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是真的沒辦法從台北跑下去看展啦,所以我把票送給我在台南的好友,希望他們能享受美好的約會。再次呼籲梵谷展來台北辦啦~~!
然後是想要更新一下這篇文中提到的「愛臺灣博物館卡」,我在文中說可以持卡免費進故宮博物院;最近故宮新一期的展覽
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有吸引到我,讓我思考何時有空再去故宮和自己約會一日,剛好又遇上
2022臺北白晝之夜的活動,歡迎在台北的朋友到故宮免費參觀唷!(這不是業配😂)
這時我想到愛臺灣博物館卡其實是年卡,我當初買的時候是一年、然後又續了一年、然後還因為遺失申請補發過一次,現在2022年我上官網去check是否還在效期內時發現已過期,正想要續卡的時候發現網站上所有的商品,包含續卡及購新卡,都顯示「銷售一空」。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經過我施展一番GOOGLE術之後才發現:原來愛臺灣博物館卡只是
短期的行銷計畫而已!我最一開始購卡的時候,是想著台灣那麼多博物館,我住過的地方在台南有奇美博物館,在宜蘭有蘭陽博物館和傳藝,還有其他特約的博物館,擁有一張年卡就可以免費或折扣入館參觀,我覺得很划算,但我真的沒想到這是一張效期這麼短的卡,雖然是可以理解的:行銷本來就是短期存在,就像信用卡的幾%回饋金一樣,目的是吸引人加入,會虧本的計畫不可能持續到永遠(事實上沒有什麼東西能持續到永遠),我希望有足夠多的人像我一樣被這張愛臺灣博物館卡燒到然後購買、到台灣各地的博物館去參觀,也希望有足夠少的人像我一樣被這個已經夠短了還要提前半年中止的行銷計畫失望到😭
如果有網路上的朋友看到我的前一篇文而對愛臺灣博物館卡提起興趣,進一步查詢才發現無法購買,我很抱歉,我的後知後覺讓你們失望了😣
以下會是稍微有點私人負能量的內容,如果不感興趣可以到↑這條線就好了😏
大家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發現」愛臺灣博物館卡是短期計畫對我來說會是這麼大的衝擊;其實我是進一步的「發現」自己好像沒有跟上社會的變動,真的有點不食人間煙火(負面意味)的感覺,探路客關站我是8個月後才知道,愛臺灣博物館卡停售我是9個月後才知道,然後還有一件更重大的事我是3年後才知道:就是
校園福音團契前總幹事性騷擾事件。
我的信仰可以說是在校園團契造就起來的,2005年在高中參加團契認識了靜如姊文衍哥,這兩位就是校園團契的傳道人,他們帶我進入了教會,後來也在教會受洗,上了大學的社團當然就是校園團契,到校園書房樓上和弟兄姊妹聚會是我每週都期待的事,在那裡和同儕一起服事學弟妹、一起參加大靈班、大門班的過程中我更認識上帝也更認識自己,整個大學期間是我信仰造就最重要的基底階段。而性騷案件的主角在我大學期間也當然是整個社團弟兄姊妹都認識的重要人物,只是在當時並未傳出這樣的事件。如果問我,我會說,誰知道當時有沒有呢?上帝吧。我覺得跌倒得很重(基督徒術語),我的基底是不是要崩壞了?
這三件後知後覺事件讓我這幾日一直在想,我想要把日子過得淡一點,但不是把日子過得心不在焉啊,這幾年我都在作什麼呢?我想作什麼呢?我都在瞎忙嗎?沒有成就但心情好像也不是很好。
嘛,雖然如此,我還是會接受這樣的自己,一個人生會有起起落落、心情會上上下下的自己;我想起一本繪本叫作《你很特別》,裡面的小木頭人整天在給別的小木頭人貼貼紙,好的美的有能力的就貼星星,醜的沒用的就貼灰點點,主角因為被貼滿了灰點點而心情不好,直到遇到了身上一張貼紙也沒有的一個小木頭人,因而認識了作這些小木頭人的木匠,木匠讓主角知道每個人都很特別,無論世人怎麼評估他們,木匠/上帝總按著他們的本相,珍愛他們每一個人,從此這些星星或灰點點貼紙就貼不住了,小木頭主角無需再為世人評論苦惱。現在的我身上的灰點點都是我自己貼的,都是我聽著別人口中的我給我自己貼上的回應(mirror, 鏡映),期望我有一天身上貼不住貼紙,求主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