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村上春樹,創作的起點──《聽風的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是該有什麼嚮往,是有哪種想寫什麼的時候吧。對於寫作,該走的不是尋常的路徑,該說的,不是那些正確卻平庸的話,翻開《 聽風的歌 》,村上春樹的第一本書,或許你可以知道村上的魅力所在。

▀「所謂失敗作寫了倒沒關係,只是没意思的東西寫了也没用。我經常這樣想。所以如果沒意思的東西,就算寫得再好我也會全部捨棄。」

▀我在記事簿正中央劃一條,左邊將那期間所獲得的東西寫出來,右邊將失去的東西記下來。失去的東西、糟蹋的東西,尤其是抛棄掉的東西、犧牲掉的東西,或落空的東西....這些到最後我沒辦法全部記完。我們努力想要認清的東西,和實際上認識的東西之間,橫跨著一道深淵。不管你拿多麼長的尺,都無法測量出那深度來。我能在這裏寫出來的,只不過是 list 而已。既不是小說也不是文學,更不是藝術。是正中央只畫一條線的一本單純的筆記而已。教訓或許有一點。

▀寫文章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爲比起活著本身的困難來看,爲它加上意義是太簡單不過了。

不管是否喜歡村上春樹,但不可否認,他是個精力十分旺盛的作家,其他人是枯腸渴肺、劈荊斬棘,才能寫出小說;他則像是去擠個牛奶,稍一用勁,靈光就汩汩地流出。好像凡事都可以去寫。

當然,也是要有很多儲備,事先都收納進檔案櫃,要什麼,就拾起什麼,但村上真的是無敵多產作家的代表。

我不是村上迷,但他真的寫得好好。

顏擇雅提到:村上的特色,是故事的稀薄性,是角色面目的模糊,是故事情節常常中斷沒有後來,有的人物也常常莫名消失,有的還很多爛人。

而斷掉的情節,可能之後又在別本書出現。許多像是缺點的,但在村上身上,又變成其特色。另外,在那些若有似無結構中,所出現的語句也常發人深省。

而寫作上的技法,則是特意透過語言的轉換,透過把自己的作品拆掉結構後,再重新書寫,變成一種新的面貌。而同樣有興趣的題材也是不厭其煩地出現,別人是寫過就不再寫,但在村上的書裏,就感覺是種「重章復沓」。

光是村上如何開始寫小說這件事,就能在不同書中反覆看到,有些語句也令人感到熟悉,這也算是村上的特立獨行吧。

而文章該為了讀者所寫嗎?真的要有用戶思維(?

▀「每次寫文章的時候,我就想起那個夏天的午後和樹木茂密的古墳來。而且這樣想:如果能為蟬啦、青蛙啦、蜘蛛啦、還有夏草啊、風啊,寫一點什麼的話,不知道該有多棒!」──《 聽風的歌 》裏的老鼠(老鼠是個人)

見人見智吧。

喜歡指數:🌟🌟🌟🌟🌟
很多時候,村上寫得我都看不懂,但這本真的很好看。

摘要喜歡句子:

▀「一直看海,就會想看人,看多了人,又會想看海。」

▀「我喜歡天空,一直看都看不膩,而不想看的時候,不看就行了。」

▀「世界上有些事是無法解決的。」

▀「大家都知道的事還寫在小說上,那到底有什麼意思。」

▀「我也這樣想過好幾次,可是每次都不行。也想試著去喜歡別人,試著多忍耐一點,可是啊......」

▀「幸福嗎?如果有人這樣問起的話,我只能回答:大概吧。所謂夢,結果就是這麼回事。」

▀「噢,我的事情妳根本不用在意,如果妳還是要介意的話,可以到公園去撒豆豆給鴿子吃啊。」

▀ 「不心痛地送給人的東西,通常是別人送的東西。」

個人IG 塵世迷走書僮 instagram.com/soulbook2021
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讀書是最簡單廉價的娛樂方式,透過書籍我們能感知到不同地域、時間的人的所思所想,是各種思緒的淬鍊,書有千千萬萬,但時間是有限的。這裡將精選我讀過,並特別喜歡的來做分享。主要以文學、藝術、歷史、自然人文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月亮比誰都長久地,就近眺望著地球的姿態。想必這個地球上所發生的任何現象,所進行的任何行爲都看在眼裡。然而月亮卻沉默不語。始終冷冷地、確實地抱著沉重的過去而已。那裡既沒有空氣,也沒有風。眞空適合保存記憶,不會造成損傷。誰也無法解開那樣的月亮的心。」──《1Q84》 前言: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個村上春
「行銷並不是說服人們購買他們不想要或不需要的東西。行銷,是激起人們對於他們發現確實有用、好玩或賞心悅目的產品真正的熱情。行銷,就是散播愛。」 在日常裏,能被看見是很重要的,雖說金子到哪都會發光,但對的地點、對的時機、對的受眾其實也很重要! 本書用通俗的筆法、滿滿的案例來說明行銷的六大關鍵,是行銷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網路上雖然充斥著各種資訊,但光是閱讀這些零碎的資訊,並無法讓人變得更有深度。換句話說,唯有透過閱讀才能強化一個人的體驗,進而促進思考,以及將知識有效轉化。 在書店被其書名所吸引。確實網路上什麼都有,但它同樣考驗你的專注力。《最高學習法》裏頭提到一個實驗,說要求175個人盡可能回想「過去一週內在網路
提高流量,吸引眼球,你寫作是為了什麼?因為想寫,於是就寫了?因為寫作本身就是件愉悅的事?這些都是對的。但如果能讓更多讀者看見,並創造影響力,除了是幫助自己,也能幫助別人自我實現。讓價值昇華,讓知識變現。所謂「佛系」、「躺平」、「我就爛」,都是個人選擇,無關對錯,但──這真的是你內心所發出的聲音?
玉塵|三十不而立|塵世迷走書僮 文字是日常的許願,是日常的救贖,也是日常的史詩,是在你艱難,困頓時,帶給你力氣的東西。
「月亮比誰都長久地,就近眺望著地球的姿態。想必這個地球上所發生的任何現象,所進行的任何行爲都看在眼裡。然而月亮卻沉默不語。始終冷冷地、確實地抱著沉重的過去而已。那裡既沒有空氣,也沒有風。眞空適合保存記憶,不會造成損傷。誰也無法解開那樣的月亮的心。」──《1Q84》 前言: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個村上春
「行銷並不是說服人們購買他們不想要或不需要的東西。行銷,是激起人們對於他們發現確實有用、好玩或賞心悅目的產品真正的熱情。行銷,就是散播愛。」 在日常裏,能被看見是很重要的,雖說金子到哪都會發光,但對的地點、對的時機、對的受眾其實也很重要! 本書用通俗的筆法、滿滿的案例來說明行銷的六大關鍵,是行銷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網路上雖然充斥著各種資訊,但光是閱讀這些零碎的資訊,並無法讓人變得更有深度。換句話說,唯有透過閱讀才能強化一個人的體驗,進而促進思考,以及將知識有效轉化。 在書店被其書名所吸引。確實網路上什麼都有,但它同樣考驗你的專注力。《最高學習法》裏頭提到一個實驗,說要求175個人盡可能回想「過去一週內在網路
提高流量,吸引眼球,你寫作是為了什麼?因為想寫,於是就寫了?因為寫作本身就是件愉悅的事?這些都是對的。但如果能讓更多讀者看見,並創造影響力,除了是幫助自己,也能幫助別人自我實現。讓價值昇華,讓知識變現。所謂「佛系」、「躺平」、「我就爛」,都是個人選擇,無關對錯,但──這真的是你內心所發出的聲音?
玉塵|三十不而立|塵世迷走書僮 文字是日常的許願,是日常的救贖,也是日常的史詩,是在你艱難,困頓時,帶給你力氣的東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已經向圖書館續借了三次,最後通牒近在眼前,於是最近正在狂讀(讀的時候狂,沒讀的時候不狂)村上春樹的遊記小說,之所以解釋成「小說」,是因為在旅行中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與意外,實在讓我好奇主人翁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僅僅是為了逃避日常瑣事的出走,有誰不曾這樣呢? 就算遠行不比生活雜事輕鬆,需要面對的甚
Thumbnail
村上春樹,這是一個所有文藝青年都會被吸引住的名字。日本作家,名字裡有村還有樹,試問哪個一天到晚頭腦中帶著幻想、思緒裡懷著惆悵的肖連郎有辦法抵抗。 俗話說得好:「 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 」在我19歲的那一年直接上網載了[海邊的卡夫卡 ]的盜版電子書,雖然這個行為和文藝青年的形象不太般配,不過「竊
Thumbnail
這是ㄧ本舉重若輕的書。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而這本書(實際上僅算是ㄧ篇短文吧了)卻是關於父親,他想說的事。在他年近古稀時,方才提筆寫下。是他最直接面對自身將老與家族死亡的情感紀實之作。
Thumbnail
|好想放下一切瑣事讓自己去流浪。| 村上春樹在四十歲之前,決定把一些工作了結,跟太太浪跡歐洲,三年!當看到這位大作家旅歐那麼久,實在很好奇他在歐洲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放下俗務的他,在異地真的得到他想要的放鬆或解脫了嗎? 《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是在那段歐洲生活中完成,對創作者來說能夠全然浸泡在
Thumbnail
【被村上春樹拯救過的世界】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嗎,一個全台灣文藝青年都很熟悉的村上春樹明珠體,就這麼明目張揚的寫著用著,我無所謂喔,無論怎樣都可以喔,我也不太明白,但只要故事有趣就可以了。 直到整本讀完之後,有一種很奇妙的違和感,一種漸漸被說服的理解是:被理解的建構是從何而來的,而那些建
Thumbnail
記憶像捉不住的落日,一跳一跳地作弄著生者,湮滅,又再現,湮滅,又再現。
Thumbnail
一邊聽爵士樂一邊讀村上春樹的小說,很棒!是因為村上先生小說裡出現大量爵士樂的關係吧,這樣說起來他還是個雅痞呢。 所以看張愛玲小姐的小說該配三零年代的上海灘音樂囉?下回重讀小團圓可以試試看。關於村上先生於這屆諾貝爾文學獎再度敗北這事兒我看見許多人說,也許是他的小說缺少了國家、民族性,缺少了大江大
Thumbnail
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是:好清爽明朗的書名啊,而時報出版重新製作的封面設計,讓《聽風的歌》有很吸引人的視覺呈現。於是《聽風的歌》成為了我的第一本村上春樹長篇小說,閱讀時的我時年二十四歲。 「 村上春樹以第一本小說《聽風的歌》躍登日本文壇。寫作時的他時年二十九歲,」點開網路書店平台的內容簡介是這樣寫道的
Thumbnail
村上春樹數篇短遊記中的一篇,記錄了他對寮國龍坡邦的深入感受和觀察,揭露了一個真實、難以言喻的寮國。書本涵蓋食物、旅遊感想、飯店住宿等多個面向,無一不展示了村上春樹獨特的視角和寫作風格。
Thumbnail
寫家裡的事是一件困難的事,原來,對村上春樹也一樣。只是「傳承一滴雨水」的義務,從此更緊密地纏繞在我身上。像是《家園》,用一個父親的自述,其實是寫給自己孩子的信,來訴說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寫到的歷史場面很少,戰爭場面更少,但以家人(不是家族)帶出來的關係來重現歷史,是一種國族面貌的呈現。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已經向圖書館續借了三次,最後通牒近在眼前,於是最近正在狂讀(讀的時候狂,沒讀的時候不狂)村上春樹的遊記小說,之所以解釋成「小說」,是因為在旅行中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與意外,實在讓我好奇主人翁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僅僅是為了逃避日常瑣事的出走,有誰不曾這樣呢? 就算遠行不比生活雜事輕鬆,需要面對的甚
Thumbnail
村上春樹,這是一個所有文藝青年都會被吸引住的名字。日本作家,名字裡有村還有樹,試問哪個一天到晚頭腦中帶著幻想、思緒裡懷著惆悵的肖連郎有辦法抵抗。 俗話說得好:「 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 」在我19歲的那一年直接上網載了[海邊的卡夫卡 ]的盜版電子書,雖然這個行為和文藝青年的形象不太般配,不過「竊
Thumbnail
這是ㄧ本舉重若輕的書。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而這本書(實際上僅算是ㄧ篇短文吧了)卻是關於父親,他想說的事。在他年近古稀時,方才提筆寫下。是他最直接面對自身將老與家族死亡的情感紀實之作。
Thumbnail
|好想放下一切瑣事讓自己去流浪。| 村上春樹在四十歲之前,決定把一些工作了結,跟太太浪跡歐洲,三年!當看到這位大作家旅歐那麼久,實在很好奇他在歐洲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放下俗務的他,在異地真的得到他想要的放鬆或解脫了嗎? 《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是在那段歐洲生活中完成,對創作者來說能夠全然浸泡在
Thumbnail
【被村上春樹拯救過的世界】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嗎,一個全台灣文藝青年都很熟悉的村上春樹明珠體,就這麼明目張揚的寫著用著,我無所謂喔,無論怎樣都可以喔,我也不太明白,但只要故事有趣就可以了。 直到整本讀完之後,有一種很奇妙的違和感,一種漸漸被說服的理解是:被理解的建構是從何而來的,而那些建
Thumbnail
記憶像捉不住的落日,一跳一跳地作弄著生者,湮滅,又再現,湮滅,又再現。
Thumbnail
一邊聽爵士樂一邊讀村上春樹的小說,很棒!是因為村上先生小說裡出現大量爵士樂的關係吧,這樣說起來他還是個雅痞呢。 所以看張愛玲小姐的小說該配三零年代的上海灘音樂囉?下回重讀小團圓可以試試看。關於村上先生於這屆諾貝爾文學獎再度敗北這事兒我看見許多人說,也許是他的小說缺少了國家、民族性,缺少了大江大
Thumbnail
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是:好清爽明朗的書名啊,而時報出版重新製作的封面設計,讓《聽風的歌》有很吸引人的視覺呈現。於是《聽風的歌》成為了我的第一本村上春樹長篇小說,閱讀時的我時年二十四歲。 「 村上春樹以第一本小說《聽風的歌》躍登日本文壇。寫作時的他時年二十九歲,」點開網路書店平台的內容簡介是這樣寫道的
Thumbnail
村上春樹數篇短遊記中的一篇,記錄了他對寮國龍坡邦的深入感受和觀察,揭露了一個真實、難以言喻的寮國。書本涵蓋食物、旅遊感想、飯店住宿等多個面向,無一不展示了村上春樹獨特的視角和寫作風格。
Thumbnail
寫家裡的事是一件困難的事,原來,對村上春樹也一樣。只是「傳承一滴雨水」的義務,從此更緊密地纏繞在我身上。像是《家園》,用一個父親的自述,其實是寫給自己孩子的信,來訴說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寫到的歷史場面很少,戰爭場面更少,但以家人(不是家族)帶出來的關係來重現歷史,是一種國族面貌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