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梨泰院踩踏事件之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梨泰院的事件已經過了幾天,這幾天,才有空將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說真的,要說「感同身受」,這畢竟是韓國的事,說有多痛有點矯情;但沒感覺又不至於,後來想想,是覺得很錯愕吧?是「怎麼會發生這種事」的感覺?這事……比我寫的恐怖小說還要恐怖吧?

後續的新聞鋪天蓋地而來,不管是電視媒體還是網路平台,都在討論這件事,真正讓我覺得看不下去的,是人們對這事件的留言反應。

有的覺得這就像八仙塵暴事件;有人則沾沾自喜「幸好我沒去」;那其它泛政治性的留言我更是略過不看(說不看,還是有些字眼落到眼裡),好像發生這種事,是那些年輕人自找的。

我自己是覺得,誰願意發生這種事?如果知道會出意外,也會有不少人選擇離開吧?意外之所以是意外,就是因為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降臨?就有點像是你出門要去買午餐,平常都走左邊那條路,今天想說換條路,走右邊那條比較不常走的路,結果跌到水溝裡……只是這次的水溝太大、太深了……

如果知道今天出門,會負傷回家,或是天人永隔,會有人願意這麼做嗎?(好吧!我承認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那麼,對於那些不論是身體或心理留下創傷的人,或是面對家人回不了家的親屬們,是不是可以多一點同理心?就算心底真的有這種想法,也可以選擇留言或不留言。(當然了,這是個人自由,無法可管。)

我自己也想過,如果自己處在那種環境,在無法呼吸下,身體所受的壓迫……想歸想,光是想像就覺得壓力很大,那些身陷其中的人更不用說。還有,眼睜睜看著這些事件發生,又無力阻止的人,心裡也不好受吧?既然網路另外一端的我們無法給予幫助,那能做的也不過就是少打幾個字……

有個朋友在臉書上針對這件事表示,這只是他們選擇生活的一種方式。是啊!就算人們是因為玩樂而失去性命或受傷(梨泰院事件、八仙塵爆等),也不至於用責罵的方式對待。有些人責罵的背後多少帶著疼惜的口吻;有些語氣則高高在上。

這種傷害之後的修補,路途是非常遙遠的,就算無法忘記,在站起來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更多支持的力量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洛琳的沙龍
93會員
351內容數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故事」、「寫作」、「文章」、「文字」。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自由工作」、「WFH」、「接案心得」。
梅洛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成立於1991年的吞兵衛元祖居酒屋旗下新推出韓式料理--「韓濟蔘雞湯專門店」。
Thumbnail
2025/04/30
成立於1991年的吞兵衛元祖居酒屋旗下新推出韓式料理--「韓濟蔘雞湯專門店」。
Thumbnail
2025/04/27
「立體」人物並不一定是討喜的,很可能讓人討厭,甚至氣得牙癢癢地,但他可以可愛又可恨,或是可恨又可憐。
Thumbnail
2025/04/27
「立體」人物並不一定是討喜的,很可能讓人討厭,甚至氣得牙癢癢地,但他可以可愛又可恨,或是可恨又可憐。
Thumbnail
2025/04/25
說到日式料理,腦子不由得浮現出日本廚師穿著白色的廚師衣裳,在客人面前握壽司或是切生魚片的畫面,看著主廚動作俐落的製作出一道道精緻菜肴,就像是場視覺饗宴。位於板橋車站不到十分鐘腳程的騰壽司鍋物すししゃぶ 的無菜單料理,可以看到主廚如同表演般的過程,然後將海底的鮮味一道道送入口中,對於喜歡吃
Thumbnail
2025/04/25
說到日式料理,腦子不由得浮現出日本廚師穿著白色的廚師衣裳,在客人面前握壽司或是切生魚片的畫面,看著主廚動作俐落的製作出一道道精緻菜肴,就像是場視覺饗宴。位於板橋車站不到十分鐘腳程的騰壽司鍋物すししゃぶ 的無菜單料理,可以看到主廚如同表演般的過程,然後將海底的鮮味一道道送入口中,對於喜歡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梨泰院的事件已經過了幾天,這幾天,才有空將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說真的,要說「感同身受」,這畢竟是韓國的事,說有多痛有點矯情;但沒感覺又不至於,後來想想,是覺得很錯愕吧?是「怎麼會發生這種事」的感覺?這事……比我寫的恐怖小說還要恐怖吧? 後續的新聞鋪天蓋地而來,不管是電視媒體還是網路平台,都在討論這件
Thumbnail
梨泰院的事件已經過了幾天,這幾天,才有空將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說真的,要說「感同身受」,這畢竟是韓國的事,說有多痛有點矯情;但沒感覺又不至於,後來想想,是覺得很錯愕吧?是「怎麼會發生這種事」的感覺?這事……比我寫的恐怖小說還要恐怖吧? 後續的新聞鋪天蓋地而來,不管是電視媒體還是網路平台,都在討論這件
Thumbnail
南韓首爾梨泰院因為萬聖節慶祝活動,發生大規模推擠、踩踏傷亡事件,造成重大傷亡的憾事,屬於瞬間發生的人為災難,發生之後,參加活動的民眾無論受傷與否,原本平順的生活一夕之間都會產生劇烈的變化,有些人是在現場經歷推擠、踩踏的驚恐過程,有些人是目睹罹難者的畫面,有些人是朋友罹難過世,但不管是什麼狀況,心理上
Thumbnail
南韓首爾梨泰院因為萬聖節慶祝活動,發生大規模推擠、踩踏傷亡事件,造成重大傷亡的憾事,屬於瞬間發生的人為災難,發生之後,參加活動的民眾無論受傷與否,原本平順的生活一夕之間都會產生劇烈的變化,有些人是在現場經歷推擠、踩踏的驚恐過程,有些人是目睹罹難者的畫面,有些人是朋友罹難過世,但不管是什麼狀況,心理上
Thumbnail
只是被加入醫療團群組,怎麼有種想放鞭炮的感覺 一個月前初次體驗了醫療團後,上週突然被恩准(笑)加入了醫療團的群組… 事後才發現一連串讓我有點哭笑不得的緣由… 事情是這樣的… 上週屋哩大姊問我要不要一起報名消防隊的救護義消,準備好資料就可以拿去後補。因為我還是個醫療團菜鳥,所以還特別請屋哩大姊問問醫療
Thumbnail
只是被加入醫療團群組,怎麼有種想放鞭炮的感覺 一個月前初次體驗了醫療團後,上週突然被恩准(笑)加入了醫療團的群組… 事後才發現一連串讓我有點哭笑不得的緣由… 事情是這樣的… 上週屋哩大姊問我要不要一起報名消防隊的救護義消,準備好資料就可以拿去後補。因為我還是個醫療團菜鳥,所以還特別請屋哩大姊問問醫療
Thumbnail
10月29日晚間,韓國梨泰院發生萬聖節派對推擠事故,造成156人死亡的慘劇,消息傳出舉世震驚,我在看到新聞的時候也覺得很難過,在此獻上祝福,希望逝者安息、傷亡者的家屬也都節哀。
Thumbnail
10月29日晚間,韓國梨泰院發生萬聖節派對推擠事故,造成156人死亡的慘劇,消息傳出舉世震驚,我在看到新聞的時候也覺得很難過,在此獻上祝福,希望逝者安息、傷亡者的家屬也都節哀。
Thumbnail
生活心得與黎泰院事件觀點分享
Thumbnail
生活心得與黎泰院事件觀點分享
Thumbnail
一早起床,就被南韓萬聖節踩踏事件給刷了屏。這本事疫情后的一次狂歡,卻演變爲一場萬人矚目的災難。 歷年來,踩踏事件就層出不窮。2010年柬埔寨首都潑水節的踩踏事件,2014年12月31日的跨年夜,上海外灘的慶祝元旦活動也發生過踩踏事件,2021年美國休士頓音樂節的踩踏事件。世界各地因節日歡樂而造成的悲
Thumbnail
一早起床,就被南韓萬聖節踩踏事件給刷了屏。這本事疫情后的一次狂歡,卻演變爲一場萬人矚目的災難。 歷年來,踩踏事件就層出不窮。2010年柬埔寨首都潑水節的踩踏事件,2014年12月31日的跨年夜,上海外灘的慶祝元旦活動也發生過踩踏事件,2021年美國休士頓音樂節的踩踏事件。世界各地因節日歡樂而造成的悲
Thumbnail
(感受到心中有一股很大的重力需要被疏通掉,而且將會循序漸進地釋放) 當成千上萬的人擠到一條小巷子裡那種密不透風、沉重的擠壓感,這是地球母親此刻面臨的感受:超載。 透過社群上不斷釋出的影片,你們得以想像那種自己的感受,彷彿就在現場,感受到那個無能為力和痛苦,而那也正是地球媽媽此刻的感受。
Thumbnail
(感受到心中有一股很大的重力需要被疏通掉,而且將會循序漸進地釋放) 當成千上萬的人擠到一條小巷子裡那種密不透風、沉重的擠壓感,這是地球母親此刻面臨的感受:超載。 透過社群上不斷釋出的影片,你們得以想像那種自己的感受,彷彿就在現場,感受到那個無能為力和痛苦,而那也正是地球媽媽此刻的感受。
Thumbnail
其實梨泰院事件應變文 我沒打出來的就是 若你當下真的要活著回家 最好的方式有可能就是… 「抓別人的腳爬起來」 當然我上一篇講的都很簡略或是自身觀察想法 若要研究得更仔細透徹請參考其他專家說法或建議
Thumbnail
其實梨泰院事件應變文 我沒打出來的就是 若你當下真的要活著回家 最好的方式有可能就是… 「抓別人的腳爬起來」 當然我上一篇講的都很簡略或是自身觀察想法 若要研究得更仔細透徹請參考其他專家說法或建議
Thumbnail
如果不是在臉書看到有人轉貼舊文,我壓根早就忘了這件事。 其實我當時在新聞上聽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我不可否認我當時一點都沒有覺得很驚恐的情緒,我甚至還覺得有點好笑,可能是當世界荒謬到一種程度的時候,我就覺得就算有人做這種事也不奇怪了。
Thumbnail
如果不是在臉書看到有人轉貼舊文,我壓根早就忘了這件事。 其實我當時在新聞上聽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我不可否認我當時一點都沒有覺得很驚恐的情緒,我甚至還覺得有點好笑,可能是當世界荒謬到一種程度的時候,我就覺得就算有人做這種事也不奇怪了。
Thumbnail
因為一場發生在疫情中的知名娛樂場所大火,有那麼一瞬間將大眾的關注焦點轉移到了這場人間悲劇事件中來。或許是為了在這個遙遙無期的壓力與悶煩負面情緒找到一個可以「被合理怪罪」的代償對象,因此能看到嗜血的媒體、嘩眾取寵的政客們紛紛爬上自己的領域制高點開始先一步對施工業者、經營業者、主管機關…等進行審判。
Thumbnail
因為一場發生在疫情中的知名娛樂場所大火,有那麼一瞬間將大眾的關注焦點轉移到了這場人間悲劇事件中來。或許是為了在這個遙遙無期的壓力與悶煩負面情緒找到一個可以「被合理怪罪」的代償對象,因此能看到嗜血的媒體、嘩眾取寵的政客們紛紛爬上自己的領域制高點開始先一步對施工業者、經營業者、主管機關…等進行審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