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事情的一開始都是參與。作者起心動念學習茶道的原由,僅僅只是「 與其因為找不到想做的事而焦躁不已,不如開始做些具體的事 」;「 無論甚麼都好。即使是日本傳統老掉牙的東西… 」。因為距離大學生活結束只剩一年的時間,對1956年出生的日本女性來說,未來的茫然由此可見。
茶道是一種生活風格,是一種定於當下的儀式。作者以散文書寫的方式娓娓道出25年來學習茶道的體驗( 我看的是2002年的版本 ),以及人生隨著時間的流動,周遭人事物出現的變化。述及因未婚夫不忠而婚約取消、搬離父母親的家而獨自生活、父親昏倒過世、茶友的生活…等,文章筆觸並無太大的情緒形容,淡淡的融合進茶道的每個步驟環節,從而感悟當下人生。
「真正的學習之道,就是在教授者的面前將自己歸零,敞開心胸從頭學起。…人在學習事物時,…讓心淨空無一物,才能無所窒礙的容納任何事物。」( 44頁 ) 「 … 這天的茶會哩,我發現一個相當眼熟的東西,一幅寫著 日日是好日 的字畫。我們上課的地方,總是掛著這樣的匾額。…往後的日子哩,我才逐漸印證了 日日是好日 這句話的深意。」( 92頁 ) 「…對過往風、水、雨味道的記憶剎時間立即湧現,所有感觸又驟然消失。就這樣,發現過去無數的自己存於現在的自我中和而唯一地活著。」( 128頁 )
對茶道自然上手之後,漸漸地從自然界的四季變化…松風、夏天的茶、櫻花、雨天聽雨..的感受,體悟出與自然相繫並且順其自然過日的幸福。
「…日日是好日 這句話出自中國佛書《碧巖錄》 的禪語。」( 230頁 )意謂滿足於當下的日子。然而,當下究竟該如何滿足才能日日是好日? 集中精力於當下、用心於當下、放開眼界,活在當下…是作者因茶道帶來的15種幸福之其三,這讓我想起金剛經「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偈語,如此感知當下串連成充實的每一天。
「 任何人進了卡拉OK都可以唱歌,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將同一首歌唱得感動人心,令人熱淚盈眶。做菜也是如此,誰都可以做出填飽肚子的菜,但做得出令人元氣大增、吃得感動的料理的人卻不多。」(頁156)茶道需要臨場展延示感,或者親臨參與感受,每個茶人的體悟層次與其生命經驗有關係。作者書寫茶道整個儀式的同時又將自己25年的生活大小事毫無違和地向說故事般串連整本書,讀起來安靜中彷彿也在體會「自然」與「當下」所帶來的幸福。
然而,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茶道,在長達3個小時默默展演的同時,是否也正代表著要有多大的壓抑才得以進行?或者根本就是隱喻著說不盡的人生只能無言以對、各自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