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省思與重新開始:在方格子「休耕」的這些日子

生活雜記|省思與重新開始:在方格子「休耕」的這些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道已經是第幾次收到方格子的「休耕」通知,在這段日子裡,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幸運地接到一份喜歡且可長期配合的案子,同時也得到一個出國闖蕩的機會,這些轉變無疑讓閒暇時間變得越來越少,而壓力則是越來越大。雖然追蹤者不多,但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最近的生活變化,跟一些對於人生與創作的小省思。

圖 / 排排林

圖 / 排排林

自從開始接手新案子,常常會陷入一分鐘之內下班又上班的狀況:才剛從正職公司下班,又馬上開始進入接案人生。等到一切工作都完成、精力耗盡,已是深夜。在這種狀況下,所有的創作計畫都被打亂,看著空空如也的進度表與停更的方格子、IG,實在有些失望,在人生出現新計劃與挑戰的這一刻,竟意外強烈地感受到了停滯的恐懼。

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簡單列出需要做的事情,例如:增強語言能力、增強軟體技能、寫文章等。洋洋灑灑寫了幾行,才驚覺自己根本沒有這麼多時間,也深知如果像排課表一般去排計畫,將所有的零碎時間極大化,就會被緊迫的日程壓垮,最終形同虛設。

思考一番後,我決定放棄對精確時間的執著,把重點放在「事情」本身的目標上並排出先後順序,將時限拉長,再根據工作的狀況去做時間分配。如此一來,密密麻麻的行事曆上終於多出了一些空間,我也終於能對自己鬆一口氣。

與此同時,創作上所遇到的困境也讓我陷入苦戰。我曾立下目標要做圖文創作,因此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有自己的親手繪製的配圖,但長時間的拉鋸下來,常常出現幾種狀況,例如文寫好了圖卻難產,或是有靈感時先畫圖,圖畫好了文章卻寫不出來,即便圖、文都已完成,有時也會因為自己不滿意,覺得不是好的作品而將它們雪藏,總是懷疑文章是否太過空泛、配圖是否適當。一來二去,平台上的創作少之又少,似乎我也失去了一開始「累積靈感與作品」的初衷,把這些地方當成展示「完美」的舞台,最終讓自己空空如也。

很多創作者都曾強調過記錄每一個靈感發想的重要性,作品好壞無論長短也無論美醜,最重要的是他能帶給自己與觀賞者什麼樣的啟發與意義。這些日子看著格友們的文章,無論是心情抒發、圖文創作還是時事議題,都讓我感觸良多,也逐漸找回對文字本身的理解,它是一種傳遞而非一種完美的展現。

上一篇文章說到希望能夠至少每週在方格子記錄生活中的靈感、心得與一些特別的小事,卻因陷入自己的漩渦而沒能達成,希望這次能重新開始,找回創作的動力與初衷,同時也充滿力量地繼續為接下來的人生奮戰。

致格友:感謝你們閱讀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言跟我分享,祝大家這週愉快~

avatar-img
排排林的沙龍
24會員
14內容數
就當作是人生做後一次減肥,為自己好好努力一次!所有的過程、心得、經驗都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排排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請問你是XXX嗎?」 「……是,請問您哪裡找?」 「請問你媽媽是叫XXX嗎?」 「對,有什麼事嗎?」 「我是你父親。」 這段宛如本土劇的對話,一個月前真實地出現在我的生活中,當他問到我母親的姓名時,我還以為是老媽欠下了外債,或是惹怒了黑道。那一秒我迅速地思考著:是要換電話呢?還是舉家搬遷?
睽違兩個月,伴隨著夏天熾熱的陽光,終於再次回到辦公室,揮別了起床就是上班的日子。一開始居家辦公還十分享受,想不到後來生活逐漸沈悶,竟也開始有點懷念每天通勤、揮灑汗水的時光,這時不禁想感嘆一句:「果然還是得不到的最好啊~」
本以為減肥能夠順順利利,不曾想還是迎來短期內的失敗。繼去年寫完第一篇減肥記事之後就再無更新,因為過不久體重就徹底回彈,現在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來檢討一下這段半途而廢的旅程。 前提情要:減肥記事|就當人生最後一次,一個半月6.5公斤心得 復胖後的自我欺騙 重拾決心,再次出發
去年十一月,東映動畫推出《小魔女DoReMi》二十週年紀念電影——《尋找小魔女DoReMi》,作為鐵粉的我當然第一時間就衝去電影院,希望自己能夠忘記年齡、忘記這世界上所有的煩憂,重回魔法世界,但沒想到電影狠狠地搧了我一巴掌,這也是為什麼拖到現在才寫心得的原因...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我是不是真的想離開?必要的「捫心自問」 1.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 2.想要的是什麼? 魚跟熊掌雖不可兼得,最重要的是能夠達到自己內心的平衡。 沒有時間表!轉職時機怎麼抓? 離職到底該怎麼開口?
「請問你是XXX嗎?」 「……是,請問您哪裡找?」 「請問你媽媽是叫XXX嗎?」 「對,有什麼事嗎?」 「我是你父親。」 這段宛如本土劇的對話,一個月前真實地出現在我的生活中,當他問到我母親的姓名時,我還以為是老媽欠下了外債,或是惹怒了黑道。那一秒我迅速地思考著:是要換電話呢?還是舉家搬遷?
睽違兩個月,伴隨著夏天熾熱的陽光,終於再次回到辦公室,揮別了起床就是上班的日子。一開始居家辦公還十分享受,想不到後來生活逐漸沈悶,竟也開始有點懷念每天通勤、揮灑汗水的時光,這時不禁想感嘆一句:「果然還是得不到的最好啊~」
本以為減肥能夠順順利利,不曾想還是迎來短期內的失敗。繼去年寫完第一篇減肥記事之後就再無更新,因為過不久體重就徹底回彈,現在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來檢討一下這段半途而廢的旅程。 前提情要:減肥記事|就當人生最後一次,一個半月6.5公斤心得 復胖後的自我欺騙 重拾決心,再次出發
去年十一月,東映動畫推出《小魔女DoReMi》二十週年紀念電影——《尋找小魔女DoReMi》,作為鐵粉的我當然第一時間就衝去電影院,希望自己能夠忘記年齡、忘記這世界上所有的煩憂,重回魔法世界,但沒想到電影狠狠地搧了我一巴掌,這也是為什麼拖到現在才寫心得的原因...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我是不是真的想離開?必要的「捫心自問」 1.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 2.想要的是什麼? 魚跟熊掌雖不可兼得,最重要的是能夠達到自己內心的平衡。 沒有時間表!轉職時機怎麼抓? 離職到底該怎麼開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