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一個內向的人,就算在聚會中也偏向少話。
我不是不喜歡跟別人相處,兩個人聚會通常都能聊得愉快,可是人一多,我就會擔心我的說話根本沒人有興趣,於是乾脆只聽不說。
如果沒有人約會我,我幾乎不會主動約會別人,所以我是一個被動的內向人。
疫情來襲之後,聚會減少了,而我一直渾然不覺,反而覺得很自在,自在到我幾乎不願意出門。
假日如果要外出,我會覺得是一種勞動,如果能夠整天宅在家,我才覺得算是真正的休息。我知道有些人放假絕不願意留在家,必須往外跑才算不枉假日,只能說每個人的偏好也不同。
我以前好像沒有這麼宅啊,但人太容易養成習慣,當我習慣了假日都待在家之後,更不想外出,於是變得越來越宅。
早兩天突然在想,我宅到這個地步真的沒有問題嗎?其實在社交網絡看到別人滿滿的行程,我也在想,我是不是也該為女兒安排一點活動嗎?
其實疫情之情,我們每個周末也會安排外出活動,那時候女兒還小,也想盡可能給她一點娛樂,放長假更會安排去旅行。然而,我跟女兒已將近三年完全沒有離開澳門了。雖然說沒有人鎖著我們不讓外出,不過外遊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回澳要隔離,萬一染疫可能會被指責貪玩累人,而且因外出而染疫也沒有病假。這樣的枷鎖還真是要很任性才能置之不理。
澳門的地方這麼小,可以活動的地方也不多,後來就索性不安排任何活動了,也許其實只是因為我懶,所以早陣子朋友說周日可以一起野餐,我也趁女兒沒有測驗的那個星期安排了一場快閃野餐活動,看她跟朋友跑跑跳跳,才想起童年應該是這樣才對嘛。
以前經常去戲院看電影,現在更習慣在家看串流電視,已經完全不會看直播電視了,都是自己選擇播放權,雖然有時單是選擇看什麼就很傷腦筋。不過遇到很感興趣的電影還是會跑戲院啊,看電影始終是一大娛樂。
沒有朋友約我見面,我也不會主動約會別人,所以有好些朋友已經許多年沒有聚會了,這樣想的時候突然就懷念起這些很久沒見的朋友們。
每個人都有權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我喜歡宅在家裏對別人沒有影響,卻在影響著我的家人。因為我的宅,家人好像也變得宅起來。有時我會心存愧疚,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呢?所以如果家人有節目,我還是願意配合。
人一宅,就像冬眠的大熊,雖然一直窩在洞裏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偶然還是要活動一下身心,不能讓自己跟社會保持太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