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I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在10/08(六)舉辦了「氣候治理,淨零台北」的活動論壇,邀請來台北市長三位候選人。論壇分別由三位候選人輪流發表淨零台北的政見及目標,接著是2022~2030八年間將有甚麼具體作為,最後由三家雜誌編輯代替市民朋友發問,請三位候選人回答。
#以下文章不帶任何立場
#僅為筆者認真地看完一個半小時的論壇之整理
#以及三位候選人的官網中相關氣候治理的政見
#非個人論點文章 (尚未產出XD)
#皆為聽完後的筆記整理若有問題歡迎指教
#陳時中 對於淨零台北,政府應由上而下的推動。
「大家都覺得氣候變遷是未來式,但它其實是很嚴重的現在進行式。」
他的團隊提出了「避免風險+接軌國際+打造創新」的三個方向指引,並認為對於民眾而言,這是一個在短時間內看不到大型經濟利益的事情,所以由下往上雖然重要,但是他們提出的政策將會以「由上往下」為基本方向。
智慧能源
建立智慧能源計畫,結合台電、社會服務產業跟市民的參與。
1. 擴大再生能源建設與使用:eg. 屋頂綠能(雖然現在已經有了,但未來希望擴大更多的屋頂綠能)
2. 建立韌性電網與電動運具模式
a. 智慧電網基礎設施:加強智慧韌性電網建設,打造智慧能源都市
b. 區域變電配電系統
c. 擴大電動運具與充電設施
3. 淨零建築與節能管理
國際顧問團
創立國際淨零專家的顧問團:邀請國際顧問團,接軌最新國際淨零趨勢。
資料運用
資料運用跟數位化能夠讓工作效益變高,eg.資料可以用來媒合綠電。
綠金融
讓民間的資金運用的更有效益,或是產生綠金融的商業模式,成為台灣的示範場域。
1. 導引金融資源投入永續標的,推動 #台北綠金融計畫。
2. 產業低碳輔導,推動綠色經濟。
3. 建立法規輔導小企業,資金上我們有綠金融,技術上也能提供媒合。
綠能公益
推動能源福利政策,推動綠能公益
陳時中說道:「時代在進步,要大家一起進步。時代在產生更好的變化的時候,怎麼樣去照顧弱勢的人,更是一個進步的政策,應該去思考。」
針對台北市大自然的目標:希望可以降低1度C。
1. 規劃整體建物之綠地配置、棟距角度與車流運輸考量。
2. 建置綠色基盤,提升植栽覆蓋與遮蔭功能。
3. 引自然涼風入市,設置通風廊道。
4. 擴大施作多層次的透水鋪面。
如果當選並且連任,在2022~2030年間,將有哪些具體措施?
陳時中將他們的政策分成兩種,一個是住商,一個是交通。
住商的部分有智慧能源首都的計畫,有六則細項,全民參與再生能源的行動。陳時中說:「鼓勵獎勵的措施要進到市民的家裡,市民的參與重要的是社會觀念的改變,社會觀念的改變造成我們行為的改變,盡可能地讓節能省碳做得更好。」
運輸的部分,YOUBIKE2.0也將擴大他的範圍,捷運東環線八年內完成,北環線、南環線盡快發包,大眾運輸的完成,對於交通上的節能省碳是最有效的。
陳時中希望讓未來的台北,在2030年達到減碳40%以上的目標。
#黃珊珊 從消費者刺激生產者及供應端,改變台灣整個產業鏈的供應
從消費者刺激生產者及供應端,改變台灣整個產業鏈的供應,所以不單是訂出法律,而是徹底改變大家的生活習慣。
黃珊珊在論壇中提出的政策主要跟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一致(2022年6月於台北市議會通過的法律),而黃珊珊的官網中,也有專屬的淨零2050一區,資料也將補充在文後。
有三個大面向,由下而上,讓大家一起將淨零碳排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1. 智慧的零碳建築
2. 綠運輸低碳交通
3. 全循環的零廢棄
以下為條例中的八大方向
1. 除碳:消除溫室氣體,排碳大戶減量,碳預算制度,建立低碳旅遊、低碳飲食。
2. 創綠:創立綠能的零碳電力,將焚化廠轉型為生質能源園區。
3. 節電:編列預算讓大家能夠汰換高耗能的電器,公有以及新建築都揭露能耗。
4. 綠運輸: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增加友善電動車的環境。
5. 減廢: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減少包材,建立循環容器系統。
6. 增匯:種植更多的樹木。
7. 調適:城市需要有抗災復原的能力,所以推動海綿城市。
8. 永續:對企業做更多永續教育,提供企業有關低碳永續的規範。
黃珊珊希望2030年可以減碳百分之四十,如果做得更努力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並且在2050年達成百分之百的淨零碳排。
如果當選並且連任,在2022~2030年間,將有哪些具體措施?
運輸部門:2030將全面更新3500輛老舊公車,全面電動化,運具共享化。
廢棄物部門:減塑,減少垃圾,資源再利用,台北市的三座焚化廠轉型成生質能源廠,增加綠電。
人民部門:多種樹,成立企業轉型基金,這個已經立法,編列十億元預算,補助改革汰換的成本,扶植零碳的產業。
能源自主:生質能源廠+除能+擴大公民智慧電網
黃珊珊的官網中對於氣候治理分成了三個大項,以下擷取她在論壇中未提及的細項:
一、2050淨零碳排
1. 籌設10億元氣候轉型基金,專款專用於因受到節能減碳、氣候變遷調適變革當中,影響較為鉅大的民眾、企業及勞工。
2. 整合都市中可以耕作的面積,發展兼具糧食系統與永續生態的城市。
二、共融交通治理
1. 續推鄰里交通改善計畫3.0,機車退出騎樓及人行道,打造安全環境。
2. 推進信義線東延段、萬大線、環狀線南北環與東環段等線段之施工進程,完成捷運路網的完整建構。
3. 鼓勵大眾運輸,持續推動1280月票與共享運具結合,捷運、公車常客擴大優惠
4. 2030年前充電格位達2,000格,共享汽機車達24,200輛,YouBike 2.0及機車電動化比例達30%。
5. 路邊停車收費非現金比例達100%
6. 公布8年期間電動機車補助計畫,展示市政府推廣「運具電動化」決心。
三、能源自主規劃
限期用電大戶設置再生能源、儲能設備、購買綠能憑證,大型開發案提報十年排碳增量抵換計劃,規劃獎勵補助綠氫生產、氫能設施。
#蔣萬安 永續城鄉由下而上,多元夥伴共創永續
未來中央收取碳費,要保留三成給地方,因為地方是在執行氣候行動的第一線。
蔣萬安認為中央跟台北市都有提出如何因應的大綱,但都缺乏細項。
於是他提出了兩大價值、三個行動、四大永續方針如以下,
兩大價值
1. 永續城鄉由下而上
2. 多元夥伴共創永續
三個行動
1. 韌性治理:對弱勢的人、高風險區的民眾汰換高耗能的電器,推出以租代買電器的方式。
2. 都會淨零示範區
3. 適當的行動規模
四大永續方針
1. 公司協力
2. 智慧科技
3. 共融共榮
4. 以人為本
如果當選並且連任,在2022~2030年間,將有哪些具體措施?
1. 從社區鄰里做起,協助經濟弱勢汰換高耗能電器,以租代買。
2. 裸體商品,從公部門開始。
3. 深蹲二十下換一張免費公車票。
4. 用看板做成托特包,從自身做起。
以上是三位台北市長候選人對於「氣候治理」的相關論述,主要以論壇中的發表為主,競選官網或是粉專頁面的政見內容為輔。在論壇上,我已經將無意義的口號,無法取出內容的文字都刪掉,所以介紹的文字量也會有所差異,希望讀者能用快速的十分鐘,吸取一場一個半小時的論壇精華。
下一篇文章將帶大家來看看,在論壇中,三位候選人如何面對市民代表的提問,我認為即興問答是最能反映每個候選人IQ、EQ以及心中到底有多少大餅的時刻,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