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了父母的五千萬負債,如何調整心態勇敢面對,來賓–理債專家黑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私訊常收到很多聽眾朋友的債務相關問題。

今天邀請理債專家黑媽分享她17歲家道中落、29歲經歷父母親的負債,以及如何在5年內還掉5000萬的債務的故事。

黑媽的故事
黑媽父母親經營外銷成衣,國小時家境優渥。
黑媽17歲時,母親毫無預警的倒下,當時所有事情都一片混亂,那時黑媽才有意識家裡的財務狀況,知道家裡要開始面臨錢的問題
剛出社會時,父親三天兩頭就要借三萬到五萬元,當時那筆錢是我一個月的薪水,那時理財觀念不好,也沒人可以討論,所以都拿現金卡救急。
當時現金卡是救我一命的東西。
曾經有很長的時間被憂鬱症所困,每天睜眼都是煩惱錢的事情,曾經想過死了就算了。最慘時,戶頭連一千元都領不出來,要特地找百元鈔票的機器,摩托車沒油也再想說要先加油還是吃飯。
父親在黑媽26歲過世,當時以為拋棄繼承就沒事了。
父親過世後五年接到扣薪通知才知道有五千萬的債務,那是一筆公司周轉金,因保人是我母親,但我沒有辦理母親的拋棄繼承。
事實上一般人很難用五年賺到五千萬,大部分人遇到這樣的事件可能會選擇領現金的工作。
但當時的我已經有家庭和小孩,選擇不要逃避,用面對的方式。
事件發生在97年,當時臺灣也正在修正相關法案,相關判例當時不多,請律師的費用也很高。
黑媽花了五年打官司,所以五年還掉五千萬負債的故事是這樣來的。
該怎麼度過憂鬱?
人生不同階段都會出現拉自己一把的人。
憂鬱症好幾年的黑媽,每天都無法熟睡,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看心理師治療,心理醫師第一句話問:「最近一次感受到快樂是什麼時候?」,聽到這句話的黑媽當場就大哭了。黑媽說:「任何場和我都可以應付也會笑,但對快樂的定義找不到了。」
這一路來最大的貴人是黑媽的老公,他的人生總是樂觀的面對。
該怎麼幫助有債務的人?
要和被債務問題困擾、無路可走的人,告訴他們是有機會的。
曾經黑媽遇到一位債務不到兩百萬的人,為了兩百萬犧牲未來信用和人生,其實不太值得,是有別的方法可以執行的。
大部分負債的人會面臨錢不夠用的問題。黑媽面對有債務的觀念是用收入和債務做比較。不要一眛想要節省生活開銷或投資賺錢,先提高自己的主動收入比較重要。但理論終究是理論,現實當中的眾多狀況,就要和個案個別討論。
黑媽鼓勵有債務問題的人,熬一下就過了,不要再做冒險的投資,會怕越陷越深。因為人在慌亂的時候,沒辦法做出理性的決策。
負債不只是欠債的問題
債務的背後代表有情感層面的問題。
每個人對負債的承受能力和抗壓性不太一樣。然而大多的人開始有意識關心這件事情,都是錢不夠用了,才想要理債,坦白說到那時都帶有難度。
黑媽表示很難找到另一個人的價值觀從頭到尾跟自己一樣,多多找到屬於自己理財和理債觀念相同的人。
有負債是壞事嗎?
黑媽說:「沒有負債代表財務不太健康。」
沒有負債有兩種狀況–
  • 一種是完全不缺錢,有依靠或有很好的賺錢能力。
  • 一種是沒資格借到錢。
一輩子很長,現在好不代表以後好,把握有錢、有能力時跟銀行借錢;否則碰到變故,人生不一定有機會翻身。倘若沒辦法向銀行借錢,就要趕快調整自己的狀態。
信用卡是負債,也可當緊急預備金。
當初黑媽將信用卡剪掉,五千萬債務又背在身上時,想辦卡卻沒資格了。打官司後五年,銀行才願意讓黑媽辦卡。
黑媽的第二人生的第一張信用卡額度才三萬元。黑媽努力刷用力還,將信用卡額度提高。
先將額度養好,自律控管刷卡花費。假如A銀行有十萬額度,B銀行也有十萬額度,萬一遇到緊急狀況,信用卡可週轉出錢。只要算好結帳日是不需要動用循環利息。
有錢借錢和沒錢借錢銀行對待我們的方式絕對不同。
如何管理財富?
黑媽表示–
管理財富第一個步驟是找到為何想要累積財富的動力,要有執行力做學習或直接面對財務的問題。
因大部分人的財務目標都是別人給我們的,譬如:一桶金就是一百萬,很少真正思考自己的動力來自於哪裡。
黑媽當時明明收入就不錯,但在家庭財務方便一直覺得沒有進展。
自己開始從家庭財務管理,過了九個月,老公發生意外過世。感謝當時自己開始管理家庭財務,假設當初我沒有做好家庭財務,我連提款卡密碼、基本的水電費都不知道為多少。
確實管好錢對人生是很重要的,心裡踏實才能有底氣面對衝擊。
為何要轉做理財規劃師呢?
黑媽表示考理財規劃證照第一時間想法是工作上面的需求,本身做保險到後期,都在服務高資產的客戶,考取證照也是想要在事業上突破及學習。
收聽本集節目:點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9會員
3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珊迪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樂於助人是很好的信念,但什麼忙該幫?什麼忙不該幫呢? 有時盡心盡力協助對方,但對方卻不領情怎麼辦? 列出三種不應該幫的人 只想抱怨卻不想改變的人 有時真心想要幫助對方,倘若對方不願意接受,就變成自己的錯,對方會有強押我的想法在他身上的感覺。 只想套交情和得到好處的人 在順境時,旁人會想靠近,也許
這本書很科學,跳過科學的部分用自己的觀點解釋,用客觀的觀點做計劃,真正樂觀是相信我正走在實踐的道路上。 難道只能正面思考嗎? 市面上有很多正面思考、正向思維的書籍,似乎是不被允許負面思考的。 按照正向書籍執行,評估是否適合自己,察覺若過度強調正面思考,情緒反而有罪惡感,甚至討厭自己,進而更負面。 調
今天訪問的是五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Lara老師。 她是一位媽媽,會講四國語言。她的兩位孩子可以和不同國家的人交流,我自己也是因為Lara老師才認識臺灣雷伊漢勒世界中心。了解同為女性遇到的問題是大同小異的,我們可以互相支持和開拓更多可能。 請問Lara老師如何帶給孩子豐富的國際觀? Lara老師說:
推薦一本時報出版的底層邏輯,內容豐富,需要花些時間閱讀。以下為自己覺得重要的觀點分享。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討論一件事情時,先分辨是事實、觀點、立場還是信仰? |書中闡述關於人脈的觀點-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人脈,只有那些自己能幫的人才是人脈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例如:
兩個巨大力量推著世界往前走,一個是資本主義為主的消費市場、消費主義;一個是國家機器。 所有的消費都讓有錢的人變得更有錢,這是資本主義的累積。資本主義為消費滿足大部分物質需求,以及分工。 裘振宇博士想要在這樣的規則裡,讓社會弱勢的生命比較平等及尊嚴,而不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繼續無止盡累積資產。 / .
每一天都是生命的掙扎 某一次裘振宇博士和助理瓦力開車途中,瓦力看見一位媽媽抱著嬰兒在垃圾中翻找食物。瓦力停下車,把車上的零錢和麵包給媽媽。 那位媽媽和嬰兒需要多少錢今天才能活下來?答案是一塊美金。 UNHCR標準是每年每人發一個帳篷,帳篷的運費和處理費用大約是800美金,但卻每五年才發一個。 /
樂於助人是很好的信念,但什麼忙該幫?什麼忙不該幫呢? 有時盡心盡力協助對方,但對方卻不領情怎麼辦? 列出三種不應該幫的人 只想抱怨卻不想改變的人 有時真心想要幫助對方,倘若對方不願意接受,就變成自己的錯,對方會有強押我的想法在他身上的感覺。 只想套交情和得到好處的人 在順境時,旁人會想靠近,也許
這本書很科學,跳過科學的部分用自己的觀點解釋,用客觀的觀點做計劃,真正樂觀是相信我正走在實踐的道路上。 難道只能正面思考嗎? 市面上有很多正面思考、正向思維的書籍,似乎是不被允許負面思考的。 按照正向書籍執行,評估是否適合自己,察覺若過度強調正面思考,情緒反而有罪惡感,甚至討厭自己,進而更負面。 調
今天訪問的是五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Lara老師。 她是一位媽媽,會講四國語言。她的兩位孩子可以和不同國家的人交流,我自己也是因為Lara老師才認識臺灣雷伊漢勒世界中心。了解同為女性遇到的問題是大同小異的,我們可以互相支持和開拓更多可能。 請問Lara老師如何帶給孩子豐富的國際觀? Lara老師說:
推薦一本時報出版的底層邏輯,內容豐富,需要花些時間閱讀。以下為自己覺得重要的觀點分享。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討論一件事情時,先分辨是事實、觀點、立場還是信仰? |書中闡述關於人脈的觀點-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人脈,只有那些自己能幫的人才是人脈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例如:
兩個巨大力量推著世界往前走,一個是資本主義為主的消費市場、消費主義;一個是國家機器。 所有的消費都讓有錢的人變得更有錢,這是資本主義的累積。資本主義為消費滿足大部分物質需求,以及分工。 裘振宇博士想要在這樣的規則裡,讓社會弱勢的生命比較平等及尊嚴,而不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繼續無止盡累積資產。 / .
每一天都是生命的掙扎 某一次裘振宇博士和助理瓦力開車途中,瓦力看見一位媽媽抱著嬰兒在垃圾中翻找食物。瓦力停下車,把車上的零錢和麵包給媽媽。 那位媽媽和嬰兒需要多少錢今天才能活下來?答案是一塊美金。 UNHCR標準是每年每人發一個帳篷,帳篷的運費和處理費用大約是800美金,但卻每五年才發一個。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被沉重的負債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甚至覺得從此人生都是黑白的,然而負債壓力大並不意味著你無路可走。債務整合和債務協商是兩種常見的債務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你擺脫沉重的債務枷鎖。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兩種方法的運作方式、優缺點,以及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方案。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講述了,中國大媽和美國大媽的不同故事,中國大媽買房40年後住不到一天就上天堂,美國大媽則是昨天還完房貸,隔天上天堂。本文討論華人長者怕負債,美國信用卡負債陷害的問題。並討論借錢的金額和方式。另外,也說明避免和選擇負債的重要性。
Thumbnail
  ◎案例一:以下為網路請示資料:   我跟我雙胞胎弟弟兩個被我媽家裡借卡負債幾百萬,我弟最近又因工作手臂斷掉,我媽個性太硬、愛喝酒,結婚又離婚好幾次,我這幾年也很不順,也感覺好像有個無形女人跟在我身邊好幾年,身體越來越差!想問師兄是有冤親債主,還是祖先有事想講或前世是什麼因果.....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電請示:   自己從小不順到現在,自小就常被人打,週遭接近我的人都想要騙財騙色,婚姻也不順,目前洗腎、高血壓、氣胸、心臟病、癌症,現在又一身負債。我前世是造了什麼孽?現在生活很辛苦,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21年前OOO騙我房子去貸款,又騙我15萬現金.........   
Thumbnail
每個人對金錢的看法都不一樣,錢是養命之源,沒有錢應付生活開銷,食衣住行育樂每一項都會打折扣。錢用於支付生活、支付教育、支付人情世故,當一切都足夠也滿足了,就會衍生其他念頭,比如,吃好一點、住好一點、多享受一點,各種奢侈與貪婪不知不覺堆疊成一○一大樓,居高臨下,好不威風。 有一位太太被倒帳三千萬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
自己好,才有能力對別人好
去年還在抱怨因為承擔家裡的經濟讓自己失去自我、失去夢想、失去選擇,甚者失去自由,但後來才發現,禁錮我的荊棘也同時保護著我,哪怕鮮血淋漓。 雖然因為過去經歷擁有了逆風啟航的能耐,但也因為過去經歷的傷害自己造就了第二次逆風,30而立之後願我能,穩步前行,再不恨也不慌。
Thumbnail
偶然聽到朋友芳宜述說她家境貧苦的源由,才知道原來有一段故事。 30年前她爺爺突然去世,爺爺喪禮後一段時間,突然有很多人上門討債,家中抽屜一塊錢也沒有,於是她爸爸就抱著她去躲在隔壁人家的豬寮,家人那時才知道爺爺在外面欠了很多債務,.......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被沉重的負債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甚至覺得從此人生都是黑白的,然而負債壓力大並不意味著你無路可走。債務整合和債務協商是兩種常見的債務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你擺脫沉重的債務枷鎖。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兩種方法的運作方式、優缺點,以及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方案。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講述了,中國大媽和美國大媽的不同故事,中國大媽買房40年後住不到一天就上天堂,美國大媽則是昨天還完房貸,隔天上天堂。本文討論華人長者怕負債,美國信用卡負債陷害的問題。並討論借錢的金額和方式。另外,也說明避免和選擇負債的重要性。
Thumbnail
  ◎案例一:以下為網路請示資料:   我跟我雙胞胎弟弟兩個被我媽家裡借卡負債幾百萬,我弟最近又因工作手臂斷掉,我媽個性太硬、愛喝酒,結婚又離婚好幾次,我這幾年也很不順,也感覺好像有個無形女人跟在我身邊好幾年,身體越來越差!想問師兄是有冤親債主,還是祖先有事想講或前世是什麼因果.....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電請示:   自己從小不順到現在,自小就常被人打,週遭接近我的人都想要騙財騙色,婚姻也不順,目前洗腎、高血壓、氣胸、心臟病、癌症,現在又一身負債。我前世是造了什麼孽?現在生活很辛苦,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21年前OOO騙我房子去貸款,又騙我15萬現金.........   
Thumbnail
每個人對金錢的看法都不一樣,錢是養命之源,沒有錢應付生活開銷,食衣住行育樂每一項都會打折扣。錢用於支付生活、支付教育、支付人情世故,當一切都足夠也滿足了,就會衍生其他念頭,比如,吃好一點、住好一點、多享受一點,各種奢侈與貪婪不知不覺堆疊成一○一大樓,居高臨下,好不威風。 有一位太太被倒帳三千萬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
自己好,才有能力對別人好
去年還在抱怨因為承擔家裡的經濟讓自己失去自我、失去夢想、失去選擇,甚者失去自由,但後來才發現,禁錮我的荊棘也同時保護著我,哪怕鮮血淋漓。 雖然因為過去經歷擁有了逆風啟航的能耐,但也因為過去經歷的傷害自己造就了第二次逆風,30而立之後願我能,穩步前行,再不恨也不慌。
Thumbnail
偶然聽到朋友芳宜述說她家境貧苦的源由,才知道原來有一段故事。 30年前她爺爺突然去世,爺爺喪禮後一段時間,突然有很多人上門討債,家中抽屜一塊錢也沒有,於是她爸爸就抱著她去躲在隔壁人家的豬寮,家人那時才知道爺爺在外面欠了很多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