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特產!從黃麻葉變成消暑退火的麻芛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麻芛湯是台中的特色食物。他被認為是消暑聖品,具有退火的功能,這道料理的主角來自於黃麻的嫩葉,日治時期,黃麻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台中盆地更是生產黃麻的重要據點之一,作為最早被漢人開墾的南屯區,也將喝麻芛湯的文化保留下來,成為這裡重要的歷史痕跡。



是麻穎不是麻薏!

麻芛湯的寫法有好多種,包含麻薏、麻穎、麻芛等,根據教育部字典的解釋,薏其實是蓮子中心的胚芽,而穎是新生幼苗的尖端,因此最接近原意的寫法應是「麻穎(muâ-ínn)」。

然而時過境遷,上述的名稱都能讓人馬上聯想到一碗專屬台中的消暑聖品,至於他的發展歷程又是甚麼呢?

麻穎是黃麻的葉子,這款作物其實是台灣早期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本身纖維粗,提取出來可以做成繩索、麻布袋、紡織物。由於黃麻本身的纖維帶有黃黃的色澤,在陽光下更顯金光閃閃的感覺,因此又被稱「金色纖維」。

清康熙年間引進黃麻

台灣本地開始種植黃麻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至清康熙年間,當時一位名叫游念四的漳州人移居到台灣進行開墾,在現在嘉義縣一帶引進了不少農作物的種子來栽種,其中就包含黃麻種子,隨著開墾的人以及地區逐漸擴大,黃麻栽種的範圍也延伸到現在台南新營、彰化員林、雲林北斗以及南投等。

漢人來台開墾,當時與平埔族的大肚王國產生衝突,過程中,清朝人發掘了台中南屯區的肥沃土地,隨著一步一步逼退大肚王國,他們也開始進入到南屯區進行開墾,造就了南屯區,成為台中市最早被漢人開發的區域。

南屯區的舊地名叫做「犁頭店」,因為開墾需求大增,這裡很多都是專門在打造農具、鐵器的店家,等於形成了一個農業工具交易所。而犁頭就是早期農業社會,控制水牛來犁田的其中一個重要工具,所以犁頭店,其實就是在形容南屯區當地販賣各種農業工具盛況的代名詞。

raw-image

日治時期黃麻產量大增

到了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灣積極發展農工業,開始有計畫性地鼓勵農民種植黃麻,藉此提升麻布袋、帆布的產量,同時強化品質控管,用來包裝蔗糖、稻米來運回日本本島進行販售。

日本人更集資在台中市豐原區一代成立台灣製麻株式會社。隨著台灣黃麻種植面積開始快速增加,到了二戰前夕,台灣本島的黃麻產量,已經可以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

二戰過後,國民政府接手台灣,這座製麻廠開放民營,並改名為台麻紡織廠。隨著塑膠袋開始在人民的生活中普及,麻布袋的需求大幅下降,民國七十一年,台麻紡織廠結束營業,同時象徵著黃麻這個產業的落寞。

raw-image

麻芛湯的由來

台中豐原雖然是製麻株式會社的據點,但台中種植最多黃麻的地方,其實是在現在台中市南屯區一帶。早期的農民因為生活比較困苦,所以在採收成熟的黃麻,會把葉子摘下來煮開水混著吃,根據文化館的說明,台灣因為多半種植圓果種黃麻,這個品種的味道,會帶有一個特殊苦味,因為味道真的太苦,所以農民會再把葉子反覆清洗,盡量把苦味消除,然後加入像是地瓜、小魚乾煮湯,才變成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麻穎湯。

比起日治時期,現在的黃麻品種都已經經過改良了,名稱也改名叫做甜麻,顧名思義就是苦味比起以往的淡了很多。其實民國50-60年代,黃麻還是很重要的作物,一直到後來塑膠袋的出現,本身比麻袋輕盈,重複使用性也更高,黃麻的產量就日益縮減,很快就被淘汰了,但有趣的是近幾年大家都在提倡減塑,減碳,這讓麻布袋的產量又有一個低點反轉的跡象,而麻芛的文化也延伸出很多活動跟美食,包含麻芛文化嘉年華、麻芛奶茶、麻芛果凍等等。

raw-image


參考資料:

台中觀光旅遊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週報時光機的沙龍
132會員
101內容數
人類的生活裡,都在不斷創造歷史,那些我們聽過的品牌,有印象的歷史事件,他的起源故事究竟是甚麼?這些內容,都在Podcast頻道《週報時光機》裡,講給大家聽,同時也將濃縮成摘要,透過文字,一起分享生活中的歷史大小事!
2025/04/21
參觀博物館的小技巧:從紀念品店開始逛!瞭解熱門展品,有效率地安排參觀路線。
Thumbnail
2025/04/21
參觀博物館的小技巧:從紀念品店開始逛!瞭解熱門展品,有效率地安排參觀路線。
Thumbnail
2025/04/09
嚼食口香糖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紓壓方式,無論是為了清新口氣還是單純享受咀嚼樂趣,口香糖都是最佳選擇。在眾多口香糖中,來自美國的箭牌(Wrigley)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從青箭、EXTRA口香糖到Airwaves,再到白箭、黃箭,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出自他們之手。 口香糖的起源與商業化
Thumbnail
2025/04/09
嚼食口香糖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紓壓方式,無論是為了清新口氣還是單純享受咀嚼樂趣,口香糖都是最佳選擇。在眾多口香糖中,來自美國的箭牌(Wrigley)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從青箭、EXTRA口香糖到Airwaves,再到白箭、黃箭,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出自他們之手。 口香糖的起源與商業化
Thumbnail
2025/03/03
在棒球場上,無論是投手投出的150公里速球,還是打者擊出的強襲滾地球,如果要你徒手接住,想必會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其實在19世紀初,棒球手套還沒問世之前,當時的棒球選手們,真的是透過雙手把高速旋轉的棒球給拿下的!
Thumbnail
2025/03/03
在棒球場上,無論是投手投出的150公里速球,還是打者擊出的強襲滾地球,如果要你徒手接住,想必會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其實在19世紀初,棒球手套還沒問世之前,當時的棒球選手們,真的是透過雙手把高速旋轉的棒球給拿下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南市玉井區/南化區 地點:玉井商圈、玉井糖廠、噍吧哖紀念館、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噍吧哖紀念公園、噍吧哖事件紀念碑、南化水庫、南化源之旅休閒公園(軍史公園) 日期:2020/12/06
Thumbnail
台南市玉井區/南化區 地點:玉井商圈、玉井糖廠、噍吧哖紀念館、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噍吧哖紀念公園、噍吧哖事件紀念碑、南化水庫、南化源之旅休閒公園(軍史公園) 日期:2020/12/06
Thumbnail
麻芛湯是台中的特色食物。他被認為是消暑聖品,具有退火的功能,這道料理的主角來自於黃麻的嫩葉,日治時期,黃麻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台中盆地更是生產黃麻的重要據點之一,作為最早被漢人開墾的南屯區,也將喝麻芛湯的文化保留下來,成為這裡重要的歷史痕跡。
Thumbnail
麻芛湯是台中的特色食物。他被認為是消暑聖品,具有退火的功能,這道料理的主角來自於黃麻的嫩葉,日治時期,黃麻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台中盆地更是生產黃麻的重要據點之一,作為最早被漢人開墾的南屯區,也將喝麻芛湯的文化保留下來,成為這裡重要的歷史痕跡。
Thumbnail
早期紡織業為了製麻袋、麻布、麻絲、麻繩等黃麻製品,等用品,在中南部鼓勵種植黃麻,後來經濟作用退場,卻在中部留下了黃麻的「麻薏」飲食文化。麻薏(麻芛、麻穎)閩南語是這樣發音,唸起來還要帶有鼻音,果真是中部人(尤其台中)的特產,過了彰化以南,豐原以北,大概就很少人知曉了。 但何以數十年來每到夏季一來,依
Thumbnail
早期紡織業為了製麻袋、麻布、麻絲、麻繩等黃麻製品,等用品,在中南部鼓勵種植黃麻,後來經濟作用退場,卻在中部留下了黃麻的「麻薏」飲食文化。麻薏(麻芛、麻穎)閩南語是這樣發音,唸起來還要帶有鼻音,果真是中部人(尤其台中)的特產,過了彰化以南,豐原以北,大概就很少人知曉了。 但何以數十年來每到夏季一來,依
Thumbnail
提到山胡椒就讓人想起花椒悶筍的味道是人間一絕,若改成樟科屬的馬告辛激,能夠變化出什麼呢?在此之前,泰雅族人的桂竹筍是以刺蔥來調味,成為傳統食物。而以花椒來提味是出家人的用法,素食無法以肉借味,尼姑偶爾想到人間滋味卻不想辣椒太刺激,用花椒一試驚艷絕倫。
Thumbnail
提到山胡椒就讓人想起花椒悶筍的味道是人間一絕,若改成樟科屬的馬告辛激,能夠變化出什麼呢?在此之前,泰雅族人的桂竹筍是以刺蔥來調味,成為傳統食物。而以花椒來提味是出家人的用法,素食無法以肉借味,尼姑偶爾想到人間滋味卻不想辣椒太刺激,用花椒一試驚艷絕倫。
Thumbnail
麻芛(ㄨㄟˇ)是中部特有的食材,以臺中南屯區為主要種植區域,每年五月至九月是盛產期,也是中部地區特有的涼菜美食。麻芛其實就是麻的嫩葉和嫩芽,早先日治時期由於需要大量的麻袋用來包裝米、糖等,因此在鼓勵中部農民種植麻芛,以麻的梗皮來做成麻繩及麻布袋,而留下來的嫩葉則被農民做成食物、煮成湯。
Thumbnail
麻芛(ㄨㄟˇ)是中部特有的食材,以臺中南屯區為主要種植區域,每年五月至九月是盛產期,也是中部地區特有的涼菜美食。麻芛其實就是麻的嫩葉和嫩芽,早先日治時期由於需要大量的麻袋用來包裝米、糖等,因此在鼓勵中部農民種植麻芛,以麻的梗皮來做成麻繩及麻布袋,而留下來的嫩葉則被農民做成食物、煮成湯。
Thumbnail
錦葵科旋葵屬約有10種,物種起源於中美洲,其中有2至3個物種被引入舊世界栽植,用以獲得纖維。旋葵因能在莖中獲得類似黃麻的纖維而聞名,常被用以製作繩索、麻布袋等,原產熱帶南美洲北部秘魯、厄瓜多爾,通過中美洲到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台灣過去僅分布於高雄,目前歸化南部低海拔地區,多出現在荒地、廢耕地等。
Thumbnail
錦葵科旋葵屬約有10種,物種起源於中美洲,其中有2至3個物種被引入舊世界栽植,用以獲得纖維。旋葵因能在莖中獲得類似黃麻的纖維而聞名,常被用以製作繩索、麻布袋等,原產熱帶南美洲北部秘魯、厄瓜多爾,通過中美洲到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台灣過去僅分布於高雄,目前歸化南部低海拔地區,多出現在荒地、廢耕地等。
Thumbnail
麻芛的吃法在進化,上廁所的方法也在進化。也許這就是「文明」,但我想在享受文明的成果時,如能了解前人在這方面曾經有過的「文化」,那生命將更踏實、也更有深度。
Thumbnail
麻芛的吃法在進化,上廁所的方法也在進化。也許這就是「文明」,但我想在享受文明的成果時,如能了解前人在這方面曾經有過的「文化」,那生命將更踏實、也更有深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