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影 水彩畫 圖文創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上週發佈的「旅美散記 - 光影篇」文章中,我列出了十張我在美國旅行所拍的風景照片,並問文友希望我先畫其中哪幾張照片。

感謝文友們踴躍留言,經過統計大家提及最多次的一張照片是編號9的「山影」。上面這幅水彩畫就是我所畫的「山影」,希望文友喜歡。

我看到文友的選擇並沒有驚訝,我在現場第一眼看到山影的時候,同樣非常驚艶。

山影位於冰川國家公園一條通往瀑布的山徑,步道平坦起伏不大,比較特別的是山道兩側都是光禿禿的樹木,大多數樹幹呈現黑焦色,一看就猜想這片樹林曾經遭遇山火的侵襲,遺留這麼一大片枯黑的樹林。

raw-image

儘管枯樹焦樹遍佈,這片土地仍然生長了各種的植物和草類。枯樹和綠茵並存的景象,傳遞著大自然頑強的生命力。

raw-image

走著走著,突然眼前一亮,兩側的枯樹林前面出現了一潭湖水,水面如鏡,鏡面反映著湖畔高山的倒影,這就是編號9的山影。

raw-image

我到現在還記得那一刻的震撼:

在寧靜無波的湖邊,時間好像凝固下來,群山無語,在湖水中的影像彷彿是真實的山貌。冰川時期衝擊切割的山脈,有稜有角,奇偉壯麗。反映在湖水中的山影,透出綠松色和翠綠色的神秘色彩。右側山坡可見一片枯樹林,山坡上各種黃赭色、岱赭色、青綠色、黑色投影在湖面,讓湖面和山峰的景色一樣精彩。

當天我拍照的時候,心中對著山影默想:回家以後我想把你畫下來。

我很開心看到文友留言提到山影,我知道文友一定也感受到我在現場的那份震憾。

希望我用水彩所呈現出的山影畫,少了幾分照片所傳達的精確細節,卻多了幾分藝術想像空間,以筆觸加上色彩的渲染,把我在現場感受的氣氛濃縮在一張紙上。

山影!山影!我看過你、拍過你、畫過你、你會一直在我的心版上繼續感動著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青沙龍
15.1K會員
167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文青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大坑山友傳來二號楓紅的消息 披著寒流我去探訪絢爛與詩意 一路張望尋覓繽紛多元的色彩 放眼八方仍多是令人絕望的綠
Thumbnail
大坑山友傳來二號楓紅的消息 披著寒流我去探訪絢爛與詩意 一路張望尋覓繽紛多元的色彩 放眼八方仍多是令人絕望的綠
Thumbnail
在「旅美散記 - 枯木篇」文章中,我描寫在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林間步道健行,當我走到步道盡頭,突然柳暗花明眼前出現絕美景象,趕緊把它拍攝下來: 我把這張照片取名為「山間綠寶石」放在「旅美散記 - 光影篇」文章內,有幾位文友留言希望看到我把它畫成水彩畫。 在畫這幅水彩作品的時候我想著:在畫裡面我要表
Thumbnail
在「旅美散記 - 枯木篇」文章中,我描寫在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林間步道健行,當我走到步道盡頭,突然柳暗花明眼前出現絕美景象,趕緊把它拍攝下來: 我把這張照片取名為「山間綠寶石」放在「旅美散記 - 光影篇」文章內,有幾位文友留言希望看到我把它畫成水彩畫。 在畫這幅水彩作品的時候我想著:在畫裡面我要表
Thumbnail
日期:2022年9月16日 地點:美國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 時間:中午12:15pm 我按下手機拍攝了下面這張照片: 那天進行長達一整天登山健行,天氣溫和晴朗,逐漸進入高山,變得烏雲密佈,藍天白雲被擠到遠處天際。 爬山過程艱辛,眼睛所享受的風景目不暇給。那片像是藍寶石似的小湖,本來只能遠遠看到一角
Thumbnail
日期:2022年9月16日 地點:美國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 時間:中午12:15pm 我按下手機拍攝了下面這張照片: 那天進行長達一整天登山健行,天氣溫和晴朗,逐漸進入高山,變得烏雲密佈,藍天白雲被擠到遠處天際。 爬山過程艱辛,眼睛所享受的風景目不暇給。那片像是藍寶石似的小湖,本來只能遠遠看到一角
Thumbnail
2022年9月,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 我小心翼翼在狹窄的登山徑上行進,右邊是巨石堆疊而成的峭壁,左邊則是綿延的崇山峻嶺,中間夾著一片深谷。如果我不持續直視前方的路徑前行,萬一分心多看山谷幾眼,難保不會腿軟懼高。 我拿出手機想把眼前美景拍下來,在前方的登山客即將轉身到山壁另一側的那一剎那,我拍到
Thumbnail
2022年9月,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 我小心翼翼在狹窄的登山徑上行進,右邊是巨石堆疊而成的峭壁,左邊則是綿延的崇山峻嶺,中間夾著一片深谷。如果我不持續直視前方的路徑前行,萬一分心多看山谷幾眼,難保不會腿軟懼高。 我拿出手機想把眼前美景拍下來,在前方的登山客即將轉身到山壁另一側的那一剎那,我拍到
Thumbnail
前幾天我發佈了「旅美散記 - 光影篇」文友留言提及次數最多的一張風景照片光影的水彩畫,上面這幅畫是我畫的第二幅水彩畫「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這張照片和另外兩張照片(懸崖山徑與波心雲光)並列被提及次數最多的第二名,我今天先發佈湖光山色,另外兩幅陸續發佈。 這張照片拍攝於我攀登冰川國家公園一條登山徑的途
Thumbnail
前幾天我發佈了「旅美散記 - 光影篇」文友留言提及次數最多的一張風景照片光影的水彩畫,上面這幅畫是我畫的第二幅水彩畫「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這張照片和另外兩張照片(懸崖山徑與波心雲光)並列被提及次數最多的第二名,我今天先發佈湖光山色,另外兩幅陸續發佈。 這張照片拍攝於我攀登冰川國家公園一條登山徑的途
Thumbnail
在上週發佈的「旅美散記 - 光影篇」文章中,我列出了十張我在美國旅行所拍的風景照片,並問文友希望我先畫其中哪幾張照片。 感謝文友們踴躍留言,經過統計大家提及最多次的一張照片是編號9的「山影」。上面這幅水彩畫就是我所畫的「山影」,希望文友喜歡。 我看到文友的選擇並沒有驚訝,我在現場第一眼看到山影的時候
Thumbnail
在上週發佈的「旅美散記 - 光影篇」文章中,我列出了十張我在美國旅行所拍的風景照片,並問文友希望我先畫其中哪幾張照片。 感謝文友們踴躍留言,經過統計大家提及最多次的一張照片是編號9的「山影」。上面這幅水彩畫就是我所畫的「山影」,希望文友喜歡。 我看到文友的選擇並沒有驚訝,我在現場第一眼看到山影的時候
Thumbnail
這次去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旅行,飽覽絕美景色所付出的代價就是消耗大量體力爬山。 在國家公園公路開車欣賞兩旁美景已經美不勝收,但是要登山望遠,看盡密境風光,除了用雙腳一步一步在登山步道健行,別無他法。 我連續每天行走三萬多步,爬升高度動輒數百公尺,當天來回腳程所需時間少則三、四個小時,多則八、九個小時
Thumbnail
這次去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旅行,飽覽絕美景色所付出的代價就是消耗大量體力爬山。 在國家公園公路開車欣賞兩旁美景已經美不勝收,但是要登山望遠,看盡密境風光,除了用雙腳一步一步在登山步道健行,別無他法。 我連續每天行走三萬多步,爬升高度動輒數百公尺,當天來回腳程所需時間少則三、四個小時,多則八、九個小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