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西紀錄31—我與大師導師的對話】—《關於生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免費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6753276/
【阿卡西紀錄31—我與大師導師的對話】—《關於生病》
Q:我想知道人類為什麼一定要生病呢?我們的身體為什麼是這麼不完美的設計呢?我們每次遭逢病痛就會讓我們的生活停擺,甚至在病痛中也嘗盡苦頭,可不可以不要生病呢?為什麼我們努力過健康的生活,做各種能治療疾病的嘗試,無論有形或無形的方式,卻又不一定見效呢?到底怎樣看待生病這件事才是對的呢?
A:
孩子,想想你生病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你周遭的一切變慢了。你會說,不,變快了,因為你抓不住。不,是變慢了,因為你得一件一件去拆解他們,好讓他們都能被安頓,被持續放在正軌上。好比說,你生病了躺在床上,你在房間裡聽著你先生如何代替你照顧孩子,你看見他的細心和努力,你看得比過去任何一個時刻都細緻。當你的孩子生病了,你看著他,喘氣、皺眉甚至熟睡,你的眼神在他身上的停留比任何的時刻都多,你看清楚他的五官,不像平日的躁動,你發現他又長大一些,手腳比之前更長更大了一些,你在那些時刻裡,回想他經過的這些日子,你與他共同留下了什麼。
你生病躺在床上的時候,你比過去有更多的時間和你的身體相處。你痛苦的蜷縮在床上,你和身體的接觸從未像此刻如此密集,過去你總是忙著用眼睛看,用手做事,用腳匆忙奔走著,此刻你只剩下你的心智和你的身體,你們從未如此接近。只有在這個時刻,你和你的手,和你的腳,終於屈服了,停下來了,在那個時空裡共聚在一起。你用你的右手疼惜著你的左手,用你的左腳安慰著你的右腳,你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能做了,你只剩下這個軀體。這些年來他與你一起奮鬥,他無條件的支持你,但是他沒有機會使你停下來,好好看看他,與他相處。此刻,你感覺自己身形改變了,贅肉比過去更多了,肌肉比過去更鬆弛了,皺紋更多了,你想起了什麼呢?歲月在你的身體留下了痕跡,那你在心裡留下什麼呢?你如果不生病,可能也沒有機會去回顧這一切啊!
你有沒有發現,人們最容易恍然大悟的時刻,若不是遭逢變故,就是生一場大病,現在你懂了嗎?你的身體在給你踩剎車,告訴你,你要在這裡停下來,因為你要檢查一下自己,檢查什麼呢?檢查你到目前為止有沒有跟上,你收到你該收到的訊息了嗎?你發現你和身邊的人事物的關係了嗎?你的身體不會無緣無故停下來。
(那麼我們講的感冒、感染這些難道不是免疫力造成的嗎?)
免疫力是你們理性的推論,事實上是你們的身體知道如果他不放棄一些功能,他無法使你停下來,因此他放棄抵抗,讓這些你們說的病因發生,造成他想要的結果。
(是他想要的結果,但不是我想要的?)
你覺得身體受誰控制?當靈魂的更高指導必須介入時,小我的指導將失去作用,身體會自動切換去接收更高意識的指導,而自動做出這些反應。有時候身體接受生病這件事確實也在鍛鍊整個身體的耐受與成熟度,就像你們會在挫折與困難中學習一樣,身體的細胞也是的,每一次的攻防都是在朝演化前進。所以你看出來這裡是一個雙管齊下的局面嗎?在你的心靈和肉體層次,都產生了必要的行動
現在你知道身體並不是不完美的設計,這是一種良性的進步,就像一進一出, 一凹一凸的互補,透過每一次行動,身體學會平衡,每一次的經驗都非常重要,而收穫是身心雙方面的。當你的身體處在他的步調中時,療法確實是有限的,你必須尊重身體的步調,而不是用強制的方式去干擾他。在病痛中你要看見自己的順從,順從並接納身體的需要,接納這一切才能接著反轉他,否則你就是任意大刀亂砍,試圖破壞身體的步調,那麼就是迷失自己。所以我們一再強調靜心的重要性,當一個人外求時,他會不允許自己生病,他不接受所有的錯誤,那麼他的身體也會頑強的讓他看見自己的頑強
如果你能在病痛中看見病痛為你帶來的療癒,那麼你才會看到療癒的入口,你會在那個入口看見一個美好的交換。這個交換就是你容許自己的身體有停擺的需要,你看見他帶給你的靜止時間,你看著時間流過,就像看著病痛從療癒的入口走出來一樣。而你對自己的愛和無盡包容就會像交換一樣,跟著走進去,這是同時進行的,所以他們在交換。在交換的過程中,你會感受自己漸漸好轉,當你康復了,你會知道交換已經完成。
孩子,不要否定你身體的病痛,在你心裡好好疼惜你自己。當你愛自己的時候,才會感受到你的身體有多愛你,無條件地在接納你,當你接納他的時候,他才會如你所願的回到他完全服務的狀態。因此不要與你的身體為敵,沒有什麼好對抗的。身體為你做的一切,包括迎來讓你痛苦的東西,都只是為了擁有這個過程。
懂得傾聽身體的聲音,才是愛你自己的開始。我們愛你,並祝福你們能學習愛自己的身體,如同我們無條件的愛你們一般。
1折折扣碼doristory。自2021年底,朵莉順著生命之流開始了阿卡西的工作與服務,並在為個案閱讀的過程中持續發掘有趣的生命故事,朵莉將這些故事改寫發表後獲得了很大的迴響,讓許多尋找這些故事的人找到療癒他們自己的方法。這個專題將乘載更多生命的故事,留給喜愛聽故事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只有當你把你自己照顧好的時候,你才有能力去幫助他,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刻,你這一生等的就是這一刻。
你有一個身分,來自遙遠的宇宙深處。每一個你們都來自宇宙的某一顆星星,你們來自四面八方,為了一個共同的計劃,你們聚集在這裡。有的人選擇憶起,有的人選擇遺忘這個身分,你們選擇不同的方向與路徑,你們都在創造自己要的體驗,沒有誰比較高貴,也沒有誰比較不高尚。
如果你對花園的花有定見,你認為這些花應該是什麼顏色,應該是什麼品種,應該長成什麼樣子,那麼就算你穿越荊棘,來到一片花園,你有你的標準,你有你的堅持,你還是看不到這座花園的美。
你看見的是課題,而不是人的胖瘦美醜啊!當你願意更進一步看見自己的內心,你會發現你已經不停留在批判一個人的美醜,而是單純去欣賞他靈魂的美好和小我的勇氣。你也會看見自己因為他人貢獻的議題,讓你有機會更深一層的看見自己:「你看見的只是外在的一切?還是你真正關心內在的價值?」
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最勇敢的天使,才會做的選擇,你們放棄原本安逸的生活,想要來這裡幫助許許多多的人,但是很多天使都迷路了,因為地球的工作太艱難了,所以我們才需要幫你們找到回家的路,把你們抓回去正確的軌道,讓你們想起來自己為什麼來這裡。
如果生命沒有終點,你如何再體驗下一個精彩?你們的死亡是一次絕美的畢業典禮,你們在這一世的豐功偉業並沒有因此被埋葬,反而成了你們未來的助力,你想怎麼活?未來想怎麼活?都在你一念之間。如果你看待死亡是一場悲劇,那麼你就看不到祝福、看不到喜悅;如果你知道死亡是一個人的決定,是一個人的功德圓滿,那麼你會完完
只有當你把你自己照顧好的時候,你才有能力去幫助他,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刻,你這一生等的就是這一刻。
你有一個身分,來自遙遠的宇宙深處。每一個你們都來自宇宙的某一顆星星,你們來自四面八方,為了一個共同的計劃,你們聚集在這裡。有的人選擇憶起,有的人選擇遺忘這個身分,你們選擇不同的方向與路徑,你們都在創造自己要的體驗,沒有誰比較高貴,也沒有誰比較不高尚。
如果你對花園的花有定見,你認為這些花應該是什麼顏色,應該是什麼品種,應該長成什麼樣子,那麼就算你穿越荊棘,來到一片花園,你有你的標準,你有你的堅持,你還是看不到這座花園的美。
你看見的是課題,而不是人的胖瘦美醜啊!當你願意更進一步看見自己的內心,你會發現你已經不停留在批判一個人的美醜,而是單純去欣賞他靈魂的美好和小我的勇氣。你也會看見自己因為他人貢獻的議題,讓你有機會更深一層的看見自己:「你看見的只是外在的一切?還是你真正關心內在的價值?」
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最勇敢的天使,才會做的選擇,你們放棄原本安逸的生活,想要來這裡幫助許許多多的人,但是很多天使都迷路了,因為地球的工作太艱難了,所以我們才需要幫你們找到回家的路,把你們抓回去正確的軌道,讓你們想起來自己為什麼來這裡。
如果生命沒有終點,你如何再體驗下一個精彩?你們的死亡是一次絕美的畢業典禮,你們在這一世的豐功偉業並沒有因此被埋葬,反而成了你們未來的助力,你想怎麼活?未來想怎麼活?都在你一念之間。如果你看待死亡是一場悲劇,那麼你就看不到祝福、看不到喜悅;如果你知道死亡是一個人的決定,是一個人的功德圓滿,那麼你會完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每當你受苦時,下次不要抱怨,不要從中製造痛苦。相反,看著它,感受它,仔細瞧它,從盡可能多的角度來看它。把它變成一個靜心,看看會發生什麼:正在進入疾病的能量,正在製造痛苦的能量,被蛻變了,那個品質改變了。同一股能量變成了你的覺知,因為在你內在的不是兩股能量,能量是一體的。你可以把它變成性,你也可以蛻變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這是一篇關於寂寞可以如何透過心志的選擇而被治癒。對於治癒可能與一般大眾的理解不同,甚至衝突,但他試圖解答了這種反人性的方式是如何達成奇蹟。
Thumbnail
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它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也就是說,今天會有這樣的好運、好命、好事發生,以及有這樣不幸、病痛,有這樣的失敗、損失,背後都是什麼樣的原因很難去知道。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著迷自己的病症,以至於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論如何也不願放手。 你說這怎麼可能?疾病為我帶來痛苦,我恨不得擺脫它。但事實是,疾病也可能成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以在其中扮演受害者自憐自艾,也可以藉由它享受他人的同情與關照。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人生在世,身為萬物之靈可以學佛法,就是要時時地感念、時時地懺悔這些事情。有生之年能夠做到的就是要盡量地戒殺護生、斷惡修善,來彌補有心無意造作的深惡重罪,化解無邊的惡緣。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最讓我感到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疾病,因為生病影響的不只是我自己,還會影響到我愛的及愛我的家人,如果嚴重不能自理,我的家人就會很辛苦,不論經濟或是健康與精神.....亞健康族群逐年增加、重大疾病年輕化等問題都是不可輕忽的,我們老是說健康很重要,健康是唯一,但真正重視的人卻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慢性病 許多人長年受慢性病的困擾,陰霾總是揮之不去,時間ㄧ久就以受業來安慰自己。 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雖難,但這人身卻人人殊異,有人強壯康健,有人卻體弱多病,這種差異源自遺傳者多,慢性病亦如。在《摩訶止觀》中曾提到造成疾病的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每當你受苦時,下次不要抱怨,不要從中製造痛苦。相反,看著它,感受它,仔細瞧它,從盡可能多的角度來看它。把它變成一個靜心,看看會發生什麼:正在進入疾病的能量,正在製造痛苦的能量,被蛻變了,那個品質改變了。同一股能量變成了你的覺知,因為在你內在的不是兩股能量,能量是一體的。你可以把它變成性,你也可以蛻變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這是一篇關於寂寞可以如何透過心志的選擇而被治癒。對於治癒可能與一般大眾的理解不同,甚至衝突,但他試圖解答了這種反人性的方式是如何達成奇蹟。
Thumbnail
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它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也就是說,今天會有這樣的好運、好命、好事發生,以及有這樣不幸、病痛,有這樣的失敗、損失,背後都是什麼樣的原因很難去知道。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著迷自己的病症,以至於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論如何也不願放手。 你說這怎麼可能?疾病為我帶來痛苦,我恨不得擺脫它。但事實是,疾病也可能成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以在其中扮演受害者自憐自艾,也可以藉由它享受他人的同情與關照。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人生在世,身為萬物之靈可以學佛法,就是要時時地感念、時時地懺悔這些事情。有生之年能夠做到的就是要盡量地戒殺護生、斷惡修善,來彌補有心無意造作的深惡重罪,化解無邊的惡緣。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最讓我感到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疾病,因為生病影響的不只是我自己,還會影響到我愛的及愛我的家人,如果嚴重不能自理,我的家人就會很辛苦,不論經濟或是健康與精神.....亞健康族群逐年增加、重大疾病年輕化等問題都是不可輕忽的,我們老是說健康很重要,健康是唯一,但真正重視的人卻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慢性病 許多人長年受慢性病的困擾,陰霾總是揮之不去,時間ㄧ久就以受業來安慰自己。 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雖難,但這人身卻人人殊異,有人強壯康健,有人卻體弱多病,這種差異源自遺傳者多,慢性病亦如。在《摩訶止觀》中曾提到造成疾病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