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sday、禮拜三、水曜日、奧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 Netflix 上的《星期三》好像有點熱門,按照以往的風格,蹭熱度就是不能真的很有關聯,所以我這篇單純只是想談「星期三」為什麼在英語中稱作「Wendsday」。

raw-image

  以前在〈關於我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維京篇)〉提到:

6. 週二 (Tuesday) 來自「提爾日 (Týr's Day)」、週三 (Wednesday) 來自「奧丁日 (Wodan's Day)」、週四 (Thursday) 來自「索爾日 (Thor's day)」、週五 (Friday) 來自「佛麗格日 (Frigg's Day)」;以上都是北歐神話中的重要神祇。

雖然是知道「星期三」與「沃丹(「奧丁」的古英語稱呼)」有著拼寫上的相似性,但是,為什麼會是週三,而不是其他日子呢?這可能要和其他六天一起理解比較好懂。

一週七日怎麼來的?

:「科學家先生,妳相信今天是星期二嗎?」
:「我看看……2022/12/06,是的,今天是星期二 (Tuesday)。」
:「抓到了!科學家也相信占星術!」
:「蛤?」

一週七日並對應天上星體「日、月、火、水、木、金、土」這種玩法是古代巴比倫人的創舉,因為它們是相對容易觀察到的天體,被認為與一切地上的事物有著對應關係;當然也包含對月相的觀察,發現七天一個週期特別好用才設計出這種曆法。不過其實原本曆法這種東西就是因地制宜,不意外的話每個地方都會不一樣亦是合情合理,直到這個世界上有「帝國」這種東西。

以歐洲大陸而言,最早把這一套七日一週從美索布達米亞弄進來的是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us Magnus),一週七日這作法很能呼應他最喜歡的基督宗教神話(〈創世紀〉)。他也順勢以羅馬舊諸神名來對應星體,替換掉原本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神祇的名。於是,此時羅馬帝國境內用的曆法成為了,除了日、月兩天之外,其餘五天對應的神祇為:

火星 (Mars)——戰神
水星 (Mercury)——信使神
木星 (Jupiter)——雷神/主神
金星 (Venus)——愛神
土星 (Saturn)——農神

大部分拉丁語系的範圍都會採用羅馬神祇的字根為一週七日命名。有學法文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字根與上述列表相近,畢竟法蘭克人受羅馬人影響很早,文化滲入也更深:星期二 (Mardi)、星期三 (Mercredi)、星期四 (Jeudi)、星期五 (Vendredi)、星期六 (Samedi)。

週三為什麼是奧丁日?

道理我都懂了,但是為什麼奧丁對應的是星期三/水星/信使神的墨丘利 (Mercury) 呢?主要是由於當時的文化翻譯技術使然。

羅馬人與日耳曼人操使的語言不同(古英語的使用族群主要為盎格魯薩克遜人,盎格魯薩克遜人是一支古日耳曼語族),必須透過跨文化的翻譯作為彼此理解與溝通的基礎;而當時試圖搞清楚日耳曼人信仰的學者採取的翻譯策略是觀察翻譯對象的特徵、性質,並在原本自己的文化脈絡中找到對應的字詞直接應用上。

至少在理解日耳曼人的神祇時他們是這樣做的,而不是為他們發明一個新的詞。

比方說,我們要翻譯「metaphysics」這個英文單字的時候,我們殼蟻很直接地將它們拆開理解:「meta」可譯為「後設」,「physics」可譯為「物理學」;如此,翻譯出來的詞彙就會是「後設物理學」。

不過,如果翻譯採取的是從自己文化脈絡中找尋相似的思想或概念的話,從《周易.繫辭上》找到當時譯者認為殼蟻對應的句子:「…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因而這個詞就被翻譯成「形上學」——而當時的羅馬跨文化研究者就是這麼做的——換句話說,找到一個日耳曼神祇其特徵能相對應於羅馬神墨丘利,而這位日耳曼神就是沃單 (Wōden),也就是北歐神話中的奧丁。

《日耳曼尼亞誌》:最早的日耳曼小百科

西元一世紀的跨文化研究者就是塔西陀 (Tacitus),在塔西陀遊歷日耳曼部落時留下的紀錄是這樣說的:

至於眾神,他們最崇拜墨丘利,並認為在某些日子裡,甚至適合透過犧牲人命來贏得他的青睞。他們用通常允許的野獸來安撫海格力士和馬爾斯。

日耳曼人大概不會認識海格力士和馬爾斯,海格力士根據後世對這份文獻的理解認為指的應該是雷神索爾 (Donar/Thor),而馬爾斯則是指獨臂神提爾 (Tiw/Tyr)。

墨丘利與奧丁有什麼相似之處嗎?墨丘利執掌的是商業、辯才、信息、溝通、占卜、旅行、邊界、運氣、詭計與盜竊;也包含靈魂前往冥府的響導。

撇開商業不太明確之外,其餘的諸多權柄與奧丁確實相合:以辯才與溝通來說,奧丁是詩歌之神,亦傳授人類文字並汲汲營營於卜卦;奧丁也時常四處遊歷、在不同的世界中跳轉;祂足智多謀、善於設計對手(通常是巨人),好笑的是,祂也很會偷東西(可參考《散文埃達》中〈Skáldskaparmál〉有關「詩歌蜜酒」的神話故事)。

而確實,以人作為獻祭物的傳統也是北歐神話中奧丁所獨享(或是馬)。

後話

最後分享一段來自人類學家紀爾茲 (Clifford Geertz) 與爪哇老婦人談論當地傳說的對話:

老婦人強調著忽略執掌那個日子的「值星蛇神」時,會發生哪些可怕事件。聽完她冗長、複雜的描述後,紀爾茲問她:「那條日値蛇長什麼樣,要怎麼碰到?」
老婦人回答:「說什麼蠢話,妳不可能看得到星期二對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教人議會.ᚢᛁᛏᛁᚢᛅᚦᛁᚴ
16.5K會員
260內容數
▋ᛏᛁᛋᛁᛣ᛫ᛅᚢᚴ᛫ᚼᛁᚱᛅᛣ᛬ᛁᚴ᛫ᚼᛅᛁᛏᛁ᛫ᚢᛁᛏᛁᚢᛅᛣ᛬ᚢᛁᛚᚴᚢᛘᛁᚾ᛫ᛏᛁᛚ᛫ᚢᛁᛏᛁᚢᛅᚦᛁᚴᛁ ▖女士們、先生們,我是異教人,歡迎來到異教人議會 ᛉ. 北歐神話、盧恩文字、維京人、異教 ᛉ. 課程講座|圖文設計|專業諮詢顧問
2024/11/16
太陽餅裏頭沒太陽,《異教詭屋》也沒有異教;如果你的英文不錯,推薦大家,當你從中文裡讀到「異教」,殼蟻注意一下英文寫的是什麼。異教人不邪教、不說謊、不犯罪、不肛交,也不打擊肛交。望周知。
Thumbnail
2024/11/16
太陽餅裏頭沒太陽,《異教詭屋》也沒有異教;如果你的英文不錯,推薦大家,當你從中文裡讀到「異教」,殼蟻注意一下英文寫的是什麼。異教人不邪教、不說謊、不犯罪、不肛交,也不打擊肛交。望周知。
Thumbnail
2024/08/23
鬼門開之後,大家都懂——玩水的季節來了!麻煩的是,水裡有水鬼,會把自以為水性很好的人拖下水(物理)。如果水鬼是一種水怪,那麼世界有名的水怪之一,不可能跳過尼斯湖水怪吧?尼斯湖水怪也有北歐版本,當代瑞典語叫作「斯托爾斯約恩水怪」(Storsjöodjuret)!
Thumbnail
2024/08/23
鬼門開之後,大家都懂——玩水的季節來了!麻煩的是,水裡有水鬼,會把自以為水性很好的人拖下水(物理)。如果水鬼是一種水怪,那麼世界有名的水怪之一,不可能跳過尼斯湖水怪吧?尼斯湖水怪也有北歐版本,當代瑞典語叫作「斯托爾斯約恩水怪」(Storsjöodjuret)!
Thumbnail
2024/05/17
最近太陽嗨起來,地球位在搖滾區,於是極光一波接著一波;異教人不是自然小老師,相信磁暴各位都能自己搞懂。來講點正經的——北歐神話,或維京人是怎麼理解「極光」的呢——說來尷尬,現在大家去北歐旅遊必看的極光,多數古北歐人搞不好沒看過?
Thumbnail
2024/05/17
最近太陽嗨起來,地球位在搖滾區,於是極光一波接著一波;異教人不是自然小老師,相信磁暴各位都能自己搞懂。來講點正經的——北歐神話,或維京人是怎麼理解「極光」的呢——說來尷尬,現在大家去北歐旅遊必看的極光,多數古北歐人搞不好沒看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許多語言中稱呼星期的說法不外乎是用五行代表各行星,像是日文、拉丁語系的語言皆然,但是英文一系的日耳曼諸語是用諸神的名字來代表,而瑞典文身為北日耳曼語系的一員就更能看出端倪。本篇會列舉出瑞典語當中星期日子的說法以及背後的由來。 瑞典文的星期名稱: måndag tisday onsday torsda
Thumbnail
許多語言中稱呼星期的說法不外乎是用五行代表各行星,像是日文、拉丁語系的語言皆然,但是英文一系的日耳曼諸語是用諸神的名字來代表,而瑞典文身為北日耳曼語系的一員就更能看出端倪。本篇會列舉出瑞典語當中星期日子的說法以及背後的由來。 瑞典文的星期名稱: måndag tisday onsday torsda
Thumbnail
這篇文章節錄中國希占愛好者,洛語盡的微信公眾號:巴別塔占星舍。他專注於中世紀以前的文獻翻譯,在這領域已經鑽研很多年。如果你有用微信的話,搜尋一下他的公眾號。會獲益良多。 有別於當代對於星座的描述詞彙都集中在心理動機與個性,古籍上對於星座的描述是行星會朝正向或負向發展的領域,有著多少的主控權及資源。
Thumbnail
這篇文章節錄中國希占愛好者,洛語盡的微信公眾號:巴別塔占星舍。他專注於中世紀以前的文獻翻譯,在這領域已經鑽研很多年。如果你有用微信的話,搜尋一下他的公眾號。會獲益良多。 有別於當代對於星座的描述詞彙都集中在心理動機與個性,古籍上對於星座的描述是行星會朝正向或負向發展的領域,有著多少的主控權及資源。
Thumbnail
最近 Netflix 上的《星期三》好像有點熱門,按照以往的風格,蹭熱度就是不能真的很有關聯,所以我這篇單純只是想談「星期三」為什麼在英語中稱作「Wendsday」。
Thumbnail
最近 Netflix 上的《星期三》好像有點熱門,按照以往的風格,蹭熱度就是不能真的很有關聯,所以我這篇單純只是想談「星期三」為什麼在英語中稱作「Wendsday」。
Thumbnail
#為何需要使用星際十三月亮曆? 我有個朋友, 之前只要出門都喜歡查一下農民曆, 看看日子吉凶, 而泰德小時候也總常常在看星座每周運勢, 看看星座專家的建議, 看看今天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還有今天吉凶為何? 然後生活中遇到了, 就會說:喔,真的好準喔! 水逆, 難怪我的電腦掛了! / / 本來想說,
Thumbnail
#為何需要使用星際十三月亮曆? 我有個朋友, 之前只要出門都喜歡查一下農民曆, 看看日子吉凶, 而泰德小時候也總常常在看星座每周運勢, 看看星座專家的建議, 看看今天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還有今天吉凶為何? 然後生活中遇到了, 就會說:喔,真的好準喔! 水逆, 難怪我的電腦掛了! / / 本來想說,
Thumbnail
古代因為只能用肉眼觀察星星,又只能徒手紀錄,甚至轉刻到石頭上時,也可能產生誤差,此外如果是透過抄寫,更可能在反覆轉抄當中出現誤差,所以錯誤其實還不少喔!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天象被錯誤解讀,時間久大家積非成是,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糾正。就這樣被史書記載下來,結果就會造成嚴重的錯誤。
Thumbnail
古代因為只能用肉眼觀察星星,又只能徒手紀錄,甚至轉刻到石頭上時,也可能產生誤差,此外如果是透過抄寫,更可能在反覆轉抄當中出現誤差,所以錯誤其實還不少喔!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天象被錯誤解讀,時間久大家積非成是,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糾正。就這樣被史書記載下來,結果就會造成嚴重的錯誤。
Thumbnail
星際馬雅13月亮曆與古馬雅文明 下次如果有人告訴你星際馬雅13月亮曆就是源於古馬雅文明,你就可以在心中判斷他其實並不真的理解這個新的系統歐! 瑪雅還是馬雅!? 你問我既然它已經不叫星際馬雅13月亮曆,那為何我仍舊如此稱呼它呢? 當然是因為我講它最新的名字大家應該更不知道是什麼了吧! 😆😆😆
Thumbnail
星際馬雅13月亮曆與古馬雅文明 下次如果有人告訴你星際馬雅13月亮曆就是源於古馬雅文明,你就可以在心中判斷他其實並不真的理解這個新的系統歐! 瑪雅還是馬雅!? 你問我既然它已經不叫星際馬雅13月亮曆,那為何我仍舊如此稱呼它呢? 當然是因為我講它最新的名字大家應該更不知道是什麼了吧! 😆😆😆
Thumbnail
今天是小年夜,每一次講到一個節日的時候,大家是否有思考過,時間是怎麼被制訂出來的? 不管你是用拳頭的指節或者手指來幫助記憶,總是會在第四根算到小拇指時,像折返跑一樣,七月跟八月都在同一個點上。 直到現在,我始終不懂,人性希望規律的生活之下,卻每一天都依循一個沒有規律性質的日曆。 參考資料:
Thumbnail
今天是小年夜,每一次講到一個節日的時候,大家是否有思考過,時間是怎麼被制訂出來的? 不管你是用拳頭的指節或者手指來幫助記憶,總是會在第四根算到小拇指時,像折返跑一樣,七月跟八月都在同一個點上。 直到現在,我始終不懂,人性希望規律的生活之下,卻每一天都依循一個沒有規律性質的日曆。 參考資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