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全國學生美術比賽第一名抄襲事件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前幾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父親為自己的孩子發聲,文中提到,他的女兒去年參加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的「111年度全國美術比賽」,雖未獲獎,卻在得獎作品中發現了一些端倪:第一名的得獎作品與紐西蘭某公司原創作品高度相似。父親得知此事後,開始向主辦單位申訴卻未果,第一名的學生依舊領下了這個獎項。

raw-image

根據「111 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實施要點 」,該比賽目的是「增進學生美術創作素養,以及培養國民美術鑑賞能力並落實學校美術教育」,現在看來十分諷刺,如果所謂的「國民美術鑑賞能力」就是讓民眾滿世界玩歡樂大找碴,那美術創作也將成為空談。有些身在創作領域的朋友會說,學習創作的一開始可能是模仿,在模仿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當技巧熟捻就能用自己的創意描繪出一個全新的世界。

模仿與借鑑在學習的過程中並非大逆不道之事,但若想藉此得利,無論是追求榮譽還是金錢,都終將遭到反噬與唾棄。讓我更覺得荒謬的是此事爆發後學校的回應。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校方表示,學生坦言「當時參考許多向量插畫風格」,但最後經主辦單位評審會議,未剝奪學生的得獎權益。校方更強調「教育部當初認定該作品沒有瑕疵,也讓學生接受頒獎,現卻因有人在網路申訴,讓學生遭受大批網友指責,使學生內心十分受傷」。

校方高舉主辦單位與教育部的大旗,幫學生的所作所為蓋了一個合格大章,彷彿在接過獎項的那一刻,所有的「參考」就該事過境遷,所有的指責就該煙消雲散。在這個事件上,主辦單位的確有不可規避的錯誤,讓第一名的獎項行走在灰色地帶,但校方與該學生本身的行為,即是已知身在這片灰暗卻消極應對、不作為,掩耳盜鈴。等到東窗事發,再把矛頭指向主辦單位,上演一齣竇娥冤:獎是他頒的,跟我可沒有任何關係。

該名學生已是高中生的年紀,不知是因對於模仿與借鑑的認知尚且模糊,還是因本身的僥倖心態而拿這張作品參加了比賽,更令人唏噓的是,學生從參賽到事件爆發,這中間有太多時刻可以及時止損,身為成年人的老師、家長、校方都沒有給予正確的觀念。遵守規則其實不僅是道德與良心的體現,某方面來說更是一種自保,就像小路口的斑馬線一樣,在比較小的路口,有些人會選擇直直穿越馬路,總覺得繞個半圈走斑馬線的那些人太假正經、不懂捷徑,但保證自己的正確才能避免被動地擔責,才能真正的問心無愧。

在這個事件中,比賽就彷彿那個路口,學生、老師或家長,都認為只要直直穿越沒被發現,就能順利抵達目的地,從未想過後果,誰曾想一輛大車飛奔而來,讓這一切浮出水面。這一切的起點不是已頒發的獎項,更不是上網發聲的父親,而是學生動筆參考的那一瞬間。

隨著文化的變遷與思維的多元化,各個領域的藝術佳作如雨後春筍,被模仿、借鑑的案例層出不窮,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閱歷再豐富的評審,也很難精準地抓出每一個涉嫌抄襲的作品。創作雖然是獨特且活躍的,判定是否抄襲的標準卻是死板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創作者申訴無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作品被挪作他用。「原創」是參加比賽的最基本要求、創作者必守的一條道德底線,也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良好的競爭環境,讓有才之士得以被發現,若每一個作品為了博得獎項都遊走在比例與規定的模糊地帶,那麼創作的世界也將越來越黯淡。

主辦單位回應表示,審查程序一切合規。程序上來說學生拿這個獎拿得光明正大、當之無愧,但為何本應是接受祝福的時刻卻迎來這麼多指責?這也是校方、主辦單位跟學生本人應該深思的事情。枉擔虛名總是會付出不小的代價,正如校方所言,學生的內心想必是十分受傷的,其一是因為網路評論的惡劣與狠毒,其二大概是因為好不容易從別人農場裡拿到的鴨子,就這麼飛了。

事件到此,主辦單位應該不會再有更多動作,希望大家不要對該名學生口出惡言、人身攻擊,也希望他歷經這次風波能懂得原創的重要性,人生還長,吃一塹長一智,未來用更好的作品去爭取真正屬於自己的榮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排排林的沙龍
24會員
16內容數
就當作是人生做後一次減肥,為自己好好努力一次!所有的過程、心得、經驗都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
排排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4
來英國之後最喜歡跟朋友或自己一個人去倫敦周邊城鎮一日遊,除了大家熟知的牛津、劍橋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非常古色古香的城鎮,這次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Rye(萊依),一個歷史悠久的漁村小鎮。
Thumbnail
2024/08/14
來英國之後最喜歡跟朋友或自己一個人去倫敦周邊城鎮一日遊,除了大家熟知的牛津、劍橋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非常古色古香的城鎮,這次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Rye(萊依),一個歷史悠久的漁村小鎮。
Thumbnail
2024/07/15
「帶著王冠的頭總是無比沈重,沒有一頂王冠比奧運一百公尺金牌還要沈重。」 這是一部關於2023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的紀錄片,內容圍繞世界頂尖短跑選手的生活、訓練和比賽。影片展現了運動員在賽場上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訓練上的挑戰,帶觀眾走進運動員背後的世界。
Thumbnail
2024/07/15
「帶著王冠的頭總是無比沈重,沒有一頂王冠比奧運一百公尺金牌還要沈重。」 這是一部關於2023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的紀錄片,內容圍繞世界頂尖短跑選手的生活、訓練和比賽。影片展現了運動員在賽場上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訓練上的挑戰,帶觀眾走進運動員背後的世界。
Thumbnail
2023/03/18
今年一月我幸運地抽到了申請英國打工度假的資格,心中除了驚喜也不免有些擔憂,除了要面臨人生的重大變化之外,還得面對複雜的申請流程。好在我身邊有幾個很可靠的朋友,在申請過程及文件調閱等事情上都給予不少建議,但即便如此小心謹慎,也還是迎來了第一個壞消息:財力證明需要補件。於是這幾天我便開啟了沒日沒夜的補件
Thumbnail
2023/03/18
今年一月我幸運地抽到了申請英國打工度假的資格,心中除了驚喜也不免有些擔憂,除了要面臨人生的重大變化之外,還得面對複雜的申請流程。好在我身邊有幾個很可靠的朋友,在申請過程及文件調閱等事情上都給予不少建議,但即便如此小心謹慎,也還是迎來了第一個壞消息:財力證明需要補件。於是這幾天我便開啟了沒日沒夜的補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古以來,文化就是「人」的聚合、市場也是「人」的情緒與需求供給、錢更是「人」的交易與交換地產物,作弊這件事,想想「人」也應該傳承?
Thumbnail
自古以來,文化就是「人」的聚合、市場也是「人」的情緒與需求供給、錢更是「人」的交易與交換地產物,作弊這件事,想想「人」也應該傳承?
Thumbnail
前幾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父親為自己的孩子發聲,文中提到,他的女兒去年參加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的「111年度全國美術比賽」,雖未獲獎,卻在得獎作品中發現了一些端倪:第一名的得獎作品與紐西蘭某公司原創作品高度相似。父親得知此事後,開始向主辦單位申訴卻未果,第一名的學生依舊領下了這個獎項。
Thumbnail
前幾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父親為自己的孩子發聲,文中提到,他的女兒去年參加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的「111年度全國美術比賽」,雖未獲獎,卻在得獎作品中發現了一些端倪:第一名的得獎作品與紐西蘭某公司原創作品高度相似。父親得知此事後,開始向主辦單位申訴卻未果,第一名的學生依舊領下了這個獎項。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共分八章,細談如何製作申請入學二階面試用的備審資料。此為第二篇。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共分八章,細談如何製作申請入學二階面試用的備審資料。此為第二篇。
Thumbnail
還有很長的路 / 被騙了?
Thumbnail
還有很長的路 / 被騙了?
Thumbnail
有一次在靠北登山,看到有大大引用別人資料圖,不補出處。於是正義的網友提點了一下,大大馬上補上出處。 當然大大也不是故意的,他沒有惡意,只是純粹沒意識到這件事。 只是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Thumbnail
有一次在靠北登山,看到有大大引用別人資料圖,不補出處。於是正義的網友提點了一下,大大馬上補上出處。 當然大大也不是故意的,他沒有惡意,只是純粹沒意識到這件事。 只是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Thumbnail
總覺得創作者的成長之路一定會遇到的課題XD 雖然解釋的人很多,但是作品總是容易處在這些態度之間曖昧不明,要不斷的自我檢視才能克服這些問題呢,加油吧創作中的自己~
Thumbnail
總覺得創作者的成長之路一定會遇到的課題XD 雖然解釋的人很多,但是作品總是容易處在這些態度之間曖昧不明,要不斷的自我檢視才能克服這些問題呢,加油吧創作中的自己~
Thumbnail
近來某個平台發生幾起抄襲事件,在在都顯示著很多人對抄襲這件事很是無謂,存著應該不會被發現的僥倖心理,把網路上或是其它人的文章拿過來這邊改幾個字那邊改幾個字就把它當成是自己寫的,幸好,她只是在一個小小的寫作平台上這麼做,而不是在創作小說或是成名了之後才這麼幹,那付出的代價絕對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
Thumbnail
近來某個平台發生幾起抄襲事件,在在都顯示著很多人對抄襲這件事很是無謂,存著應該不會被發現的僥倖心理,把網路上或是其它人的文章拿過來這邊改幾個字那邊改幾個字就把它當成是自己寫的,幸好,她只是在一個小小的寫作平台上這麼做,而不是在創作小說或是成名了之後才這麼幹,那付出的代價絕對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
Thumbnail
  創意,才是藝術創作的首要標竿,美感,反而是次要的標準。 中國人畫牡丹花,畫了近千年,還是一個大同小異的模樣,但畫者的性格、情思、好惡、想像力卻大大不同呢!
Thumbnail
  創意,才是藝術創作的首要標竿,美感,反而是次要的標準。 中國人畫牡丹花,畫了近千年,還是一個大同小異的模樣,但畫者的性格、情思、好惡、想像力卻大大不同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