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鹿 | 生活 | 大人世界是孤獨的絢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晚鹿偷偷說

必須承認,相較於同齡人而言,我是個保守而無趣的年輕人。

母親大人無數次叨叨,「年輕人應該要更有活力」,應該多展露熱情面貌,應該與朋友四處遊玩,應該讓自己的青春不要留白。

晚鹿彎彎繞

請允許自己收藏留白的青春吧,那些瞬間,是我們真實存在的碎片。

在時間層層堆疊的縫隙中,如果有長存於心的記憶,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肯定是獨一無二的彌足珍貴。

晚鹿輕輕說

對於初次經歷的事物,我一向抱持虔敬的態度。

那日,為了人生第一份工讀機會,獨自前往銀行開戶。

行員的親切與幽默,或多或少削弱我對陌生環境與事物的畏懼。

過程算是順利。

我想說的,是過程的背後。

在這之前,習慣性詢問母親的意見時,她說:「妳自己決定吧!」

長大以後的世界,充滿困惑與抉擇,責任和風險都需要勇敢承擔。

雖然偶爾感到迷惘,但萬幸,我們還有選擇的機會。

晚鹿大聲說

二十歲的小大人們,生活在絢爛的孤寂城市。

請將我們純粹的心留給更珍貴的一切,正視自己的快樂與憂傷,讓我們一直到年老,都還記得每一份獨特的第一次。

那天,我存入新帳戶的,是長大的印記。

avatar-img
7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心理學上已經有指出,人的一生往往會跟童年有相當程度上的關係。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對於未來的人格形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和探索脫不了關係,我的家庭位居於一個田野鄉村,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處奔跑,春夏的時候宜賞花、捉蟲,秋冬的時候宜賞落葉、聽風看雲,對於充滿未知的世界,我的父母允許我們在附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轉大人的過程,透過諮商梳理自己這些年來的成長與狀態。提及從念大學後離開家鄉,獨立在外生活闖蕩,培養生存技能,面對自己的位置、年齡、狀態,接受伴隨而來的責任與義務。同時也描述了轉大人的關鍵和需要的努力,以及懂得接受生活中各種不完美的重要性。
人不輕狂枉少年。 看到很多人似乎都有過瘋狂的年輕歲月,現在各個SNS也是許多看起來生活過得很瘋狂的網友們發文,就覺得自己是不是白活了。 從小到大我算是過著很自我克制壓抑的人生,盡力扮演好父母眼中的好女兒,順著父母的期許要求,雖然他們還是不滿意,也盡力當個好姐姐。 課業雖然讀得不怎麼樣,但也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人生這門課題,本來就不怎麼好修,總會在不同的階段裡,〔老天爺會丟許多功課來為難你,而曾經當年的我不論是喜、怒、哀、樂,亦或、悲、歡、離、合,我總是自己承受不說讓父母親擔心,因為“習慣了”,但這樣子的“壓抑”難免會有露餡之時,讓父母親擔心著,故事一時之間也無從訴說“就暫時擱置跳過”,但學會爬文後的我,
身為一個大人,你會是一個好大人嗎? 很多關係中,大人很多都不大人了。而漸漸變成大人的人,曾經抱怨大人總總,當自己也成為大人時,也逐漸變成那樣的大人。 還不是大人的時候,會企盼自己是怎樣的大人,而成為大人後,似乎忘記曾經的企盼,轉眼已消失在時間中。 大人很討厭,總是要我們他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
小時候期待趕快長大,長大了又開始懷念小時候的單純,出社會要開始面對壓力甚至開始一堆煩惱的事出現,開始學著換個心態跟角度去面對任何事情,就會變得很不一樣。 但如果不夠強大,就會開始關閉在自己的圈圈裡面,不想讓人靠近。 就好比~曾經的我是個很開朗又愛笑的女孩,喜歡認識朋友,因此對友情非常的重視。但後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心理學上已經有指出,人的一生往往會跟童年有相當程度上的關係。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對於未來的人格形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和探索脫不了關係,我的家庭位居於一個田野鄉村,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處奔跑,春夏的時候宜賞花、捉蟲,秋冬的時候宜賞落葉、聽風看雲,對於充滿未知的世界,我的父母允許我們在附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轉大人的過程,透過諮商梳理自己這些年來的成長與狀態。提及從念大學後離開家鄉,獨立在外生活闖蕩,培養生存技能,面對自己的位置、年齡、狀態,接受伴隨而來的責任與義務。同時也描述了轉大人的關鍵和需要的努力,以及懂得接受生活中各種不完美的重要性。
人不輕狂枉少年。 看到很多人似乎都有過瘋狂的年輕歲月,現在各個SNS也是許多看起來生活過得很瘋狂的網友們發文,就覺得自己是不是白活了。 從小到大我算是過著很自我克制壓抑的人生,盡力扮演好父母眼中的好女兒,順著父母的期許要求,雖然他們還是不滿意,也盡力當個好姐姐。 課業雖然讀得不怎麼樣,但也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人生這門課題,本來就不怎麼好修,總會在不同的階段裡,〔老天爺會丟許多功課來為難你,而曾經當年的我不論是喜、怒、哀、樂,亦或、悲、歡、離、合,我總是自己承受不說讓父母親擔心,因為“習慣了”,但這樣子的“壓抑”難免會有露餡之時,讓父母親擔心著,故事一時之間也無從訴說“就暫時擱置跳過”,但學會爬文後的我,
身為一個大人,你會是一個好大人嗎? 很多關係中,大人很多都不大人了。而漸漸變成大人的人,曾經抱怨大人總總,當自己也成為大人時,也逐漸變成那樣的大人。 還不是大人的時候,會企盼自己是怎樣的大人,而成為大人後,似乎忘記曾經的企盼,轉眼已消失在時間中。 大人很討厭,總是要我們他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
小時候期待趕快長大,長大了又開始懷念小時候的單純,出社會要開始面對壓力甚至開始一堆煩惱的事出現,開始學著換個心態跟角度去面對任何事情,就會變得很不一樣。 但如果不夠強大,就會開始關閉在自己的圈圈裡面,不想讓人靠近。 就好比~曾經的我是個很開朗又愛笑的女孩,喜歡認識朋友,因此對友情非常的重視。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