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島素不可怕,正確使用胰島素能穩定控制血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手搖飲是台灣飲食文化重要的一環,有人一天沒喝飲料可能就會心癢癢,但長久喝下來可能會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 前陣子提到的泌尿道感染以及蜂窩性組織炎兩大常見疾病也都是糖尿病患者常常發生的狀況,因此如何好好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很重要的課題。

糖尿病的藥品百百種,從注射的胰島素到口服藥物都有,臨床上許多病人會害怕打胰島素(以第二型糖尿病為例),深怕一打針就要打一輩子了,這是一個常見的謬誤。

其實如果能夠按時吃藥並積極控制飲食,讓自己的血糖能夠控制在標準範圍,不要像雲霄飛車一樣忽高忽低,就不一定需要施打胰島素,只是這件事對不少糖尿病病友來說並不容易,當血糖一直控制不佳時(醣化血色素>7.5%),才可能需要使用胰島素針劑去控制我們的血糖。

事實上,胰島素針劑不但能夠更穩定控制我們的血糖,還能夠避免口服藥物的副作用,更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而目前藥品推陳出新,甚至有一天只需要施打一次胰島素,讓你能夠一早解決一天的煩惱,還不用擔心忘記吃藥。

研究指出超過半數的病人對開始施打胰島素感到焦慮,這稱為「心理性阻抗」(psychological resistance),亦即施打胰島素患者可能會有的想法:「我已經無法控制糖尿病、意味著糖尿病治療已經失敗、生活將被束縛、健康會逐漸惡化,最終你會越用越多藥物,直到無法控制時就會邁向死亡。」 以上這些負面想法都會造成病友更加害怕施打胰島素,但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

以下舉出幾個常見的盲點:

1.打胰島素代表過去治療失敗或病情嚴重

胰島素是目前可信度最高的治療方式,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18年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和國際ADA指引均指出:當第二型糖尿病友糖化血色素8.5%以上合併有高血糖症狀者宜使用胰島素治療,待血糖穩定後可繼續或停止注射。

打胰島素和使用其他藥物一樣,目的都是希望把病人的血糖盡快控制到正常範圍,和病情嚴重或治療失敗與否無關。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美國加斯林糖尿病治療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甚至在一診斷出病人有第2型糖尿病時,就立刻給予胰島素治療,這也符合目前的健保規範。

前總統李登輝曾說,他三十多年前一開始發現糖尿病時就自己測血糖、一天打4次胰島素持續迄今,希望病友能遵循醫師指示,積極面對。

打胰島素生活很不方便目前胰島素依照藥物作用時間不同,可分為每日注射1~4次,大多製成筆型注射器操作簡易、容易攜帶,開封後即可在室溫30℃下保存,病友仍可維持日常社交活動或旅遊。

2.打胰島素會失明、洗腎、截肢

打胰島素不會造成這些疾病,很多人會這樣認為是因為不少病人拖到疾病很嚴重才開始施打胰島素,這代表糖尿病如果不好好控制才會失明(白內障),洗腎,得到蜂窩性組織炎造成需要截肢。

長期高血糖才會加劇胰臟的胰島素分泌功能受損,讓糖尿病更加惡化。

3.打胰島素會上癮

胰島素是人體的一種荷爾蒙,因此不會有習慣性或上癮的問題。

當我們吃進糖或是含澱粉類食物,血糖會升高,此時胰臟的貝他細胞會分泌適量胰島素,促進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身體細胞,降低血糖。如果身體自行製造的胰島素不足、口服抗糖尿病藥物也沒辦法維持正常血糖時,就需要注射胰島素。正因為每天要吃飯,吃了飯就需要胰島素幫助消化醣類,所以必須每天打胰島素,這和成癮與否沒有關係。

還有人擔心,一旦用胰島素就「回不去了」。事實上,是否需終身注射胰島素,這需要視病況而定。

4.打胰島素容易發胖

確實有些病人在使用胰島素之後,體重上升,開始注射胰島素之後,身體正常運作吸收攝取的熱量,原本從尿中流失的糖分,轉而留在身體裡被利用,因而變胖。胰島素的副作用是低血糖,因此病人的胃口會變好。

當您拒絕醫療團隊建議的同時,請思考為甚麼要拒絕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我們常常因為不了解而拒絕,但唯有真正了解後才會發現事情沒有你想像中來得可怕。

打針不可怕,生病(疾病惡化)才痛苦,透過早期介入,控制自己的血糖,才能夠讓你避免發生併發症,配合飲食控制與適度的運動,甚至可能有機會減少藥量,讓自己戰勝糖尿病。 請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方式,歡迎各位病友提出您心理的疑問

別讓疾病束縛您的自由、限制了您的人生,你的人生還沒有完結,你的人生可以由自己做主。

我是行動藥師-良藥苦口,如果喜歡我的文章,也請大力的按讚、留言、分享!

也歡迎來我的醫藥學術網站看看,我們還有提供免費線上用藥諮詢服務呦~

我邀請你每月定額支持我創作,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https://liker.land/grootsaywhat/civic

參考資料:

1.http://www.diabetes.org.tw/wddt_heduc.jsp

2.http://www.sinphar.com.tw/magazine?cls=5&cls2=1&id=5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行動藥師-良藥苦口的沙龍
54會員
75內容數
想要財富自由,扣除金錢只需要這三大元素: 1.時間:定期定額,投資全世界/好公司,讓子彈(錢)慢慢飛(滾) 2.心智:心態很重要! 3.方法:分析總體經濟,配合最簡單的技術分析(支撐壓力),去設計資產配置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investdecisionmaker
2022/09/27
咳嗽原因百百種,最常見的止咳藥,多是治標,卻不一定能治本,一直咳嗽有可能是因為之前介紹過的胃食道逆流,或是慢性支氣管擴張症等病症...
2022/09/27
咳嗽原因百百種,最常見的止咳藥,多是治標,卻不一定能治本,一直咳嗽有可能是因為之前介紹過的胃食道逆流,或是慢性支氣管擴張症等病症...
2022/09/27
很多時候"實證醫學資料庫"都比不上"隔壁老王"的一席話,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都是"心理作用",我們其實不一定需要吃這些保健食品,但我們都想要求一個心安,這在臨床上叫做安慰劑效應...
2022/09/27
很多時候"實證醫學資料庫"都比不上"隔壁老王"的一席話,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都是"心理作用",我們其實不一定需要吃這些保健食品,但我們都想要求一個心安,這在臨床上叫做安慰劑效應...
2022/09/27
今天幫大家整理台灣心臟學會與高血壓學會共同出版的高血壓(非藥物)治療指引。 與高血壓好好相處的非藥物方法有下面六項,簡稱為:S-ABCDE 目前一般在使用的降血壓藥物,平均每一種都能夠降低收縮壓10mmHg,舒張壓5mmHg,那非藥物的這六種方法究竟能降低多少血壓呢?讓我們看下去
2022/09/27
今天幫大家整理台灣心臟學會與高血壓學會共同出版的高血壓(非藥物)治療指引。 與高血壓好好相處的非藥物方法有下面六項,簡稱為:S-ABCDE 目前一般在使用的降血壓藥物,平均每一種都能夠降低收縮壓10mmHg,舒張壓5mmHg,那非藥物的這六種方法究竟能降低多少血壓呢?讓我們看下去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醫師,我的血糖最近都超標。」陳女士抱怨道。 「生活上有什麼變化嗎?」醫師問。 「我的飲食、運動都維持得很規律,藥也都有按時吃。」陳女士說。 如果飲食、運動、藥物都有注意,但是血糖依然超標,有可能是因為胰臟功能持續退化,能夠分泌的胰島素也越來越少。陳信宏醫師說,及早補充胰島素,
Thumbnail
「醫師,我的血糖最近都超標。」陳女士抱怨道。 「生活上有什麼變化嗎?」醫師問。 「我的飲食、運動都維持得很規律,藥也都有按時吃。」陳女士說。 如果飲食、運動、藥物都有注意,但是血糖依然超標,有可能是因為胰臟功能持續退化,能夠分泌的胰島素也越來越少。陳信宏醫師說,及早補充胰島素,
Thumbnail
內容目錄: 1. 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 2. 糖尿病併發症 3. 抗氧化藥品 4. 抗氧化食物 5. 糖化|AGEs對內皮細胞的影響。 糖尿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血糖的濃度很高,高血糖 (300 mg/dL) 的時間只要30分鐘就會產生足夠的氧自由基使微動脈產生嚴重收縮及血流減少 ......
Thumbnail
內容目錄: 1. 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 2. 糖尿病併發症 3. 抗氧化藥品 4. 抗氧化食物 5. 糖化|AGEs對內皮細胞的影響。 糖尿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血糖的濃度很高,高血糖 (300 mg/dL) 的時間只要30分鐘就會產生足夠的氧自由基使微動脈產生嚴重收縮及血流減少 ......
Thumbnail
「醫師,上次抽血的結果還好嗎?」王先生問。 「噢,糖化血色素HbA1c還是比較高喔。」醫師翻開抽血報告說。 「哎呀,怎麼會這樣?」王先生懊惱地說,「我已經吃了好幾種血糖藥,為什麼還是控制不下來?」 許惠春醫師說,這種狀況可能是因為胰臟功能衰退,胰島細胞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
Thumbnail
「醫師,上次抽血的結果還好嗎?」王先生問。 「噢,糖化血色素HbA1c還是比較高喔。」醫師翻開抽血報告說。 「哎呀,怎麼會這樣?」王先生懊惱地說,「我已經吃了好幾種血糖藥,為什麼還是控制不下來?」 許惠春醫師說,這種狀況可能是因為胰臟功能衰退,胰島細胞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
Thumbnail
簡介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ㄧ,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甚至在美國有超過三千萬人患有糖尿病。此疾病造成醫療負擔相當龐大,並且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健康不容小覷。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疾病,糖友們必須
Thumbnail
簡介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ㄧ,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甚至在美國有超過三千萬人患有糖尿病。此疾病造成醫療負擔相當龐大,並且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健康不容小覷。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疾病,糖友們必須
Thumbnail
本文為糖尿病衛教師、低門檻減藥建議發起人胡廷岳藥師親自撰寫,將給予你去除「血糖藥缺點」的治本建議、減藥建議。避免因為副作用藥上加藥。
Thumbnail
本文為糖尿病衛教師、低門檻減藥建議發起人胡廷岳藥師親自撰寫,將給予你去除「血糖藥缺點」的治本建議、減藥建議。避免因為副作用藥上加藥。
Thumbnail
常常聽到別人或新聞上說到誰誰誰得了糖尿病或代謝症候群,但的可不是像感冒一樣被別人傳染隔天就馬上得到了。事實上不久之前早就在體內一點一點的種下種子了。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常常聽到別人或新聞上說到誰誰誰得了糖尿病或代謝症候群,但的可不是像感冒一樣被別人傳染隔天就馬上得到了。事實上不久之前早就在體內一點一點的種下種子了。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葡萄糖是血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能供給我們身體運作所需要的能量,但是當血糖超標時,便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當血糖過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雖然吃很多,體重卻持續減輕。但是要提醒大家,許多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驗血才驚覺血糖超標。
Thumbnail
葡萄糖是血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能供給我們身體運作所需要的能量,但是當血糖超標時,便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當血糖過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雖然吃很多,體重卻持續減輕。但是要提醒大家,許多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驗血才驚覺血糖超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