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別來無恙》這部作品呢?
這是一部在 2012 年由晨羽寫下的愛情小說,與《紙星星》、《來自天堂的雨》同為她筆下非常經典的青春傷痛故事。
記得當年我還是國中生,從未買過實體小說,在書店偶然見到這本封面有些樸實、搭上書名卻很是詩意的書後,不知為何就起了興趣想買來看看,結果沒想到這一買,就從此進入晨羽小說的世界無法回頭了(笑)。
我覺得《別來無恙》相較《紙星星》、《來自天堂的雨》、《姊姊》等極度虐心的經典,少了那種窒息般的心痛,多了些平淡療癒的能量,就像「別來無恙」這四個字給人的感覺──有點淡淡的、暖暖的。
一直以來,《別來無恙》都是我私心最喜歡的小說,即使十年來晨羽推出了不少新作,這段屬於大樹小草和天文社的故事對我來說依舊意義不凡。所以能在十年後看見它以嶄新風貌再次登場,真會有種時隔多年再次見到老朋友的感動啊!
那今天便會來分享我對這部經典作品的想法,文末也會順帶聊聊對這次紀念版(包括番外)的評價。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就如同本書末段提到的,《別來無恙》就是一段關於「大樹與小草」的故事。孫黎代表著荒漠中的大樹,看起來可靠、強壯,內心卻是一片乾涸;晴伊則代表綿延無盡的小草,看似矮小不起眼,蘊含的韌性卻足以抵禦狂風暴雨。
其實孫黎與晴伊本性很相似,柔和、沉靜、總能帶給人安全感,如同大樹和小草本身的意象,即使只靜靜地待在那裡,也能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然而,迥異的成長環境卻從此決定了他們的不同。
孫黎成長於乾枯貧瘠的荒漠之地,在流離中長成了一棵高大獨立,卻隨時可能傾頹的樹木,只能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和微笑,撐起傷痕累累的自己;
而晴伊成長於幸福和樂的沃土之中,因此反倒揮別了幼時被遺棄的陰影,成了一片充滿養分、無懼風雨的草原,總能靜靜地提供眾人溫暖的依靠。
「當我看到妳選擇草地那張牌,我便突然萌生一個想法,如果你們兩人選出的牌可以結合在一起,讓大樹下的沙漠變成一片草地,畫面是不是就變得更生機盎然了?」
──陳皓然
大樹的耀眼與枯寂,小草的沉靜與溫柔,雖然模樣有所差異,卻同樣生根於樸實溫厚的土地,帶著溫暖平和的氣息。
倘若大樹下那片荒蕪的沙漠,能被鬱鬱草原所擁抱,那豈不是更好嗎?
我想《別來無恙》的故事會停留在我心中這麼久,很大部分是源於我真的很喜歡孫黎與晴伊兩個角色。
他們不像大部分愛情故事的男女主角有著巨大的格差,反倒是一對極為相似的 CP。性格成熟負責,又有著同樣敏銳的觀察力及豐富的同理心,碰到挫折不會無理取鬧,情緒來了也不會胡亂發洩。
他們永遠都將溫柔優先付出給身邊的人,願意給對方滿滿的愛,就算受傷了也毫無怨言。這並不是所謂的濫好人心態,只是對能高度同理別人的他們而言,看到自己重視的人快樂遠比什麼都值得高興。
書中有不少橋段刻畫了兩人細膩的溫柔。比如孫黎曾在炎炎夏日發現晴伊只喝了溫開水,而為她準備熱可可;晴伊曾在孫黎被家裡的事壓得喘不過氣時,不問原因地相信他,給了他挺過煎熬的力量。
他們的敏銳與同理心搭建出了一座可靠的避風港,總能理解別人的難處、容納他們的傷痛。
可是,在習慣接收他人的情緒風暴、成為「傾聽者」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因此忽略了自己的聲音,會不小心忘記自己也有希望依靠別人、希望別人傾聽的時候。
所以當我看到木訥寡言的晴伊會不知不覺向孫黎吐露心事、封閉內心的孫黎會自然而然問她是否相信自己時,真的很替他們感到欣慰。
能在總為別人犧牲付出的時候,遇見一個願意擁抱自己的傷、接住自己脆弱的人,那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尤其是對生命歷經波折的他們而言,我想沒有什麼比找到同樣溫柔的彼此還要更值得高興的了。
除了本身性格上的亮點,孫黎與晴伊之間的愛情故事我當然也很喜歡。就像陳皓然所說,大樹底下的荒漠若能變成一片遼闊的草原,不是更生機盎然嗎?
孫黎最讓人心痛的地方,就是他一直無法走出小時候失手殺死父親,連帶讓家庭分崩離析的陰霾。
當父親死了,母親問他為何殺了父親?
母親死了,姊姊問他為何殺了母親?
姊姊死了,便換他責問自己為何殺了所有人?
他對家人的愛有多溫柔,對自己的責難就有多苛刻。每個晚上的惡夢、時不時發作的窒息感,都像在懲罰尚未跟著家人死去的自己一樣,不停提醒著自己不值得活著、不值得被愛。
然而孫黎卻不知道,自己一直都是被人愛著的。
不管是當初為了保護家人,挺身阻擋試圖殺害全家的父親;為了防止意外,每晚跟著精神狀況極差在外遊蕩的母親;為了不驚動深受創傷的姊姊,硬是掩蓋她酒後家暴的痕跡……。
孫黎對家人的體貼,他的姊姊看得比誰都明白,所以她在臨走前其實不似孫黎猜想的,只因為發現自己如父親般的行徑而絕望,更多是為未來不會再傷害他而欣慰。
她赴死的理由並不是因著對父親的恨,更多是源於對孫黎的愛。
「當妳希望某個人能夠幸福,那個人就絕對不會是不幸的。妳想把最好的給他,想把全世界的幸福都給他,這對那個人來說,其實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也許是受顛沛流離的童年影響,孫黎一直都將自己看得太卑微。家人也好,朋友也罷,他都大大低估了自己在他們心中的重量。總是自卑於心底殘破不堪的那一面,未曾發覺別人眼中的他是多麼地重要、可靠、讓人安心。
也正因如此,晴伊六年來日復一日寫的紙條才會直直撼動他的心。
那既是她對他一如既往的信任與支持,也是小草對大樹最真摯的告白──讓他明白自己有多麼重要的告白。
小草雖然不起眼,卻是離大樹最近的存在。她總是景仰他的身影、接收他的庇蔭,因而比誰都懂得他寬廣的愛、他深沉的傷。
她想連著他的傷一起愛,想靜靜地陪伴他、擁抱他,直到他的內心不再枯竭為止。
前言時有提到《別來無恙》是晨羽這麼多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但在這次重看前我其實說不太出理由,甚至一度懷疑是不是因為它是我第一本買的小說,所以有點被玫瑰色回憶影響了(笑)。
不過這次重看後,我很快便摸索出了這個答案。
我覺得《別來無恙》是晨羽這麼多作品中最「純粹」的一部,並不是指它的故事缺乏深度,而是它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劇情,沒有動魄驚心的反轉、曲折離奇的心計,也沒有壓得讓人喘不過氣的虐點、極度揪心的發展。
它就是單純講述「大樹與小草」的故事,伴隨天文社六人有熱鬧、有搞笑、有遺憾、有幸福的日常,整體給人的感覺不會太歡騰、不會太悲傷,卻又有一股專屬的療癒感在。
我特別喜歡《別來無恙》將書中角色們寫得既平凡又可愛的手法。相比晨羽後期作品中許多工於心計或刻劃寫實的配角,這本書裡絕大多數都是十分友善的好人,從學校時期的師長同學,到出社會後的主管同事都是如此。
當然這也許不盡真實,只是閱讀時能看到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別人著想,還是會由衷慶幸這是個溫柔無比的世界,同時也讓這部作品並不會因孫黎的經歷顯得過於壓抑,反倒會替他慶幸能遇到這麼一群溫暖的人。
我不會說《別來無恙》是晨羽筆下最精采、最高潮迭起的作品,可它會是我在疲倦憂鬱,想要輕鬆享受故事時第一個想到的佳作。
最後的最後,就來討論一下這次紀念版的評價吧!
先說結論,身為一個老讀者,我對這次的紀念版滿失望的,可能因為我太習慣且喜歡這個故事了吧,這次紀念版新增跟調整的內容大多我都不是很喜歡。
首先是文字方面。這次紀念版作者其實更動了不少內容,即便大部分是文筆上的調整,不怎麼影響劇情,但還是有很多地方會讓我產生違和感。
拿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來說,舊版在鋪陳長一點的對話時,中間會加入幾句人物描寫作為停頓,既創造了喘息的空間,也讓讀者更能聚焦於最後最重要的幾句話。可是新版將很多停頓拿掉了,以至於我看紀念版時一直有種節奏變趕的錯覺。
而且這個問題也連帶使晴伊的性格色彩變得有點矛盾。她應該是一個沉靜、穩重、說話前會思慮再三的人,新版的筆法就讓她的語氣偶爾顯得太過鋒利,甚至連她對孫黎坦白出身的那段,也有點俐落到無法讓人感受她的掙扎。
然後,本應作為賣點之一的番外篇〈今夜月色真美〉,表現也不如我所預期。
作為老粉絲,我一直很期待番外篇能讓我看到更多孫黎與晴伊的故事,或至少著墨在天文社的互動上。然而它卻和《來自天堂的雨》一樣,選擇將視角著墨在下一代的孩子上面。
我並不反感番外以孩子的生活作為劇情主軸,但《別來無恙》又不似《來自天堂的雨》有多少寫到主角成為父母的劇情,它完完全全只寫孩子的故事,篇幅又不足以讓我對這些新角色產生帶入感,就變得有點乏味。
此外,接著看完《來自天堂的雨》和《別來無恙》兩部番外後,我發現晨羽似乎特別喜歡將主角的名字取在孩子身上。《來自天堂的雨》中的沅潔和冠綸淨綸兄弟,名字取自士緣、子杰和士倫三人;而這次《別來無恙》中的孩子叫晴樹,一眼就能看出是取自晴伊和大樹學長的名字上。
我承認我本就不喜歡父母用自己的名字替小孩命名的設計,但我認真覺得晴樹這個名字已經刻意到太過突兀了,幾乎是我每看一次就出戲一次的地步。
(可能這也是我很難入戲享受晴樹故事的主因?)
我是覺得,如果今天番外篇視角是放在晴伊孫黎兩人身上,將晴樹這個孩子當作最後出場一下的存在,這個違和感並不會這麼明顯;可這個番外明顯是要將晴樹這群孩子獨立出來講新的故事,明明是新故事,新角色的名字又處處存有其他人的影子,就變得有些尷尬。
雖然說了一些偏吐槽的內容,但就像我一直強調的,《別來無恙》依舊是晨羽筆下我最喜歡的作品。
即使十年過去,我早已從國中生變成出社會的大人,大樹與小草的故事我每次看都還是會心頭一暖;看著天文社六人嬉笑打鬧的模樣,也仍會讓我感到既羨慕又欣慰。
我真的很感謝十年前能與這個故事相遇,它不只開啟了我購買實體小說的旅程,也種下了當年的我對大學生活以及天文社的盼望。就算紀念版的內容不盡如我預期,不過能在十年後看到它以全新姿態出現在眼前,還是足以了卻我這個老讀者的心願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