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時代的消費力道:雙十一失去往年榮景的原因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2022不論在經濟或是國際政治都是混亂的一年,以往年底的消費旺季今年也格外冷清。

雙十一在電商蓬勃發展的中國可說是周年慶等級的重要購物時刻,許多商家推出各式優惠與活動,整年的銷售可能就靠這次了,然而今年中國的雙十一失去了往年的榮景。

raw-image

不敢明說的業績數字

以往雙十一前後各式快遞物流都會開始感受到龐大的壓力,送也送不完的貨持續往物流倉庫堆,而今年雙十一的快遞業務量竟然相較往年減少20%,光從物流量就能看出今年的狀況異常慘烈。

中國以往在資訊上也是出了名的不透明,凡是不利、難堪等不好說的數據或事件真相,常常都直接「蓋牌」。

阿里巴巴底下的網購公司天貓今年在報告雙十一戰況時,沒有以往的業績金額數字,而是輕描淡寫的一句:交易規模跟去年持平,這簡直比藍白拖高中時寫日記或作文還敷衍啊!

今年是阿里巴巴集團有使以來第一次對於業績數字閉口不提,相信實際情況絕對不是簡單的小小衰退而已。

raw-image

政治、封控、抗議,人民手頭不寬裕

中國在十月底20大閉幕式之後就有許多政治上的動作,一切都由架走胡錦濤開始,整個中國的政治氛圍也格外緊張。

除了政治氛圍之外,中國進行多年的防疫措施也使得諸多企業面臨破產倒閉,不動產牽連的貸款問題也讓銀行「挫咧但」。

疫情封控措施彷彿浩劫一般,人民除了工資收入可能受到衝擊之外,投資更是因為金融市場的驚滔駭浪可能面臨虧損。在手頭不寬裕的情況下,自然很難像往年豪氣地把購物車塞爆,再用信用卡爽快地一次清空購物車。

在經濟衝擊之外,最直接的就是各式隔離措施。由於隔離狀態的地區無法外出,也沒有必要物資以外的配送,根本就不可能進行網購。門都被釘死了我還怎麼收快遞呢?還是先求有下一餐比較實在。雙十一過後中國又迎來了白紙革命,對於後續的社會安定形成變數。

如前面提到的,人民所得問題短期內難以改善、投資市場也尚未恢復榮景,現在還有抗議事件影響,人民可能更傾向將現金留在身邊而非大量消費。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白拖主力的沙龍
132會員
493內容數
我是藍白拖主力,一位回到金融業的法人操盤手,這裡分享我對市場的看法,以及適合新手閱讀的投資知識,歡迎追蹤交流!
2025/04/08
金融界的那對兄弟,大家知道他們是誰嗎? 0050分割最終章!
Thumbnail
2025/04/08
金融界的那對兄弟,大家知道他們是誰嗎? 0050分割最終章!
Thumbnail
2025/04/02
搞懂0050分割始末,這集讓我們回到遙遠的荷蘭大航海時代!
Thumbnail
2025/04/02
搞懂0050分割始末,這集讓我們回到遙遠的荷蘭大航海時代!
Thumbnail
2025/03/31
你知道0050分割會發生什麼事嗎? 讓藍白拖帶你搞懂0050分割始末!
Thumbnail
2025/03/31
你知道0050分割會發生什麼事嗎? 讓藍白拖帶你搞懂0050分割始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中國12月15 日 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濟復甦並不平穩,11 月工業生產以將近兩年來最快速度成長,但零售銷售的增幅不如市場預期,這也中國至今推出的經濟刺激政策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Thumbnail
中國12月15 日 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濟復甦並不平穩,11 月工業生產以將近兩年來最快速度成長,但零售銷售的增幅不如市場預期,這也中國至今推出的經濟刺激政策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Thumbnail
謎之大國 從2022-2023年,全球都深受通貨膨脹壓力山大的影響時,有一個經濟大國卻一反常態的保持著非常低的通貨膨脹率。當時伴隨著封城隔離,人們關在家裡無法外出消費還說得過去。 然而就在去年12月解封后至今,剛公佈的四月份通膨CPI竟然出現了0.1%的超神奇數據,這就值得人類學徒來寫一篇聊聊,這個
Thumbnail
謎之大國 從2022-2023年,全球都深受通貨膨脹壓力山大的影響時,有一個經濟大國卻一反常態的保持著非常低的通貨膨脹率。當時伴隨著封城隔離,人們關在家裡無法外出消費還說得過去。 然而就在去年12月解封后至今,剛公佈的四月份通膨CPI竟然出現了0.1%的超神奇數據,這就值得人類學徒來寫一篇聊聊,這個
Thumbnail
TLDR: 1. 服務消費將為主軸 2. PMI顯示對未來內需復甦看好 3. 但房市泥淖猶存 4. 留意潛在風險
Thumbnail
TLDR: 1. 服務消費將為主軸 2. PMI顯示對未來內需復甦看好 3. 但房市泥淖猶存 4. 留意潛在風險
Thumbnail
2022年8月15日中國四川無預警啟動「讓電於民」措施,要求當地企業全面停產,時間自15日起算六天,讓大家再次想起去年中國多省因缺煤發電導致關閘限電,也讓大家對李克強六月強調堅決杜絕拉閘限電的政策產生懷疑。
Thumbnail
2022年8月15日中國四川無預警啟動「讓電於民」措施,要求當地企業全面停產,時間自15日起算六天,讓大家再次想起去年中國多省因缺煤發電導致關閘限電,也讓大家對李克強六月強調堅決杜絕拉閘限電的政策產生懷疑。
Thumbnail
2022年3月初,中國再度爆發疫情危機,Omicron病毒肆虐導致中國深圳、長春、吉林、上海陸陸續續傳出封城政策。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次的疫情爆發呢?中國疫情的最新狀況又是如何的呢?今天Dr. David就帶大家看看中國疫情的現況,並且關於疫情之下可以如何針對投資方面作布局~
Thumbnail
2022年3月初,中國再度爆發疫情危機,Omicron病毒肆虐導致中國深圳、長春、吉林、上海陸陸續續傳出封城政策。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次的疫情爆發呢?中國疫情的最新狀況又是如何的呢?今天Dr. David就帶大家看看中國疫情的現況,並且關於疫情之下可以如何針對投資方面作布局~
Thumbnail
文 / 丁學文 最近遇見朋友,最常發生的談話就是,一方面感嘆一年怎麼過得這麼快,但卻又忍不住希望詭譎多變的2021年趕緊離去,可以讓自己迎來一個煥然一新的2022年。 但說實話,面對著越來越逼近的2022虎年,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其實和我一樣,真正抱著的是一個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態。
Thumbnail
文 / 丁學文 最近遇見朋友,最常發生的談話就是,一方面感嘆一年怎麼過得這麼快,但卻又忍不住希望詭譎多變的2021年趕緊離去,可以讓自己迎來一個煥然一新的2022年。 但說實話,面對著越來越逼近的2022虎年,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其實和我一樣,真正抱著的是一個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態。
Thumbnail
前言: 盤勢閒聊:2021.03.10 中國股市怎麼了? – 投資心誌 (investingandminds.com) 今年三月曾提到其實中國內部的數據其實並不妙,滬深300自3/10的5,003點跌到7/27的4,751,
Thumbnail
前言: 盤勢閒聊:2021.03.10 中國股市怎麼了? – 投資心誌 (investingandminds.com) 今年三月曾提到其實中國內部的數據其實並不妙,滬深300自3/10的5,003點跌到7/27的4,751,
Thumbnail
這篇文章稍微整理一些全球因應疫情的經濟數字,還有政府的紓困方案等。 疫情當下,我們需要的是更多愛心與勇氣。朋友們,撐著點,難關會平安順利度過的。 團結力量大:我們一起協心齊力的做個關懷滿滿、有愛心、有責任的良好市民;這也能產生很大的力量。 愛與關懷、包容心、想像力與勇氣,我們一定會平安走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稍微整理一些全球因應疫情的經濟數字,還有政府的紓困方案等。 疫情當下,我們需要的是更多愛心與勇氣。朋友們,撐著點,難關會平安順利度過的。 團結力量大:我們一起協心齊力的做個關懷滿滿、有愛心、有責任的良好市民;這也能產生很大的力量。 愛與關懷、包容心、想像力與勇氣,我們一定會平安走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