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問問題那集-婚姻=幸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新的生活有新的刺激,網路世界更是如此,前陣子看到一段生日祝賀影片,壽星許下了一個願望是希望兒女順利娶嫁,當然這個願望沒問題,我也不是想批評這件事,我想了想為人父母就是希望孩子幸福吧。
所以結了婚就會幸福?我覺得我們這年代對結婚這件事的想像與理解都因為自由戀愛而加油添醋了許多,有次被半強迫的去向有神力的師父請問,因為我不相信自然也不知道該怎麼問,師父很酷他跟我說早點結婚,我事後想大概可以理解,因為我確實不是有野心或期望做什麼大事的性格,或許有了妻小就有了不得不奮力的理由,也有長輩說可能是需要幫夫運,這些我都不介意,因為我最終要怎麼決定也不會因此改變。
只是這一連串的遭遇逼得我思考,結婚是什麼?我查了一下現行的一夫一妻婚姻的出處,我自己比較買下面提到的說法:
婚姻是在生產力增強與財產私有化後才變成一夫一妻制的
所以婚姻有部分原因也是為了鞏固財產和繼承而存在的嗎?
政治聯姻或過去指腹為婚的習俗大概因為自由戀愛而逃離了,但我們從沒真正的逃離面對自我這一關,以及世道如何解釋幸福這件事,婚姻因世代不同而有不同制度,但人際相處的本質不會改變,我想要如何好好地與對方相處,大概要從我們夠不夠了解自己開始。
    avatar-img
    7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湯湯水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要去認知到自己的種種,就要用一種跳脫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以旁觀者的視角看待自己與周遭的一切,讓常規成為一種新的刺激,才能畫清楚外在世界的輪廓,也只有這樣才有機會去形塑自己想呈現給外人的樣貌。
    開放式關係確實是相對自由的,但若不是乘載這些義務,想要在各方面滿足自己的慾望也不太可能完成歐!人們承襲社會演變而成的習俗活著,有些習俗發展出了文化留下了制度,而近代因自由主義的崛起,我們慢慢意識到過去的框架,已有不和世俗的部分,我們想了解更多可能性,更多可行的方案,就必須意識到傳統框架與形式的存在。
    選邊站跟貼標籤比思考事件本質還要重要!我們是先支持一個人,才支持他的言行觀點?還是因為他的觀點與我支持的理念相同才支持他?我們能不能分割出對事與對人,還是我們要搶先站好派系位置後就開始械鬥?我們會嘗試去了解事件的本質,或是試圖了解不同立場的人怎麼看待這件事嗎?還是我們要任由輿論導向來選擇戰鬥的工具?
    又或是說,這整個社會對於討論與性相關的事情都太過保守,我們大概不能或不應該去討論性,導致這件事神秘到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被討論,或是光是開口講這件事就讓人感到警戒,甚至急忙地要跑走,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我們又要受害者如何自處!
    但是為何他們非得出國呢?在家鄉工作賺錢不好嗎? 是的,在故鄉的收入會讓他們無法買屋或是累積資產創業做生意,甚至養活一家大小都要非常的辛苦才能勉強完成。 然而,每個離鄉背井的移工都不知道,他們這樣的選擇可能會讓自己在開始工作前就背下鉅額的欠款,或是必須擠在狹小的宿舍內,甚至是因疫情被迫關在宿舍不得外出
    你有最喜歡的歌手嗎? 黃玠吧,可能自己滿敏感(玻璃)的,心中時常堆積很多很多情緒,雜物堆滿的儲藏室那種,其實我滿常滿常想一件事的,某些被觸動玻璃心的時刻,我事後 事後時常在想,可惡我那時候沒這樣回,好不甘心歐 呀~~~~~~~ 時間會撥開層層糖果,露出不安和脆弱 理智和情感複雜交錯 真的是很難懂
    要去認知到自己的種種,就要用一種跳脫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以旁觀者的視角看待自己與周遭的一切,讓常規成為一種新的刺激,才能畫清楚外在世界的輪廓,也只有這樣才有機會去形塑自己想呈現給外人的樣貌。
    開放式關係確實是相對自由的,但若不是乘載這些義務,想要在各方面滿足自己的慾望也不太可能完成歐!人們承襲社會演變而成的習俗活著,有些習俗發展出了文化留下了制度,而近代因自由主義的崛起,我們慢慢意識到過去的框架,已有不和世俗的部分,我們想了解更多可能性,更多可行的方案,就必須意識到傳統框架與形式的存在。
    選邊站跟貼標籤比思考事件本質還要重要!我們是先支持一個人,才支持他的言行觀點?還是因為他的觀點與我支持的理念相同才支持他?我們能不能分割出對事與對人,還是我們要搶先站好派系位置後就開始械鬥?我們會嘗試去了解事件的本質,或是試圖了解不同立場的人怎麼看待這件事嗎?還是我們要任由輿論導向來選擇戰鬥的工具?
    又或是說,這整個社會對於討論與性相關的事情都太過保守,我們大概不能或不應該去討論性,導致這件事神秘到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被討論,或是光是開口講這件事就讓人感到警戒,甚至急忙地要跑走,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我們又要受害者如何自處!
    但是為何他們非得出國呢?在家鄉工作賺錢不好嗎? 是的,在故鄉的收入會讓他們無法買屋或是累積資產創業做生意,甚至養活一家大小都要非常的辛苦才能勉強完成。 然而,每個離鄉背井的移工都不知道,他們這樣的選擇可能會讓自己在開始工作前就背下鉅額的欠款,或是必須擠在狹小的宿舍內,甚至是因疫情被迫關在宿舍不得外出
    你有最喜歡的歌手嗎? 黃玠吧,可能自己滿敏感(玻璃)的,心中時常堆積很多很多情緒,雜物堆滿的儲藏室那種,其實我滿常滿常想一件事的,某些被觸動玻璃心的時刻,我事後 事後時常在想,可惡我那時候沒這樣回,好不甘心歐 呀~~~~~~~ 時間會撥開層層糖果,露出不安和脆弱 理智和情感複雜交錯 真的是很難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未婚的朋友有時會問我,結婚的好處是什麼?我相信一段穩定關係所帶來的情緒價值,可以轉換為經濟價值。(本文有韓劇《一箱情緣》的些許劇情描述,在意者請自行斟酌閱讀)
    Thumbnail
    在遇到先生前,我以為我這輩子不會結婚。 過去對我來說,交往就已經足夠了。結婚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 那些婚姻帶來的「附加條件」——不自由、更多責任與壓力,甚至可能讓朋友聚會變少,如果感情破裂,還可能牽扯到財產分割。 如果沒有要生小孩,那結婚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隨著時代變遷,對於婚姻和愛情的看法也在改變。傳統觀念要求人們在特定年齡結婚生子,但如今許多人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包括同性婚姻或不婚不孕。本文探討了傳統婚姻觀念與現代自由戀愛之間的矛盾,以及愛情在時間流逝中的轉變。即使在自由戀愛的時代,持久的幸福生活依然是個挑戰。
    Thumbnail
    結婚是一種長久以來的社會制度,無論是在東方或西方文化中,都是人生中重要的決定。結婚不僅僅是兩個人感情的升華,更是兩個家族的磨合,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和準備的決定。然而現代對於結婚的意義已經悄悄的演化。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幸福無捷徑,婚姻需經營  前言 打開手機訊息出現這個問題。 這問題就跟應不應該結婚?自由戀愛或者父母指婚何者較佳一樣,只要是二選一的問題,大概的狀況都是各有主張、各有立場、各有證據、各有堅持,然後呢,一定有一方較另一方獲得較多支持,例如,應互補或應相似?一定有人說互補較好,然後舉了很多的理論和
    未婚的朋友有時會問我,結婚的好處是什麼?我相信一段穩定關係所帶來的情緒價值,可以轉換為經濟價值。(本文有韓劇《一箱情緣》的些許劇情描述,在意者請自行斟酌閱讀)
    Thumbnail
    在遇到先生前,我以為我這輩子不會結婚。 過去對我來說,交往就已經足夠了。結婚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 那些婚姻帶來的「附加條件」——不自由、更多責任與壓力,甚至可能讓朋友聚會變少,如果感情破裂,還可能牽扯到財產分割。 如果沒有要生小孩,那結婚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隨著時代變遷,對於婚姻和愛情的看法也在改變。傳統觀念要求人們在特定年齡結婚生子,但如今許多人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包括同性婚姻或不婚不孕。本文探討了傳統婚姻觀念與現代自由戀愛之間的矛盾,以及愛情在時間流逝中的轉變。即使在自由戀愛的時代,持久的幸福生活依然是個挑戰。
    Thumbnail
    結婚是一種長久以來的社會制度,無論是在東方或西方文化中,都是人生中重要的決定。結婚不僅僅是兩個人感情的升華,更是兩個家族的磨合,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和準備的決定。然而現代對於結婚的意義已經悄悄的演化。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幸福無捷徑,婚姻需經營  前言 打開手機訊息出現這個問題。 這問題就跟應不應該結婚?自由戀愛或者父母指婚何者較佳一樣,只要是二選一的問題,大概的狀況都是各有主張、各有立場、各有證據、各有堅持,然後呢,一定有一方較另一方獲得較多支持,例如,應互補或應相似?一定有人說互補較好,然後舉了很多的理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