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全國學生美術比賽第一名抄襲事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幾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父親為自己的孩子發聲,文中提到,他的女兒去年參加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的「111年度全國美術比賽」,雖未獲獎,卻在得獎作品中發現了一些端倪:第一名的得獎作品與紐西蘭某公司原創作品高度相似。父親得知此事後,開始向主辦單位申訴卻未果,第一名的學生依舊領下了這個獎項。
圖/DCARD
根據「111 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實施要點 」,該比賽目的是「增進學生美術創作素養,以及培養國民美術鑑賞能力並落實學校美術教育」,現在看來十分諷刺,如果所謂的「國民美術鑑賞能力」就是讓民眾滿世界玩歡樂大找碴,那美術創作也將成為空談。有些身在創作領域的朋友會說,學習創作的一開始可能是模仿,在模仿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當技巧熟捻就能用自己的創意描繪出一個全新的世界。
模仿與借鑑在學習的過程中並非大逆不道之事,但若想藉此得利,無論是追求榮譽還是金錢,都終將遭到反噬與唾棄。讓我更覺得荒謬的是此事爆發後學校的回應。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校方表示,學生坦言「當時參考許多向量插畫風格」,但最後經主辦單位評審會議,未剝奪學生的得獎權益。校方更強調「教育部當初認定該作品沒有瑕疵,也讓學生接受頒獎,現卻因有人在網路申訴,讓學生遭受大批網友指責,使學生內心十分受傷」。
校方高舉主辦單位與教育部的大旗,幫學生的所作所為蓋了一個合格大章,彷彿在接過獎項的那一刻,所有的「參考」就該事過境遷,所有的指責就該煙消雲散。在這個事件上,主辦單位的確有不可規避的錯誤,讓第一名的獎項行走在灰色地帶,但校方與該學生本身的行為,即是已知身在這片灰暗卻消極應對、不作為,掩耳盜鈴。等到東窗事發,再把矛頭指向主辦單位,上演一齣竇娥冤:獎是他頒的,跟我可沒有任何關係。
該名學生已是高中生的年紀,不知是因對於模仿與借鑑的認知尚且模糊,還是因本身的僥倖心態而拿這張作品參加了比賽,更令人唏噓的是,學生從參賽到事件爆發,這中間有太多時刻可以及時止損,身為成年人的老師、家長、校方都沒有給予正確的觀念。遵守規則其實不僅是道德與良心的體現,某方面來說更是一種自保,就像小路口的斑馬線一樣,在比較小的路口,有些人會選擇直直穿越馬路,總覺得繞個半圈走斑馬線的那些人太假正經、不懂捷徑,但保證自己的正確才能避免被動地擔責,才能真正的問心無愧。
在這個事件中,比賽就彷彿那個路口,學生、老師或家長,都認為只要直直穿越沒被發現,就能順利抵達目的地,從未想過後果,誰曾想一輛大車飛奔而來,讓這一切浮出水面。這一切的起點不是已頒發的獎項,更不是上網發聲的父親,而是學生動筆參考的那一瞬間。
隨著文化的變遷與思維的多元化,各個領域的藝術佳作如雨後春筍,被模仿、借鑑的案例層出不窮,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閱歷再豐富的評審,也很難精準地抓出每一個涉嫌抄襲的作品。創作雖然是獨特且活躍的,判定是否抄襲的標準卻是死板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創作者申訴無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作品被挪作他用。「原創」是參加比賽的最基本要求、創作者必守的一條道德底線,也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良好的競爭環境,讓有才之士得以被發現,若每一個作品為了博得獎項都遊走在比例與規定的模糊地帶,那麼創作的世界也將越來越黯淡。
主辦單位回應表示,審查程序一切合規。程序上來說學生拿這個獎拿得光明正大、當之無愧,但為何本應是接受祝福的時刻卻迎來這麼多指責?這也是校方、主辦單位跟學生本人應該深思的事情。枉擔虛名總是會付出不小的代價,正如校方所言,學生的內心想必是十分受傷的,其一是因為網路評論的惡劣與狠毒,其二大概是因為好不容易從別人農場裡拿到的鴨子,就這麼飛了。
事件到此,主辦單位應該不會再有更多動作,希望大家不要對該名學生口出惡言、人身攻擊,也希望他歷經這次風波能懂得原創的重要性,人生還長,吃一塹長一智,未來用更好的作品去爭取真正屬於自己的榮耀。
avatar-img
24會員
14內容數
就當作是人生做後一次減肥,為自己好好努力一次!所有的過程、心得、經驗都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排排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年一月我幸運地抽到了申請英國打工度假的資格,心中除了驚喜也不免有些擔憂,除了要面臨人生的重大變化之外,還得面對複雜的申請流程。好在我身邊有幾個很可靠的朋友,在申請過程及文件調閱等事情上都給予不少建議,但即便如此小心謹慎,也還是迎來了第一個壞消息:財力證明需要補件。於是這幾天我便開啟了沒日沒夜的補件
不知道已經是第幾次收到方格子的「休耕」通知,在這段日子裡,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幸運地接到一份喜歡且可長期配合的案子,同時也得到一個出國闖蕩的機會,這些轉變無疑讓閒暇時間變得越來越少,而壓力則是越來越大。雖然追蹤者不多,但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最近的生活變化,跟一些對於人生與創作的小省思。
「請問你是XXX嗎?」 「……是,請問您哪裡找?」 「請問你媽媽是叫XXX嗎?」 「對,有什麼事嗎?」 「我是你父親。」 這段宛如本土劇的對話,一個月前真實地出現在我的生活中,當他問到我母親的姓名時,我還以為是老媽欠下了外債,或是惹怒了黑道。那一秒我迅速地思考著:是要換電話呢?還是舉家搬遷?
睽違兩個月,伴隨著夏天熾熱的陽光,終於再次回到辦公室,揮別了起床就是上班的日子。一開始居家辦公還十分享受,想不到後來生活逐漸沈悶,竟也開始有點懷念每天通勤、揮灑汗水的時光,這時不禁想感嘆一句:「果然還是得不到的最好啊~」
本以為減肥能夠順順利利,不曾想還是迎來短期內的失敗。繼去年寫完第一篇減肥記事之後就再無更新,因為過不久體重就徹底回彈,現在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來檢討一下這段半途而廢的旅程。 前提情要:減肥記事|就當人生最後一次,一個半月6.5公斤心得 復胖後的自我欺騙 重拾決心,再次出發
去年十一月,東映動畫推出《小魔女DoReMi》二十週年紀念電影——《尋找小魔女DoReMi》,作為鐵粉的我當然第一時間就衝去電影院,希望自己能夠忘記年齡、忘記這世界上所有的煩憂,重回魔法世界,但沒想到電影狠狠地搧了我一巴掌,這也是為什麼拖到現在才寫心得的原因...
今年一月我幸運地抽到了申請英國打工度假的資格,心中除了驚喜也不免有些擔憂,除了要面臨人生的重大變化之外,還得面對複雜的申請流程。好在我身邊有幾個很可靠的朋友,在申請過程及文件調閱等事情上都給予不少建議,但即便如此小心謹慎,也還是迎來了第一個壞消息:財力證明需要補件。於是這幾天我便開啟了沒日沒夜的補件
不知道已經是第幾次收到方格子的「休耕」通知,在這段日子裡,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幸運地接到一份喜歡且可長期配合的案子,同時也得到一個出國闖蕩的機會,這些轉變無疑讓閒暇時間變得越來越少,而壓力則是越來越大。雖然追蹤者不多,但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最近的生活變化,跟一些對於人生與創作的小省思。
「請問你是XXX嗎?」 「……是,請問您哪裡找?」 「請問你媽媽是叫XXX嗎?」 「對,有什麼事嗎?」 「我是你父親。」 這段宛如本土劇的對話,一個月前真實地出現在我的生活中,當他問到我母親的姓名時,我還以為是老媽欠下了外債,或是惹怒了黑道。那一秒我迅速地思考著:是要換電話呢?還是舉家搬遷?
睽違兩個月,伴隨著夏天熾熱的陽光,終於再次回到辦公室,揮別了起床就是上班的日子。一開始居家辦公還十分享受,想不到後來生活逐漸沈悶,竟也開始有點懷念每天通勤、揮灑汗水的時光,這時不禁想感嘆一句:「果然還是得不到的最好啊~」
本以為減肥能夠順順利利,不曾想還是迎來短期內的失敗。繼去年寫完第一篇減肥記事之後就再無更新,因為過不久體重就徹底回彈,現在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來檢討一下這段半途而廢的旅程。 前提情要:減肥記事|就當人生最後一次,一個半月6.5公斤心得 復胖後的自我欺騙 重拾決心,再次出發
去年十一月,東映動畫推出《小魔女DoReMi》二十週年紀念電影——《尋找小魔女DoReMi》,作為鐵粉的我當然第一時間就衝去電影院,希望自己能夠忘記年齡、忘記這世界上所有的煩憂,重回魔法世界,但沒想到電影狠狠地搧了我一巴掌,這也是為什麼拖到現在才寫心得的原因...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軌跡之上,是一場年輕藝術家的發問,探究什麼是模仿?我們是故意的?還是追尋所謂的「令人嚮往」的路途上的必經之途?以及其反抗的是否是真的反抗?還是只是我們太小看自己的創意而成的意外?
Thumbnail
大師就是大師 第一次參加比賽就得獎🏅 明明是寫生比賽 一個畫纏繞畫及兩個女鬼(女鬼是她說的) 一個畫星之星球(找找卡比在哪裡?/他愛的電玩) 到底!?說好的寫生呢? 中間龢弟還是不意外的哭了一下 (手控制能力較弱,掌握不好線條,覺得畫的很醜,不是他要的,又不能改了) 哭完等情緒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學生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以及班導師的獎懲原則和家長的積極參與。通過鼓勵自我競爭,激勵孩子們努力進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作者遭到著作權侵害的經歷,包括法律流程、提出刑事告訴、移付調解等步驟,以及最終的和解過程。作者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呼籲大家對侵權行為不要視而不見。調解委員也覺得對方的行為太荒謬。
Thumbnail
國家文藝獎得主、創辦建築改革社的陳邁建築師,日前遭法院判決圖利廠商,依採購法恐遭停權投標公共工程3年,引起包括李祖原等國家文藝獎得主等近700名建築學者、建築師連署呼籲採購法修法,認為採購法第101條及103條規定一審有罪即罰,不符比例原則。我想談的不是國家文藝獎得主是否就不會圖利廠商?採購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分享給大家,關於美術生的半夜小聊~) 前幾天跟大學同學一起半夜在創作空間趕畢業製作, 忽然聊起未來的規劃。 我的朋友也順勢分享起作為從小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生,她對畫畫這條路究竟是怎麼看的?
Thumbnail
學術文化、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發展的進步非常神速。海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各式各樣的創作成品,透過數位搜索工具,很容易被取得,也容易辨識作品是抄襲或原創。有志氣的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越來越傑出,在各自領域出人頭地。抄襲是個罪行,很容易理解,也被絶大多數創作者視為不能觸碰的「天條」。 最
Thumbnail
前情提要 有關高二陸陸續續的活動比賽,我都以爭取失敗收場,老師覺得還是有一點對我愧對不起,於是就找了一個個人的競賽讓我報名參加,有關內政部還是什麼部的小論文競賽, 回想起來,我還是第一屆,說明了他們真的是想要拿一個比賽給我塘塞過去, 不然我一直這樣煩人也不是辦法, 上古時代的論文 有關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軌跡之上,是一場年輕藝術家的發問,探究什麼是模仿?我們是故意的?還是追尋所謂的「令人嚮往」的路途上的必經之途?以及其反抗的是否是真的反抗?還是只是我們太小看自己的創意而成的意外?
Thumbnail
大師就是大師 第一次參加比賽就得獎🏅 明明是寫生比賽 一個畫纏繞畫及兩個女鬼(女鬼是她說的) 一個畫星之星球(找找卡比在哪裡?/他愛的電玩) 到底!?說好的寫生呢? 中間龢弟還是不意外的哭了一下 (手控制能力較弱,掌握不好線條,覺得畫的很醜,不是他要的,又不能改了) 哭完等情緒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學生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以及班導師的獎懲原則和家長的積極參與。通過鼓勵自我競爭,激勵孩子們努力進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作者遭到著作權侵害的經歷,包括法律流程、提出刑事告訴、移付調解等步驟,以及最終的和解過程。作者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呼籲大家對侵權行為不要視而不見。調解委員也覺得對方的行為太荒謬。
Thumbnail
國家文藝獎得主、創辦建築改革社的陳邁建築師,日前遭法院判決圖利廠商,依採購法恐遭停權投標公共工程3年,引起包括李祖原等國家文藝獎得主等近700名建築學者、建築師連署呼籲採購法修法,認為採購法第101條及103條規定一審有罪即罰,不符比例原則。我想談的不是國家文藝獎得主是否就不會圖利廠商?採購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分享給大家,關於美術生的半夜小聊~) 前幾天跟大學同學一起半夜在創作空間趕畢業製作, 忽然聊起未來的規劃。 我的朋友也順勢分享起作為從小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生,她對畫畫這條路究竟是怎麼看的?
Thumbnail
學術文化、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發展的進步非常神速。海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各式各樣的創作成品,透過數位搜索工具,很容易被取得,也容易辨識作品是抄襲或原創。有志氣的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越來越傑出,在各自領域出人頭地。抄襲是個罪行,很容易理解,也被絶大多數創作者視為不能觸碰的「天條」。 最
Thumbnail
前情提要 有關高二陸陸續續的活動比賽,我都以爭取失敗收場,老師覺得還是有一點對我愧對不起,於是就找了一個個人的競賽讓我報名參加,有關內政部還是什麼部的小論文競賽, 回想起來,我還是第一屆,說明了他們真的是想要拿一個比賽給我塘塞過去, 不然我一直這樣煩人也不是辦法, 上古時代的論文 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