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投資的道理簡單卻不容易做到
付費限定

投資的道理簡單卻不容易做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或投機的道理簡單,但執行的時候經常不如預期,理論是低買高賣就可以獲利,實際執行的時候可能買了之後股價卻繼續跌,或是賣了之後股價卻繼續漲,也可能股價跌到讓投資人恐慌擔心跌更多而賣在相對低點,或是股價持續上漲,讓觀望的投資人覺得再等就錯過行情,終於追價進場而買在高點,原本只想短期投機,若有獲利就要出場,卻因為套牢而變成長期持股,或是原本想長期投資,卻可能看到獲利就趕緊落袋為安,變成只是短期投機而錯失後續更長遠的獲利,實際執行時總與低買高賣背道而馳。


主要原因之一是執行的細節想得不夠清楚,例如認為要趁股價回跌時進場,卻沒有先把進場的條件想好,不知道要在跌回甚麼情況下才適合進場,或是如果跌勢足以改變原本的趨勢,應該在什麼現象條件才進場?甚麼情況是趨勢已經改變而暫時不適合再進場?甚麼情況應該修正原本的看法?.......只要有一點點的疏漏,都可能在投資過程出現不如預期的執行結果。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受到市場的噪音影響,改變了投資人的認知,而把原本的執行條件拋到腦後,失去該有的紀律,較明顯的噪音會在市場最樂觀或恐慌時出現,而那是市場心理情緒所建構的預期,忘記理性評估所形成的看法,最常見的現象就是不斷上看更高的目標價,即使股價已經偏高,仍可以編織出更看好的理由,而且不知道那是偏離理性的價格,像是做夢的人不知道自己正在作夢,所以會認不清現實而做出錯誤決定。

先前(11/12)曾提到技術指標會進入鈍化區,指數會維持榮景,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維持看漲的情勢,甚麼現象才會改變這個看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2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俊忠的沙龍
132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論無論前景樂觀與否,風險隨時都存在,該做的事情不是預測股市會漲到哪裡,而是要如何處理風險。 股價上漲時,不利於股價的因素會被忽略,等到漲不動回頭檢視才會發現,原來很多人趁著股價上漲時已經偷偷溜走了。
除了須決定要什麼,更應決定不要什麼,避開什麼,知道什麼是應該避開的風險,才能保留獲利。
許多製造業都有景氣循環特性,雖不像典型景氣循環產業的大起大落,但在獲利特別突出的年份,有可能是股價相對高點,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景氣已經達到高峰,另一個可能原因是基期已經墊高,
在股市氣氛恐慌時殺低,在過度樂觀時追高,是釀成重大虧損最快的方法,在投資的時候,恐懼的氛圍是你的朋友;一個歡樂的世界卻是你的敵人。
並非單純只是股價看起來便宜就值得投資,應該要有更深入的思考,所謂『便宜沒好貨』的說法,隱含低本益比或高殖利率的企業,可能遭遇某些營運的艱困環境,使得市場不願給企業較高的評價,而不是真的比較便宜。
看好企業未來的成長是一回事,要用什麼價格投資是另一回事,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能有同樣的績效,這些是投資前必須有的認知,如果各種報導都只有正面樂觀的消息,恐怕是一種盲目的現象,股價不會只漲不跌。
不論無論前景樂觀與否,風險隨時都存在,該做的事情不是預測股市會漲到哪裡,而是要如何處理風險。 股價上漲時,不利於股價的因素會被忽略,等到漲不動回頭檢視才會發現,原來很多人趁著股價上漲時已經偷偷溜走了。
除了須決定要什麼,更應決定不要什麼,避開什麼,知道什麼是應該避開的風險,才能保留獲利。
許多製造業都有景氣循環特性,雖不像典型景氣循環產業的大起大落,但在獲利特別突出的年份,有可能是股價相對高點,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景氣已經達到高峰,另一個可能原因是基期已經墊高,
在股市氣氛恐慌時殺低,在過度樂觀時追高,是釀成重大虧損最快的方法,在投資的時候,恐懼的氛圍是你的朋友;一個歡樂的世界卻是你的敵人。
並非單純只是股價看起來便宜就值得投資,應該要有更深入的思考,所謂『便宜沒好貨』的說法,隱含低本益比或高殖利率的企業,可能遭遇某些營運的艱困環境,使得市場不願給企業較高的評價,而不是真的比較便宜。
看好企業未來的成長是一回事,要用什麼價格投資是另一回事,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能有同樣的績效,這些是投資前必須有的認知,如果各種報導都只有正面樂觀的消息,恐怕是一種盲目的現象,股價不會只漲不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