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時,以「三家分晉」作為記事開端。
春秋時代,晉國幾經內鬥,最後只剩智、韓、趙、魏四大家族,到了三家分晉之前,以智家的主人智瑤最為囂張,韓家主人韓虎、魏家主人魏駒都不敢公然得罪智瑤,只有趙無恤公然拒絕了智瑤的無禮索取。
然後,心高氣傲的智瑤便以老大之姿,喊來了韓虎、魏駒跟他站在同一陣線,一起攻打趙氏家族,也就是史上的「晉陽之戰」,後來戰局逆轉,演變為歷史上為人熟知的「三家分晉」。
這段歷史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趙無恤選擇晉陽城作為退守據點的原因。
從趙無恤的爸爸趙簡子當家時開始,晉陽城的管理人尹鐸,多年來就堅持以「獲取民心」作為治理核心,至於其他城市則不是這樣。
《資治通鑑》原文是這樣寫的:
簡子使尹鐸為晉陽。請曰:「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障乎?」簡子曰:「保障哉!」尹鐸損其户數。簡子謂無恤曰:「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為少,無以晉陽為遠,必以為歸。」
父輩積德,於是子孫有了避禍的條件。
趙無恤深知,大部分的百姓其實根本不會在乎是誰當家,更何況,「晉陽之戰」是晉國內鬥,趙家所謂的「敵人」對於百姓們而言,不過是很熟悉的國人,也就是,對大部分百姓而言,他們會覺得:都是晉國人,為什麼我要為你賣命?
熊逸對於這段歷史如是解釋:
這場戰爭,對於趙無恤本人和趙氏家族而言,一旦失敗,就意味著身死族滅。而對於趙氏家族統治下的百姓而言,勝敗其實很無所謂,敗了無非是換個主人,繼續給新主人納糧當差。
總之,趙無恤能依靠的只有晉陽城了,所以決定據守晉陽。
關於晉陽之戰的發端,《資治通鑑》這麼寫: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於趙襄子,襄子弗與。智伯怒,帥韓、魏之甲以攻趙氏。襄子將出,曰:「吾何走乎?」從者曰:「長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罷力以完之,又斃死以守之,其誰與我!」從者曰:「邯鄲之倉庫實。」襄子曰:「浚民之膏澤以實之,又因而殺之,其誰與我!其晉陽乎,先主之所屬也,尹鐸之所寬也,民必和矣。」乃走晉陽。
「如何讓人們為我賣命?」這是令政客們千百年來樂此不疲、孜孜不倦的管理學議題──身為一名老百姓其實是很需要讀歷史的,一旦我們有能力洞悉政客們的處心積慮,才不會一代一代盲目地甘願,甚至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為他們當炮灰。
然而,讀歷史需要很小心,要練習批判性思維。因為,每一部史書都有自己的觀點,史家們對於很多歷史事件的翻譯、解讀各有不同。就像司馬遷在《史記》裡記錄了很多怪力亂神的故事,藉著神鬼之說來肯定或否定某些歷史事件,這些描述看在正經八百的司馬光眼中,大概會翻翻白眼,權當童話故事看待,無法信以為真。
當然,司馬光也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自然也就有他的侷限。
後來晉陽城被水淹三年,民不聊生、易子而食,趙無恤為了家族不滅,仍然不願為了百姓安生而投降,直到韓、魏兩家清楚地意識到了「脣亡齒寒」紛紛倒戈,晉陽之戰才終於發生了大逆轉,智瑤也迎來了死期,智家一族幾乎全滅,從此便開啟了韓、趙、魏「三家分晉」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