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社區裡萬聖節準備來討糖的小孩們。。。。

社區裡萬聖節準備來討糖的小孩們。。。。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於昨日。

紀伯倫在《先知.論孩子》

我有一個好朋友,因為先生很早就去世,所以她幾乎是自己一手帶大唯一的兒子,而身處在上海這個充滿比較,充滿競爭的社會,就連小朋友也有自己的賽道,在學校要積極的參與各種社團,周末則是安排了各類的進修課程,或是最近很流行的一對一學習,花招太多,我每次聽都聽得很茫然。

而當然,我朋友的生活也都是圍繞在她的小孩,雖然她的小孩也早就不小,都已經是上高中的年紀,但這幾年因為小孩要衝刺申請國外大學,因此就連我邀約她去一些周末的兩天一夜旅行,她也會跟我說要督促小孩念書而拒絕。

當我昨天下午看Julia Roberts跟George Coloney 的『Ticket to Paradise 』。電影裡面有一段是Julia飾演的女主角,跟前夫坦承當年跟他離婚的原因是因為在婚姻裡面,她太專注做一個母親,卻忘記了自己到底是誰。
我看到那一段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

前幾年我跟老吳一直很努力的懷孕,但是一直沒有成功,雖然到現在還是一個進行式,但我跟老吳已經處在一個比較隨緣的態度,已經不如前幾年那樣的糾結。

當時,我這位朋友,曾經多次勸退我,她不斷的提醒我,小孩需要陪伴,需要我全神的專注,我跟老吳的年紀都早已經不是30好幾,帶小孩的這種體力活,不適合現在都已經奔四的我。

我當時很想跟她解釋,其實這些問題,我都有思考過。
但,我同時也有跟她說,我也要考慮老吳的感受。
老吳人生最大的夢想是有一個自己的小孩,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相差的14歲,讓他覺得未來可能他會比我先離開,在他離開後,至少我身邊還可以有一個家人。
雖然我自己對小孩沒有這麼大的慾望,但,在兩個人的婚姻裡,我也不能只關心我想要的,而不去顧慮他的感受。

我曾經跟老吳討論過,我不想做一個當有了小孩就完全沒有自我的父母。
我回想過去,我的父母,在我們還在加拿大念書的那幾年,他們同時也跑去念了一個MBA, 還跑去考了加拿大仲介執照,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我們而停止,我父親甚至還跑去讀了一個服裝設計的證書。
(我後來問他,為甚麼要去念服裝設計?他說,他一直都很喜歡畫畫,所以他想去念念看。)
老吳跟我的成長環境雖然截然不同,但在這件事情上,跟我的看法倒是很一致。當然,很多人都會跟我說,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小孩,所以我們才會說的這麼容易。
我也想過這個可能性。
也許真的如這些人所說,當我們有小孩了之後,一切就會不一樣。
但,我們誰都沒有辦法預知未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現在的自己,或者更正確的說,就是讓自己準備好迎接未來,或許正好就是現在的我們,才可以有這個餘裕去好好思考,我們想要做那一種父母,然後,朝這個目標執行,這條路未必會如我所預期,這樣也好,生活中的一些高低起伏,會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每一個瞬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太太在北京的沙龍
136會員
856內容數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2025/04/20
最近一直想著要添購一台kindle。 起因就是因為電子書已經變成了一個我的閱讀日常。 當然,我個人還是喜歡紙本書的溫度,但,最近包包內被小哈利的物品佔滿,太太的肩膀可能也無力在包包內添加重量。 就這樣,kindle的需要好像就誕生了。 現在不管是要添購任何產品,太太都要思考很久。 總是希望不要是
Thumbnail
2025/04/20
最近一直想著要添購一台kindle。 起因就是因為電子書已經變成了一個我的閱讀日常。 當然,我個人還是喜歡紙本書的溫度,但,最近包包內被小哈利的物品佔滿,太太的肩膀可能也無力在包包內添加重量。 就這樣,kindle的需要好像就誕生了。 現在不管是要添購任何產品,太太都要思考很久。 總是希望不要是
Thumbnail
2025/04/15
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要買一副老花眼鏡了。 最近發現自己看遠處的招牌,總是會看不清楚,但是又還沒有到完全看不見的狀態,因此就這樣拖啊拖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突然又覺得,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那不如就面對吧。  雖然已經向前邁進,但只要想到妹妹,我還是很容易淚繃,老吳看在眼裡,只能拼命想辦法的逗
Thumbnail
2025/04/15
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要買一副老花眼鏡了。 最近發現自己看遠處的招牌,總是會看不清楚,但是又還沒有到完全看不見的狀態,因此就這樣拖啊拖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突然又覺得,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那不如就面對吧。  雖然已經向前邁進,但只要想到妹妹,我還是很容易淚繃,老吳看在眼裡,只能拼命想辦法的逗
Thumbnail
2025/04/11
妹妹已經離開整整一週,之前同樣剛送走兩個貓小孩的好友跟我說,大概會哭一個星期,接下來是漫長的思念。 的確,在小哈利的陪伴下,那哀傷的情緒逐漸消化,加上老吳每天總是帶我出門散心,雖然偶爾腦海裏閃過妹妹的畫面還是很揪心,但日子終究是繼續往前走了。   有人說要學會告別,才能夠重新開始。 但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1
妹妹已經離開整整一週,之前同樣剛送走兩個貓小孩的好友跟我說,大概會哭一個星期,接下來是漫長的思念。 的確,在小哈利的陪伴下,那哀傷的情緒逐漸消化,加上老吳每天總是帶我出門散心,雖然偶爾腦海裏閃過妹妹的畫面還是很揪心,但日子終究是繼續往前走了。   有人說要學會告別,才能夠重新開始。 但我覺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撰寫來自觀察自己與周遭友人的養育焦慮,從覺察自己焦慮的情緒—>接納焦慮情緒—>宣洩焦慮的情緒,從閱讀與書寫中,對於教養有更多一點的體悟與自省。期許自己觀照自己,並且從"心"靠向子女,而子女也能慢慢靠向父母。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撰寫來自觀察自己與周遭友人的養育焦慮,從覺察自己焦慮的情緒—>接納焦慮情緒—>宣洩焦慮的情緒,從閱讀與書寫中,對於教養有更多一點的體悟與自省。期許自己觀照自己,並且從"心"靠向子女,而子女也能慢慢靠向父母。
Thumbnail
2023/07/01每當我有沈重的情緒感受(痛苦、焦慮、擔憂、恐懼…),我都會跟我自己對話,我的靈魂、我的潛意識,其實都會告訴我許多關於人事物的狀況發生後,我沒有發現到的視角。 在我曾經自責自己是不是很糟糕,沒有像其她媽媽那樣負責任照顧好孩子們的時候,有許多‘’過去的發生‘’、‘’過去的選擇‘’,在
Thumbnail
2023/07/01每當我有沈重的情緒感受(痛苦、焦慮、擔憂、恐懼…),我都會跟我自己對話,我的靈魂、我的潛意識,其實都會告訴我許多關於人事物的狀況發生後,我沒有發現到的視角。 在我曾經自責自己是不是很糟糕,沒有像其她媽媽那樣負責任照顧好孩子們的時候,有許多‘’過去的發生‘’、‘’過去的選擇‘’,在
Thumbnail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umbnail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umbnail
孩子出生後,出現了很大的巨變。跟大部份的父母一樣,我也面臨了許多教養的困境與焦慮,尤其當孩子表現得很不像你時....孩子成為我的喚醒者,我慢慢走出傳統教養困境,假日玩創OFF學校的雛形也在我腦海中出現...
Thumbnail
孩子出生後,出現了很大的巨變。跟大部份的父母一樣,我也面臨了許多教養的困境與焦慮,尤其當孩子表現得很不像你時....孩子成為我的喚醒者,我慢慢走出傳統教養困境,假日玩創OFF學校的雛形也在我腦海中出現...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Thumbnail
為什麼跟自己的父母合不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我許久,不經意地觀察身邊的親友,發現他們多半能跟自己的雙親侃侃而談,而那種經驗恰好是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的,仔細想想,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無話可談了。
Thumbnail
為什麼跟自己的父母合不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我許久,不經意地觀察身邊的親友,發現他們多半能跟自己的雙親侃侃而談,而那種經驗恰好是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的,仔細想想,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無話可談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