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檢討(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烏克蘭進入動員,守軍的數量大幅擴增,而軍人素質也上升。因為連高學歷的烏克蘭人都參軍了,這在西方培訓新聞可以看出,高素質的烏克蘭軍人,使用武器上手極快。更重要的是,基層軍官素質提高,都能對國家整體戰略有清晰的認識,自然在前線戰術可以臨機應變。


上週提到步兵跟戰車,這周談點其他的。在空中與防空上,有什麼可以檢討的地方?

有,第一個要檢討的是我們心態,全世界只有一個美軍,我們不能把其他國家的空軍並列。筆者看了些制空權探討,覺得……說不定是定義要改,原本的完全制空權指的是完全控制空中,使敵軍無法活動,而這狀況看來也只有美軍可以達到完全制空的標準,其他國家恐怕是最多達到部分制空。(定義到唯一應該不能稱之為有效?)

空軍能量不足,俄國無法取得完整制空權

從俄軍對烏克蘭的進攻就可以看出,俄軍空中沒有24小時運作的預警機,其概念很像停留在冷戰,依靠地面塔台管制的蘇聯軍隊(舊蘇聯軍隊的防空論)。其實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只是一點都不像是有做空地協同的樣子。

開戰初期,烏克蘭防空方先被導彈襲擊,還存活的防空飛彈車,雷達是不敢開機的,必須大膽無畏的運用,在多台搭配下,極短時間內做到開機、鎖定、攻擊、關機轉移。同樣的俄軍也在獵殺這些地面防空武力,並常能立刻掌握,加以攻擊。

可以說戰爭初期是各顯神通,只是俄軍先一步敗退。不過說敗退也不對,俄空軍一直都沒處在敗的階段,只能說取得不了勝利,也控制不了烏克蘭天空,到今天僅僅能說,在俄軍地面控制區,其空軍可以取得部分制空權,而在烏克蘭控制區,可以把防空系統往前推的地方,俄軍連部分制空權都沒有。

俄空中劣勢,仍是飛機數量與人力素質問題?

為何狀況這麼糟糕?

一方面,俄軍的先進戰機數量沒那麼多,或者說打破我們傳統印象,真正可以列入先進電子作戰系統的戰機不多,有些曾被吹噓不差的,看來不過爾爾,連對付烏克蘭舊蘇聯裝備的防空力量,都僅能算是佔據優勢而非徹底壓制。

當空軍無法前進獵殺烏軍的防空,就只能一半依靠地面推進,取得地上的安全。但烏軍戰線收縮,也代表原本數量不夠的防空飛彈集中,搭配還存在的戰機,戰力在部分區域高於俄軍,數量導致質變,使得俄空軍不敢深入。

筆者個人嚴重懷疑,俄國飛官的素質是否夠強,還是高素質人力都被打光了?因為第一階段作戰時,不少俄機展現其勇猛果敢,各位要明白,獵殺敵人雷達車、防空飛彈車也要勇氣,因為你可以打人家、人家也可以打你。尤其是深入敵境,己方僚機不多,如何搭配打擊,膽小如鼠者可做不到。而在第二階段,俄軍出動次數少,深入打擊更少,原因何在?

反過來看,烏克蘭的防空系統,開戰前被認為多為老舊蘇製品,面對同樣知道底細的俄軍,恐怕撐不過多久,結果也是跌破專家眼鏡。

空地一體,各國說了很多年,看來可以對中大型規模以上國家成功執行者,也只有美帝,第二名都做成這樣,顯然不是有演習就夠的。

無法全天候制空,讓烏克蘭獲得摸清俄軍底細的時間

究其原因,還是跟進攻、防守差異脫不了關係。

俄軍進攻模式非常標準,先是大量導彈襲擊,攻擊雷達、防空中心,以及沒有運動的車輛。緊接著就是空軍出動,攜帶反輻射飛彈,獵殺可能運作的防空飛彈車,同時間空優戰機也保持制空權,以利其他對地攻擊機可以發揮。

但顯然,俄軍戰機數量不足以保持長時間的制空,跟波灣戰爭時美軍幾乎是全程Online不能相比。這給了防守方很多時間轉移陣地,以及思考如何反擊的方法,尤其是軍方會評估敵我戰力比,確認哪些方法有用。當初期的震撼過去,軍人回復冷靜,總會找到辦法。

而進攻方反而漸漸陷入焦躁,畢竟烏克蘭的防空飛彈數量,開戰前多少是一清二楚,以空軍的角度來說,確定敵軍還有100發,跟保有500發,狀況是完全不同。導彈襲擊、空軍打擊後,若計算上還有非常多的飛彈存在,會嚴重干擾往後作戰計畫。

這裡就有戰損比,俄軍損失多少,可以換到烏軍多少?若評估後實在划不來,使用空軍全天候壓制的選項就會消失。而事後來看,俄羅斯空軍的準備,完全就是開戰就壓重注,第一局若沒取得夠多戰果,支撐力是不足的。

不能速決壓勝,俄軍被迫打人力消耗戰

此外,筆者嚴重懷疑俄空軍欠缺夜戰能力。請不要誤會,這不是指完全不行,而是整體看來沒有裝備齊全,或是另一種可能,光電系統匹配不足,初期有能力的戰機被擊落後,夜戰能力就等比級數下降。

如果俄軍都如此,那我們或許該檢討自己的想法,全世界能夠做到全天候空中壓制,夜晚如白晝般作戰的國家,也就只有美國。俄軍並不弱,只是裝備現代化不足,本就無法進行中長時間高強度的現代化作戰,遇到頑抗到底的烏克蘭,很快就要拿家底,變成冷戰時期的戰爭。

問題是,冷戰時期的戰爭,是需要大量步兵的,俄國人力根本不足,更不要提前蘇聯的步兵來源有不少就是來自烏克蘭。這無限迴圈怎麼處理?

不是第二名弱,而是第一名太強,導致我們對前段班的認知有誤,第一名考100分,第二卻只拿到50,這可能更接近實況。

這場戰爭對筆者來說,算是對之前業界經驗的確認,確定了光電設備這些玩意,並不是你說有就有,還得要看搭配跟實戰經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烏俄戰爭的一個簡短戰鬥影片,也只是過去一年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烏俄之間的一小部份,不過也是整場烏俄戰爭的一個縮影,可以從中看出無人機的效益、砲擊的威力,以及烏軍究竟如何與一個世界強權在正面戰爭中打平的。
Thumbnail
這是烏俄戰爭的一個簡短戰鬥影片,也只是過去一年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烏俄之間的一小部份,不過也是整場烏俄戰爭的一個縮影,可以從中看出無人機的效益、砲擊的威力,以及烏軍究竟如何與一個世界強權在正面戰爭中打平的。
Thumbnail
當不少人還以為戰爭很快就會以俄羅斯的勝利而結束時,突然發現,俄羅斯可能被擊敗的徵兆。前幾天的戰鬥,除了信息被封閉或歪曲的俄羅斯及其僕從國還有多數人堅信勝利外,已經很少有人再相信俄羅斯是不可戰勝的了。
Thumbnail
當不少人還以為戰爭很快就會以俄羅斯的勝利而結束時,突然發現,俄羅斯可能被擊敗的徵兆。前幾天的戰鬥,除了信息被封閉或歪曲的俄羅斯及其僕從國還有多數人堅信勝利外,已經很少有人再相信俄羅斯是不可戰勝的了。
Thumbnail
我們事後已經知道,烏克蘭雖然懷疑美國預警的可信度,但不代表停止對俄軍的情報收集。由於烏東已經跟俄國交戰多年,烏克蘭有非常豐富的敵後收集情報經驗,加上語言相通,要假扮親俄派去做反間也不難。
Thumbnail
我們事後已經知道,烏克蘭雖然懷疑美國預警的可信度,但不代表停止對俄軍的情報收集。由於烏東已經跟俄國交戰多年,烏克蘭有非常豐富的敵後收集情報經驗,加上語言相通,要假扮親俄派去做反間也不難。
Thumbnail
這不是和平時期放假出門找路,你可以花時間拿地圖出來研究半天,戰場上很確定有敵軍坦克出沒,一秒鐘的延遲都會是致命的。若正好又遇到敵軍襲擊,不會有閒情逸致翻地圖確認狀況,更別說你前方的僚車剛剛才被擊毀,自己即將是下一個。筆者的意思是,開戰三天後沒打下基輔,包括筆者在內,都開始認為這場戰爭將會曠日廢時。
Thumbnail
這不是和平時期放假出門找路,你可以花時間拿地圖出來研究半天,戰場上很確定有敵軍坦克出沒,一秒鐘的延遲都會是致命的。若正好又遇到敵軍襲擊,不會有閒情逸致翻地圖確認狀況,更別說你前方的僚車剛剛才被擊毀,自己即將是下一個。筆者的意思是,開戰三天後沒打下基輔,包括筆者在內,都開始認為這場戰爭將會曠日廢時。
Thumbnail
情報收集的遲緩,導致修正作業來不及,至少趕不上進攻計畫,且俄國士官素質與軍官落差甚大,導致除了少數軍官,多數人都不具備制定計劃的能力,進一步壓垮參謀作業。反過來說,烏克蘭守軍都是在地人,有些人經營戰場很久,對這些細節非常清楚,這對數量較少的守軍來說就是優勢,可以集中火力在能夠進攻的路線上。
Thumbnail
情報收集的遲緩,導致修正作業來不及,至少趕不上進攻計畫,且俄國士官素質與軍官落差甚大,導致除了少數軍官,多數人都不具備制定計劃的能力,進一步壓垮參謀作業。反過來說,烏克蘭守軍都是在地人,有些人經營戰場很久,對這些細節非常清楚,這對數量較少的守軍來說就是優勢,可以集中火力在能夠進攻的路線上。
Thumbnail
俄國決定入侵烏克蘭,對大多數民眾而言很震撼,對軍事有點認識的人更是震驚,研究更多者則是不可置信。這筆者之前提過很多次,扣除情報單位能獲取較詳實作戰資訊者,一般專業者的眼光,會對俄國的行動感到非常不可理解,理由極其簡單。
Thumbnail
俄國決定入侵烏克蘭,對大多數民眾而言很震撼,對軍事有點認識的人更是震驚,研究更多者則是不可置信。這筆者之前提過很多次,扣除情報單位能獲取較詳實作戰資訊者,一般專業者的眼光,會對俄國的行動感到非常不可理解,理由極其簡單。
Thumbnail
其他先進裝備更不用提,空軍的價格極為昂貴,但數量無法多到形成壓制,少量質精反而成為不敢運用的拖累。陸軍的先進戰車,看似效能大為提升,但在作戰上面對的不是戰車決戰,而是複合城鎮防禦、步炮、步戰協同的烏軍,此時單一性能不是重點,能不能形成數量加火力的總體優勢才是。
Thumbnail
其他先進裝備更不用提,空軍的價格極為昂貴,但數量無法多到形成壓制,少量質精反而成為不敢運用的拖累。陸軍的先進戰車,看似效能大為提升,但在作戰上面對的不是戰車決戰,而是複合城鎮防禦、步炮、步戰協同的烏軍,此時單一性能不是重點,能不能形成數量加火力的總體優勢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