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三鑛業蒸汽機關車與新平溪煤礦「獨眼小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原瑞三鑛業蒸汽機關車

位置:台中市北屯區,台中民俗公園內

攝影日期:2022年11月26日

設立在台中市北屯區的台灣民俗文物館,位於民俗公園內,公園中可見一輛舊型蒸汽機關車,展示牌寫著「瑞三煤礦火車頭」。展示牌說明,火車頭原使用於日據時期的澎湖海軍軍港,戰後轉手至瑞芳猴硐的瑞三煤礦,並將原來610mm軌距的車軸改為1067mm;1974年台灣省議會參訪團參觀瑞三煤礦,同行記者看到閒置於侯硐車站之火車頭,建議可供台中民眾觀賞,瑞三李家第二代、時任省議員的李儒侯同意捐出,1976年先是放置於寶覺寺彌勒佛旁,1990年民俗文物館暨民俗公園落成後,移至公園內。

因為台灣鐵道之軌距為1067mm,拓軌之後的火車頭可直接將瑞三礦場內之煤炭運至侯硐車站。有人考據火車頭由「株式会社雨宮製作所」製作,但洪致文根據資料,認為應該是由「日本車輛製造株式會社」,在昭和17(1942)年5月,為當時大日本帝國在台灣殖民地的馬公海軍建築部,製造了至少十輛軌距610mm的蒸汽機關車,這是其中一輛,可能原本即是1067mm軌距,且火車頭設計是「拼裝車」。

洪致文引用1971年日本出版之《鉄道讃歌》,裡面提到瑞三鑛業有四輛蒸汽火車,二輛1067mm軌距,二輛508mm軌距。2001年納莉颱風來襲,瑞三煤礦的車庫遭泥漿灌入,許多車輛毀損,僅搶救出數部柴油機關車,於是移至台中之火車頭,成為瑞三僅剩之蒸氣機關車。

洪致文認為這輛位於民俗公園的火車頭擁有多項唯一:台灣僅存1067mm軌距之礦業鐵道蒸汽機關車、瑞三礦業僅存的一輛蒸汽火車、日本統治時代海軍在台僅存的一輛火車等等,足可列入文化資產。但2013年台中市政府進行文資審議時,委員們認為這輛火車頭的修復方法有問題,所以沒有通過審議。

參考資料:洪致文部落格「飛行場の測候所」〈日本海軍在台僅存蒸汽機關車發現!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 新平溪煤礦「獨眼小僧」

位置:新北市平溪區頂寮子5號,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

攝影日期:2020年10月25日

新平溪煤礦最初是於1965年1月由臺陽礦業正式開坑,1967年1月開始生產,後於1978年8月改制為新平溪煤礦公司。1985年,新平溪煤礦的經營採礦權被售予龔詠滄,1997年停止開採,但龔詠滄仍積極保留開採權,於2002年成立「台灣煤礦博物館」,並於同年獲當時的行政院文建會頒訂為地方文化館。2011年,台灣煤礦博物館由龔詠滄之子龔俊逸作為總經理接手經營,並在2012年12月2日,改名為「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2016年10月,「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與日本「田川市石炭‧歷史博物館」締約為友好館舍,每年舉辦台日煤礦文史交流展。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保存有數輛電力發動的運煤機關車,駕駛座前方有個大圓孔,因此被暱稱為「獨眼小僧」(一つ目小僧、ひとつめこぞう)。「獨眼小僧」最早由台陽礦業於1937年自日本引進,由「日立製作所」與「日輸工業株式会社」(ニチユ)製造,是台灣最早運行之電力機關車,起先服務的礦場是台陽位於九份的金礦九號坑,後來輾轉於台陽其他礦場。1980年新平溪煤礦坑外電車架空線設施完成,全線電氣化,開始使用「獨眼小僧」進行運煤作業,軌距為最小之495mm,原來由集電弓連結上方電纜線,使用220伏特直流電當動力,現在改為十顆12V電池串聯成120伏特電壓。

新平溪煤礦的「獨眼小僧」目前仍然可運行,從坑口通往月台公園的鐵道全長1.2公里,由女礦工擔任司機,遊客可搭乘「獨眼小僧」拉動之台車。即使在原產國日本都已經沒有同型車輛動態保存的例子,因此常有日本鐵道迷前來參觀。

參考資料:「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舊網頁新網頁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人之際的沙龍
7會員
54內容數
在地的社會與歷史記憶
天人之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即將過去的2024年,是1984三大礦災的四十週年,也是塵肺症老礦工組織行動的三十週年,剛好這一年,因礦災喪生的礦工之子賴清德當選總統,賴家早年居住的礦區工寮,引起社會重新看到在台灣消失的礦工,同樣這一年,承載礦工歷史的猴硐礦工文史館,因租約風波,也顯示出留下這些重要歷史痕跡,對於台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2/31
即將過去的2024年,是1984三大礦災的四十週年,也是塵肺症老礦工組織行動的三十週年,剛好這一年,因礦災喪生的礦工之子賴清德當選總統,賴家早年居住的礦區工寮,引起社會重新看到在台灣消失的礦工,同樣這一年,承載礦工歷史的猴硐礦工文史館,因租約風波,也顯示出留下這些重要歷史痕跡,對於台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2/23
金瓜石金泉寺所收納供奉骨骸,有不少是來自溫州的死難礦工,台北市溫州同鄉會得知此事,除派員舉行追悼法會與參加普渡外,並籌畫建立紀念碑,委由著名的礦業史學家唐羽撰寫碑文,2002年8月18日立碑,題為「日據時期金瓜石鑛山溫籍礦殤祭祀碑」,9月3日(農曆7月26日)於普渡同時舉行揭幕儀式。
Thumbnail
2024/12/23
金瓜石金泉寺所收納供奉骨骸,有不少是來自溫州的死難礦工,台北市溫州同鄉會得知此事,除派員舉行追悼法會與參加普渡外,並籌畫建立紀念碑,委由著名的礦業史學家唐羽撰寫碑文,2002年8月18日立碑,題為「日據時期金瓜石鑛山溫籍礦殤祭祀碑」,9月3日(農曆7月26日)於普渡同時舉行揭幕儀式。
Thumbnail
2024/11/03
九份礦工「招魂碑」材料為安山岩,碑體是方尖碑的形式、陽面刻有「招魂碑」三個大字,基座陽面刻有鐫文。由當時的知名漢詩人、漢學先生李石鯨撰文,另一名漢學先生吳如玉書法,當地的雕刻師蔣文峯鐫作,立碑人是臺陽鑛業當時的社長顏國年,與瑞芳鑛業所所長翁山英,建立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昭和九年(1934)12月。
Thumbnail
2024/11/03
九份礦工「招魂碑」材料為安山岩,碑體是方尖碑的形式、陽面刻有「招魂碑」三個大字,基座陽面刻有鐫文。由當時的知名漢詩人、漢學先生李石鯨撰文,另一名漢學先生吳如玉書法,當地的雕刻師蔣文峯鐫作,立碑人是臺陽鑛業當時的社長顏國年,與瑞芳鑛業所所長翁山英,建立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昭和九年(1934)12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探索台灣礦業歷史 大家好,歡迎來到Anna旅遊探險家,這次要跟大家介紹位於平溪的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這個地方不僅能讓你了解台灣的礦業歷史,還能讓親子同樂、進行戶外教學,以及探索礦業、歷史和生態的精彩園區。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位於平溪地區,是一個將台灣煤礦業相關文物、史
Thumbnail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探索台灣礦業歷史 大家好,歡迎來到Anna旅遊探險家,這次要跟大家介紹位於平溪的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這個地方不僅能讓你了解台灣的礦業歷史,還能讓親子同樂、進行戶外教學,以及探索礦業、歷史和生態的精彩園區。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位於平溪地區,是一個將台灣煤礦業相關文物、史
Thumbnail
二號坑舊稱蓋淡坑,年產量最高時可達三萬公噸,大斜坑深達一千多公尺,展示牌說從坑口搭台車到礦巷內需耗時兩小時,後因產量減少,1959年封坑。坑口旁有一座「蓋淡坑史誌」石碑,立於2003年;坑口旁另有一復原之磚造建築,原以臺灣煉瓦株式會社生產之TR紅磚構成,門口掛著「煤礦文物紀念館」的牌子。
Thumbnail
二號坑舊稱蓋淡坑,年產量最高時可達三萬公噸,大斜坑深達一千多公尺,展示牌說從坑口搭台車到礦巷內需耗時兩小時,後因產量減少,1959年封坑。坑口旁有一座「蓋淡坑史誌」石碑,立於2003年;坑口旁另有一復原之磚造建築,原以臺灣煉瓦株式會社生產之TR紅磚構成,門口掛著「煤礦文物紀念館」的牌子。
Thumbnail
台灣北部於荷治時期已有煤礦開採的紀錄,自清代以來更是工業燃料、鐵道和輪船等交通運輸的主要原動力。然而西元一九七零年後隨著石油逐漸取代煤礦成為主要能源,且抵不過進口煤的競爭之下,台灣北部各地煤礦停採,見證了煤礦產業的興衰歲月。 猴硐煤礦主題園區便是見證台灣走過煤礦歲月年代博物館。 猴硐煤礦主題園區相關
Thumbnail
台灣北部於荷治時期已有煤礦開採的紀錄,自清代以來更是工業燃料、鐵道和輪船等交通運輸的主要原動力。然而西元一九七零年後隨著石油逐漸取代煤礦成為主要能源,且抵不過進口煤的競爭之下,台灣北部各地煤礦停採,見證了煤礦產業的興衰歲月。 猴硐煤礦主題園區便是見證台灣走過煤礦歲月年代博物館。 猴硐煤礦主題園區相關
Thumbnail
建豐煤礦似乎是新竹縣最晚收坑的煤礦,昔日產煤以卡車載至內灣線的合興車站以運出礦區。近年橫山鄉公所修整斜坑口周圍的若干建築,包括礦場事務所與礦工工寮等,並建立觀景台等設施。除坑口周圍之遺址,延竹32鄉道再往上,尚有礦場風洞與儲煤櫃等遺跡。
Thumbnail
建豐煤礦似乎是新竹縣最晚收坑的煤礦,昔日產煤以卡車載至內灣線的合興車站以運出礦區。近年橫山鄉公所修整斜坑口周圍的若干建築,包括礦場事務所與礦工工寮等,並建立觀景台等設施。除坑口周圍之遺址,延竹32鄉道再往上,尚有礦場風洞與儲煤櫃等遺跡。
Thumbnail
洪致文認為這輛位於民俗公園的火車頭擁有多項唯一:台灣僅存1067mm軌距之礦業鐵道蒸汽機關車、瑞三礦業僅存的一輛蒸汽火車、日本統治時代海軍在台僅存的一輛火車等等,足可列入文化資產。但2013年台中市政府進行文資審議時,委員們認為這輛火車頭的修復方法有問題,所以沒有通過審議。
Thumbnail
洪致文認為這輛位於民俗公園的火車頭擁有多項唯一:台灣僅存1067mm軌距之礦業鐵道蒸汽機關車、瑞三礦業僅存的一輛蒸汽火車、日本統治時代海軍在台僅存的一輛火車等等,足可列入文化資產。但2013年台中市政府進行文資審議時,委員們認為這輛火車頭的修復方法有問題,所以沒有通過審議。
Thumbnail
「勝興車站」為日式木造建築,車站站體建於西元1913年,標高402.326公尺,為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最高點。月台邊可以見到「十六份」舊名遺跡,西元1930年當時勝興車站一帶有著十六座蒸餾樟腦的爐灶,所以站址所處地的舊名被稱為「十六份」。
Thumbnail
「勝興車站」為日式木造建築,車站站體建於西元1913年,標高402.326公尺,為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最高點。月台邊可以見到「十六份」舊名遺跡,西元1930年當時勝興車站一帶有著十六座蒸餾樟腦的爐灶,所以站址所處地的舊名被稱為「十六份」。
Thumbnail
106縣道,連接深坑到瑞芳的一條道路,以平溪區的菁桐為界,西邊幾乎循著過去運送煤礦的鐵路,而東邊到十分則是與平溪支線火車並行;平溪近年來以天燈為人所熟知,但其實十分老街一旁的新平溪煤礦園區則紀錄了這裡更早以前的煤礦歷史,甚至運載煤礦的小火車至今都還行駛著,它更是全台第一個電氣化的小火車⋯⋯
Thumbnail
106縣道,連接深坑到瑞芳的一條道路,以平溪區的菁桐為界,西邊幾乎循著過去運送煤礦的鐵路,而東邊到十分則是與平溪支線火車並行;平溪近年來以天燈為人所熟知,但其實十分老街一旁的新平溪煤礦園區則紀錄了這裡更早以前的煤礦歷史,甚至運載煤礦的小火車至今都還行駛著,它更是全台第一個電氣化的小火車⋯⋯
Thumbnail
菁桐車站位於平溪線上之木造日式建築車站,亦為平溪線的端點站,興建於大正7年(西元1918年),後1929 年由日本政府收購官營,定名「平溪線」,屬宜蘭縣支線,興建至今已有 100 餘年之歷史,菁桐車站原名菁桐坑車站,於西元1962年12月15日改稱菁桐車站。
Thumbnail
菁桐車站位於平溪線上之木造日式建築車站,亦為平溪線的端點站,興建於大正7年(西元1918年),後1929 年由日本政府收購官營,定名「平溪線」,屬宜蘭縣支線,興建至今已有 100 餘年之歷史,菁桐車站原名菁桐坑車站,於西元1962年12月15日改稱菁桐車站。
Thumbnail
今天焦點─火車快飛!台灣鐵路的變遷
Thumbnail
今天焦點─火車快飛!台灣鐵路的變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