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2018)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20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沒有辦法不哭。一切都水到渠成,劉以豪和陳意涵演技都很到位,情感無比真摯,我們只能淚流滿面。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有些缺點,例如劇情老套、敘述感太重,或劇情設計(逼你哭)的痕跡明顯。還好因為演員演技與細節設計自然等等,有稍微跳脫出悲情故事會有的濫情,呈現「你比我更重要」的情感模樣。

「如果愛情可以解釋的話,就不會有人因為愛情而痛苦了。」

劉以豪讓人驚艷。他的溫暖使這份悲傷非常有層次感,讓人心如刀割。陳意涵常常微笑,可是那笑容,是以悲傷為基底,在淚中開出的花。兩人配合的相當好,那股熟悉與親近,襯托出的心痛相當扣人心弦。有許多幕都讓人印象深刻,例如劉以豪飾演的K在天橋上狂奔,完全讓觀眾感受到他的痛徹心扉;或婚禮上陳意涵飾演的Cream邊笑邊掉淚,讓我想到五月天〈知足〉裡的歌詞:「笑著哭,最痛。」

張書豪(史上最可憐的牙醫?)、陳庭妮(眼線很美哈哈)和鬼鬼吳映潔(Bonnie覺得可以XD)也都在角色裡活得很自然,讓K和Cream的愛情,有了更多不一樣的凝視。

以下小雷。

導演和編劇在映後QA時間幽默的分享了很多拍攝時的小故事,例如劉以豪一開始太投入角色,導演怕他封閉到生病,就以不同味道的精油讓他區分自己現在是劉以豪還是K;陳意涵的哭功很強大,連導演的「右邊眼睛流下一行淚」這種要求都能完美做到,讓他覺得這女孩很像機器人XDD

張書豪跟導演分享了他對於牙醫這個角色的認知,他覺得誠實是感情走向未來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雖然故事中這兩任女友都沒有真的愛上祐賢,可是Cream讓他覺得未來有希望;導演也和觀眾分享了他對陳庭妮的觀察,他覺得陳庭妮在演不同角色時都很有自己的味道,有屬於自己的氣場,很適合演Cindy這樣的角色。

導演與編劇相當浪漫,給了觀眾一個機會投入這場沒有條件且「只為你著想」的愛情。我參與的那場特映觀眾全是學生(恩我也是哈哈哈),啜泣聲此起彼落,因為太感傷,我甚至無法因為旁人哭到快斷氣或擤鼻涕聲音太大而分心笑場。全體大合照時,導演還教導大家新版眼淚手勢,最後以小貓女的手勢作結(Bonnie存在感太強XDD)。

雖然哭的很心碎,但我還是想吐槽一下,Cream難道沒有閨蜜嗎?她的生命中難道沒有其他值得的事情嗎?...嗯,看在這是個跳脫現實的愛情故事,以豪又好迷人,我就寬容地(?)放劇情邏輯一馬吧XDD

avatar-img
瑟西的沙龍
8會員
129內容數
關於韓劇、日劇、陸劇、英劇或美劇的心得或劇評。一集集的時光,彷彿戲如人生,充滿各種主觀性,與各種的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瑟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個很清純的故事。因為太愛了,所以我們相伴一生。沒有惡意的阻撓誤會、狗血的犧牲奉獻,或不忍直視的生離死別。一切都如初。 「如果遇到真正的愛情,你的世界也會像電影般閃閃發亮。」—卓别林。 《今夜,在浪漫劇場與妳相遇》不只是個純粹的愛情故事,更是對電影產業的浪漫致敬之作。
這是一部相當奇妙的電影,殭屍的加入與《傲慢與偏見》這個經典愛情之作格外契合,形成一個浪漫又恐怖的故事。 其實仔細想想並不意外,因為當年珍·奧斯汀創作《傲慢與偏見》就是在批判滿眼財富的功利婚姻,而婚姻的形容詞,不就是浪漫又恐怖嗎?
這部電影不愧是改編自日本女生票選想讓男生閱讀的戀愛小說第一名XDD 這是一個很美、很乾淨的奇幻愛情故事,像剔透的水晶,或夢裡在月光下吟唱的貓,靈動又溫柔。電影裡的光影、畫面與配樂都非常唯美,劇情看似簡單,但所有的伏筆與細節都充滿巧思,最初以為是溪流,最終才發現是汪洋。
我大愛《傲慢與偏見》!從1995年BBC製作、由柯林佛斯飾演達西先生的影集,到2005年綺拉奈特莉飾演伊莉莎白的電影,這個故事超越了時間,幾乎可以說是愛情故事裡,永恆的經典之作。但它不只是愛情。 珍·奧斯汀描寫情感的功力太強大
愛情向來是個偉大的命題,例如它超越性別(或者說無關性別)。但這個故事並不打算從每個人都有愛的權利談何謂愛情,或強調同性戀人如何辛苦但堅韌的抵擋外界的一切。這是一部非常接地氣的電影,因為愛情不只是偉大,它還是日常,例如早晨的一個吻,或一起看向的遠方。
這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這類在友情與愛情之間打轉的電影,劇情通常容易預測,但就像我很喜歡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一樣,我也喜歡這個故事。他們繞了一大圈,在各自的生活裡浮沉,最後終於確認了彼此的心意,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這是個很清純的故事。因為太愛了,所以我們相伴一生。沒有惡意的阻撓誤會、狗血的犧牲奉獻,或不忍直視的生離死別。一切都如初。 「如果遇到真正的愛情,你的世界也會像電影般閃閃發亮。」—卓别林。 《今夜,在浪漫劇場與妳相遇》不只是個純粹的愛情故事,更是對電影產業的浪漫致敬之作。
這是一部相當奇妙的電影,殭屍的加入與《傲慢與偏見》這個經典愛情之作格外契合,形成一個浪漫又恐怖的故事。 其實仔細想想並不意外,因為當年珍·奧斯汀創作《傲慢與偏見》就是在批判滿眼財富的功利婚姻,而婚姻的形容詞,不就是浪漫又恐怖嗎?
這部電影不愧是改編自日本女生票選想讓男生閱讀的戀愛小說第一名XDD 這是一個很美、很乾淨的奇幻愛情故事,像剔透的水晶,或夢裡在月光下吟唱的貓,靈動又溫柔。電影裡的光影、畫面與配樂都非常唯美,劇情看似簡單,但所有的伏筆與細節都充滿巧思,最初以為是溪流,最終才發現是汪洋。
我大愛《傲慢與偏見》!從1995年BBC製作、由柯林佛斯飾演達西先生的影集,到2005年綺拉奈特莉飾演伊莉莎白的電影,這個故事超越了時間,幾乎可以說是愛情故事裡,永恆的經典之作。但它不只是愛情。 珍·奧斯汀描寫情感的功力太強大
愛情向來是個偉大的命題,例如它超越性別(或者說無關性別)。但這個故事並不打算從每個人都有愛的權利談何謂愛情,或強調同性戀人如何辛苦但堅韌的抵擋外界的一切。這是一部非常接地氣的電影,因為愛情不只是偉大,它還是日常,例如早晨的一個吻,或一起看向的遠方。
這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這類在友情與愛情之間打轉的電影,劇情通常容易預測,但就像我很喜歡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一樣,我也喜歡這個故事。他們繞了一大圈,在各自的生活裡浮沉,最後終於確認了彼此的心意,有一個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