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20 年 7 月出版《01 記憶》以來,歷時一年半,《赤瞳者》系列終於迎來終章了!
作為收尾之作,《04 母親》光是封面就能感覺到不同以往的盛大,書名「母親」更明示了本冊主角正是這一切波折的主導者──吳德因,究竟吳德因的殘酷背後有過什麼故事?赤瞳者的未來又會如何?
考量到《赤瞳者》系列擁有許多鮮明的角色,這次我會改以人物誌的方式來記錄讀後感,一路從「母親」吳德因,聊回康旭容、夏沛然、蕭宇棠等人,最後再以綜觀系列的角度作結。
若你是尚未閱讀《04 母親》,想先回憶前三冊的讀者,可以閱覽前兩冊及第三冊的讀後心得,那邊不會有本書相關暴雷。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果然是完全猜不到的封面主角(笑)
▌母親
▸ 吳德因
作為《赤瞳者》系列的反派,吳德因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她八面玲瓏、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善於拉攏人心、操控媒體、扭曲事實;
她親切和藹,尤其對她的「孩子們」更是疼愛有加,總願為其不惜代價;
她冷酷殘忍,不將人命放在眼中,會為了一己私慾,將阻礙眼前的人剷除乾淨。
擁有如此極端多元的面向,使這個角色在我心中始終留有一分好奇,好奇她究竟經歷了什麼?她的一言一行又存有幾分真情?
在上次的文章中有提到,我在吳德因身上感覺到的並不是邪惡,而是無止盡的空洞,她的所作所為都像在填補心裡的一個洞,卻怎麼填都填不滿,只能走火入魔、越陷越深。而這個空洞的真面目,也在《04 母親》中被徹底揭開,那就是她被上天奪去的「母愛」。
「我教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不會說自己是絕對的善人,但我確實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
「我不怨上天偏偏讓我兒子媳婦染上紅病毒,也不怨祂讓他們離我而去。甚至臻臻出事時,我都還在向祂祈求,請祂拿走我的一切來換臻臻的命,然而祂還是選擇帶走了他。」
看完吳德因的故事,我便明白封面為何會摘錄「一個好人要變成壞人,比想像中要容易太多了」這句話。
為什麼吳德因有辦法做到八面玲瓏、人緣甚廣,甚至足以操控媒體?那是因為她過去的確是位樂善好施的英雄,許多願意替她辦事的人,不過是想報答她當年的雪中送炭罷了。
然而她的善良,最終卻只換得親人一個個離她而去的絕望,尤其在她最疼愛的孫子傅臻也驟然離世後,便將她從「善惡有報」的信念中,徹底打落地獄。
從那一刻起,我領悟到這世上其實沒有神,也沒有所謂的因果報應。
她努力想成為一個好人,上天卻糟蹋了她的善良。
之所以說上天奪走了吳德因的「母愛」,是因為傅臻離世以後,吳德因的母性便只剩下了偏執,她不再是傅臻心中那個善良的奶奶,而是在愧疚與絕望之中,染上一身鮮血,成了他最不願看到的模樣。
▸ 傅臻
傅臻這個孩子,我想是最能反駁「赤瞳者都是怪物」的存在。自小與紅病毒共存的他,短暫的生命中,從未使用異能來傷害別人。總是用最純粹的語言,給家人溫暖的鼓勵;依靠敏銳的聽覺,計劃出讓奶奶開心的驚喜;運用強大的力量,守護整車乘客的性命。
就像譚曜磊所說,傅臻天生就是個善良的孩子,願意為了別人犧牲、付出,這也是為什麼他在赤瞳者的夢境中,會不停地哭泣。
「那如果我能像奶奶一樣幫助很多人,妳會高興嗎?」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有人遭逢危險,你就可以保護他們,你絕對會成為比奶奶更厲害的超級英雄!」
對傅臻而言,吳德因不只是他最愛的奶奶,更是他一心嚮往的目標。他與生俱來的善良,造就了他正直的價值觀,而吳德因為了助人、處處奔波的身影,便成了他憧憬的典範。
他想像奶奶一樣,成為能幫助許多人的英雄,想要她為他高興、以他為榮,才會在危急關頭選擇犧牲自己來拯救整台車上的民眾,殊不知他的離世,卻讓奶奶成了不擇手段的壞人。
或許傅臻身上那些被移植到赤瞳者體內的器官,正乘載了他無以名狀的悲傷,赤瞳者們才會忍不住流下眼淚吧?
明明從未見過這個男孩,她卻覺得自己早已認識他,她無法辨別胸口這種濃烈得令她想要痛哭一場的心情是什麼。
──馮瑞軒
吳德因與傅臻祖孫的故事,是我認為《04 母親》中收得非常漂亮的一條線。
閱讀這本書以前,我一直認為吳德因和傅臻是互相對應的存在,一個為了一己私慾,不惜犧牲他人;一個願意為了他人,犧牲自己,但讀完我才發現,其實傅臻的善,正是由吳德因傳承下來的,或甚至可以說,傅臻就是從前吳德因的影子。
其實起初看到吳德因德高望重的形象時,我也會覺得她很虛偽,可如今回頭一想,我卻為自己當時的質疑感到羞愧。
「奶奶明明做過那麼多好事,為什麼卻會受到懲罰?」
──傅臻
的確,她後來是利用這些權力傷了許多人,不過在傅臻去世以前,她仍會為了助人不惜一切的時候,這些質疑,也許都是對她堅守正道的打擊。傅臻的童言童語,既警醒了擅自評論他人的我,也成了吳德因這輩子最想詢問蒼天的問題。
說實話,我覺得吳德因這個角色,很難用「好人」或「壞人」去加以定義,她過往的扶危濟困,是源於她的善良,但她後來的瘋狂歸咎起來,也是這份溫柔帶來的心魔。
她之所以對傅臻的死耿耿於懷,還不惜把紅病毒這個「傅臻存在過的證明」留下來,我想最主要是因為自責。倘若她當初沒教他「善惡有報」的道理,或許傅臻便不會為了救人而死;如果不是為了讓她開心而坐上遊覽車,傅臻便不會碰上死劫。
這份自責,才是擊垮吳德因的最後一根稻草,既粉碎了她一路堅持的信念,更奪走了她活下去的動力,所以她才會那麼瘋狂地想將傅臻存在過的痕跡保存下來,欺騙自己傅臻沒有離開。
可即便處心積慮做了這麼多,她有得到快樂嗎?有因此解脫嗎?
這大概也是她最後會對譚曜磊坦白一切的原因。這麼多年的偏執,早已使她殘破的心奄奄一息,而在真相揭露的那瞬間,說不定她也鬆了一口氣。
終於不必活在渺茫的黑夜裡,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尋找傅臻的影子,不必執拗地與上天對抗。
赤瞳者戰役的結束,等於強迫吳德因面對現實、接受命運,可認命歸認命,她的心結依然沒有解開,因此她才想從眼前這位同樣失去過孩子的父親身上,找到能給她一個解答的救贖。
當然,無論再可憐再痛苦,這都不是能將犯罪合理化的理由。只不過回到人物面談,我會認為一個犯錯的人唯有面對過往,明白自己哪裡做錯,才算是真正得赦。
不管吳德因最後的結局為何,我確實希望她能如譚曜磊期盼的那般,變回當年傅臻最愛的模樣,和他在那片海灘上重逢。
▸ 向志雲、房蕙林
除了吳德因,書名「母親」映照的另一種形象,就是那些為了守護孩子,不惜與魔鬼交易的母親們。
不管是馮瑞軒的母親向志雲、房之俞的母親房蕙林,她們都是將「母愛」一詞貫穿故事的角色,她們誓死守護孩子的決心與吳德因極為類似,所以即使怨憤她的所作所為,也無法打從心裡恨她。
我既憎恨她,也感謝她,
而同為母親的我,也深深同情著她。
這些母親被上天拋棄,入了絕境,逼不得已只能舉起刀來互相利用;她們視吳德因如仇敵,卻又對她同病相憐。這樣極富對比的反差,既鮮明了吳德因的色彩,也豐滿了「母親」在《赤瞳者》系列中的形象。
▌記憶
不曉得這個標題,大家是否覺得熟悉呢?沒錯,《赤瞳者》第一冊的書名,正是「記憶」。
我曾在解析《01 記憶》的文章中提到:「如果眼前見到的一切,都是被人刻意設計好的假象,這樣的『記憶』還值得深信不疑嗎?」
當時我是以「記憶是能被別人安排,進而干擾價值觀」這樣由外而內的角度探討,而在《04 母親》中我想談論的,則是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是依靠本能重新架構起的,由內而外的記憶。
▸ 蕭宇棠、馮瑞軒
宇棠和瑞軒是吳德因落網後、唯二接受綠苗治療的赤瞳者。她們歷經幾十年的昏睡,醒來便失去了關於赤瞳者的記憶,當她們以新名字、新身份展開新生活時,當年的驚心動魄也彷彿從未發生。
然而,隨著當年觸動內心的熟人再次出現,她們卻想起了本應消失的記憶。宇棠記起了當年和康旭容一起吃著年夜飯的回憶,瑞軒則對夏沛然大庭廣眾下的告白感到熟悉。
「但是假如……我是說假如,我忘記了你,但是只要能再次相見,我有預感自己還是會喜歡上你。」
──馮瑞軒
其實我情願相信,就算因為紅病毒喪失記憶,宇棠和瑞軒仍會在未來,慢慢想起那些不想被遺忘的記憶,或許是在哪個值得紀念的節日場景,或許是在哪個瞬間的萍水相逢,她們的身體便會喚醒那些熟悉的情感,就算殘破不堪,可我認為曾經經歷的美好,是不會這麼輕易消失的。
▸ 康旭容、夏沛然
作為宇棠和瑞軒身邊重要的人,康旭容和夏沛然在赤瞳者昏睡的期間,也在為了所愛之人,努力與病魔對抗。康旭容奇蹟般地從植物人狀態甦醒,夏沛然也為了治療赤瞳者血液造成的破壞,到了國外接受治療。
「妳來到這世上的意義,
或許就是讓我的人生變得有意義。」
書中康旭容說出的這段話,我想是最適合為他們畫下句點的結語。
不管是赤瞳者,或是被赤瞳者血液感染的人,與紅病毒折騰大半輩子的他們,身體機能注定遠不如常人。即便接受治療有所好轉,壽命也無法如普通人一般,在飽受摧折的旅途之中,他們可能有過不滿、怨懟,甚至打算一走了之。
在絕望不已的時刻,他們卻很幸運遇見了彼此,能在暴雨來臨時,抓住彼此的手撐下去;並在雨過天晴後,攜手度過平和的餘生。
▌愛
想必小平凡們都知道,晨羽最初便是以愛情小說起家的,《紙星星》、《來自天堂的雨》、《深海》都是她筆下經典的愛情故事。而我之所以喜歡她的作品,是因為我總能從這些故事裡,見到情感的細膩、深刻與純粹,即使每個角色截然不同,對於「愛」的描寫卻同樣精彩。
而《赤瞳者》系列也是如此。在充滿奇幻色彩的設定下,這故事的主軸仍是情感,無論是因愛癲狂的吳德因、為愛重生的蕭宇棠,她們的經歷皆源自於身邊一份又一份的「愛」。
我曾糾結過《赤瞳者》系列中,到底誰的情感最能連貫故事,是色彩最鮮明的吳德因、蕭宇棠?還是曾經擔綱封面人物的夏沛然、康旭容?直到讀完最後一冊,我才發現這個問題的解答,竟落在未受紅病毒侵蝕、甚至沒在第一冊登場的譚曜磊身上。他的愛為故事帶來了厚實的溫暖,身影更成了大家身邊最踏實的依靠。
▸ 譚曜磊
讀完《04 母親》後,我便更篤定譚曜磊是作品中,最適合「英雄」一詞的角色。身為普通人的他,既撐起了赤瞳者的希望、成就了許多人的未來,還拯救了吳德因,即便他並未受紅病毒侵蝕,卻是受紅病毒影響最深的人之一。
為赤瞳者奮力拼搏、抓捕吳德因的人是他;
愛上蕭宇棠,給予她溫暖、成全她期盼的人是他;
妥善照顧房之俞,讓她快樂成長的人也是他。
自始至終,譚曜磊受過的傷並不比赤瞳者少,可他從未因此怨懟自己的命運,因為比起失去的痛苦,他更看重她們給過他的幸福。
某方面而言,譚曜磊跟吳德因正是兩個相反的存在。他們同樣擁有善良的本性,同樣經歷失去至親的痛苦,不同的是吳德因在絕望中越陷越深,譚曜磊則在消沉之後,重新振作起來,而且正因體驗過一無所有的絕境,他更懂得珍惜如今的美好。
所以絕境其實不只會讓一個好人變成壞人,也可能讓一個好人成為更好的人,這是我在譚曜磊身上看到的光輝。
▸ 房之俞
眾人尋覓已久的最後一位赤瞳者──房之俞,大概是《04 母親》中,僅次於吳德因重要的主角了!相信有不少人看到最後一章時,直接起雞皮疙瘩的吧!
其實我完全沒料到房之俞會在這一冊佔有這麼大篇幅,畢竟她在前幾冊的戲份很少,存在感薄弱到很難讓人記得,誰能想到這竟是作者留到最後的王牌 XD。
剛剛有說到,譚曜磊是個充滿光輝、如英雄般的角色,他拯救了蕭宇棠、馮瑞軒在內的許多人,可綜觀整個系列,卻未曾有人去拯救過他。
妻女的死在譚曜磊心中,仍是道深不見底的傷,即便多年過去,他也難以走出愧疚和自責,而房之俞的出現,正好療癒了他的傷口。
「親手逮捕自己的孩子,對一個父親來說,不是更痛徹心扉?我不要你承受這種心碎。」
──房之俞
就和傅臻一樣,房之俞從出生起便是個體貼的孩子,加上見過太多生離死別,所以她的體貼還比同齡孩子更加成熟。她能敏銳地察覺大人在想什麼,了解他們喜歡什麼樣的孩子,總是默默想辦法討人開心,不希望他們收養她後,會有半分後悔。
這樣一個體貼到令人心疼的孩子,在房蕙林和蕭宇棠的守護下,和失去過女兒的譚曜磊牽起了一段父女之緣。這段緣分既救贖了他們各自缺憾的人生,也使他們的世界重新擁有了色彩。
倘若這份美好能持續一輩子,想必也是個美好的結局,但房之俞身為赤瞳者,會被紅病毒侵蝕生命終究是無法擺脫的宿命。
房之俞和其他赤瞳者最不同之處在於,她不像宇棠和瑞軒那樣暴走過,反倒從小到大都能與紅病毒和平相處。也因為她不必擔心異能失控,才會那麼排斥接受綠苗的治療。
無論是小時候照顧她的玟月阿姨,或是養育她長大的譚曜磊,他們給予的親情,都是房之俞這輩子不想遺忘的寶物。所以比起紅病毒可能導致自己喪命,她更不希望帶著空白的記憶活下去。
她想好好守護自己愛的人,記得有關他們的回憶到最後一刻,再短暫、再痛苦,她也不允許自己忘了這些幸福。
「我願意用一切交換和爸爸在一起的所有回憶。」
──房之俞
我必須說,譚曜磊和房之俞的劇情絕對是《04 母親》的神來一筆。
起初看到結局時,我只覺得譚曜磊屢屢背負他人拋下的責任,實在太痛苦,忍不住替他不平。可在沉澱過後,我反而明白了他最後那句「心甘情願」是什麼意思。
小蒔的死對他而言,一直是道隱隱的傷,就算走過最痛苦的歲月,當他偶然聽到她哼的歌曲,仍會感到自責。但從收養房之俞後,對小蒔的愧疚也好,對自己的無力也罷,都隨著她的到來逐漸消弭。
她能明白小蒔當年的想法,引導譚曜磊走出多年的傷痛、原諒自己。也就是說,這段父女之緣拯救的,從來不只是孤苦無依的房之俞,還有陷入迷茫的譚曜磊。
其實讀前幾冊的時候,我也想過蕭宇棠是不是希望譚曜磊收養這個孩子,才會將最後一名赤瞳者交付給他,如今一想,或許她也是希望譚曜磊能因此走出陰霾,找回生命的色彩吧!
▌總結
本來只想簡單記錄個心得,沒想到最後還是寫了一大篇 XD,現在才發現,我對這個故事竟然有這麼多話想說。
老實說,我讀完第一遍時,心裡有一點點失望,主要是這冊關於「母親」的著墨,遠比我預期的少,而且吳德因、房蕙林、向志雲三人的故事同質性很高,並未為「母親」一詞帶來多元的色彩。就算作為主軸的吳德因祖孫線收得很好,可單靠這對祖孫撐起這個書名,我想還是略為單薄。
我私心覺得,這本書的標題可以下得遼闊一些,畢竟它將整個《赤瞳者》系列作了收尾,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是主角,單以「母親」為題,總覺得有些可惜。
另外,作者為赤瞳者等人下的結局也偏中規中矩,我不是不喜歡闔家歡樂的 Happy Ending,只是前三冊都將結局往悲劇方向引導了,看到這個結局時,就沒什麼驚喜感。
不過就像前面說的,《04 母親》最後關於譚曜磊和房之俞的劇情,幾乎稱得上神來一筆!尤其當我看到那些早已被遺忘的伏筆和被作者騙過的真相,全在最後一刻被揭開時,那個當下真的是既驚喜、感動、澎湃又悲傷。這個結局的震撼程度,絕對足以位列晨羽所有小說的前三名。
總而言之,比起前三冊可以用書名去期待故事發展,我認為單以「迎接系列結局」的角度享受《04 母親》更合適。作為系列的收尾作,《04 母親》不論伏筆回收、情感堆疊還是邏輯連貫都很優秀,很能想見若有讀者一次讀完四冊,看到最後會多麼驚喜。
《赤瞳者》系列的主題看似天馬行空,描述的內容卻再現實不過;它寫出了人性的殘酷,卻又帶出充滿盼望的結局;它充斥懸疑的氛圍,卻又刻劃了愛的不同模樣。
真的很謝謝晨羽寫出這麼一段精彩的故事!在《赤瞳者》陪伴度過的這一年多來,都不知不覺對裡面的角色有了情感,看著他們得到完滿的結局,心中也釋懷了不少。也謝謝 HANa 老師為主角們賦予了如此美麗的形象,每本書的封面都美得令人讚嘆,尤其四冊排在一起時,更是超級壯觀!
也順帶提醒有買到《04 母親》珍藏版的讀者,隨書附贈的明信片背面,還有一小段番外故事喔!我當初拿到書時太興奮,差點錯過這個彩蛋 XD
更多【聊小說】系列文章: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