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策 | 龍潭.鍾肇政的文學足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時間:2022年11月20日,星期日,晴
交通方式:機車、步行
地點:龍潭區龍潭大池周圍、福龍路二段

前記

  今天是星期日,氣象預報說下週起東北季風將來臨,屆時天氣又會轉變為濕冷型態,因此為了把握剩下的晴天,我決定來到龍潭來個小旅行。除了把握剩下得晴天外,由於家住金陵路上,前往龍潭相當方便,騎車直走便能到龍潭市區,這也是我選擇龍潭小旅行的原因。
  龍潭,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大池和怪怪屋外,實在沒什麼印象,最近也才聽說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和菱潭街文創區的成立,這也是我前往龍潭探秘的動機。

重生:菱潭街興創基地

菱潭街新創基地曾經是沒落的市場,後來在年輕人的巧思中重生
  在龍潭運動公園停好車後,我沿著北龍路前往第一站-菱潭街新創基地。菱潭街位於龍元路與南龍路之間,前身是龍潭第一市場,一度是龍潭市街中最繁華之處,後來隨著時代遷移而沒落。
  走進菱潭街前,雖然人少得讓我遲遲不敢踏入,以為我走錯了地方,但我看到牆上貼著改造菱潭街的紀實海報時,我不禁佩服這群與我年紀相仿的青年們,根據海報所寫,在2016年時,幾位充滿理想的在地青年來到破敗的第一市場,動手整理、改造,使第一市場煥然一新,如今菱潭街不再是龍潭沒落黑暗的一角,而是充滿理想的新創基地。
或許是前來的時間不對,街上許多小舖沒有開業
  走進街區,可發現棚頂有許多紙燈籠掛著,紙燈籠各色不一,風吹時會隨風搖曳,看起來格外有趣。街上的小舖風格也隨老闆們的喜好改造成不同樣式,小舖販售的商品也都各具特色,有手工皂、乾燥花、藝文工作室、手沖咖啡、輕食系列等應有盡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某間小舖櫥窗中擺設的復古相機,充分展現著老闆的風格。走了一輪後,幾個小時後我又回來再走一次,菱潭街似乎就像磁鐵般吸引著我,而小舖們爭奇鬥艷,不知道全部開業的話會是什麼盛況!
  離開前,我下定決心要在對的時間回訪菱潭街!

記憶: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位處龍潭國小旁的鍾肇政故居,入口不易察覺
  鍾肇政是龍潭在地文學家,曾任龍潭國小教師,他與家人曾居住在龍潭國小日式宿舍中,畢生重要創作皆位於此,雖然他在1960年代左右搬離宿舍,但該宿舍儼然成為龍潭文學重鎮。自鍾老過世後,他的故居被整理起來,便是今天離菱潭街不遠的鍾肇政園區。
  園區入口位於南龍路與東龍路交叉路口,入口外是喧囂的市街,進入園區後,蔥鬱園林及精緻的日式宅邸迎面而來,今天的天氣也十分涼爽,處在這樣的園林之中,簡直令人心曠神怡!
"南龍路5號"是鍾肇政的故居,也是文壇重鎮
  "龍潭國小日式宿舍群"有許多棟,其中"五號"是鍾肇政的故居。故居中陳設著鍾肇政的文學手稿及介紹,還原了鍾老在宅中創作文學的日子;另外,故居中也介紹了鍾老的生活日常,並介紹了鍾家成員的臥室、廚房等空間,以及鍾老的妻子所用的化妝台等家俱,彷彿像時間穿梭般地回到當年,讓觀者可以一同參與鍾肇政的世界。
  在這裡,除了感念鍾肇政在文學界的成就外,我也推薦在這裡靜靜的坐下來,看著窗外也好,看書也好,讓自己脫離現實世界的焦慮,讓心靈沉澱一番!
鍾肇政與作家友人們曾合組"文友通訊",是光復後台灣重要的本土文學團體之一

歷史:武德殿

武德殿日式建築保存相當完好
  離開鍾肇政生活園區後,不遠處便是武德殿。龍潭武德殿是桃園市境內唯二的武德殿(另一座是大溪武德殿),最初作為日本警察推廣武道的場所,隨著政權時間更替,武德殿曾轉作為軍人營舍、鄉代會建築、國中校舍、衛生所等用途,今天的武德殿則屬於藝文演講的處所。
  在地能有如此情調的藝文場所,可說是龍潭人的福氣!
宣揚武德的殿堂已成為公眾講堂所在,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教育場地

信仰(1):龍潭基督教長老教會

目前龍潭教會已經改建,但在鍾肇政年代則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洋式教堂
  位於東龍路上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龍潭教會,可說是這次龍潭散策中唯一的現代建築了,但教會的創建歷史足足有130年,很可惜當年古色古香的建築已不存在,但作為鍾肇致文學足跡的一部份,龍潭教會是不可少的朝聖地點。
教堂是鍾肇政童年回憶的一部分

信仰(2):龍潭大池、南天宮

龍潭大池是當地眾所周知的地標
  說到龍潭,龍潭大池絕對是眾多桃園人對這個地方的基本認知。龍潭大池是客家人建築的埤塘之一,早期擁有灌溉與飲水等用途,在古代,相傳大池中長滿菱角,故稱為「菱潭埤」,這便是龍潭地名的起源,而今天菱潭街便是取用了這樣優美的名字。今天的龍潭大池已經成為灌溉與觀光兼具的場所,周圍觀光市集相當興盛,遊湖的民眾也相當多。
  埤塘中央的南天宮,主祀關聖帝君,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當我踏進廟內時,便發現了廟中缺少了裊裊香火,周圍的空氣也乾淨許多,看了廟方公告後,發現廟方正在推廣心香代替焚香的作法,不只潔淨了空氣,也使廟宇安靜肅穆許多。我平常少進廟宇參拜,今天破例成為虔誠信徒,從一樓至三樓,我僅以合十心香替代焚香,希望神明們能夠保佑我日子順心。

晴耕雨讀小書院

隱身在農莊的小書房
  我的最後一站是與鍾肇政無相關的晴耕雨讀小書院,這間書店位於偏遠的農村,很難想像在這裡會有如此情調的書店,由於店家公告不開放攝影,因此我也只拍外觀了。
  書店位處三合院落之中,旁邊是已收割的稻田,若是還沒收割的狀態,應該是何等壯觀啊!(我曾在大坑缺溪水汴頭伯公附近看過這樣壯觀景色,有機會會記錄下來)書店本身已充滿古色古香的韻味了,內部裝潢更是不得了,除了書籍豐富外,也別有農村韻味,而這裡除了有書以外,也兼為咖啡廳,遊客可以一邊看書一邊品嘗咖啡消磨一下時間。
  另外,書店也會不定期舉辦讀書會、講座與課程,店家可說是將書店功能發揮了最大效用,未來若有機會,我會參與相關活動。

後記

  今天的遊記是我的小嘗試,已文字紀錄我的旅行足跡,但除了紀事外,今天遊記的景點尚能在網路中查到,不過南桃園卻仍有許多尚未被發掘的景點默默沉睡著,希望我能慢慢探訪發掘,將這些景點分享出去!

參考資料

菱潭街興創基地| 桃園觀光導覽網 (tycg.gov.tw)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桃園觀光導覽網 (tycg.gov.tw)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故鄉雜憶-文學走讀」的行程當中,我們走訪了鍾肇政的故鄉龍潭。在專業講師的帶領下,為我們分享龍潭許多外來遊客看不出的門道,又有不一樣的收穫,深刻理解鍾老筆下濃厚的鄉情與鄉思,以及龍潭的過去和現在……
Thumbnail
隱身於龍潭鄉間小路的獨立書院 晴天耕作 雨天讀書,是老闆命名的緣由 挑選好一本喜歡的二手書,可以在這兒一邊享受窗外的景色 一邊品嘗老闆手沖的飲品,聽著手沖咖啡的聲音 配上眼前的庭院景色,讓人不自覺沉浸在書香中 一轉眼就是一個下午的時光 這樣的午後時光 好值得細細品嘗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台灣知名老街很多,假日一到總是滿滿人潮。若您跟我一樣愛逛老街卻不喜歡人擠人,那麼三坑老街便值得您一訪了。
Thumbnail
這次《逆流:鍾理和與鍾肇政書信錄》的發行,我好奇的將已經絕版的《臺灣文學兩鍾書》找來閱讀,過程中彷彿閉上雙眼就能穿越時空看見他們伏在案上寫信給對方的模樣,好幾度,那些或是隔空打氣、或是訴說頹喪的情感,一再如力透紙背般的渲染上我眼眶裡,令淚濕衣襟。
Thumbnail
今天天氣很好,我約了朋友一起開車去龍潭逛逛。原本想去石門水庫管理局那一片大草地上曬太陽,結果沒想到半路上遇到修路,根本就過不去。我們塞了好一陣子的車,總算穿過施工區域,來到了一個曾經來過的地方。 這裡我來過一次,心中想著因為這裡太熟悉了,凡是我畫過圖的地方我大概都有印象。這裡很美,基本上就是速寫練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屏東竹田地區的景點,包括頓物堂、老夫子彩繪牆和惜緣亭等,並展示了這些地方的特色和吸引力。
Thumbnail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前身為「桃園市龍潭國小教職員日式宿舍群」,於西元201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鍾老師在此處完成多部重要的作品,這裡不只是他與家人兒女們共同生活的居所,也是台灣作家聚會的重要場域,甚而被稱為是「戰後台灣文學發祥地」。
Thumbnail
旅行,要跟著多數人去的熱門景點,還是走不一樣的路線,找到自己的獨特? 新竹不只有科技冷漠,還有海風撩人,文風鼎盛的竹塹城,除了有二所指標型的國立大學及新竹科學園區,除了貢丸跟米粉,走在 城隍廟 周邊的 舊城區,街道上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角落值得尋訪,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老城的老宅裡看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故鄉雜憶-文學走讀」的行程當中,我們走訪了鍾肇政的故鄉龍潭。在專業講師的帶領下,為我們分享龍潭許多外來遊客看不出的門道,又有不一樣的收穫,深刻理解鍾老筆下濃厚的鄉情與鄉思,以及龍潭的過去和現在……
Thumbnail
隱身於龍潭鄉間小路的獨立書院 晴天耕作 雨天讀書,是老闆命名的緣由 挑選好一本喜歡的二手書,可以在這兒一邊享受窗外的景色 一邊品嘗老闆手沖的飲品,聽著手沖咖啡的聲音 配上眼前的庭院景色,讓人不自覺沉浸在書香中 一轉眼就是一個下午的時光 這樣的午後時光 好值得細細品嘗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台灣知名老街很多,假日一到總是滿滿人潮。若您跟我一樣愛逛老街卻不喜歡人擠人,那麼三坑老街便值得您一訪了。
Thumbnail
這次《逆流:鍾理和與鍾肇政書信錄》的發行,我好奇的將已經絕版的《臺灣文學兩鍾書》找來閱讀,過程中彷彿閉上雙眼就能穿越時空看見他們伏在案上寫信給對方的模樣,好幾度,那些或是隔空打氣、或是訴說頹喪的情感,一再如力透紙背般的渲染上我眼眶裡,令淚濕衣襟。
Thumbnail
今天天氣很好,我約了朋友一起開車去龍潭逛逛。原本想去石門水庫管理局那一片大草地上曬太陽,結果沒想到半路上遇到修路,根本就過不去。我們塞了好一陣子的車,總算穿過施工區域,來到了一個曾經來過的地方。 這裡我來過一次,心中想著因為這裡太熟悉了,凡是我畫過圖的地方我大概都有印象。這裡很美,基本上就是速寫練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屏東竹田地區的景點,包括頓物堂、老夫子彩繪牆和惜緣亭等,並展示了這些地方的特色和吸引力。
Thumbnail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前身為「桃園市龍潭國小教職員日式宿舍群」,於西元201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鍾老師在此處完成多部重要的作品,這裡不只是他與家人兒女們共同生活的居所,也是台灣作家聚會的重要場域,甚而被稱為是「戰後台灣文學發祥地」。
Thumbnail
旅行,要跟著多數人去的熱門景點,還是走不一樣的路線,找到自己的獨特? 新竹不只有科技冷漠,還有海風撩人,文風鼎盛的竹塹城,除了有二所指標型的國立大學及新竹科學園區,除了貢丸跟米粉,走在 城隍廟 周邊的 舊城區,街道上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角落值得尋訪,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老城的老宅裡看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