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照顧,也是一種負擔嗎?|從美國友人母親的故事,看見長照文化差異中的無聲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她將房子留給了大兒子和長媳,自己搬到一個退休社區的獨棟建築中。設計過的社區設備完善,如果日後不良於行或者需要醫療支援,就可搬遷到社區中的老人照護建築,一切看起來都安排妥當,也都很合理,除了她自己心中過不去的坎⋯⋯

作者以 ChatGPT 生成圖像,僅供本文視覺輔助(未經授權請勿擷取或另作用途。)

作者以 ChatGPT 生成圖像,僅供本文視覺輔助(未經授權請勿擷取或另作用途。)

大概半年前,她的身體機能快速退化,一開始,她帶著康復的希望配合治療,卻只換來更多的疼痛。美國的醫療保險過於複雜,給付與不給付、還有琳瑯滿目的條款,在一來一往之間,早已磨掉她的期待和生命。不知何時開始,她不再對康復抱有念想。

其中有一個規定是,在美國住院如果要看其他專科醫生,並無法直接從普通醫院到專科醫院看診,反而必須先辦理出院,等住進照護機構後才能到專科醫院看診,看診後普通醫院也不見得會同意病人再次住院。

看來「美國的醫院並不歡迎病患住院,更多的是被掃地出門的患者」的傳聞是真的!我不太理解為什麼,好聽點是保持一定的空床率,但也許醫療行為在美國也不過就是個被包裝過的「商業行為」吧!對我來說,缺乏同理一直美國文化崇尚個人主義落下的弊病!

人生走到底,也只剩家人了。先生早逝、小兒子自殺,大兒子與自己最是親近,每週不間斷的探望、共食與陪伴本來維持一個美好的平衡。但她開始想要更多、還要更多,倔慠的自尊讓她堅持住在獨棟建築,不願搬到有專人服務的照護住宅。她的恐懼,違背了自己的選擇和安排,連起身都需要人幫忙的她,大大地加重兒子來回奔波的成本,也再次激活兒子的憂鬱指數!

可是,人生都走到最後了,誰還顧得了那麼多?這麼一個故事,只是芸芸眾生裡最平凡不過的案例,卻提醒了我們「生病」這樣一個日常動詞,可以快速的摧毀一個人的信念、意志和希望。而「再見」那麼稀鬆平常的詞彙,在「生病」的當下,又是如何的難以啟齒。

我們的生命走到盡頭,軀體已不可控,皮相亦是沒有尊嚴的。最近幾個友人的長輩一個又一個的殞落,讓人傷感。很難不去想究竟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聽完故事後,想起了台劇《媽,別鬧了》中有句台詞道:「人生是漫長的告別」,不禁地長吁了一口氣,心有戚戚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伊太太的沙龍
64會員
140內容數
Reflect. Belong. Unfold. 在異鄉,每一個「第一次」都是風景。 從語言卡關到寄出第一封信,從文化衝擊到親密互動的微光片刻, 那些忐忑與驚喜、懷疑與堅持,都是生活留下的註腳。 謝伊太太的沙龍,記錄這些日常的浮光掠影, 一筆一筆,留下我們如何在陌生中慢慢長出歸屬的痕跡。
謝伊太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陽光斜斜灑在書桌前,我伸了個懶腰,揉揉發脹的太陽穴,心裡想著,是時候準備晚餐了。 冰箱裡剩下兩顆蕃茄,我一邊盤算著要做一道蕃茄炒蛋,一邊洗著食材。就像往常一樣,我機械地將雞蛋一顆顆敲進碗裡。沒想到敲開第二顆時,竟然掉出兩顆蛋黃。我愣了一下,眼睛睜大,嘴角也不自覺微微上揚——居然敲到了雙黃蛋,難得呢
Thumbnail
2025/04/10
陽光斜斜灑在書桌前,我伸了個懶腰,揉揉發脹的太陽穴,心裡想著,是時候準備晚餐了。 冰箱裡剩下兩顆蕃茄,我一邊盤算著要做一道蕃茄炒蛋,一邊洗著食材。就像往常一樣,我機械地將雞蛋一顆顆敲進碗裡。沒想到敲開第二顆時,竟然掉出兩顆蛋黃。我愣了一下,眼睛睜大,嘴角也不自覺微微上揚——居然敲到了雙黃蛋,難得呢
Thumbnail
2024/12/31
2023年9月之後創作能量嘎然而止, 因為我將熱情傾注在了其他地方。 然而,用生命燃燒的選擇卻讓我失去了感受的能力。 在那段日子,對每一筆數字的較真,是我唯一在乎的事。 什麼包容阿、愛啊、感恩的~ 我演得彷彿有那麼一回事,卻始終感受不到真正的溫暖。 回頭再看,那時的我就是個情緒黑洞,一絲微光都進不來
Thumbnail
2024/12/31
2023年9月之後創作能量嘎然而止, 因為我將熱情傾注在了其他地方。 然而,用生命燃燒的選擇卻讓我失去了感受的能力。 在那段日子,對每一筆數字的較真,是我唯一在乎的事。 什麼包容阿、愛啊、感恩的~ 我演得彷彿有那麼一回事,卻始終感受不到真正的溫暖。 回頭再看,那時的我就是個情緒黑洞,一絲微光都進不來
Thumbnail
2023/05/15
學習歌唱一直不在我的人生選擇中,但當時的我卻非常需要這一個選項⋯⋯ 年初,聲音突然變得囁嚅,氣息也異常微弱,好友指出我似乎用氣音在交談,無奈地回:「沒辦法,只要我一試圖大聲說話就會咳嗽不止。」我們心知肚明,那是心因性的壓力反應,來自沒有盡頭的情緒勒索,就像是被誰箝制住喉嚨,自發地遏止了表達立場的渴望
Thumbnail
2023/05/15
學習歌唱一直不在我的人生選擇中,但當時的我卻非常需要這一個選項⋯⋯ 年初,聲音突然變得囁嚅,氣息也異常微弱,好友指出我似乎用氣音在交談,無奈地回:「沒辦法,只要我一試圖大聲說話就會咳嗽不止。」我們心知肚明,那是心因性的壓力反應,來自沒有盡頭的情緒勒索,就像是被誰箝制住喉嚨,自發地遏止了表達立場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上個月看日本節目「跟拍到你家」,一位媽媽的故事,讓人看了鼻酸。才剛產下兒子後十天,丈夫在家裡打掃時突然就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倒下,還沒送到醫院就走了,連聲再見也沒說。時過境遷,太太只能看著一張在醫院生產時的照片,上頭是先生抱著剛出生的兒子,一臉幸福樣。遺憾的是,沒有一張是全家福的照片。
Thumbnail
上個月看日本節目「跟拍到你家」,一位媽媽的故事,讓人看了鼻酸。才剛產下兒子後十天,丈夫在家裡打掃時突然就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倒下,還沒送到醫院就走了,連聲再見也沒說。時過境遷,太太只能看著一張在醫院生產時的照片,上頭是先生抱著剛出生的兒子,一臉幸福樣。遺憾的是,沒有一張是全家福的照片。
Thumbnail
最近看了柯P的一場演講精華,裡面描述了一則小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子的:一位癌末的病人,滿肚子都是腹水,因為腹水所以會喘,女兒焦急地把父親送去急診室,女兒告訴醫師說:「我爸爸癌末了,不想插管。」 急診室的醫師說:「會喘!不插管?把病人推去旁邊。」 最後急診室醫師幫忙打去各科室病房,詢問收不收這位病患。
Thumbnail
最近看了柯P的一場演講精華,裡面描述了一則小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子的:一位癌末的病人,滿肚子都是腹水,因為腹水所以會喘,女兒焦急地把父親送去急診室,女兒告訴醫師說:「我爸爸癌末了,不想插管。」 急診室的醫師說:「會喘!不插管?把病人推去旁邊。」 最後急診室醫師幫忙打去各科室病房,詢問收不收這位病患。
Thumbnail
今天公司補假上班...好多同仁都沒上班   看了這篇新聞 『機器人奶奶」孤獨躺4年 哪時能解脫 』    好多網友回應. 所以趁此機會將回應的也寫在部落格 我也問過家人(婆婆.老公.爸爸.媽媽)是否在意外或疾病的到來.是否要急救.答案是不要的.甚至連同土葬還是火化都要講清楚~ 以前公公走時都沒問過他
Thumbnail
今天公司補假上班...好多同仁都沒上班   看了這篇新聞 『機器人奶奶」孤獨躺4年 哪時能解脫 』    好多網友回應. 所以趁此機會將回應的也寫在部落格 我也問過家人(婆婆.老公.爸爸.媽媽)是否在意外或疾病的到來.是否要急救.答案是不要的.甚至連同土葬還是火化都要講清楚~ 以前公公走時都沒問過他
Thumbnail
昨天深夜,跟一個好朋友討論到了一個攸關死生遺憾的故事,我想每個人終生也必然會面臨到同樣的際遇或抉擇的兩難,只是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命題,最後必然選擇靜默的態度,讓寶貴的生命,歸咎命運,就此完結。這個議題,我身有同感,在青年時代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試圖想解開這個生死學的人道議論,若最後犯眾怒,成了叛徒
Thumbnail
昨天深夜,跟一個好朋友討論到了一個攸關死生遺憾的故事,我想每個人終生也必然會面臨到同樣的際遇或抉擇的兩難,只是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命題,最後必然選擇靜默的態度,讓寶貴的生命,歸咎命運,就此完結。這個議題,我身有同感,在青年時代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試圖想解開這個生死學的人道議論,若最後犯眾怒,成了叛徒
Thumbnail
真的越來越不敢上FB,偶爾上一回,想著刷下朋友們的近況,沒想到又看到兩則告別人生的訊息。 老同學也是被我推進劇場坑的老夥伴,她母親在幾天前人生圓滿。 阿姨最初的症狀疑似老年癡呆,也懷疑是憂鬱症,原本喜愛四鄰走動開朗愛笑的人,突然老待在家,甚至坐在床上良久不愛動,也不再愛交際說話,那時同學憂急如焚,醫
Thumbnail
真的越來越不敢上FB,偶爾上一回,想著刷下朋友們的近況,沒想到又看到兩則告別人生的訊息。 老同學也是被我推進劇場坑的老夥伴,她母親在幾天前人生圓滿。 阿姨最初的症狀疑似老年癡呆,也懷疑是憂鬱症,原本喜愛四鄰走動開朗愛笑的人,突然老待在家,甚至坐在床上良久不愛動,也不再愛交際說話,那時同學憂急如焚,醫
Thumbnail
她將房子留給了大兒子和長媳,自己搬到一個退休社區的獨棟建築中。設計過的社區設備完善,如果日後不良於行或者需要醫療支援,就可搬遷到社區中的老人照護建築,一切看起來都安排妥當,也都很合理,除了她自己心中過不去的坎⋯⋯
Thumbnail
她將房子留給了大兒子和長媳,自己搬到一個退休社區的獨棟建築中。設計過的社區設備完善,如果日後不良於行或者需要醫療支援,就可搬遷到社區中的老人照護建築,一切看起來都安排妥當,也都很合理,除了她自己心中過不去的坎⋯⋯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去養老院看望一位年老的長輩,感觸挺深的。他是我的叔公,因腦部曾經受傷,最後導致一隻腳動彈不得,生活也不能自理。雖育有兩兒、一女,但是兒女工作忙碌不能時常陪伴照顧,所以他自己提出要去養老院。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去養老院看望一位年老的長輩,感觸挺深的。他是我的叔公,因腦部曾經受傷,最後導致一隻腳動彈不得,生活也不能自理。雖育有兩兒、一女,但是兒女工作忙碌不能時常陪伴照顧,所以他自己提出要去養老院。
Thumbnail
「轉眼走到了,自傳最終章。已瀏覽所有,命運的風光。」 在以前,我總覺得死亡這件事離我很遙遠,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了生命的短暫。 2020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希望能結合小說將我平常說不出口的話表達出來,好好珍惜自己現在活著的每一天與身邊的所有人事物。
Thumbnail
「轉眼走到了,自傳最終章。已瀏覽所有,命運的風光。」 在以前,我總覺得死亡這件事離我很遙遠,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了生命的短暫。 2020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希望能結合小說將我平常說不出口的話表達出來,好好珍惜自己現在活著的每一天與身邊的所有人事物。
Thumbnail
人生最悲慘,不是破產或被老闆開除,而是「生不如死」。更慘的是,重病纏身躺在床上任人決定你好不好死,眼睜睜看著親人決定了自以為對你最好的選擇。更頭疼的是,這些親人在此之前都未受過生死教育的訓練,就驚慌失措地得在短時間內做出重大決定。 以為插管萬能的家屬 有一名癌症婦人,有女兒、先生陪同門診,厚厚的病
Thumbnail
人生最悲慘,不是破產或被老闆開除,而是「生不如死」。更慘的是,重病纏身躺在床上任人決定你好不好死,眼睜睜看著親人決定了自以為對你最好的選擇。更頭疼的是,這些親人在此之前都未受過生死教育的訓練,就驚慌失措地得在短時間內做出重大決定。 以為插管萬能的家屬 有一名癌症婦人,有女兒、先生陪同門診,厚厚的病
Thumbnail
然而,我們這些在世的親友,心裡某一塊角落的確是崩塌了。你所以為的健康快樂、每年每月的相見、理所當然的幸福,不再那麼穩固;老天爺看你鬆懈了,就從你身邊奪去!這豈是「早知道」可以逆轉的?
Thumbnail
然而,我們這些在世的親友,心裡某一塊角落的確是崩塌了。你所以為的健康快樂、每年每月的相見、理所當然的幸福,不再那麼穩固;老天爺看你鬆懈了,就從你身邊奪去!這豈是「早知道」可以逆轉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