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基郊山]土城八星報喜=五連星+三小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活動時間:2020.08.13

天氣:陽光熱情到爆

參加隊伍:本原蟲亂亂走

路線行程:公車清化里下車→內冷水山(礦補2008號)→青龍嶺→大尖山→二尖山→新加坡山→牛埔頭山(礦補2010號)→茅仔埔山(礦補2009號)→清水石門山(礦補2012號)→崙子山(礦補2011號)→德霖科技大學(門口公車站)

此周本原蟲炎夏半日行的路線,就近找了土城周圍的小山頭,看到居然有八星報喜這樣喜氣洋洋的路線?看了一下內容,所謂八星報喜就是土城五連星+土城三小福,寫到這邊應該大家還是跨謀吧(我也是霧沙沙啊~),就爬山的人喜歡給路線取個響亮的名稱咩,五連星是5個建設廳礦補的基石(連號喔~我就這樣被連號的礦補基石吸引啦),三小福則是大尖山、青龍嶺及新加坡山三座山頭(然後我又"順路"繞去看一下二尖山,我是不是可以取個"九珠連"的勁爆名稱),反正是隨便人湊的啦!這樣加起來八星報喜可以走一圈。(本來只是想把五個礦補連號基石小小走一圈,阿哉打開地圖一看,有人不太合作,跟其他基石離好遠,看樣子還是要和土城大尖山一起走啊~都已經去到大尖了,乾脆二尖山也去探望一下)

7:14 搭656公車(還有很多公車可到,有到德霖科大的就可以),至土城的清化里下車。之前來走大尖山和步道,從萊爾富旁邊的巷子一直馬路踢進去,這次知道要從神秘入口,就是福興宮穿過。

raw-image

進來後就是非常清楚的一條路徑,有往青龍嶺的路牌,而且這前段周圍都是居住的社區,也有提醒登山客安靜借道的標牌。

raw-image

往大尖山的山徑大概算是土城這區居民的後花園吧!路上常可遇見其他山友或來散步的人,我自己一人在這走也很自然,不然在一些較冷門的路線,常被人關心說你自己來喔?
啊我就常常前一天才決定路線咩~不過還是很感謝被關心(或是被餵食),在山上山友彼此總是要多互相關心問候幾句,萬一有人走丟了也好通報。

raw-image

7:21 一開始就是鋪設良好的水泥階梯,爬樓梯精神都來了(我討厭爬樓梯,嗚嗚~)

raw-image

7:29 走上來較平緩處,土路旁的草地,就能看到基石,今日的五連星第一星:內冷水山(H88M),建設廳礦補2008號。早晨的陽光微微透進樹林,大家都醒來囉!(進度1/8...欸~並不是這樣算啊!)

raw-image

喔喔~就是這道光啊~雖沒有神蹟降臨,但照耀我要前進的道路。

raw-image

7:41 經過一排相思樹後,看到這棵像打勾勾的樹幹。

raw-image

7:47 走一段用木板將土路隔出來的階梯往上,來到大岩石旁的窄路,因為是大眾化路線,圍繩設施或鑿石階梯都有熱心人士維護。

raw-image

7:50 叉路口,右側山徑往大尖山,前方直接上去往青龍嶺,如果走右邊就會漏掉青龍嶺,所以先往前走木棧階梯上去,到青龍嶺再轉往大尖山(都有小路相通)

raw-image

7:57 順著路上來就到一處平台,周圍有設置椅子和一些健身小器具(例如水管單槓、呼拉圈),宛如當地民眾健身聊天的基地,在附近找了一下,看到樹上掛了青龍嶺的大牌子,此處無基石,所以就是以此牌子當標記,這樣目標進度2/8。

raw-image

8:05 從青龍嶺不用原路下去,旁邊有小徑通往大尖山,會跟剛剛的大尖山差路相會。順著路徑走過來,步道旁有木製觀景台,走過來看,哇~展望不錯。朦朧的山形,左邊是觀音山系,右邊是大屯山系至七星山。

raw-image

繼續往海上延伸,看到隔著海的那一頭,有一排建築物,瞬間有種海市蜃樓的錯覺(後來貼在網路上,山友跟我說應該那邊是林口囉!)

raw-image

8:18 慢慢往上爬著階梯,總也是會到,土城大尖山,H274M,圖根點。
請注意,這邊蚊子"超級多",我拿草本防蚊液出來噴也沒什麼效果,趕快拍照好離開比較實在。旁邊的展望處,可以看到下面土城的市鎮,但畫面中好幾條電線,拍照難避開,就不放照片了。

raw-image

有一組爸爸帶著小兄妹爬上來,小妹妹餓了說要吃點心,爸爸拿出巧克力要拆時說:蚊子好多啊,我們繼續往前走再找地方吃。我猛點頭,小朋友細皮嫩肉體溫高,蚊子更愛啊~所以我就跟在親子組後面一起往前走,逃離土城大尖山。

raw-image

8:24 順著步道走就來到大平台,此處常有居民在運動,起登時如果從產業道路終點走上來大尖山,則是會接到此處。這個平台廣場直行可去南勢角方向,往右邊轉下去,先去二尖山原路來回。

raw-image

從平台廣場下方的慈聖宮門口經過廟埕路過,走到水泥路,路邊有牌子,右前方往二尖山,左邊轉上去又可回到平台廣場處。

raw-image

8:30 一路走過來,遇到休息涼亭處,去年在這邊打轉,還問休息喝茶的阿姨二尖山怎麼去,遇到內行人指路,現在則路邊放置有二尖山的方向路牌。

raw-image

走過來一分鐘就到叉路口,右側不起眼的小路,右上到電塔處就是二尖山(往前直走就下山啦)

raw-image

8:34 這次過來路邊雜草有整理過,路徑雖小但蠻清楚,來到二尖山,H231M。本來在電塔下有一個台電的基石,但是我這次去看,已經被挖走了...二尖基石,我們懷念你。這顆不在八星報喜內,是額外加菜(路線進度3.5/8?),突然想說加上二尖就是九顆,我是不是可以取個"土城九連珠"這般響亮的名稱?

raw-image

8:48 原路回到靠近平台廣場處,右轉走石板步道往南勢角方向,這條路線可以一路通到南勢角山、外挖子山。

raw-image

8:52 石板步道會接到下方的產業道路水泥路,這邊有間天母宮,門前的水池(許願池)有造景,雖然是迷你小池子,也是有繁複的假山假水假錢幣。

raw-image

水泥路走到底有路牌,左轉進入青山綠水步道。欸~這不是寶可夢吧!哪裡來的妖孽!七月版口袋"怪物"

raw-image

8:58 這條短短的青山綠水步道有團體認養維護,種植了整排花草,也有做欄杆和放置休息長椅。來到叉路口,走右邊往圓通寺方向。

raw-image

轉過來不久隨即遇到叉路,右轉樓梯一直爬上去就是新加坡山,算是走稜線路。往前平坦的石板步道繼續走是腰繞路,兩條路線到圓通寺的叉路口會接在一起。嗯~不能出國去新加坡,不然爬個土城新加坡吧!

raw-image

9:08 之字形略陡的水泥階梯一路走上來,抵達寬敞大平台和搭建的木板涼亭,樹幹上有紙牌寫:新加坡山,H285M,無基石。本日進度4/8(看起來好像一半了,結果並沒有啦~)

raw-image

一位在新加坡山頂下棋乘涼的阿伯,看我獨自走上來,指著旁邊說:去那裏可以看到101喔~(讚啦!果然台北近郊的人,都是用看到101當地標)

raw-image

9:25 上新加坡觀景台後左轉,沿著瘦稜走,就會下到石板路,和剛剛的山腰路接在一起,左邊有石板路往圓通寺,直行往五城山、文筆山,可一路走到烘爐地。往五城山方向走幾步路,左邊有小山徑往牛埔頭山,再往前走幾步,又邊則有山徑下四海工專。先上去牛埔頭山,再原路回來,下四海工專。

raw-image

9:28 牛埔頭山,H271M,建設廳礦補(No.2010),牛埔頭山,去年來了2次,拍照敷衍一下就好。牛埔頭山頂在樹林間無展望,有一塊小空地,繼續往前走可以往圓通寺出去。今日行程進度5/8,不過這一區都是自己比較熟的路,走起來不用找路。

raw-image

9:39 山徑下坡來到整理得很漂亮的大草地及寬敞的休憩亭子(四方亭?),在此處和一位阿伯閒聊,他說了好幾處三峽和新店那邊的路線,說之前他都爬那一區的山,還笑說我等等要走的小山頭沒聽過,是不是都很矮,天氣熱不要撿那些很低的山啦~(嗚嗚~阿我就基點病咩)在山上獨行時,常會遇到親切的山友,彼此進行山友間可愛的閒話家常。

raw-image

9:47 揮別阿伯離開四方一路往下走,來到微弱小溪流,下去就是菜園和產道了。

raw-image

10:09 走到柏油路後,就是一路踢著馬路(青雲路)往外走,來到復興宮,此處是下一座山的入口,拿出手機航跡在這邊比對找路線。

raw-image

拿著手機在這邊來回對航跡後,原來登山口在聖公廟後面。樓梯上去二樓的廟埕,有飲水機、洗手台和休息座椅,從背包挖出裝備來沖杯熱咖啡小歇,旁邊有幾位維護聖公廟環境的阿姨笑說你都有自己準備吃的捏~(阿我就怕在山上餓到咩),知道我在找路後,指著香案旁邊樓梯親切的說,後面的路有山友來走,但不知通去哪,前陣子看過有人走又撤退,路況不好你就下來喔!

raw-image

喝完咖啡還可以洗杯子,很舒適的休息空間。而且可能因為躲在二樓,一般遊客比較少上來。萬古聖公對我而言是很新鮮的宮廟,我完全搞不清楚祭祀哪尊神明耶?(對於台灣的早期宗教發展文化也常抱持著好奇心),本來以為可以看到神明雕像本人,結果祭拜的香案上放的是牌子直接寫萬古聖公...
後來上網查更有歷史意義,原來清化里這一區本來是煤礦區(難怪那麼多礦補的基石),有好幾個礦場,我剛剛走的馬路青雲路,早期就是運煤的台車道。萬古聖公是當初要拓寬道路時,取得天上聖母指示及旁邊地主捐地,拓寬道路及建廟入火安座,供俸的是萬聖公。(看到後來我還是不知道誰是萬聖公啊?查其他萬聖公廟,可能是大樹有靈,大樹公之類,不過我在這個廟邊沒看到大樹)
詳細的說明請看:土城-復興煤礦及兩座宮廟介紹

raw-image

10:27 喝咖啡補充元氣後,收好裝備告別阿姨們,從水泥階梯順著往上走,來到復興宮後方,可以看到復興宮的屋頂裝飾,蠻有趣的。

raw-image

一路往上,一開始是一個個水泥板砌出來的階梯,不久就轉為土路,路跡還能判斷,但路況的確不太好,細沙石陡坡且少人走,兩旁植物和雜草長到路上來,細沙土路面天氣乾燥倒還好,不會滑得太厲害。下雨天就完全不適合,上下坡都滑。

raw-image

10:54 上稜線後路就比較乾淨且清楚,經電塔和竹林後不久,來到茅仔嶺,H170M,礦補2009號。基石周圍的空地堆著落葉,反而有種秋日美感(可是此時是很熱的夏天),算一下今日進度完成6/8了。

raw-image

可以看出路徑,繼續前進,樹幹上偶有遠翠和北港召會的登山布條,沿著山腰路緩下。雖有路跡也是少人走,一路要揮登山杖除蜘蛛絲

raw-image

11:09 從比人高的芒草堆撥出來,就是柏油路,順著柏油路往下走,看到天靈宮的牌子,穿過天靈宮前方的大大的廟埕,繼續走柏油路往下,從這裡開始都在踢柏油路,又接近中午,被太陽曬到哇哇叫。

raw-image

11:16 從天靈宮一路走馬路出來,穿過ㄇ形金屬門,接到石門路,左轉走在石門路上。

raw-image

一直順著石門路走,但可能天氣太熱,我下意識都想找山徑躲進去,對照著航跡要轉彎時,有時就轉到民宅門口,其實就是一直走在石門路的馬路上。

raw-image

11:25 叉路口,右轉石門路。欸~不是啊~往前是石門路,右轉也是石門路,我每次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找路時,都很佩服郵差,常常直的橫的都同樣路名...

raw-image

11:26 轉進來石門路才走一下下,看到這個牌子,石門路50號,要右轉上去。我還來回走動,確認手上的航跡要轉彎沒錯。

raw-image

11:31 從紅磚農舍旁往上,此時剛好有附近農地的主人和狗來此活動,我問一下路之後,他說後面山路往上可以到天上山沒錯,但是少人走,路比較不清楚,叮嚀我注意一下路況。

raw-image

主要是上去短短的溪溝這段植物太茂盛路不清楚,上去後要偏右順著山腰走,容易誤以為是溪溝往上直走。

raw-image

11:42 接到稜線上,路就清楚了,還有官方路牌!左轉往天上山,指著我來的方向寫石門山,往右沒牌子,但是可以出德霖科技大學,所以左轉去摸山頭後原路來回,下德霖。

raw-image

轉往天上山方向,路口看到簡易土地公廟,先跟土地公打招呼,不然這幾段路走的人比較少,都要摸一下。(因為比較常有人走的天上山大縱走會走文筆山、五尖山那邊的路線,較少有人從石門路這邊走,我還真的不知道這裡可以通到天上山哩)

raw-image

有鐵柵門保護的小福德宮。

raw-image

一兩處裸露的沙土陡坡,也有架繩。

raw-image

上方經過電塔,所以路旁還摸了顆台電基石。

raw-image

快接近稜線時,舊路可能從檳榔園腰路過去,因為看到有舊布條,不過有倒木還是植物太茂盛擋住前路,所以找一下看到現在路徑從左側繞上去。

raw-image

11:53 出來是一片漂亮舒服的杉木植林,還有寬敞明顯的路徑,感覺上就是適合當地人散步的地方。上稜後走在平坦的稜線。

raw-image

11:59 我才享受涼爽寬敞的稜線路不久,不經意的就到了。清水石門山,H195M,建設廳礦補2012號。看來進度已經完成7/8,可是後面路好像還有點長?(叫出地圖看一下距離)

raw-image

因為已經中午,這片杉木林實在漂亮又舒服,有涼風吹還有設置板凳,乾脆坐下來邊享受森林浴邊喝一杯再出發(咖啡剛剛喝掉了,我只好挖出氣泡酒跟杉樹們乾杯)。

raw-image

12:20 回到福德廟,跟土地公道別後繼續往前,這側的路徑比較清楚,順著稜線往下走。

raw-image

12:29 接到產業道路,路旁有路牌,看到崙子山0.45K,感覺好像即將練功大成,只是這路牌的方向被扭曲,到底是怎樣啊?走在水泥產業道路往前

raw-image

12:30 原來如此,左邊下去是忠義路,右邊上去往崙子山,難怪路牌被扭曲過,本來路牌設置的方向是錯誤的。

raw-image

此段路就很清楚的山徑,一路往前走,畢竟德霖後方的路線也是附近居民的散步路線。天氣太熱完全提不了速度,只好慢慢晃。

raw-image

12:36 前方崩塌過,往右上高繞。

raw-image

吃中飯了~人面蜘蛛在打包便當

raw-image

12:50 經過一片芒萁後,終於來到今日的最後一顆山頭,崙子山(又名朧眼湖山),H147M,建設廳礦補2011號,總算把2008~2012號,5個號碼數過了。但是還要走下山到公車站。

raw-image

德霖後方的山路都很清楚,比較陡的坡度有拉繩,雖然都有遮蔭,但沒風真的好悶熱,即使是下坡也只能熱烘烘慢慢走,大熱天走這種矮郊山又無風路線,真的是有基點病。

raw-image

13:08 接到下方的水泥小路了,此處是德霖的後山。往左往右都可以出去,拿出地圖看一下誰比較短(已經墮落到一點路都不想繞了),選左邊啦~下到水泥路口時,還有官方設置的路牌,指著我下來的路,標示往天上山(3.6K)和崙子山(0.6K)。

raw-image

13:11 其實在校園裡,我反而容易迷路耶~因為我不知道現在位於哪一棟建築物啊!校區建築物繞一繞反而容易走遠路,平常是還可以當作逛校園欣賞,現在只覺得又熱又累想早點出去,看著路旁這三坨藝術品,直接打開咕狗地圖看校門口在哪,讓他導航最短路線好了。

raw-image

遠遠看到這棵大榕樹枝幹和氣根分布很漂亮,腳還是不爭氣的走過來欣賞。

raw-image

13:21 出校門直走,過橋來到青雲路,好笑的是還拉咕狗地圖看左轉還是右轉公車站牌比較近。左轉就看到站牌了。

raw-image

這一次沒有當地餐點的同場加映,因為我站在公車站牌下張望時,公車就來了,乾脆直接搭公車回家,洗澡吹冷氣喝水果酒比較爽啦。

基點病小補充,關於鑛物課和建設廳礦補的差異(因為我也常搞混):
鑛物課: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所立,用於礦業探勘測量。
建設廳礦補:戰後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所立。
用年紀分就是鑛物課比較老,礦補比較年輕,喜歡老基石(跟骨董一樣越老越值錢的概念)的人,會比較傾向抓鑛物課基石。

此次路線航跡參考健行筆記(我是逆著走,還有多了二尖山一小段而已):
土城八星報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1會員
117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十月芒花季,爬台北大縱走第三段正是時候......。 路線:小油坑→七星山主峰→東峰→冷水坑→冷擎步道→擎天崗環形步道→頂山石梯嶺步道→風擎步道→坪頂古圳親山步道→風櫃嘴,共15公里
Thumbnail
十月芒花季,爬台北大縱走第三段正是時候......。 路線:小油坑→七星山主峰→東峰→冷水坑→冷擎步道→擎天崗環形步道→頂山石梯嶺步道→風擎步道→坪頂古圳親山步道→風櫃嘴,共15公里
Thumbnail
之前聽說九五峰可以看到很美的景色,一直想著有天要來去看看,就是今天了!
Thumbnail
之前聽說九五峰可以看到很美的景色,一直想著有天要來去看看,就是今天了!
Thumbnail
今天是個晴朗的日子,我決定去挑戰台北市的第一高峰——七星山。這座海拔1120公尺的山峰,是小百岳之一,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重要景點。我從網路上查了一下,發現七星山有四條登山步道,分別是小油坑、冷水坑、苗圃和夢幻湖。每條路線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難度,讓我有點眼花撩亂。不過,既然是第一次來,我還是選擇了最簡
Thumbnail
今天是個晴朗的日子,我決定去挑戰台北市的第一高峰——七星山。這座海拔1120公尺的山峰,是小百岳之一,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重要景點。我從網路上查了一下,發現七星山有四條登山步道,分別是小油坑、冷水坑、苗圃和夢幻湖。每條路線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難度,讓我有點眼花撩亂。不過,既然是第一次來,我還是選擇了最簡
Thumbnail
以前走過七個七星,這兩年陸續有些七星山周圍的點位被發現,紛紛被取以七星之名,於是就有了七星12連走行程,我不再只有7顆龍珠,而是可以把七星山XX峰一次收齊。除此之外,在七星山的茂密箭竹林中,還有各種秘境:七星池、山神廟、恐龍接吻石、祭壇、金字塔等,完全是七星秘境大滿貫啦!
Thumbnail
以前走過七個七星,這兩年陸續有些七星山周圍的點位被發現,紛紛被取以七星之名,於是就有了七星12連走行程,我不再只有7顆龍珠,而是可以把七星山XX峰一次收齊。除此之外,在七星山的茂密箭竹林中,還有各種秘境:七星池、山神廟、恐龍接吻石、祭壇、金字塔等,完全是七星秘境大滿貫啦!
Thumbnail
八星報喜這麼喜感的名字,是所謂五連星(內冷水山、茅仔嶺山、牛埔頭山、崙子山、清水石門山,5個礦補連號基石)+三小福(土城大尖山、青龍嶺、新加坡山)連起來走一圈,我又去看了二尖山,是不是可以取"土城九珠連"更勁爆的名稱?大尖山那附近的路徑都很清楚,茅仔嶺這端則是少人走幾乎都在和蜘蛛絲奮戰,且夏天悶熱。
Thumbnail
八星報喜這麼喜感的名字,是所謂五連星(內冷水山、茅仔嶺山、牛埔頭山、崙子山、清水石門山,5個礦補連號基石)+三小福(土城大尖山、青龍嶺、新加坡山)連起來走一圈,我又去看了二尖山,是不是可以取"土城九珠連"更勁爆的名稱?大尖山那附近的路徑都很清楚,茅仔嶺這端則是少人走幾乎都在和蜘蛛絲奮戰,且夏天悶熱。
Thumbnail
炎夏半日輕鬆行,偷懶的搭公車上到內寮站開始走,從內寮古道走往內雙溪古道過坪林坑溪,走五指山水路上到北五指山大草原,草原上陽光直曬很燦爛,風大沒有想像中熱,360度的環景視野加送好久沒看到的牛牛,還有一隻小牛耶~從高頂山經高頂山西南峰接內雙溪古道出去。西南峰有牛蠅,叮人很痛,樹林內常有風,夏天不悶熱
Thumbnail
炎夏半日輕鬆行,偷懶的搭公車上到內寮站開始走,從內寮古道走往內雙溪古道過坪林坑溪,走五指山水路上到北五指山大草原,草原上陽光直曬很燦爛,風大沒有想像中熱,360度的環景視野加送好久沒看到的牛牛,還有一隻小牛耶~從高頂山經高頂山西南峰接內雙溪古道出去。西南峰有牛蠅,叮人很痛,樹林內常有風,夏天不悶熱
Thumbnail
聽說最近有人把竹基山的路徑整理好,領隊揪大家趕快衝啊~當天往返南投地利村爬竹基山。位於地利村上方的竹基山算是冷門山,路過此處的山友大多是進入丹大林道走六順七彩,誰聽過竹基山?陣陣檳榔花的香味,沿途展望可見雙龍後方群山,在悶熱的天氣小心穿越芒草邊坡懸崖,摸一下三角點,登山人的樂趣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Thumbnail
聽說最近有人把竹基山的路徑整理好,領隊揪大家趕快衝啊~當天往返南投地利村爬竹基山。位於地利村上方的竹基山算是冷門山,路過此處的山友大多是進入丹大林道走六順七彩,誰聽過竹基山?陣陣檳榔花的香味,沿途展望可見雙龍後方群山,在悶熱的天氣小心穿越芒草邊坡懸崖,摸一下三角點,登山人的樂趣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Thumbnail
七彩湖東進西出紀錄:深埋於中央山脈的七彩湖,是台第二大的壯麗高山湖泊,一旁坐擁金黃草原的六順山,則是台灣最後被納入的百岳。此行自東側萬榮林道出發,穿過林田山遺跡後經六順山抵達七彩湖。回程改走西側丹大林道,一覽東西送電的歷史。此為詳細時間軸與各點描述,方便各位山友規畫行程時作為參考。
Thumbnail
七彩湖東進西出紀錄:深埋於中央山脈的七彩湖,是台第二大的壯麗高山湖泊,一旁坐擁金黃草原的六順山,則是台灣最後被納入的百岳。此行自東側萬榮林道出發,穿過林田山遺跡後經六順山抵達七彩湖。回程改走西側丹大林道,一覽東西送電的歷史。此為詳細時間軸與各點描述,方便各位山友規畫行程時作為參考。
Thumbnail
這是【天上山】基點,已經被層層木棧包住,看不太出來原始模樣。 【天上山】是土城這一帶山系的最高峰,標高430,小百岳編號018。 完整遊記:【多次訪【天上山】:〖朝山步道〗【天上山】【青源山】【文筆山】【五城山】】。 土城眾多小山頭大都歸納稱為天上山脈,土城眾多步道路線多以【天上山】為中心,互相連
Thumbnail
這是【天上山】基點,已經被層層木棧包住,看不太出來原始模樣。 【天上山】是土城這一帶山系的最高峰,標高430,小百岳編號018。 完整遊記:【多次訪【天上山】:〖朝山步道〗【天上山】【青源山】【文筆山】【五城山】】。 土城眾多小山頭大都歸納稱為天上山脈,土城眾多步道路線多以【天上山】為中心,互相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