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這一生....鄉村與城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955年,我出生在宜蘭三星,馬路邊的一間破舊的磚瓦房。家中有十一個兄弟姊妹,我排行老八,有三個哥哥,四個姊姊,三個妹妹。母親在家,帶小孩,種菜,餵豬,飼養雞鴨鵝,料理三餐。
父親是土水師傅,帶著幾個哥姊,在外面幫人起灶,做水溝,砌牆,堆堤防,是地方上有名的砌石師傅。家無田地,種菜的地是租來的,房子也是父親和兄姊,用廢棄的建材自己蓋的。
因為鄉下工作機會少,父親帶著大哥和大姊到台北討生活,落腳在景美。工作穩定後,在我六歲時,全家才搬到台北。我也遠離了自然,快樂的童年,來到台北都市,那是1950年的事。
先租一間不到四坪大的房間,住全家十三個人,展開了我另一個都市人生。廚房在走廊上,我的課桌椅是一張椅條,天還沒黑前,搬到門口的地方寫功課,讀書。
後來,父親和兄姊,利用撿來的廢棄建材,在景美仙跡岩山坡上,蓋了一間十幾坪大的屋舍,也在可以瞭望整個台北市景的乓邊,加蓋一間小屋,作為我的書屋,開窗就可以看到總統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0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8.龍眼樹下 三、四歲的時候,我長得瘦弱,但卻挺著一個大肚子。鄰居跟母親說:<這個孩子,肚子裏有蛔蟲。>小時候家裡沒有零食,父母親也沒有多餘的錢,給孩子們買吃的,十一個兄弟姊妹,只靠父親,大哥打工維生。 嘴巴饞時,就會自己跑到菜園裏,採摘母親種的大小黃瓜,或挖地瓜當零食,衛生習慣也沒那麼好,
小時候住宜蘭三星鄉下,家裡養了一些雞鴨鵝,那時候沒有飼料,都要用米食餵養。但當時環境貧苦,人都吃不起米飯,怎麼可能給動物們吃?養的豬也只能吃餿水,去別人家拿廚餘給豬吃。 雞鴨鵝除了自己到稻田、草地,撿拾昆蟲、種子吃,我們就會去抓非洲大蝸牛,敲碎硬殼,切碎後餵牠們,雞鴨鵝就會長得又肥又
<哇!這裡好多青蛙啊!>兄長友伴們帶著我,到一個小池塘,經過時,許多田蛙<撲通!撲通!>一隻接著一隻,跳下池塘沼澤裏。每個人拿著一根剛從竹圍裏,砍下來細細長長的竹竿,綁上一條細麻繩。 <來,這個給你。>三哥拿了一條青蛙腿放在我手上。<啊!>我驚叫一聲,把手上的青蛙腿丟得遠遠的。<膽
每年秋收割稻後,還有地瓜田收成時,母親都會帶著我們,到田裡撿稻穗、地瓜。 小時候家裡貧窮,沒有自己的土地,只有租來幾分地種蔬菜,稻米需要去米店買。收割後,田裏總有一些被農夫遺漏的米粒和稻穗,我們就拿一個臉盆,一粒粒,一串串的撿。 大家在秋收後的稻田,四處巡走撿拾,聞著泥土和稻子
長埤湖摸田貝 住家附近的山谷裏,有一個長型天然的湖泊,裡面有許多魚蝦、貝類。假日兄長們會帶著我們,爬過一座山頭,再溜滑梯般,滑落山谷稻埕埤湖。當時還沒有修建公路。 <哇!好美麗的湖水喔!>一到湖邊,被碧綠的湖水和山林倒影所吸引。因我們的到來,驚起一群在這裡覓
<哇!是蛇!>當我把手伸進稻田地面的洞裡,準備把躲藏在土裡的泥鰍、鱔魚、鯽魚抓出來,手觸摸到硬硬的鱗片,抓出一條水蛇,驚慌失措地把牠丟得老遠,同伴們也都驚嚇得大叫,四處逃走。 以前住宜蘭三星鄉下,每到稻田收割後,家裡的兄長,都會帶我和鄰居的小蘿蔔頭們,提著竹籠,到稻田裡抓魚去。 四、五
◎8.龍眼樹下 三、四歲的時候,我長得瘦弱,但卻挺著一個大肚子。鄰居跟母親說:<這個孩子,肚子裏有蛔蟲。>小時候家裡沒有零食,父母親也沒有多餘的錢,給孩子們買吃的,十一個兄弟姊妹,只靠父親,大哥打工維生。 嘴巴饞時,就會自己跑到菜園裏,採摘母親種的大小黃瓜,或挖地瓜當零食,衛生習慣也沒那麼好,
小時候住宜蘭三星鄉下,家裡養了一些雞鴨鵝,那時候沒有飼料,都要用米食餵養。但當時環境貧苦,人都吃不起米飯,怎麼可能給動物們吃?養的豬也只能吃餿水,去別人家拿廚餘給豬吃。 雞鴨鵝除了自己到稻田、草地,撿拾昆蟲、種子吃,我們就會去抓非洲大蝸牛,敲碎硬殼,切碎後餵牠們,雞鴨鵝就會長得又肥又
<哇!這裡好多青蛙啊!>兄長友伴們帶著我,到一個小池塘,經過時,許多田蛙<撲通!撲通!>一隻接著一隻,跳下池塘沼澤裏。每個人拿著一根剛從竹圍裏,砍下來細細長長的竹竿,綁上一條細麻繩。 <來,這個給你。>三哥拿了一條青蛙腿放在我手上。<啊!>我驚叫一聲,把手上的青蛙腿丟得遠遠的。<膽
每年秋收割稻後,還有地瓜田收成時,母親都會帶著我們,到田裡撿稻穗、地瓜。 小時候家裡貧窮,沒有自己的土地,只有租來幾分地種蔬菜,稻米需要去米店買。收割後,田裏總有一些被農夫遺漏的米粒和稻穗,我們就拿一個臉盆,一粒粒,一串串的撿。 大家在秋收後的稻田,四處巡走撿拾,聞著泥土和稻子
長埤湖摸田貝 住家附近的山谷裏,有一個長型天然的湖泊,裡面有許多魚蝦、貝類。假日兄長們會帶著我們,爬過一座山頭,再溜滑梯般,滑落山谷稻埕埤湖。當時還沒有修建公路。 <哇!好美麗的湖水喔!>一到湖邊,被碧綠的湖水和山林倒影所吸引。因我們的到來,驚起一群在這裡覓
<哇!是蛇!>當我把手伸進稻田地面的洞裡,準備把躲藏在土裡的泥鰍、鱔魚、鯽魚抓出來,手觸摸到硬硬的鱗片,抓出一條水蛇,驚慌失措地把牠丟得老遠,同伴們也都驚嚇得大叫,四處逃走。 以前住宜蘭三星鄉下,每到稻田收割後,家裡的兄長,都會帶我和鄰居的小蘿蔔頭們,提著竹籠,到稻田裡抓魚去。 四、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約六歲以前,住在金山的這棟房子還沒改建,那時房子窄窄的,只有現在的一半。房子共有三層樓:一樓是客廳、廚房和飯廳。二樓住阿公阿嬤、二叔叔、還有平常生活在台北的小姑姑。三樓是已經成家的三叔叔和我爸,兩個小家庭各住一間小房間。
我父親是南部人,因工作的緣故,我出生於台北,之後因阿嬤年紀大了,父親請調回到南部。南部高雄是我的家鄉,我們起初是住在一個叫做甲仙鄉的地方生活,大姑媽小姑媽也都在附近居住,兒時有許多記憶都是在兩位姑姑家。其實真正的老家並不再這裡,只因老家在偏遠的山區,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所以下山後第一個算是有開發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嚴格來說,我不是八斗子人,我七歲才搬到八斗子的,父親是雲林人,母親是台北人,他們結婚初期在和平島租房子住,後來在海大附近巷子內買了小小的房子,因為漁業興盛、八斗子建港,老爸決定從油漆工轉職去跑船,才到八斗子買了房子定居下來。 小學一年級的我只有每天上學放學的印象,從來沒有去“八斗子”的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市出生並在貧民區長大的故事。他分享了家庭成員和兒時的瑣事,並講述了他曾經面臨的心理困擾和挫折。最後,作者積極展望,強調他活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中,並藉此經歷來克服困難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我十二歲時,父親在桃園郊區買了一棟房子,門前就是一個大型埤塘,居住環境還算清幽。 後來埤塘填了一半,蓋起了縣政府,後面的一半在不久後,也填了蓋文化中心。莫名其妙的我家變成了文教區,以前的堤岸變成了縣府路。 從蓋了縣政府,又變成市政府以後,左右鄰居都知道,遲早會有人來談改建,所以大家都把錢用在可移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從小生長在台北都市裡的我,只要媽媽說要回苗栗總是會帶著很期待的心希望那一天趕快的到來,每一年平均都會回苗栗的鄉下一至二次左右,那時候年紀小可以跟表兄弟姐妹們在田野裡跑來跑去的。 外婆家是二合院,二合院的圍牆是用紅磚頭所砌起來的,外圍看上去都是綠油油的稻田,圍牆內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空地那是曬穀場,曬穀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約六歲以前,住在金山的這棟房子還沒改建,那時房子窄窄的,只有現在的一半。房子共有三層樓:一樓是客廳、廚房和飯廳。二樓住阿公阿嬤、二叔叔、還有平常生活在台北的小姑姑。三樓是已經成家的三叔叔和我爸,兩個小家庭各住一間小房間。
我父親是南部人,因工作的緣故,我出生於台北,之後因阿嬤年紀大了,父親請調回到南部。南部高雄是我的家鄉,我們起初是住在一個叫做甲仙鄉的地方生活,大姑媽小姑媽也都在附近居住,兒時有許多記憶都是在兩位姑姑家。其實真正的老家並不再這裡,只因老家在偏遠的山區,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所以下山後第一個算是有開發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嚴格來說,我不是八斗子人,我七歲才搬到八斗子的,父親是雲林人,母親是台北人,他們結婚初期在和平島租房子住,後來在海大附近巷子內買了小小的房子,因為漁業興盛、八斗子建港,老爸決定從油漆工轉職去跑船,才到八斗子買了房子定居下來。 小學一年級的我只有每天上學放學的印象,從來沒有去“八斗子”的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市出生並在貧民區長大的故事。他分享了家庭成員和兒時的瑣事,並講述了他曾經面臨的心理困擾和挫折。最後,作者積極展望,強調他活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中,並藉此經歷來克服困難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我十二歲時,父親在桃園郊區買了一棟房子,門前就是一個大型埤塘,居住環境還算清幽。 後來埤塘填了一半,蓋起了縣政府,後面的一半在不久後,也填了蓋文化中心。莫名其妙的我家變成了文教區,以前的堤岸變成了縣府路。 從蓋了縣政府,又變成市政府以後,左右鄰居都知道,遲早會有人來談改建,所以大家都把錢用在可移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從小生長在台北都市裡的我,只要媽媽說要回苗栗總是會帶著很期待的心希望那一天趕快的到來,每一年平均都會回苗栗的鄉下一至二次左右,那時候年紀小可以跟表兄弟姐妹們在田野裡跑來跑去的。 外婆家是二合院,二合院的圍牆是用紅磚頭所砌起來的,外圍看上去都是綠油油的稻田,圍牆內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空地那是曬穀場,曬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