會是以傷害別人為前提,或至少會思考一下這樣的表述方式會不會傷到對方,我們會多一些心思在揀字用詞上。
我覺得這部電影中最美的畫面不是最有人氣柱鬼打鬥的名場面,這部電影,對我來說,不管是從角色故事的刻劃、動畫本身呈現出來的視覺和聲光效果、以及劇情當中暗含的教育意義,都讓我覺得這部電影好美,但最觸動我心弦的,是杏壽郎媽媽對杏壽郎說的那一段話...
這禮拜回了趟老家,也順道在慈濟師姐的陪同之下到指定配合的診所進行捐髓者的追蹤檢查,後來推算一下這應該是第8年的追蹤檢查了,我記得慈濟在每位捐髓者完成捐贈之後都會安排捐後追蹤10年。 想起來了...因為當時的我「想死」。 如果在死前我可以對這世界有一點貢獻好像也不錯...
擔心在教養上有所爭執,或是對於教養方式態度的不同,所以為了避免衝突或麻煩,就慢慢地自動退出了?還是因為照顧孩子的那個位子上一直有人(媽媽或祖父母)在,所以爸爸們就覺得不用自己也沒關係呢?如果我在這裡告訴各位爸爸們,其實你的位子沒有人可以取代,你們會不會比較願意或是比較有自信待在那個位子上呢?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小丸子跟小玉如果真的存在這世界上,他們到現在友情還是一樣緊密嗎?或者是已經不連絡了?友情是一種很玄的東西,比起永遠無法改變血緣的親情,以及必須信守誓言的愛情來得更難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