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爵士101】●No.17●他們的音樂聚集了人心、實現跨國界與文化的交流溝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at Metheny Group / We Live Here(1995)

派特‧麥席尼樂團 / 我們住在這裡

「他們的音樂聚集了人心、實現跨國界與文化的交流溝通。」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所謂「好聽的音樂」,究竟是什麼呢? 有人覺得自由爵士奔放、無調性的音樂很啟發人心很「好聽」;有人也覺得鋼琴三重奏演奏經典的情歌很「好聽」,所以基本上好聽這個詞實在是太依個人主觀判定了。
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追求的東西也有可能完全不同。我記得在20來歲時,癡迷地喜愛1990年代Tzadik那瘋狂吵鬧的前衛爵士(Avant-garde jazz),但如今即將邁向40歲的階段,內心釋出了更多接納的空間,反而覺得要創造出同時蘊含流行和藝術性的作品,是非常需要有驚人的才華才做得到的。
而有很長一段時間徘徊探究深邃的藝術世界,美國爵士吉他大師派特麥席尼(Pat Metheny)就是曾經從極端的藝術領域、轉為朝向流行的音樂世界的一個實例。一個人隨著年齡與心境,會決定性的影響其觀點和視野。而這樣的轉變和決定、讓Pat Metheny的驚人才華帶來更多元的音樂發揮。而且我相信他明白採用更為流行的元素,在推廣音樂的接受度更加地容易,讓更多人體會這份美學。
Pat Metheny在1970年代便開始在ECM公司旗下崛起,創造了許多藝術性極高名作的他,在1980末期後後便決心跳脫ECM低冷的品牌調性,轉為熱情奔放、更為易聽易懂的大眾風格。自此他成立了「Pat Metheny Group」(簡稱為PMG),他在這個project加入了更多類型的世界音樂元素,企圖跨越民族與國界的疆域,創造出一個「大融合」的音樂野心。
在這張榮獲1995年葛萊美獎最佳現代爵士樂演奏獎的作品─《我們住在這裡》(We Live Here),從專輯封面也可窺知一二,PMG帶來清新有活力、廣泛的音樂世界觀。他們除了融會貫通各種民俗音樂外,更運用各種聲效如雷聲和雨聲、以及即將到來的地鐵列車的環境聲響。PMG也開始也進行多次世界巡演,尤其以1995同年在日本的演出最為精彩,更推出了DVD錄像《We Live Here: Live In Japan》。
專輯中的「To the End of the World」歌曲正是其一大看點,Pat Metheny帶來極具辨識度、無比的狂野奔放、也或許是融合爵士史上最棒的一段吉他獨奏!跟著充滿律動的節奏舞動、幽美動人的鋼琴、部落人聲、最後則是如同颶風襲來的電吉他獨奏、締造了一段史詩級絕美的融合爵士表演。
這首「To the End of the World」果真將我們帶到了世界的邊緣,Pat Metheny遊走在極高的音域、不停地向上翱翔、燃燒生命般地彈奏,彷彿要將人吸進去風暴的中心那樣,帶來撼動人心的一次絕演…
【聆聽更多】
*圖片來源:amazon、《We Live Here: Live In Japa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荒島唱片意指若你漂流到無人的島上,會想要在這個小島上陪伴孤單的你過日的唱片。 雖然這些唱片不全是各大爵士榜單的最佳優選,但卻對不同時期的我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也想重新藉由文字、去梳理自己對於它們滿懷感謝的心情,推薦給喜愛爵士樂的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eith Jarrett / The Köln Concert(1975) 奇斯‧傑瑞特 / 科隆音樂會 「靈魂,永遠永遠,比土地之灰褐堅實長久,比水之漲落長久。」─美國詩人 惠特曼(Walt Whitman)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明澈豐饒、狂喜的歡欣載舞,如冬日暖陽下乍生的青芽,亟欲
Keith Jarrett Trio / Bye Bye Blackbird(1993) 奇斯‧傑瑞特鋼琴三重奏 / 再會吧!黑鳥 「一段獻給爵士巨擘Miles Davis最後的墓誌銘。」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1991年10月,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逝世的次月,奇斯‧傑
Nils Petter Molvær / Solid Ether(2000)(ECM1722) 尼利斯·彼得·莫瓦 / 固態乙醚 「當爵士樂被電音節拍給觸到電,一股令人興奮的節奏焦香撲鼻而來。」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ECM」意指「當代樂集」(Edition of Comtempery
Keith Jarrett / My Song(1978)(ECM1115) 奇斯.傑瑞特 / 我的歌 「當歐風民俗音樂巧遇爵士樂,美麗地令人眷戀。」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我的歌》(My Song)無庸置疑是ECM早期爵士樂的最佳範例之一、19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一張名盤,精采深度的音
Jaco Pastorius / Jaco Pastorius(1976) 傑可·帕斯透瑞斯 / 傑可·帕斯透瑞斯同名專輯 「他狂妄自大、但他的天份讓所有人驚艷不已;他目中無人、但他的才華卻又讓所有人都注視著他。」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當這張傑可·帕斯透瑞斯(Jaco Pastorius
The Quintet / Jazz At Massey Hall(1953) 咆勃五重奏 / 馬賽廳名演 「一張被譽為『The greatest jazz concert ever』的唱片,正好恰如其名!」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爵士樂的團隊組成自1930年代搖擺大樂隊時代結束後,因戰爭
Keith Jarrett / The Köln Concert(1975) 奇斯‧傑瑞特 / 科隆音樂會 「靈魂,永遠永遠,比土地之灰褐堅實長久,比水之漲落長久。」─美國詩人 惠特曼(Walt Whitman)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明澈豐饒、狂喜的歡欣載舞,如冬日暖陽下乍生的青芽,亟欲
Keith Jarrett Trio / Bye Bye Blackbird(1993) 奇斯‧傑瑞特鋼琴三重奏 / 再會吧!黑鳥 「一段獻給爵士巨擘Miles Davis最後的墓誌銘。」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1991年10月,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逝世的次月,奇斯‧傑
Nils Petter Molvær / Solid Ether(2000)(ECM1722) 尼利斯·彼得·莫瓦 / 固態乙醚 「當爵士樂被電音節拍給觸到電,一股令人興奮的節奏焦香撲鼻而來。」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ECM」意指「當代樂集」(Edition of Comtempery
Keith Jarrett / My Song(1978)(ECM1115) 奇斯.傑瑞特 / 我的歌 「當歐風民俗音樂巧遇爵士樂,美麗地令人眷戀。」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我的歌》(My Song)無庸置疑是ECM早期爵士樂的最佳範例之一、19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一張名盤,精采深度的音
Jaco Pastorius / Jaco Pastorius(1976) 傑可·帕斯透瑞斯 / 傑可·帕斯透瑞斯同名專輯 「他狂妄自大、但他的天份讓所有人驚艷不已;他目中無人、但他的才華卻又讓所有人都注視著他。」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當這張傑可·帕斯透瑞斯(Jaco Pastorius
The Quintet / Jazz At Massey Hall(1953) 咆勃五重奏 / 馬賽廳名演 「一張被譽為『The greatest jazz concert ever』的唱片,正好恰如其名!」 *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 爵士樂的團隊組成自1930年代搖擺大樂隊時代結束後,因戰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何聆聽爵士樂》這部作品雖然談的是爵士樂,但是書中沒有任何複雜的音樂技術成分,作者帶著讀者回到音樂的本質「聽」,用聆聽的方式來感受爵士樂的演進、創新與反動,不需要具備任何的音樂知識,也能投入到爵士樂特有的氛圍感染之中。
所有的藝術都可以被定義為:人類需要透過模仿和象徵來組織感官接收的混亂訊息而產生的結果。......就聽覺而言,它是音樂。藝術以詩歌解決過度飽和的文字與思想,透過哲學與政治將思想串聯。而且藝術令人感到愉快。 這是一本應該需要一些古典音樂背景(基礎?)知識,才能好好地享受的書。 由享譽國際,
Thumbnail
我聯絡到大學時期音樂系主修理論作曲的Eddie。 主修小提琴的原宏。以及一群同好音樂玩家。 我和Eddie。阿怪一同創辦了當時的爵士音樂社。當時1995年。 當時音樂系無吉他無古琴。我卻玩瘋了。和作曲組的玩在一起。 我們原都不是音樂系的。Eddie卻轉音樂系主修作曲。 一同精修爵士作曲。音樂系並沒有
Thumbnail
《 Phaedra 》這張專輯尤如史詩般壯麗,令人陶醉且極具影響力,是橘夢(Tangerine Dream)的不朽傑作。雖然是在艱難的環境下錄製完成,但專輯中以 Mellotron 和 Moog 合成器為基礎的序列化以及超凡脫俗的音效,放在今日來看,可能比 1974 年發行時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灣聲樂團是臺灣唯一以臺灣音樂文化為價值的專業樂團。聽他們的音樂會很特別,會有主持人用幽默的方式介紹每首樂曲的故事,深化民眾對古典音樂的認識。樂團年度總演出超過八十場,平均票房達九成。他們未來的演出包括不同主題和地點。此外,你可在他們的官方YouTube上觀看24小時音樂會直播。
Thumbnail
電吉他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樂器,Country Music 喜愛它,搖滾簡直不能沒有它,樂曲《Walk Don't Run》便是十足的電吉他音樂,沒有人的演繹可勝於 The Ventures 樂團 1964年的版本。
Thumbnail
一些 DJ 將純音樂作為他們的節目序曲,長久播放的電台節目吸引了無數聽眾,此序曲慢慢地變成那地區人群所認同的音樂,每個人都懷念它所相連的廣播內容,這便是該區的「Instrumental History」,但別的國家可不一定聽過這首音樂。
Thumbnail
英國後龐克樂團 This Heat 的首張同名專輯,以其獨特的剪貼美學,成為建立後龐克、前衛搖滾和後搖滾流派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表達了經濟危機、冷戰和環境危機的恐懼和壓抑。透過豐富的音樂想像力,將聽眾帶入樂團建構的末世景色,對另類音樂愛好者和考古者來說絕對是一次難忘的聆聽體驗。
Thumbnail
《如何聆聽爵士樂》這部作品雖然談的是爵士樂,但是書中沒有任何複雜的音樂技術成分,作者帶著讀者回到音樂的本質「聽」,用聆聽的方式來感受爵士樂的演進、創新與反動,不需要具備任何的音樂知識,也能投入到爵士樂特有的氛圍感染之中。
所有的藝術都可以被定義為:人類需要透過模仿和象徵來組織感官接收的混亂訊息而產生的結果。......就聽覺而言,它是音樂。藝術以詩歌解決過度飽和的文字與思想,透過哲學與政治將思想串聯。而且藝術令人感到愉快。 這是一本應該需要一些古典音樂背景(基礎?)知識,才能好好地享受的書。 由享譽國際,
Thumbnail
我聯絡到大學時期音樂系主修理論作曲的Eddie。 主修小提琴的原宏。以及一群同好音樂玩家。 我和Eddie。阿怪一同創辦了當時的爵士音樂社。當時1995年。 當時音樂系無吉他無古琴。我卻玩瘋了。和作曲組的玩在一起。 我們原都不是音樂系的。Eddie卻轉音樂系主修作曲。 一同精修爵士作曲。音樂系並沒有
Thumbnail
《 Phaedra 》這張專輯尤如史詩般壯麗,令人陶醉且極具影響力,是橘夢(Tangerine Dream)的不朽傑作。雖然是在艱難的環境下錄製完成,但專輯中以 Mellotron 和 Moog 合成器為基礎的序列化以及超凡脫俗的音效,放在今日來看,可能比 1974 年發行時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灣聲樂團是臺灣唯一以臺灣音樂文化為價值的專業樂團。聽他們的音樂會很特別,會有主持人用幽默的方式介紹每首樂曲的故事,深化民眾對古典音樂的認識。樂團年度總演出超過八十場,平均票房達九成。他們未來的演出包括不同主題和地點。此外,你可在他們的官方YouTube上觀看24小時音樂會直播。
Thumbnail
電吉他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樂器,Country Music 喜愛它,搖滾簡直不能沒有它,樂曲《Walk Don't Run》便是十足的電吉他音樂,沒有人的演繹可勝於 The Ventures 樂團 1964年的版本。
Thumbnail
一些 DJ 將純音樂作為他們的節目序曲,長久播放的電台節目吸引了無數聽眾,此序曲慢慢地變成那地區人群所認同的音樂,每個人都懷念它所相連的廣播內容,這便是該區的「Instrumental History」,但別的國家可不一定聽過這首音樂。
Thumbnail
英國後龐克樂團 This Heat 的首張同名專輯,以其獨特的剪貼美學,成為建立後龐克、前衛搖滾和後搖滾流派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表達了經濟危機、冷戰和環境危機的恐懼和壓抑。透過豐富的音樂想像力,將聽眾帶入樂團建構的末世景色,對另類音樂愛好者和考古者來說絕對是一次難忘的聆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