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對於“男主外女主內,女性必須相夫教子”的傳統觀念,比起儒家的宗主國更加堅持地傳承下來。大致到了二戰時期,男性勞動力缺乏,女性不得不外出工作才開始拋頭露面步入社會。戰後,受益於韓戰的爆發,美軍就近在日本採購戰爭所需物資讓日本經濟開始復甦,而後日本經濟開始進入高速成長年代,女性就業人口也緩步增加。
只不過長年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女性能從事的工作內容多數屬於輔助性質,且一旦步入婚姻殿堂,多數女性會選擇離職,成為全職的家庭主婦,專心照顧家庭。
雖然如此,邁入工商發達的現代社會,全職家庭主婦的比例逐年減少。與此相對,雙薪家庭的比例逐年增加。兩者的比例反轉恰好出現在日本的經濟泡沫破滅後的1991年。往後,即便兩者數量互有高低表現,最終在日本長年的經濟不景氣大環境下,雙薪家庭的數量還是逐年增加,明顯拉開差距。
由上方圖表可看出,橘線代表雙薪家庭數量,藍線代表全職主婦家庭數量,橘線走勢越來越攀升。
那麼日本女性是否願意成為雙薪家庭的一份子?
SONY生命保險針對在職女性的問卷調查中“赫然發現”其實日本女性的內心似乎並不是很樂意外出工作,她們更憧憬能夠成為家庭主婦。而且越年輕的已婚女性越希望當個家庭主婦。統計結果表明,如果能隨心所欲選擇的話,20歲年齡層的女性,有43.2%希望成為家庭主婦,33.3%不這樣認為,23.5%是中間派(隨意哪邊皆可),而年齡越長的女性越明顯跟年輕女性不同。
女性の活躍に関する意識調査2022/SONY生命保險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有人分析認為,主要受到育兒及家務負擔過重影響年輕已婚女性的意願。日本越來越少三代同堂大家庭,佔據大多數的只有二代人的小家庭。而且日本鮮少有祖父母自願幫忙帶孫子,很多當媽媽的女性必須親自帶孩子。絕大多數第一次當媽媽的女性肯定沒有育兒經驗,不習慣照顧幼兒之外還要顧及工作,體力負擔非常沉重。而且日本男性依比例而言,多數不肯幫忙負擔育兒及家務,更加劇女性的負擔。
以上的分析雖然有一定道理,我自己認為可能只是流於表面理由。
依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的2019年統計資料,全國的首次結婚平均年齡,男性31.2歲,女性29.6歲。各地最晚婚城市為東京,男性32.3歲,女性30.5歲。順帶提一下,日本每年約有60萬對配偶結婚,同時也有20萬對配偶離婚,大致是3:1的比例。
晚婚現象在日本也是普遍存在,真正的懷孕育兒大軍主力應該是30歲之後的女性。而問卷調查中可以發現30歲年齡層的女性,有33.3%希望成為家庭主婦,34.0%不這樣認為。比20歲年齡層女性的數據低上9.9%,而且不這樣認為的反而比例更高一些些。
我的觀點,日本女性希望成為家庭主婦的更深層次原因,應該與日本社會自古以來的男尊女卑現象有非常大的關聯。關於男尊女卑的說明可參考拙作《
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
當職場給與女性不公平待遇,無形中也會讓她們內心冀望能夠有個逃避的場所,而家庭就是她們最好的避風港。同時現代社會多種多樣的娛樂環境讓越年輕的人,身心年齡越晚成熟,很難沉下心來接受現實。
最後,寫作本文查詢資料才發現,現階段,日本與台灣的雙薪家庭比例非常近似,都在7成左右。這點打破了我的認知誤區,原本我以為台灣應該遠高於日本。XD
突然好奇心起,如果在台灣也進行同樣的問卷調查,其結果不知是不是也和日本類似。
2022/11/10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