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心距離的共鳴讀書法】
20221207 瑞芳國中社會領域「共鳴讀書——神奇的讀書法」
收到來自瑞芳國中的分享邀約時,公文上的講題寫著「神奇的讀書法」,我看了宛然一笑。曾經無數次聽到體驗過「共鳴讀書法」的朋友,用「神奇」來形容,但是第一次出現在正式公文講題上,還是覺得很趣味。
當初聽到是「實體」共鳴讀書分享場的邀約,就馬上興奮地答應,也沒想太多,原來雖然都還是新北市,從中和到瑞芳,實際路程其實不短,尤其是十二月冬雨中塞車的路況,更顯這趟分享可以成行之不易。
「共鳴讀書法」是需要「體驗」過的歷程,一直是我在這個講題的分享堅持。無論是實體或線上,無論是四、五人的小場次,或是百多人的大場合,唯有一本書在手,跟著流程沈浸其中,邊走邊停甚至有機會短暫和夥伴間的交流,才能真正感知到「與書相遇、與心相接」那種電流貫串全身的感動。
在同個場域中,大家與書共鳴的共頻激盪,那種微妙悸動充盈胸際,是我樂此不疲地想著推廣「共鳴讀書法」,讓更多人體會到閱讀不再是充滿壓力的苦差事,反而是身心暢快喜悅無比的一種人生美好。
我想,這才是「神奇」的地方。而較之疫情下愈來愈多的線上場合,能夠在實體空間場域並肩共行,更是我所珍惜不已的機會。
在瑞芳山城,這個風雨中週三下午的三小時,人數不多,全程實際參與的夥伴有四人,雖說是教師專業能研習,卻更接近我喜愛的「共鳴小聚」形式,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彼此分享,說說自己的體會與收穫,即使是不同書類,卻因為共鳴交流找到此時此刻的共同關懷,多美好。
「共鳴讀書」場不像是大多數的讀書會,以一位專業說書人針對指定書導覽點評。我喜歡邀請大家帶著自己今天想讀的任何一本書前來,帶著自己的閱讀目的,在茫茫書海挑中的書,一定在此時此刻會對自己產生深刻意義。
唯一建議的,是因為會以「快翻略讀」方式進行,實際投入書籍翻閱大約只有不到一小時,所以初次體驗的夥伴,希望是以章節脈絡清晰的書籍為準,不建議以文學小說類、無連貫單篇散文集,或是超過400頁專業大部頭的硬澀磚塊書來參與,免得因為太辛苦的認知負荷,難以進入到共鳴體會。
今天,四位老師帶來的書籍真的也大不相同:
還有我自己帶來的是:
這裡有青少年犯罪心理、投資理財、數學教育、哲學知識入門和自我心靈成長書籍,本本都不同,我很期待這樣的共讀場合,會有什麼樣的火花。
陳老師笑說閱讀《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她一直會想到班上某些學生的身影。對她而言,這是一趟「覺察——策略——行動」之旅。青少年的行為障礙,往往是社會的漏接,為他們貼上標籤之後呢?原來只有讚美無法解決問題。讀後促使她反思,那些被貼上不認真標籤的孩子,也許是因為他們並不理解這個世界,而常常破壞公物的孩子,也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力道與行為,他們需要更正向的自我評價與判斷能力,提供理想形象讓他們有機會反思自己的處境,尋找面對未來的方向。
邱老師希望自己可以增進投資理財,閱讀柴鼠兄弟提到的「財務智商」FQ(Financial Quotient)幫助自己可以學習風險控管、保持投資獲利和增加被動收入。書中提到,這一切要從明白自己的財務狀況開始,「了解自己」與「自控」,才是理財獲利的第一步。用減法漸少不必要的耗費,用加法和乘法加值自己。邱老師也分享了柴鼠兄弟「一年一頁」的記帳法,用紅色區塊紀錄「支出」、綠色是「資產」,而黃色是創造的獲利。一目瞭然才能更能調整自己的理財方向。
歐陽老師希望藉由成長性思維幫助自己學生增加在數學上的自信,他發現,自己出的段考試卷,很簡單的題目,每當換個方式問學生,他們就完全不會。《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提到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先探究答案,再和老師討論,在思辨當中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他很喜歡的金句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是啊,身處教育現場的我們,都該以此提醒自己。
《史上最強哲學入門:從釋迦牟尼、孔孟老莊到禪宗,啟悟自我內心的13位東方哲人》
簡老師讀的是《史上最強哲學入門》,用輕鬆易讀的方式介紹13位東方哲人。她認為哲學對思考自身存在意義與生命議題,可以找到面對人生境遇的啟發。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個隱喻,人們往往過度把外在評價背負在肩上,哲學是幫我們意識到身上的妖怪,嘗試卸除這隻妖怪,以回到自身本心的方法。
而我讀的《從孤獨中產生力量》是日本推廣「哲學咖啡館」的哲學家小川先生的作品,他提倡自發性的「積極的孤獨」,藉由獨處面對自己、反照自身、看見本質,確立自己的生存方式與終極關懷,讓人生更美好。我喜歡他提出積極孤獨的七步驟:① 找到喜歡的事 ② 遠離資訊 ③ 不在意別人 ④ 拒絕 ⑤思考獨樂樂的方法 ⑥ 短時間獨處 ⑦ 長時間獨處。其中從閱讀與散步中享受思考,一直也是我最喜歡的自處方式。
在共鳴小聚中,我是這場共鳴之旅的導航者,藉由每個環節自己的踐行示範,幫助學員一步一步跟上共鳴讀書的步驟與節奏,並適時說明每個環節背後的機制與釋疑,即刻回答大家的疑惑。
我總是堅持到了畫那條不好說的「共鳴曲線」的環節時,邀請於場域同在的大家一起畫。標準作業是隨機取上六個點,但是因為工作坊時間關係,今天我們只取三個點,這樣隨機取點都是為了繞過理性邏輯,用偶然法則連結到新的破框思維面向。
《你可以不要怕孤獨,要從孤獨中產生力量》共鳴讀書筆記
我在《從孤獨中產生力量》取的三個點,所對應的頁面,我們戲稱為「共鳴大神」給我的啟迪,居然神奇地連接了起來:
第一點先是p.196,告訴我對待不是非我不可的事,應該要說no!我想這是代表必須讓自己配備「被討厭的勇氣」。
第二點是p.26,居然是空白頁!!!有時會如此,就是會翻到書籍中的空白頁面,我抬頭笑著跟夥伴們分享,以我的經驗,空白頁往往都是要我做一個深呼吸的停頓,或是答案其實自在我心不假外求,又或是一個自己詮解的機會提醒。
當翻到第三點p.96時,我對前面的空白恍然大悟,頁面上映入眼簾的是「想變成富有,就不能被時間追著跑」,這不正代表著隨機擷取的三點,都指向一個訊息,就是要我藉由「積極的孤獨」,專注品嚐時間的況味,體察當下的力量。而「時間」當是如柴鼠兄弟說的,要用減法來避免雜務對時間與注意力的耗損,勇敢say no。
現場共讀的我們,都有感於分享後的體悟,這五本截然不同的書,居然都神奇地指向了一點:「面對自我」。
人生的種種境遇,都是對自身本質的探尋,哲學要我們懷疑與好奇,調動思維深入覺察自己,當我們對自己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明白自己的盲點與亮點,自然可以趨吉避凶,進行生活上的風險控管,才有機會累積自己的能力,帶入複利成長效應。身為教師,最重要的事,不也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調整自己學習的行動策略,以成長性思維面對挑戰嗎?
哇~真是很幸福,每次都能體會到這樣的共鳴悸動。
也希望有機會與你分享:)
歡迎預約共鳴讀書之旅的專業導遊:jinnasu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