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即興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剛剛用一個小時完成了《咖啡廳的創作者》系列中的一篇,現在要來寫此次創作的想法(雖然是有點多餘)我原先覺得創作系列應該能在半小時完成(如我聲稱),但這樣說又會「再次」被貼上傲嬌的標籤,實際上現在創作的地方不是很像咖啡廳,我面對的是門口,平常我則是會躲在角落……另外,就是我創作的時候幾乎都是站著的狀態,要靜靜的坐下來打字還蠻難受的。


之前寫即興創作的系列都是在一種很無聊的狀態下寫,可能是一邊看甜點店或是站在自己房間的吧檯桌前。會開始寫是由於當下有了想創作的靈感,有時是腦中出現一個句子就開始進行,但我剛剛完成的那篇是有點在硬擠之下寫出,不知道會不會很明顯看得出差別?

這是一個計畫中的創作與平日的即興也不相同,我在心裡一直要求自己創作前先不要想事情,可是還是很難避免腦中蹦出的東西,盡量不要寫出我昨天晚上讀到的東西才不會有作弊的疑慮,不過這完全就是自由心證……

昨天刻意進行了一個假掰的觀光客台北一日行,事實上也是為了出版社第一個作品采風(這詞好老派),在進行前想像假掰行的結束後會有什麼想法,我以為能被那些場景說服而寫出那些很讓人感動的句子,但卻連發照片都不知道要寫下什麼短文——小小預告,第一個商品會是一個吐槽假掰文青的「東西」——顯而易見,我就是自己商品的目標族群。

還在媒體工作時,曾經採訪一些獨立書店的老闆,那時我就能感覺到有些人是真心熱愛文化並想要推廣文學,而有些人是投入一個他認為可以賺錢的事業,但我個人並不會排斥為了賺錢而進行此事業的人,事實上那很難真的創造出可觀的營收,或許有些人也會倒果為因說他們不可能是為了賺錢,一定是由於熱愛文學。

既然寫到這裡,我就來說明昨天的一日行程。

我先到台北車站附近的相機街送修萊卡相機,店家很公道的收了六百元,之後走到西門町的蜂大咖啡等待入座,雖然我十幾歲時都中正萬華一帶晃,但昨天是我首次進入蜂大咖啡,服務生並不像Google maps上的評論說的不友善,我反而覺得她們都是很親切的大姐。大概等了二十分鐘與一位行動不便的奶奶一起併桌,她似乎是那裡的常客,中間有後到的人比我們更早進入,她依然很泰然的坐在那邊等,只有我焦急地跟服務生說「是我們先來的耶!」不久,我們就被安排在一個四人座的桌子,對面還有兩位不說華語的亞洲觀光客情侶,奶奶不用點餐就自然有一杯咖啡。而我覺得服務生算友善是他們有先詢問我們是否願意同桌,對待每位客人(不論是觀光客或常客)的態度也是相同的,後來對面換了一位拿著文件的女士,可能是她表現出肚子餓的樣子,服務生同意讓她吃自己帶來的食物。

到了西門町,我又走訪了開幕不久的飛地書店。由於經常在媒體上看到書店老闆張潔平的照片,昨天見到一位短髮戴眼鏡和耳環的女士(我對照片或圖片中的耳環很有印象)坐在店外與另一個男士談事情,我隨即知道那是書店老闆,結帳時特地問了漂亮的店長「你們的選書都是老闆親自選的嗎?」藉此搭訕換到了名片。雖然書店不大,其中也有不少社會運動的書籍,通常如此會讓我感覺有距離感,而飛地書店給我的感覺是溫暖的,店長還提到他們書店雖然空間不大但舉辦座談會的參與度很高。

下午後又逛了幾間預定要走訪的獨立書店但沒有特別的感受就不寫出來了。

我只是想到一代代的人都有當代流行的藝文活動,有段時間很盛行到獨立書店打卡、參與和民主議題相關的講座,或者是全世界的觀光客到歐洲主要城市都要逛博物館,其實多半是到幾件著名的藝術品前拍張照,這類的情形從中產階級開始發展的十九世紀就有了,曾在書中讀到當時的巴黎人或許讀過左拉就認為自己懂文學……而我們就在複製相同的歷史。

最後來說,目前完成的這篇文章和上一篇文章都是在政大藝術季安排的場景中完成,活動應該是三小時但我大概兩篇都各寫一小時,其實可以想成是在趕稿的時候,最好要在deadline前完成才能讓編輯有時間校對和編輯,所以我就空出了約三分之一的時間也算是符合真實的創作狀態吧!

此篇完成15:0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n的沙龍
203會員
232內容數
反意識形態的寫作者
Ch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5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2024/07/15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2024/07/11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2024/07/11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寫著寫著,第五十五篇,來寫「寫作給我的奇蹟、好運」。 我第一次打開寫作,是在東京下雨的午後,很寧靜,待在麵包店複合咖啡館,開啟了第一篇章。我寫的第一篇,是關於在東京遇見了一場展覽。 幾週前,收到很喜歡的日本插畫家渡邊香織的訊息,兩年前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我寫下她。她是我在看雙層公寓時代裡
Thumbnail
寫著寫著,第五十五篇,來寫「寫作給我的奇蹟、好運」。 我第一次打開寫作,是在東京下雨的午後,很寧靜,待在麵包店複合咖啡館,開啟了第一篇章。我寫的第一篇,是關於在東京遇見了一場展覽。 幾週前,收到很喜歡的日本插畫家渡邊香織的訊息,兩年前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我寫下她。她是我在看雙層公寓時代裡
Thumbnail
有朝一日,我也要來寫小說吧,把我心中的願望清單,一次滿足創造在我的作品裡。 這間書店,一讀就知道這是作者為了滿足所有愛書人的願望清單,集中火力展示出一間現實生活裡無法存在的書店,因為這是一間: 愛書人開的店: 從看似流氓的老闆到文青溫柔的店長,都熱愛閱讀而腦子內建資料庫隨時可以調閱推薦書籍給讀
Thumbnail
有朝一日,我也要來寫小說吧,把我心中的願望清單,一次滿足創造在我的作品裡。 這間書店,一讀就知道這是作者為了滿足所有愛書人的願望清單,集中火力展示出一間現實生活裡無法存在的書店,因為這是一間: 愛書人開的店: 從看似流氓的老闆到文青溫柔的店長,都熱愛閱讀而腦子內建資料庫隨時可以調閱推薦書籍給讀
Thumbnail
幾年前去了一趟京都,咖啡文化極為盛行,留下深刻印象。回國後在圖書館,無意間在架上看到一本書,講的是傳承三代的咖啡故事,書裡的一個別冊,記載了幾家台北市的咖啡店,引發我的好奇,展開一場按圖索驥、台北老咖啡店家散步之旅。
Thumbnail
幾年前去了一趟京都,咖啡文化極為盛行,留下深刻印象。回國後在圖書館,無意間在架上看到一本書,講的是傳承三代的咖啡故事,書裡的一個別冊,記載了幾家台北市的咖啡店,引發我的好奇,展開一場按圖索驥、台北老咖啡店家散步之旅。
Thumbnail
中年男子的周末日常,一杯咖啡一本書,偷得浮生半日閒。不論在海外或是台灣,忙碌工作一整個星期,在周末靜下來看看書沉澱心情,有種充充電的感覺。 迪化街裡有一間書店,空間不大書不多,不一定能找想買的書,但卻能找到喧囂中的寧靜午後時光。 在大稻埕生活多年,其實一直沒有發現這間書店,一天晚上,乘著夏日微風
Thumbnail
中年男子的周末日常,一杯咖啡一本書,偷得浮生半日閒。不論在海外或是台灣,忙碌工作一整個星期,在周末靜下來看看書沉澱心情,有種充充電的感覺。 迪化街裡有一間書店,空間不大書不多,不一定能找想買的書,但卻能找到喧囂中的寧靜午後時光。 在大稻埕生活多年,其實一直沒有發現這間書店,一天晚上,乘著夏日微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