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郭強生《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raw-image


郭強生從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作伴》至今三十餘年了,依然弦歌不輟,成績也依舊亮眼,舊作更是不斷再版。而本書《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是作者對於文學,十幾年來想法的總整理。包含了創作觀,以及對於閱讀,對於文學獎的觀察。翻閱的同時,讓人興奮,讓人折服,讓人會心一笑,不只是讀一本書,更像是受到感召般。

「文學」的形象變得深刻了,不再只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的陳調解釋,而是加深了神聖性與穿透力,也試圖把大眾都捲進來這個共同體內。

✒️「我們不僅需要好的作家,更需要優秀的編輯與翻譯家、編劇與製作人、出版人、書店經營者與作家經紀人……」
✒️「文學──不管創作、閱讀或評論──就是信者恆信的一種神祕儀式啊! 」

像是進入了無罣礙,一下子就讀畢了書1/3的內容,裏頭許多話皆能奉為箴言,使讀者的眼睛閃閃發亮。廢話不多說,直接摘錄如下:

📝「在教創作研究所的十年間,我最常對學生耳提面命的一句話就是: 『你的精神層次有多高,下筆就有多高。』換言之,模仿了某人的技法與文字,你其實就限制了自己看世事的方法,你已被植入了別人的價值觀生命觀感情觀的晶片。」

📝 「我個人所認為的關鍵,是在於創作者能否反庸俗。反抗庸俗的道德觀,庸俗的集體催眠,以及庸俗的品味。」

📝「我,沒有寫作風格,只有真實的感受。」

📝「我從文學中學會的另外重要一課,就是人生中『值得』的事還真不多。」

📝 「作家這個身分太狹隘了,他們是『文學的冒險家。』」

📝「人的腦中一瞬間閃過多少念頭,有多少是廢料,又有多少連自己也不懂究竟在傳達些什麼。姑且稱之為意識的那個東西,無形無狀,卻神祕地形成了我們的人格,主導著我們的欲望,甚至改變了人類命運的走向。有文字可使用的人。究竟能否學會與這個意識對話,這是我在文學中看見最迷人、也最令人驚心動魄的一件事。」

📝「同樣是說著人話,怎麼有些人的語言就多出了這麼多靈性,開啟了眾人對世界的觸角、對生命的探索?反觀有些人,則連自己到底想要說什麼都表達不清,給他語言與文字真是暴殄天物。」

📝「讓我折服的作家,他們的一支筆都是具有這種穿梭於抽象與實物間的魔法。」

📝「愈是簡短,愈是需要準確。」

📝「這個社會上沒有一個位子叫作家,都是因為寫出了什麼,才得到這個位子。」

📝「文學就是一種遭遇,遭遇之不可預期,就是一直讓我閱讀與創作的原因。一個打動我的作品,總是因為它讓我遇見了我睽違的自己。」

而書後面的內容,集結了作者對於其他作家、電影、劇作、影集的相關評論。有提及張愛玲、馬奎斯、吳爾芙、賴香吟、朱少麟、瓊瑤電影、白先勇劇作等等,共十八篇。

這部分我自己是採跳躍式閱讀,畢竟不是所有談論的主題都有看過。最愛的是有關張愛玲的兩篇評論。〈張愛玲的英文小說之謎〉、〈張愛玲與夏志清〉,都蠻跳脫以往對張愛玲的文本討論,注意的是張愛玲在美國的創作狀況與信件往來。

總之,這是我讀過談文學最好的一本書了。
裝幀上也十分有質感。


raw-image



個人IG 塵世迷走書僮
instagram.com/soulbook2021

目前持續補綴寫過的讀書心得,希望串聯成有意義的系列主題。時常覺得寫的東西好像沒什麼人看,或是流量的觸擊變低了,雖然是如此,還是一直持續寫下去吧。至少女友也說寫得還不錯(⁠◍⁠•⁠ᴗ⁠•⁠◍⁠),書寫原本是孤獨的事,但每次被稱讚又會是一種動力,何況寫作本來就是不斷打磨發光的一種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玉塵 (塵世迷走書僮)的沙龍
30會員
42內容數
讀書是最簡單廉價的娛樂方式,透過書籍我們能感知到不同地域、時間的人的所思所想,是各種思緒的淬鍊,書有千千萬萬,但時間是有限的。這裡將精選我讀過,並特別喜歡的來做分享。主要以文學、藝術、歷史、自然人文為主。
2025/02/18
書寫,不是要為了成為作家,不是為了出一本書。而是透過書寫的過程,去寫出那些你已知,或是尚未知曉的事物。書寫的過程是一種緩慢的咀嚼以及整理,你把當下的靈光、記憶都捕捉起來,時間因此有了厚度,你可以不斷回味、品嘗這段經歷,穿越時間的限制。
Thumbnail
2025/02/18
書寫,不是要為了成為作家,不是為了出一本書。而是透過書寫的過程,去寫出那些你已知,或是尚未知曉的事物。書寫的過程是一種緩慢的咀嚼以及整理,你把當下的靈光、記憶都捕捉起來,時間因此有了厚度,你可以不斷回味、品嘗這段經歷,穿越時間的限制。
Thumbnail
2025/01/22
圖博,這片亡國之地。 記憶被竄改,信仰被驅逐,過往的生活正在漸漸消逝,而一旦語言也忘卻後,藏人就真真正正滅絕了。 一直以來,都對西藏感到興趣,可能從國中地理的「世界屋脊」開始;可能從林冠吟《救贖》開始,可能是從別人描述的高原鐵道之旅開始,或可能是從在故宮服役時,接觸藏傳佛教開始,親眼看到...
Thumbnail
2025/01/22
圖博,這片亡國之地。 記憶被竄改,信仰被驅逐,過往的生活正在漸漸消逝,而一旦語言也忘卻後,藏人就真真正正滅絕了。 一直以來,都對西藏感到興趣,可能從國中地理的「世界屋脊」開始;可能從林冠吟《救贖》開始,可能是從別人描述的高原鐵道之旅開始,或可能是從在故宮服役時,接觸藏傳佛教開始,親眼看到...
Thumbnail
2025/01/14
• 我盲目地接受這樣的描述:我很有生產力,永遠停不下來。我和其他人一樣,完全忽略一項重要事實:到了某個臨界點,我對自己的要求會超出合理界限。關於生產力議題我知道得很多,但還有很多我不知道。重點是,我對於該如何將生產力融入整體的人生藍圖,沒有適切的想法。或許,只是或許,我實際承受的壓力比自己以為的還要
2025/01/14
• 我盲目地接受這樣的描述:我很有生產力,永遠停不下來。我和其他人一樣,完全忽略一項重要事實:到了某個臨界點,我對自己的要求會超出合理界限。關於生產力議題我知道得很多,但還有很多我不知道。重點是,我對於該如何將生產力融入整體的人生藍圖,沒有適切的想法。或許,只是或許,我實際承受的壓力比自己以為的還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迷霧之中,抓住那一條可見的線 愈來愈難看見,課堂座位裡所能散發出來的專注與懇切。 當主責教育制度的單位試圖拆掉過去那些束縛創意與思考的框架,如今在教室所能看見的畫面,卻是群魔亂舞和茫然無措,多於人們所期待的適性揚材與獨立自主。 對於新課綱的理念,我其實是
Thumbnail
迷霧之中,抓住那一條可見的線 愈來愈難看見,課堂座位裡所能散發出來的專注與懇切。 當主責教育制度的單位試圖拆掉過去那些束縛創意與思考的框架,如今在教室所能看見的畫面,卻是群魔亂舞和茫然無措,多於人們所期待的適性揚材與獨立自主。 對於新課綱的理念,我其實是
Thumbnail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Thumbnail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Thumbnail
身為一名寫作者,我第一次看《取材.執筆.推敲》時,全然是帶著寫作的心態去閱讀的,因此當我反覆查閱當時標記起來的重點時,九成以上都是寫作方面的句子。作者古賀史健在台灣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被討厭的勇氣》。因此讓我心生念頭:如果我用閱讀心理勵志書的方式來讀的話,會產生什麼新的想法或體悟嗎?
Thumbnail
身為一名寫作者,我第一次看《取材.執筆.推敲》時,全然是帶著寫作的心態去閱讀的,因此當我反覆查閱當時標記起來的重點時,九成以上都是寫作方面的句子。作者古賀史健在台灣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被討厭的勇氣》。因此讓我心生念頭:如果我用閱讀心理勵志書的方式來讀的話,會產生什麼新的想法或體悟嗎?
Thumbnail
語言與文字影像,如何能真實呈現生活。所謂的記憶,又真的可靠嗎?於是我們不斷地書寫,企圖抓住那些轉瞬消散的時間。 此書為郭強生應爾雅出版社之邀,「作家日記叢書」的第二棒。(每年邀請一位作家,以一年的時間,來書寫日記。)不可不謂一種嘗試。又像是反璞歸真般,好好地耗費時間來寫一本書,也是對出版的尊重。
Thumbnail
語言與文字影像,如何能真實呈現生活。所謂的記憶,又真的可靠嗎?於是我們不斷地書寫,企圖抓住那些轉瞬消散的時間。 此書為郭強生應爾雅出版社之邀,「作家日記叢書」的第二棒。(每年邀請一位作家,以一年的時間,來書寫日記。)不可不謂一種嘗試。又像是反璞歸真般,好好地耗費時間來寫一本書,也是對出版的尊重。
Thumbnail
📝「書寫最大的快樂,是來自於過程中不斷被激發出來的全新想法,總會大膽嘗試不同的觀點,如果創作過程中不能爆發出意想不到的突破,我覺得無法跟自己交差。」
Thumbnail
📝「書寫最大的快樂,是來自於過程中不斷被激發出來的全新想法,總會大膽嘗試不同的觀點,如果創作過程中不能爆發出意想不到的突破,我覺得無法跟自己交差。」
Thumbnail
我很愛哭,但我從未想過,一本以「寫作秘笈」為包裝的書,也能挑動我的淚腺。 《取材.執筆.推敲》的作者古賀史健,是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作者之一,他採訪過很多人、寫了很多書,原以為他筆下的「寫作教科書」將會充滿五花八門的實用法則,讓人得以按圖索驥。
Thumbnail
我很愛哭,但我從未想過,一本以「寫作秘笈」為包裝的書,也能挑動我的淚腺。 《取材.執筆.推敲》的作者古賀史健,是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作者之一,他採訪過很多人、寫了很多書,原以為他筆下的「寫作教科書」將會充滿五花八門的實用法則,讓人得以按圖索驥。
Thumbnail
這本書是郭強生最新的散文力作,講述的是自己與古今中外作家在寫作道路上的三觀,也分析了許多偉大作家的人生與文學作品,儼然就是一場文學饗宴,對文學有興趣的朋友們都能在本書找到許多經典文學的閱讀清單。
Thumbnail
這本書是郭強生最新的散文力作,講述的是自己與古今中外作家在寫作道路上的三觀,也分析了許多偉大作家的人生與文學作品,儼然就是一場文學饗宴,對文學有興趣的朋友們都能在本書找到許多經典文學的閱讀清單。
Thumbnail
以王爾德為例,作品中的他以天才的形象現身,但卻讓自己的真實生活如同夜鶯與快樂王子般,成為一場實實在在的童話悲劇。是對於愛情的執著?或者是作品具象的生命演繹?王爾德說「樂觀的基礎是恐懼」,郭強生遙相回應:「永遠要戒慎恐懼。除非,你已經認識了真愛。」一切實在是太過困難,誰會知道這份愛是不是真的?我們只
Thumbnail
以王爾德為例,作品中的他以天才的形象現身,但卻讓自己的真實生活如同夜鶯與快樂王子般,成為一場實實在在的童話悲劇。是對於愛情的執著?或者是作品具象的生命演繹?王爾德說「樂觀的基礎是恐懼」,郭強生遙相回應:「永遠要戒慎恐懼。除非,你已經認識了真愛。」一切實在是太過困難,誰會知道這份愛是不是真的?我們只
Thumbnail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到《尋琴者》,郭強生以一概清冷又富情蘊的意象,勾勒現世與一幅幅寂涼人世的眾生相。雖然獲得本屆聯合報大獎,但《作家命》一書卻卸下獎項光環,細數書寫與自身的血輪脈絡,而他又如何為世代牽繫起寫作命脈,其義無反顧的孤絕感,大抵構成「作家命」的基調。
Thumbnail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到《尋琴者》,郭強生以一概清冷又富情蘊的意象,勾勒現世與一幅幅寂涼人世的眾生相。雖然獲得本屆聯合報大獎,但《作家命》一書卻卸下獎項光環,細數書寫與自身的血輪脈絡,而他又如何為世代牽繫起寫作命脈,其義無反顧的孤絕感,大抵構成「作家命」的基調。
Thumbnail
人都不會知道自己在何時寫了篇什麼樣的文章,可以給人什麼樣的激勵或療癒效果,甚至改變人的一生。 文字是有力量的,至少我認真相信著。 文字變現絕不是不好的事情,這也是一份值得追求的事業。但期待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別迷失了自己,也別忘了初衷。
Thumbnail
人都不會知道自己在何時寫了篇什麼樣的文章,可以給人什麼樣的激勵或療癒效果,甚至改變人的一生。 文字是有力量的,至少我認真相信著。 文字變現絕不是不好的事情,這也是一份值得追求的事業。但期待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別迷失了自己,也別忘了初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