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有萬利在人間

留有萬利在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忘了是陳之藩還是哪一位前輩學者作家,曾在某篇文章透露,當年他要到美國留學,因為沒有機票錢而跟胡適先生借。多年後學成歸國再遇到胡適,想還他錢,胡適先生卻說:「哦,我早就忘了,反正我給出去的錢,沒有期望要回來。何況我這是栽培一個非常有才氣的學生,我知道我這麼投資,永遠是一本萬利的。」

留有萬利在人間,這是個多麼寬闊的胸襟啊,記得國學大師錢穆講過一個故事。他曾經到某個深山路上,看到有個老道人在指揮工人在道觀前種樹,錢穆隨口問他準備種什麼,老道人回說種夾竹桃。錢穆很驚訝,再問說為什麼不是種松樹柏樹類呢?

那位老道人說,松柏長得太慢,種夾竹桃我很快就可以看到開花。錢穆感嘆,名山古剎應當配上百年千年的老樹,只想立刻享受成果的老道人胸襟未免太狹隘了。

古希臘的諺語說:「植樹者不思樹下乘涼,國家才得以興盛。」這也是留有萬利在人間的氣度。

也想起印度聖雄甘地的小故事,有一次他搭火車時,腳上有一隻鞋被推擠的人群擠掉了,落在鐵軌上,這時火車已經開動,來不及下車撿回來,只見甘地立刻脫下另一隻鞋,用力扔到掉落的那隻鞋的旁邊。同伴覺得他的行為很奇怪,只見甘地笑著說:「讓撿到的人有一整雙鞋子吧!」

是的,只要多點體貼的心,我們都可以把善意在世間流傳。

不要把追求目標過程碰到的障礙當成目標

英國作家理查柯克說:「別浪費時間去超越你對蛇蠍的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迴避牠們。」

蛇蠍當然只是比喻,這個句型或提醒可以套用在人生的很多事物上,也就是只要還有迴避的空間,繞過去比正面迎戰來得有效率多了。

「愚公移山」只是個成語,就像所有勵志格言般,都只是期待而不是會在真實世界裡發生的事。

我會跟有心參與公益團體當志工的朋友提醒:「不要把追求目標過程碰到的障礙當成目標。」意思是說,雖然每個志工都是不為名不為利,只為組織訴諸的理想在奉獻,但是,做事情的是有血有肉有情緒的人,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做事方式都不一樣,在一起做事過程中的不同意見與摩擦一定是免不了的,萬一在溝通過程中態度、語氣稍一不慎,彼此就結下樑子了,也許會讓我們生氣、灰心、想放棄、離開組織,也就是我所謂的「障礙」,可是只要組織的理想還在,還值得我們繼續付出,那這個障礙就完全不重要,只要繞過去就好了。

除了當志工之外,在我們的工作或生活,甚至交朋友或與家人相處也都是一樣,當我們花心力去對抗某件事情時,要提醒自己用更高更全面的觀點來審視,對抗值不值得?如果後面有更重要的東西,或許就繞過這個障礙,將我們的精力與時間放在值得追求與付出心力的目標上面。

raw-image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