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試管:我為什麼選美國沒選日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在做試管的第一年,是有考慮日本的。跟幾位醫生確認,假定的試管技術排名:
  1. 美國
  2. 台灣
  3. 日本
美國的技術第一名這個不用講,台灣的技術多虧健保、大家都看醫生的結果,台灣的醫療非常發達,但我沒想到發達到排行第二這種程度。接著是日本,日本走的比較是自然系隨緣路線,聽說用藥比較溫和、日本國內基本上也不做PGS,日本診所的PGS,多是送到其他國家做檢測。
在還沒有碰到Labryo以前,我制式的印象一直覺得美國比較貴。台灣的健保真的太便宜了,一次試管台灣大概15萬台幣就可以搞定,我一直以為美國要噴到上百萬,日本大概是三四十萬。
其實不是。Labryo的價格跟日本其實差不多,大概一趟就是四五十萬。
根據個人情況跟診所的定價,其實落差還是很大的。
我覺得要先確認一下自己在意的點有哪些。
像我是打破沙鍋問到底,無論如何都要釐清中間細節的人,日本法規上其實只允許異性戀夫妻做試管,如果要走日本,女同志要找個男的簽名,仲介呈交文件給日本診所,然後挑時間去診所看診。我問到的仲介是跟大阪診所合作,仲介費是25%,可以說中文、可以回答試管基本流程問題。但如果再更深度的,仲介畢竟不是巷子內的,那時候就要問醫生。醫生的看診費用也是小時計算的,仲介基本上不鼓勵患者直接碰到醫生。
真正讓我決定要去美國的點,是這間大阪診所沒有所謂「主治醫生」的概念。仲介說,看你哪天去,哪個醫生輪班、他就幫你取卵或植入。我覺得主治醫生是重要的,畢竟這是一個療程,費用也不便宜。採行輪班制,表示我沒有辦法跟醫生討論,一次成功的話那當然沒問題,但如果中間有需要討論,甚至是第二輪的調整用藥,其實是沒有辦法的。
我在當時其實還不知道後續到底會怎麼樣,當然也不知道自己凍卵的情況。我只是依稀覺得,沒有主治醫生可以討論,讓我覺得很茫然不知所措。
我太太的點,是她不想要找個男的簽名。雖然日本仲介說只是走個形式,但我太太覺得我們做事坦蕩蕩的,沒有必要找個男的冒名頂替。我本來就是個不怎麼遵守體制的人,對於遊走灰色地帶這點我覺得還好。
因為不同的原因,我跟我太太選擇了美國。

之前有在LINE上面跟某些赴日的同志有對話到,她說日本的費用他整個結算完,大概會是240萬日圓,用0.21較低的匯率計算,大概是50萬台幣。我聽到之後有點意外,不確定是不是PGS還有ICSI這些費用被加上去,但我很意外日本費用跟美國費用差不多。
凍卵運輸,愛群跟美國Labryo接受集合輸卵,但這間日本診所只接受單一卵母輸出。如果可以找到集合輸卵的夥伴,美國這路應該會比日本便宜。
有幾位赴日的同志跑來問我精子銀行的採購流程,我意識到日本診所跟仲介沒有參與精子購買的流程。美國這邊Labryo會代為採買,但日本診所好像只是個接收方,中間怎麼挑選、跟精子銀行下單的流程沒有參與。
另外,Sema 4這類卵母的基因檢測,日本診所也沒有參與。Sema4這間基因檢測公司只跟診所配合,不接受直接對到患者。我碰到一位赴日的朋友,為了要做Sema 4的基因檢測,要另外花錢在美國診所登錄資料,然後透過美國下單Sema 4。
整體來說,如果是要求溝通透明,Labryo是我很推薦的。
雖然實話不是那麼好聽,但Molly讓我感受到高度同理,在我第一次植入失敗後,立即跟愛群討論、也很誠懇地跟我講她認為我還可以做的事。再來,Labryo是台灣人經營、台灣國籍的醫生看診,這點我還是覺得差很多的。我碰到的日本仲介是大陸人,她對台灣的醫療不是很清楚,怎麼跟台灣診所銜接沒有交代。我如果要把台灣診所當成Second Opinion,Labryo的醫生和胚胎師都了解台灣醫療體系,在溝通上面的順暢度我覺得是有差異的。
因為整體費用其實沒有差多少,我感覺美國跟日本最大的差異,就是請假天數多寡。美國取卵再怎麼樣擠,就算Labryo接受台灣先用藥,卡在來回12小時的飛行時間,基本上都要抓8~9天,扣掉例假日,大概要請5天的假。但日本只需要半天就到了。我不確定日本診所接不接受台灣用藥、時間到赴日取卵,請假天數無法抓,這裡就不寫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0會員
16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九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十幾年沒見的同學相約在東區見面,咖啡店離我家不遠,走路就可以到的距離。那天的陽光正好,我輕便著裝上咖啡廳二樓跟同學見面。 菀晴(化名)和芸茹(化名)已經在二樓沙發等我了,他們倆本就熟稔,已經自發地先點餐吃聊了開來。太久沒見了,我點了餐坐了下來,後來決定跟他們說我跟爸媽出櫃的這件事。我跟我初戀女友同班
2021年10月,我在新光李毅評那裡第一次照卵泡,右邊卵巢近10顆濾泡、但左邊是3顆,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卵巢濾泡數會差那麼多?難道我左邊卵巢有什麼問題嗎? 我問李毅評,他說每個人的狀況本來就不太一樣。 2022年1月、3月、5月,我在愛群取了三次卵,取出來的卵數量是15顆、13顆、10顆。但左
8月滑胎後,月經量明顯減少。從9月到11月,我來過三次月經,血量和排出的內膜量都很少。經血是咖啡色的,很像是月經結束的樣子。 我有點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卵巢有問題,加上卵泡數的確是在減少,我問Labryo吳醫生我的卵巢功能有沒有衰退。吳醫生看我的FSH指數,他說卵巢功能良好,衰退的現象不明顯。但我取完卵
早上6點多,做夢夢到PGS結果出來直接驚醒,然後起床開燈打開手機,Molly真的傳訊息給我,5顆送檢的結果,有2顆過P。 男生:4AA 女生:4AB 看到訊息的當下很開心,直到我太太走進房間,我開始哭了起來,我終於可以放鬆下來! 我沒有想到結果會那麼好,因為我這次取的卵少,送P的胚胎也少。我本來想說
我媽媽在市聯合陽明8樓的護理之家,他已經在那邊6年了。6年前她肝膿瘍引發敗血性休克,休克缺氧傷到腦神經,在北榮待一個月後醒來,其實也是醒不來了。 他其實是有意識的,很偶爾的情況下,聽得懂外界的對話,特別是隔壁床大哥講的雙關語,老人家最愛那種嘴皮子玩笑了。我媽媽聽到會咧嘴發出無聲地笑。但絕大多數的時候
2022年8月植入滑胎的原因大概有3點: 黃體不足 甲狀腺低下 免疫有問題 胚胎等級不夠高:Day 7_4BB 上次凍卵還剩下一顆Day 6_4BC,等級不是很高。我還在等這次鮮卵凍胚的結果,下週一會出來。考量到我卵的數量急遽下滑,我跟我太太討論,從A卵A生改為A卵B生。 我專注在取卵、我太太做植入
十幾年沒見的同學相約在東區見面,咖啡店離我家不遠,走路就可以到的距離。那天的陽光正好,我輕便著裝上咖啡廳二樓跟同學見面。 菀晴(化名)和芸茹(化名)已經在二樓沙發等我了,他們倆本就熟稔,已經自發地先點餐吃聊了開來。太久沒見了,我點了餐坐了下來,後來決定跟他們說我跟爸媽出櫃的這件事。我跟我初戀女友同班
2021年10月,我在新光李毅評那裡第一次照卵泡,右邊卵巢近10顆濾泡、但左邊是3顆,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卵巢濾泡數會差那麼多?難道我左邊卵巢有什麼問題嗎? 我問李毅評,他說每個人的狀況本來就不太一樣。 2022年1月、3月、5月,我在愛群取了三次卵,取出來的卵數量是15顆、13顆、10顆。但左
8月滑胎後,月經量明顯減少。從9月到11月,我來過三次月經,血量和排出的內膜量都很少。經血是咖啡色的,很像是月經結束的樣子。 我有點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卵巢有問題,加上卵泡數的確是在減少,我問Labryo吳醫生我的卵巢功能有沒有衰退。吳醫生看我的FSH指數,他說卵巢功能良好,衰退的現象不明顯。但我取完卵
早上6點多,做夢夢到PGS結果出來直接驚醒,然後起床開燈打開手機,Molly真的傳訊息給我,5顆送檢的結果,有2顆過P。 男生:4AA 女生:4AB 看到訊息的當下很開心,直到我太太走進房間,我開始哭了起來,我終於可以放鬆下來! 我沒有想到結果會那麼好,因為我這次取的卵少,送P的胚胎也少。我本來想說
我媽媽在市聯合陽明8樓的護理之家,他已經在那邊6年了。6年前她肝膿瘍引發敗血性休克,休克缺氧傷到腦神經,在北榮待一個月後醒來,其實也是醒不來了。 他其實是有意識的,很偶爾的情況下,聽得懂外界的對話,特別是隔壁床大哥講的雙關語,老人家最愛那種嘴皮子玩笑了。我媽媽聽到會咧嘴發出無聲地笑。但絕大多數的時候
2022年8月植入滑胎的原因大概有3點: 黃體不足 甲狀腺低下 免疫有問題 胚胎等級不夠高:Day 7_4BB 上次凍卵還剩下一顆Day 6_4BC,等級不是很高。我還在等這次鮮卵凍胚的結果,下週一會出來。考量到我卵的數量急遽下滑,我跟我太太討論,從A卵A生改為A卵B生。 我專注在取卵、我太太做植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產檢生產大哉問:生產和產檢要選擇醫院還是診所?離家近真的是首要的考量嗎? 生產和產檢是每個孕媽咪都需要面對的重要環節,選擇適合的醫療機構更是至關重要的課題。究竟是推薦設備齊全的大型醫院,還是選擇個性化服務的專科診所呢?今天就來替孕媽咪們解開這個疑惑吧! 台中產檢概述 台中地區擁有豐富的醫療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搬到美國3年了,我還是習慣在台灣做健康檢查,一方面是因為信任台灣的醫療品質,還有很重要的語言因素。 例如全身健康檢查,我其實幾乎聽不懂那些醫療名詞,當然可以找會講中文的醫師,還可以跟醫院申請翻譯,不過會想說一年也就一次,就趁回台灣時找個能讓自己能自在且安心的選擇。
女性面臨選擇凍卵的抉擇,需考慮費用、醫療成本以及醫院選擇。凍卵手術後的保管費用、體驗等都是重要關注的市。透過本文,回顧作者34歲時選擇凍卵的心路歷程,深入探討了臺南安安婦產科、璟馨婦產科和送子鳥三家婦產科的諮詢體驗,以及對於選擇婦產科的建議。
Thumbnail
才剛到日本第2個月我就先流感:)因為流感發燒的關係,我第一次在日本看醫生了!一開始以為只是去普通小診所,沒想到是去山梨赤十字病院這種大醫院(山梨紅十字醫院),心裡第一個想法其實是「一定很貴😭」 記錄一下第一次在日本看醫生的經驗,也希望沒有下次🙏
去年在討論 到底要先買房子還是先人工生殖 礙於年紀 決定先去生殖中心諮詢 在網路上觀望了一年 這個醫生和生殖中心 發現是會讓我有心動的感覺 五六年了 還記得那一年 取完卵還正在休養期間 接到🏥👨‍⚕️的電話 表示我只有成功兩顆受精卵 兩顆受精卵分裂到第三天 狀況不好,需
Thumbnail
我在決定要不要做試管前,搜尋了很多資料。療程結束,寶寶也平安降落地球,覺得應該要來反饋一下網友,感謝陪伴我度過不安日子的寫手們。試管的過程會寫成一個系列,分享情報 也安慰妳心。
Thumbnail
產檢生產大哉問:生產和產檢要選擇醫院還是診所?離家近真的是首要的考量嗎? 生產和產檢是每個孕媽咪都需要面對的重要環節,選擇適合的醫療機構更是至關重要的課題。究竟是推薦設備齊全的大型醫院,還是選擇個性化服務的專科診所呢?今天就來替孕媽咪們解開這個疑惑吧! 台中產檢概述 台中地區擁有豐富的醫療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搬到美國3年了,我還是習慣在台灣做健康檢查,一方面是因為信任台灣的醫療品質,還有很重要的語言因素。 例如全身健康檢查,我其實幾乎聽不懂那些醫療名詞,當然可以找會講中文的醫師,還可以跟醫院申請翻譯,不過會想說一年也就一次,就趁回台灣時找個能讓自己能自在且安心的選擇。
女性面臨選擇凍卵的抉擇,需考慮費用、醫療成本以及醫院選擇。凍卵手術後的保管費用、體驗等都是重要關注的市。透過本文,回顧作者34歲時選擇凍卵的心路歷程,深入探討了臺南安安婦產科、璟馨婦產科和送子鳥三家婦產科的諮詢體驗,以及對於選擇婦產科的建議。
Thumbnail
才剛到日本第2個月我就先流感:)因為流感發燒的關係,我第一次在日本看醫生了!一開始以為只是去普通小診所,沒想到是去山梨赤十字病院這種大醫院(山梨紅十字醫院),心裡第一個想法其實是「一定很貴😭」 記錄一下第一次在日本看醫生的經驗,也希望沒有下次🙏
去年在討論 到底要先買房子還是先人工生殖 礙於年紀 決定先去生殖中心諮詢 在網路上觀望了一年 這個醫生和生殖中心 發現是會讓我有心動的感覺 五六年了 還記得那一年 取完卵還正在休養期間 接到🏥👨‍⚕️的電話 表示我只有成功兩顆受精卵 兩顆受精卵分裂到第三天 狀況不好,需
Thumbnail
我在決定要不要做試管前,搜尋了很多資料。療程結束,寶寶也平安降落地球,覺得應該要來反饋一下網友,感謝陪伴我度過不安日子的寫手們。試管的過程會寫成一個系列,分享情報 也安慰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