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暗夜」—讀書筆記1 《得了精神病的靈性工作者》
書名:靈魂暗夜:行過生命幽谷的真實故事與靈訊
(Nacht van de Ziel)
作者:潘蜜拉.克里柏(Pamela Kribbe)
譯者: 艾琦
出版社 :方智出版社 新時代系列175
出版日: 2015年4月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這一本書叫做「靈魂暗夜」,也是「靈性煉金術」的作者潘蜜拉.克里柏所著。潘蜜拉著有一系列的傳訊著作,可惜之前出版的這一系列書籍目前都已絕版,只能在二手書市尋得,我手上的這一本是2017年二刷的版本。
在出版「靈魂暗夜」之前,潘蜜拉已經出版了四本書,以下是在臺灣出版過的中文繁體版:
「靈性煉金術」 方智出版 新時代系列141 / 2010年8月
「靈性覺醒」 方智出版 新時代系列145 / 2011年8月
「與指導靈溝通」 方智出版 新時代系列157 / 2012年8月
「蓋婭的靈訊」 方智出版 新時代系列170 / 2014年5月
第五本是「靈魂暗夜」,也是和前面四本極大不同的一本。前面的四本主要都是傳訊,訊息來源包括約書亞(耶穌)、馬利亞(耶穌之母)、蓋婭(地球)以及潘蜜拉的指導靈,但是「靈魂暗夜」說的是潘蜜拉生命中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也是我覺得最不能錯過的一本。
「靈魂暗夜」的前半是潘蜜拉自述罹病的過程,也紀錄這段時間她與內在對話的內容。
中間收錄了她的先生和朋友在這段時間對她和這件事的觀察。
後半收錄這段時間的約書亞傳訊以及潘蜜拉的前世回溯紀錄。
其中的前世紀錄也是本書我覺得最精彩的部分。這段紀錄列出了她的12個前世經歷,如果讀者有機會讀到這個部分,你可能會跟我一樣有相同的震撼。我把這段紀錄簡要摘錄在這份讀書筆記的第三篇。
地球上有非常多人在從事靈性傳訊的工作,但是要像潘蜜拉這樣願意誠實去面對自己內心深處黑暗的靈性工作者,並且將它披露還著書出版的,真的不多。
我相信有不少人對靈性工作者都有一種期待,希望他是完美的化身,希望他可以成為永遠的表率,永遠零缺點。但是我們都有非常不堪的時候,都有不符合自己或是不符合他人期望的時候,而潘蜜拉難得之處,就在於她把她人生這個非常關鍵的過程和大家分享。這個用意除了代表她願意鼓起所有的勇氣穿越這個課題,同時也希望給所有看到這段故事的讀者一些力量。
在開始介紹潘蜜拉的故事之前,我先說說我如何和這本書相遇。我大約在2019年開始大量的閱讀新世紀的書籍,當時我買的都是市面上仍在販售流通的書籍,光是這些書就已經多到看不完了,在網路書店隨便瀏覽,就可以找到好幾本相關主題的書。但是人和書之間確實是有緣分這件事情,有些書買來看了,發現頻率和自己並不相合,就把它擺在一邊,對書的挑選也因此變得更敏感。有一陣子我覺得新時代的書大概就這樣吧,喜歡的就會喜歡,不喜歡的也不會想去翻。
後來有一天我在一個我很欣賞的靈性工作者的臉書上注意到他在分享「靈性煉金術」這本書,我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書中的內容頻率很舒服,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本書已經絕版了。還好,圖書館還借得到,我拿到書之後翻了幾頁,就毫不猶豫的決定要買一本好好閱讀。我運氣還算不錯,遇到了一位收藏二手靈性書籍的賣家,跟他買了潘蜜拉全部的書。其中「靈魂暗夜」是我覺得除了「靈性煉金術」以外最特別的一本。我覺得很有趣,我總是在最適當的時候遇到我最需要的書,生命總是會帶我尋找到它。看潘蜜拉的書非常享受,尤其「靈魂暗夜」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它不像一般的傳訊書籍帶你直上天堂,而是帶你直衝地獄再回到天堂。
根據書上的簡介:
潘蜜拉.克里柏於1968年出生於荷蘭,19歲進入萊登大學讀哲學,26歲到32歲之間經歷離婚及幾次感情創傷,並完成了博士論文。33歲認識了傑瑞特,之後成為她的丈夫。在34歲那年的某天晚上,她感受到約書亞的存在,一年後,透過親友的鼓勵和靈性團體的邀請,潘蜜拉才在網站上和聚會的場合公開此事,約書亞的靈訊也很快地從荷蘭文延伸到英文以及其他更多的語文。
「靈魂暗夜」這本書說的是潘蜜拉在2009年至2010年間發作的精神疾病。潘蜜拉在2002年開始進行約書亞的傳訊,在發病之前,她已經出版了前面兩本書。此後,在成為眾人的靈性導師的同時,潘蜜拉的內心也在進行著天人交戰,一股逼她面對真相的力量正在醞釀。2009年春天潘蜜拉開始感到胃部不適,她開始服用一些藥物,同時間她還繼續提供靈性諮詢服務。到了夏天,潘蜜拉開始恐慌發作,她開始服用鎮靜劑和安眠藥,而且用藥量越來越大,她已經有嚴重的失眠問題。即使身心狀況非常不好,在那個夏天,潘蜜拉還是繼續和她的指導靈對話。直到2010年春天,她被送上救護車,送進精神病院。
很難想像。
如果是我,當我的精神狀況分崩離析,身體幾乎無法進食,我如何為他人提供靈性諮詢服務?甚至還能和自己的指導靈溝通?但再仔細想想,很多人不是在狀況最迷離的時候遇見神的嗎?即使是自己做阿卡西閱讀,也是有很多人在身心狀況很糟的情況之下,在他的內在遇見神,並且穿越最黑暗的泥濘,看見生命中的陽光。這裡說的神,指的是當事人的靈性團隊。
在墜入最深最黑暗的谷底之前,透過與內在的對話,潘蜜拉很快就知道自己生病的原因。
「我不敢對人說「不」,以給自己空間。我進行的諮詢工作不就是自己真心想做的嗎?每週三至四次的個案諮詢也不多啊。我對自己的責任與能力充滿評判,評判的背後則是對『受拒』的恐懼:假設我真的給自己所需的空間,別人是否會因此離我而去?」
P.25
此外,「諮詢過程中,我藉由直覺與諮詢者建立能量層次的連結,往往不知不覺與對方一起感受浮出水面的痛苦、恐懼與孤獨。而且我總是竭盡全力,將自己徹底投入與對方的連結與溝通之中,因為我是個道道地地的完美主義者。」
P.24
潘蜜拉總是希望自己和對方站在一起,盡她最大的努力去幫助。
因為諮詢的效果很好,潘蜜拉深受鼓舞,但是諮詢過程中的能量作用,總是讓她精疲力竭。除此之外,開工作坊以及對公眾演講對她來說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我天生內向,靦腆,內心深處又害怕遭到拒絕⋯」
雖然她知道她的能量工作一直受到無形界的支持,但是她的內在還是惶亂不安。她知道她做得很好,也認為她在做她該做的事情,但同時間她又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怕自己辦不到。不只如此,她還覺得自己不能輕易拒絕他人的要求,否則就無法獲得肯定。
「現在回顧那個時期,我體認到,當時我之所以忽略自己的生活節奏與承受極限,主要有兩個原因:ㄧ是害怕受拒,二是『我理應如何、必須如何』的虛妄觀念左右著我。」
P.25
2009年的夏天,潘蜜拉記錄了一位療癒師朋友為她治療的時候,她所看到的畫面。她看到出生前的她身處在光與愛的氛圍中,指導靈團隊決定讓她再次轉世到地球,他們說潘蜜拉無法阻止這件事發生。
「因為『此刻重返地球』是我生命韻律的一個重要篇章。我必須在這一生完成一些事,必須去面對對於消除舊有的憂傷與恐懼,而地球生活有助於我達成這個目標。他請我放下舊有的懷疑與不信任,重新學著相信在物質世界生活的美好與神奇。我對這個決定心懷抗拒。這個決定來自生命本身、來自宇宙。」
並沒有人強迫她。
「我知道自己必須遵從這樣的安排。一直溫暖的手輕輕的推了我一下,我滿心抗拒,畏縮不前。我不想轉世到地球!為什麼不想呢?因為我不希望被地球實相的帷幕遮蔽,甚至禁錮。對我來說,地球實相充滿暴力、威脅、侵犯、孤寂與淒涼,我想要繼續享受自由,繼續感受和諧的氛圍,繼續飄舞與幸福與極樂之中。然而,有一股力量,將我吸向地球。我一路掙扎,身不由己地漸漸接近地球,內在的某一部分對前來引導我的光緊閉門扉。我的心中充滿憤怒與抗拒,我不願意,我就是不願意!」
P.29~30
這時候她的靈性團隊仍然試圖想要給她溫暖和信任,但是她的抗拒使她封閉她自己。
「然而,我的某一部分已經將自己隔絕起來。她生氣的站在一旁,拒絕聆聽。這個部分的我不願意轉世到地球,滿心痛苦,憤怒不已,失望至極。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挖苦、批評的態度,她想要報復,並希望自己的決定能獲得認可。然而她的身邊冷冷清清,空無一人。⋯一旦你自己的精神將你禁錮起來,成為你的囚室,你就會放棄生命,不再允許它帶給你驚奇與美好,為你展開全新的人生畫卷,並幫助你與自己的過去和解。就這樣,我踏上轉世之旅時,已經把自己完全隔絕起來,將那幾位想要療癒我的女性擋在門外。」
P.30
2009年的夏天,潘蜜拉受胃病所苦,並紀錄了她和地球母親的一段對話:
潘蜜拉:「為什麼我的胃這麼不舒服?」
地球母親:「你製造胃酸是為了抗拒與防衛。胃酸是一種防衛工具。你覺得外界的刺激以排山倒海之勢向你襲來,而你無法好好應對與整合這些刺激,於是胃酸在此扮演閘門的角色:將這些外界刺激擋在外面,到此為止,不許再向前一步。」
潘:「也就是說,我未能持守自己設定的界線,因此胃酸幫我做到這一點?」
地:「沒錯。」
P.32
從對話中,潘蜜拉也驚覺,她發現她此生的母親對她的肯定重於一切,因為她是在各個層面培養她的人,從那個時刻起,潘蜜拉就開始偏離自己的中心,也不斷將他人的評價,置於自己的需求之上。
地球母親:「當初,你帶著對生命的憤怒投胎,根本不願意在地球上生活,也因此你對生命沒有任何信任,而信任永遠是『不偏離內在中心』的基礎。你出生的那一刻,強烈的外在刺激將你壓倒,你沒有建立起信任的基礎,以面對之後出現的各種新刺激。⋯由於缺乏內在基礎,你緊抓著貌似可以給你一定安全感的外在事物不放,而這個外在標準就是你的母親。」
P.33
地:「你出生時便沒有『中心』,或者說,你並非『真正的自己』,因為你的一部分—本來可以對生命說『是』,並為你的世界觀的形成打下堅實基礎的那個部分—自我隔絕於生命。⋯你在黑暗中盲目尋找一把能夠讓你依賴與寄託的火炬。你的內在缺少這把火炬,因為你的靈魂之光,並未真正伴隨你踏上地球之旅。後來,你才找到了自己的靈魂。」
P.34
看到這裡,我忍不住停頓下來嘆息。
以前我可能不懂什麼叫做「沒有中心」,事實上我也沒有聽說過。但是後來我為他人閱讀之後,我才知道有人是沒有中心的,這個中心的意思是指,對自我的認知和覺察。在能量場上,一個沒有中心的人,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離心力的機器,一直把他的能量往外旋轉外擴,這不但消耗自己,有時也消耗他人,並且使得他的中心空洞沒有內容。可想而知,這樣的人,他整天不是給別人製造問題,就是給自己製造問題。
(見《不要拿你的人格去餵狗》)
我也遇過靈魂中途逃跑的人,但這是當事人的靈魂選擇保護她自己的一種方式,聽起來也非常奇特,當我發現當事人的靈魂不在的時候比她本人還吃驚。
我也遇過不少個案有胃病的問題,但是並沒有像潘蜜拉和地球母親對話的內容一般提到胃酸是為了抗拒防衛。許多患有胃病的個案,他們對自己的要求都很高,而且什麼都想抓在手上,一個都不想放。個案會感覺到胃不舒服,反胃,但是卻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此時在個案胃的部位會有一團阻塞的能量,不僅妨礙飲食也妨礙吸收,食物下不來,也下不去。我在工作上的經驗,並不是直接幫個案免除這個痛苦,而是帶領他冥想,讓胃部放鬆,因為胃之所以會緊繃,就是因為他整個人都很緊張。如果胃病要能痊癒,必須達到意識轉換,當個案理解到他無須以如此的態度面對世界時,胃的不適就會逐漸好轉。
潘:「我的靈魂與我的地球人格是否處於某種分離狀態?」
地:「你無法有意識的感受自己的靈魂。怨恨與失望,形成遮蔽物,只有縱身越入物質實相才能將之打破。你無法在靈性次元做到這一點,因為你在那裡並不是透過分離出來的人格(小我)生活。⋯在靈性次元裡,你與『一切萬有』、與你的靈魂有更強的連結,但也因為如此,你無法經歷並解決積累起來的情緒。」
P.34
就像「靈界運作」這本書的作者在書裡說的,「從哪裡破碎的,就只能從哪裡撿起碎片。」在人間遺失的,就要再回去人間找回。當我們不具有這一副肉體的時候,一切都在瞬間就可以理解並且完成,但是在肉身造成的困難,必須回去肉身的狀態面對。
(見「關於療癒」)
潘蜜拉覺得自己常常忍不住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用他人的眼光看自己。
潘:「我可以感受到那個人的期待,與此同時,我也害怕自己無法滿足對方的期待,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未能完全體驗對方的感受,與其同在。明確設定界線,乃至兩人之間可能出現衝突,諸如此類的想法對我來說根本無法忍受。因此,我與那個人融合在一起,希望獲得對方的好感,但同時又害怕自己做不到這一點。這就是我的自動模式嗎?」
地:「這個自動模式是:你會為他人犧牲自己。對你來說,他人佔據主導地位,他或她可以主導你的感受與看法,你則根據對方的期望不斷調整自己。這就是你的模式:你調整自己,以適應他人。」
潘:「這種調整與適應使我失去自己,偏離了自己的中心。」
地:「對!而且關鍵問題是,這明明是失去自我,你卻覺得是好事。你認為這樣你就是一個善良、可愛的好女孩,會因此獲得肯定。也就是說,你腦中有個謬論:『失去自我是好事、是善行,這樣做能夠解決我的問題。』
『失去自我』的誘人之處,在於你會感受到短暫的和諧。也就是說,你覺得自己是受歡迎的,因為你獲得了他人的認可。自己的想法或感覺得到你的確認,知道你與他們同感感受,這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種慰藉,因此他們不會阻止你按照『犧牲自己』的運作機制行事。他們希望、也喜歡和你在一起。」
潘:「人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犧牲自己』並非善舉,而是一個虛妄的運作機制?」
地:「當你一直犧牲自己,知道因此深受其苦時,就會意識到這一點。」
P.34~35
潘蜜拉很快就會深受其苦,甚至已經在受苦,但是她還在硬撐,局面越來越失控,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越過了邊界」。
一切都發生的非常得快。2009年的九月,潘蜜拉還在舉辦工作坊,也接收到地球母親帶來的美麗訊息。
「不過,之後我就墜入了無底深淵。我覺得自己在工作上前景渺茫,心中也沒有任何靈感來創造前景。我實在無法接受這一切。病痛猶在,恐懼猶在,還有惱人的失眠。已經四個多月了!而且,我覺得自己已嘗試過所有想得到、做得到的方法。」
P.67~68
所有正規療法、另類療法、靈性治療、運動等等,所有能試的她都試了。
「我已經束手無策,走投無路。⋯我覺得內在既空虛又荒蕪,人也變得消極,整日沉默寡言。⋯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使我備受折磨的恐懼,終於漸漸退去,我竟然絲毫不覺得高興。我已經沒有任何感覺,彷彿已經失去『感受』的功能,心如死水。這對我來說還是平生第一次⋯我甚至無法再流淚,彷彿我再也沒有辦法感受到任何情緒,死人一般。」
P.68
潘蜜拉事後回想,當時她出現兩種症狀:『意念飛躍』和『關係妄想』。『意念飛躍』讓潘蜜拉的腦中充滿了負面的想法,包括所有證明她的人生為何陷入困境的各種有利論據。『關係妄想』讓潘蜜拉將周遭發生的一切都看做是對她的警告,所有外在發生的事情,她都覺得與她有關,是她的有毒能量導致了這一切。除此之外,任何簡單的決定對她來說都困難不已,她已經失去做判斷和做決定的能力。
潘蜜拉和先生以及女兒之間原本充滿愛的關係,在那時演變得像仇人一樣,充滿敵對關係。
「『談論自己與自己的感受』已經超出我的能力範圍,而我的行為讓傑瑞特無法理解。我不再與他溝通,幾乎不再進食,也不再照顧自己,將所有人拒於門外。我的身體急遽消瘦,自殺的念頭時時在腦中徘徊,揮之不去。我覺得,我的家沒有我反而更好。⋯我已經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P.72
她甚至還多了一種恐懼,害怕自己的精神病症會傳染給自己的家人。
看到這裡,讓人不禁倒吸一口氣,一個曾經充滿光芒的靈性工作者,是如何讓自己走入這個地步?又,如果她能夠經歷這般的地獄還能再活過來,那麼我們每個人自己在心裡面所經歷過的那些恐怖的內在戲碼,又算什麼呢?
到了2010年初,「深陷憂鬱症期間,我不想再存活於世,決定停止進食—因為沒想到其他離開人世的方法。這個『決定』並非我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因為精神異常冒出的念頭。我非常肯定,沒有我,我的先生與女兒會過得更好。」
P.75
他的先生勸她進食,她卻相信進食是懦弱與自私的表現。最後他的先生沒有辦法,只好和醫生合作安排她入住精神科。
「當時,我覺得醫院接收我的方式非常荒誕,而且這是對我的侮辱。⋯精神科醫師確診我是『精神病性憂鬱症』,我發自內心的認為,這實在荒謬至極。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完全符合某種精神病的症狀,我只是單純認為自己是個極其惡劣、卑鄙的人,但我的行為與疾病沒有任何關係,只是我不可救藥的罪惡及自私品行導致的結果。我甚至很驚訝,那些醫生竟然沒有看到這一點。⋯他們為什麼要為我治療?這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P.76
讀到這裡,感覺真的很心疼。我們終其一生可能沒有機會得精神病,但是潘蜜拉不但得過精神病,而且她能夠告訴我們當時的她發生了什麼事,和外界對她的想法有多麼大的落差。在所有人急切的想要挽救她的同時,她卻覺得自己沒有任何一點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
剛進醫院的時候,潘蜜拉只想知道如何逃出去。雖然她覺得醫院的治療方式很荒唐,但她也發現原來她什麼事都不用做。
「我無需做任何事!這裡的人都知道我病了,沒有能力做任何事情⋯這對我來說是極大的解脫。不必再做任何事,我就不會一次次的失敗。—失敗的母親、失敗的妻子、失敗的人。」
P.77
當時她的心裡仍然持續不斷的踐踏自己。
入院後,潘蜜拉因為無事可做,只能吃藥和睡覺,卻因此有機會讓身心慢慢恢復正常。兩週之後,隨著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復原,她感覺到自己重返人生的時刻到了。
「我對自己那些充滿評判的念頭說:『管你的!』而針對我那種『我不好,我能力不夠』的感受,我堅決的說:『那又如何?我還是想要生活!』我做出選擇,從此以後要允許自己真真實實地做人,一個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人,一個『小我』與『心靈』混合在一起的人,一個並不完美、但會不斷學習與成長的人。』
P.79
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眼淚都流下來了。做人究竟有多難呢?很難,很難,很難。因為很難,所以當我們投生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會抗拒,但是一個更大的原則會把你拉向這裡,你會非常痛苦,但是你還是得來,你也知道你應該來。(記得前面說過潘蜜拉是如何被指導靈輕輕推向這一世的嗎?)
「至於導致這個轉折與突破的原因,我覺得並不容易確定。一方面是身體層面的恢復,比如恢復正常的睡眠與進食模式。此外,藥物發揮了助我『回歸現實』的作用。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完全生活在『頭腦』中,幾乎與自己的身體完全脫節。」
P.79
由於之前潘蜜拉對自己有過多的批判,使得她的頭腦佔了上風,讓她開始出現胃病、失眠等等的症狀,後來又因為覺得自己不值得活在世界上而開始停止進食。在醫院的這段時間,她完全跟著身體的節奏走,才有機會慢慢找回平衡感。另一方面,她也知道她的家人朋友對她的關心以及信任。
「身邊的人對我真摯的愛與關心,幫助我走出羞恥感,對生命之美及真正的友誼重拾信心。」
三周之後,潘蜜拉出院了,她的恢復簡直神速。剛開始她還是會有一些負面的念頭在質問她,說其實她在欺騙大家,事實上她還是和以前一樣惡劣。但最終,正面的想法還是戰勝了負面念頭。剛開始她甚至陷入了一種輕度狂躁的狀態,那種重獲新生、充滿感激的感覺讓她精力充沛,感到幸福。在度過了這一段幻覺之後,慢慢地她才找回內在的安寧。
潘蜜拉說,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看,她的大腦錯亂失常,她確實患了精神疾病。但從靈性角度來看,「這個經歷是我靈魂成長之路的一部分,是一種內在需求,是將黑暗與無意識帶入意識之光裡的必要途徑。」
如果沒有這一次的經歷,潘蜜拉會有什麼機會臣服呢?
儘管專家比較傾向認為是遺傳的精神敏感,或是受到刺激,但對潘蜜拉來說,「這是某個『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自我覺察,與靈魂融合的必經。」
P.121
我始終都是贊成運用醫療資源,但是我也相信,生病的目的絕不只是把病醫好這麼簡單而已,而是在生病的過程之中,我們看見什麼?
生病是否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
生病對你身邊的人帶來了什麼樣的轉變?
我們願不願意去承認自己太理想化?
我們是否太看不起醫療人員在專業上的努力與付出?
我們是否過於相信靈性帶來的平靜可以完全治療身體上的痛苦?
事實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
我們的心智總是過於急切的想要掌控一切,但是我們的靈魂想要我們學習更多。試著放下對一切的控制,跟隨生命的脈動去移動你的腳步,跟著它去看見它要帶你看的風景。
肉身是一時的,靈魂是永恆的。當你帶著這樣的信任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的人生每一刻都過得很豐盛,因為不論晴雨,你都懂得欣賞。
續—「靈魂暗夜」—讀書筆記2《靈性工作者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