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蕭宇翔:蕭宇翔談《人該如何燒錄黑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情提要


  見到蕭宇翔本人之前,早在社群媒體上多次見識過他對詩的精闢見解。有時候我們難以辨別一位詩人究竟是比較愛詩還是比較愛自己,然而我可以確信蕭宇翔是屬於前者——總是談論宏大的詩、有關詩的宇宙,卻鮮少談論自身。

  無個性,這是我對這位年輕詩人的印象,正因為無個性,才能容納一切(這也讓我想到台灣這座島的狀態)。同時我不禁好奇,他是否有設想過讀者在閱讀《人該如何燒錄黑暗》之際,會如何想像「蕭宇翔」這個作者?對於這個名字,是否有任何美學上的期待?

  「這個問題上一個訪談人也有問。」他說:「很多讀者讀完《人該如何燒錄黑暗》後會問我:作品中的『你』去哪裡了?」

  訪談正式開始前我到櫃檯點了杯咖啡,回到座位上發現眼前坐著四個蕭宇翔,各自喝著不同的飲品,不僅是詩集裡,如今連現實中我也找不到蕭宇翔在何處。我告訴自己不能逃,必須透過訪談來推導出誰才是真正的蕭宇翔。

raw-image

第一蕭宇翔 凹陷(飲品:水)


  「因為我是一個有洞的人。」第一個蕭宇翔說。相較於周遭親密的人多有創傷,他坦言自己沒有特別突出的個人經驗,因而主體是空缺的。

  正因為這個狀態,讓身為知識分子的蕭宇翔能夠立足這個世界:他認為一個知識份子未必對真理有深刻的把握,而是有一個能夠停靠的典範或標準。「談到知識分子,就必須討論什麼是知性,對我來說知性就是一種道德責任,知性代表著我向所有的人類經驗敞開。」

  有洞的狀態使蕭宇翔能夠更加冷靜地面對伴侶的情緒、覺察他人的情緒狀況、幫助他人釐清創傷經驗,因此他總是樂於聽別人的故事。他舉例英國哲學家帕菲特(Derek Parfit)的著作《理由與人格(Reasons and Persons)》,書中透過傳送機器的假想實驗來探討人格同一性,認為人之所以存在並非因為DNA等物質性,是基於跟周遭所有人的連動關係,只有關係是存在的。

  「就像是擺在布上的一顆珠子,如何證明珠子存在?因為它在布中凹陷下去了。」蕭宇翔不介意自己是一個主體空缺的人,空缺使他更能夠去注意傾倒而來的各種事物,此時「自己」反而不再那麼重要。在這個背景下,與其主張個人經驗,蕭宇翔更傾向於把自己放進更大的文化脈絡去審視。

  「要說是人與人的連動也可以,要說是歷史也是。」


第二蕭宇翔 家族(飲品:珍珠奶茶)


  「我無法逃避這個歷史,逃避這個時空背景。」第二個蕭宇翔開口說。而如果乘載著球的布是歷史,最接近凹陷處的,就是家族史。〈陪永和看電視〉這首詩寫的是幼年喪父的阿公;〈往返〉寫的則是早逝的舅公。若是要處理創傷,蕭宇翔認為釐清家族史是個很好的切入點:他自承自己有段時間思緒較為混亂,決定去研究家族史,而這件事極具撫慰作用。

  他開始侃侃而談詩集代跋中提及的天才外公:背完六法全書後直接去律師事務所擔任代書,之後還自行研究出電吉他專利,賺到錢之後開樂器行,甚至成立渡假村,最後卻因為被盜款而成為債主,流亡至國外。日後外公的創造欲望不減,甚至曾寄了一件透過電池發熱的背心回台灣(非常Cyberpunk,蕭宇翔說)。

  天才外公的背後,卻是幼時疏於照顧導致身體孱弱的女兒,也就是冒著生命危險生出蕭宇翔的母親,這些東西全部構成了「蕭宇翔」的文化基因。「知道這麼多事情之後,就會覺得生命的重量並非只在自己身上。」


第三蕭宇翔 燒錄(飲品:熱美式)


  「不過有時候我也會想,自己有別於他人的地方是什麼?」第三個蕭宇翔舉例兩位詩人:自己既不能像楊智傑那樣跑到香港前線擔任記者;也不像曹馭博有一套對黑暗的處理方法,畢竟那些都不是自己的經驗。

  《人該如何燒錄黑暗》中有一首〈每日動態:2019──港警攻陷理大前夕〉,乍看題目以為是針對社會事件發聲的作品,然而詩的主題其實是「懦弱的旁觀者」。詩中敘事者面對彼端的革命,卻只能在此端滑手機,關上螢幕中映出自己的臉。「我不違背真實、不量產情感。我試著降低主體性,寫出那個對經驗敞開的狀態。」

  至於「黑暗」,儘管《人該如何燒錄黑暗》中多次言及,甚至還放進書名中,卻不同於同樣在處理黑暗的曹馭博。後者同奈米碳管黑體(Vantablack)般具有強烈的存在感,是與光/權力對抗的黑暗;蕭宇翔的黑暗則更接近黑洞,一種更為直觀的混沌。「就像是老子說的以萬物為芻狗。我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世界上還有戰爭、為什麼1905年還有凌遲、為什麼21世紀的今天印度強姦案的比例仍然這麼高。」

  這本詩集最初因而取名為「黑暗燒錄著我」,一種人被外在壓力所擠壓的狀態,後來才將這句給反過來,成為「人該如何燒錄黑暗」。改動之後人成為主體,「燒錄」成為雙向的動詞,除了被黑暗燒錄,我們也可以去設想該如何去燒錄黑暗,如同將記憶燒錄進CD之後,CD既是受體也是一個輸出。

  「我想到吳明益老師說過,與其問說『為什麼人跟人不能理解彼此』,不如問『人跟人該如何理解彼此』。」他說。


第四蕭宇翔 叛逆/復古(飲品:泡沫紅茶)


  最後,我羅列出幾組印象深刻的摘句,這些句子的意象簡潔,卻能排列出廣袤的視野,呈現出來的並非靜物畫而是風景畫。第四個蕭宇翔認為這是受到花蓮的影響:「在花蓮可以深刻感受到,天空很大山很大海很大,就只有人很小。」

  他談起自己如何寫作〈奏鳴曲式〉中的「而麥子向火焰/礁岩向怒濤」一句:腦海中先是浮現麥子的極乾燥,連結到火焰的動態,接著再去想到海浪,卻突然找不到一個與海浪相吻合的詞彙。「我希望這個詞彙自然,希望它在環境中是一種有機的存在,這時候,我想到了礁岩。」

  「我認為寫詩的基本元素是詞彙,詩中的任何東西都應該透過詞彙來連動。」蕭宇翔說自己是詩的基本教義派:考慮的是形象上的美感,而非太過跳脫的意象,如此才能凸顯出動詞的作用——譬如上面的句子中,「向」的重要性被凸顯了出來。

  這種對「平衡」的堅持,與上個世代受到解構思潮影響的叛逆詩人們可說是大相逕庭。換個角度來看,也許正是對上個世代的叛逆感到膩了,蕭宇翔一輩的年輕詩人才會走向叛逆的復古。


True? End


  訪談結束後,我揮手與四個蕭宇翔道別,至於誰才是真正的蕭宇翔,我沒有答案。

  離開溫州街的老咖啡店,步行至附近的台電大樓站,一路上竟然忘了剛才訪問的是誰。只記得是一位將詩放在自己之前,永恆在寫詩的少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煮雪的人 𝐙𝐡𝐮𝐱𝐮𝐞 𝐃𝐞𝐫𝐞𝐧
44會員
14內容數
詩人、作家,1991年生於台北。日本法政大學文學碩士。著有《小說詩集》、《掙扎的貝類》等。2021年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www.zhuxuederen.com
2024/03/06
我的詩作〈月球博物館〉在2022年2月獲選入 Arch Mission Foundation 策劃的「方舟月球藝術典藏(Arch Lunar Art Archive)」計畫。搭載入選作品的登月艇奧德修斯號(Odysseus)於台灣時間2024年2月15日成功發射,並順利在2月23日登陸月球。
Thumbnail
2024/03/06
我的詩作〈月球博物館〉在2022年2月獲選入 Arch Mission Foundation 策劃的「方舟月球藝術典藏(Arch Lunar Art Archive)」計畫。搭載入選作品的登月艇奧德修斯號(Odysseus)於台灣時間2024年2月15日成功發射,並順利在2月23日登陸月球。
Thumbnail
2024/01/15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Thumbnail
2024/01/15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Thumbnail
2023/10/15
宮﨑駿過往的作品有兩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作品中常提倡反戰與環保,卻又一再顯現宮﨑駿的軍武迷特質,兩者可以說是水火不容。2013年,宮﨑駿終於在《風起》面對這個矛盾,透過卡普羅尼之口承認了「飛機是個美麗卻受詛咒的夢想」。因此我總覺得,比《風起》更早的作品,都有部份的自欺欺人(儘管如此,我依舊最愛《魔
Thumbnail
2023/10/15
宮﨑駿過往的作品有兩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作品中常提倡反戰與環保,卻又一再顯現宮﨑駿的軍武迷特質,兩者可以說是水火不容。2013年,宮﨑駿終於在《風起》面對這個矛盾,透過卡普羅尼之口承認了「飛機是個美麗卻受詛咒的夢想」。因此我總覺得,比《風起》更早的作品,都有部份的自欺欺人(儘管如此,我依舊最愛《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香氣,不見行跡卻存在感十足,經由嗅覺潛移默化個人心情與空間氛圍,因此許多人擇選適合的氣味安放身心,隨時隨地打造抽象的心靈綠洲。以台灣茶為本的「一日茶道 TEAORY」邁入6年,攜手《聯合文學》合作邀請蕭詒徽、陳栢青、追奇及王小苗共4位台灣詩人與作家,各自依據台灣青草果樹創作「植物香氣詩卡」,與最新研
Thumbnail
香氣,不見行跡卻存在感十足,經由嗅覺潛移默化個人心情與空間氛圍,因此許多人擇選適合的氣味安放身心,隨時隨地打造抽象的心靈綠洲。以台灣茶為本的「一日茶道 TEAORY」邁入6年,攜手《聯合文學》合作邀請蕭詒徽、陳栢青、追奇及王小苗共4位台灣詩人與作家,各自依據台灣青草果樹創作「植物香氣詩卡」,與最新研
Thumbnail
葉青為九○年代的新興詩人,同時也是極具個人意識的創作者。本論文主要是透過葉青的感覺結構去折射出詩人世代、自殺氛圍、同志書寫三個面向,試圖重新探討作者已死的概念,以及民國九O年代對自殺作家群的影響,社會氛圍透露出自殺可能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與思想,更是時代下的一個特殊標誌。
Thumbnail
葉青為九○年代的新興詩人,同時也是極具個人意識的創作者。本論文主要是透過葉青的感覺結構去折射出詩人世代、自殺氛圍、同志書寫三個面向,試圖重新探討作者已死的概念,以及民國九O年代對自殺作家群的影響,社會氛圍透露出自殺可能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與思想,更是時代下的一個特殊標誌。
Thumbnail
該書內容緊扣著人性與孤獨。夏目漱石先生藉由刻畫「老師」,描繪出人性中善與惡之間的拉扯——當親情、友情、愛情與利益、慾望交織,人性的卑鄙與醜陋便猖狂地展現原貌,進而侵蝕掉良知。而透過「我」與老師間的連繫,讀者可從而認識老師,並過渡到整個思想,特別的是、讀者必需同「我」一起咀嚼老師的經歷,才能理解人性…
Thumbnail
該書內容緊扣著人性與孤獨。夏目漱石先生藉由刻畫「老師」,描繪出人性中善與惡之間的拉扯——當親情、友情、愛情與利益、慾望交織,人性的卑鄙與醜陋便猖狂地展現原貌,進而侵蝕掉良知。而透過「我」與老師間的連繫,讀者可從而認識老師,並過渡到整個思想,特別的是、讀者必需同「我」一起咀嚼老師的經歷,才能理解人性…
Thumbnail
曾經想當一個詩人,在十五歲到二十五歲間,撫摸生活裡的過程,許多鮮猛的觸感,粗糙與細緻,都有很難言喻的悸動,有一點像是興奮,又有一點像是感傷,總覺得黃昏以後有什麼事即將發生,所有的細節,也都賦予它某種意義。 ______徐國能<一些無以名狀的>
Thumbnail
曾經想當一個詩人,在十五歲到二十五歲間,撫摸生活裡的過程,許多鮮猛的觸感,粗糙與細緻,都有很難言喻的悸動,有一點像是興奮,又有一點像是感傷,總覺得黃昏以後有什麼事即將發生,所有的細節,也都賦予它某種意義。 ______徐國能<一些無以名狀的>
Thumbnail
訪談正式開始前我到櫃檯點了杯咖啡,回到座位上發現眼前坐著四個蕭宇翔,各自喝著不同的飲品,不僅是詩集裡,如今連現實中我也找不到蕭宇翔在何處。
Thumbnail
訪談正式開始前我到櫃檯點了杯咖啡,回到座位上發現眼前坐著四個蕭宇翔,各自喝著不同的飲品,不僅是詩集裡,如今連現實中我也找不到蕭宇翔在何處。
Thumbnail
愛是可以比較的嗎?詩人感傷地寫「一把愛情,鏽了/鏽了,還在手上」,也許可以這麼解釋──無論多麼卑微,在詩中都能見到詩人仍對未來抱持的一絲絲希望。但這種希望,是否在另一方面,反而讓身處情愛關係中弱勢的一方,更加絕望與無能為力呢?不將這些說破,是詩人最後的溫柔。
Thumbnail
愛是可以比較的嗎?詩人感傷地寫「一把愛情,鏽了/鏽了,還在手上」,也許可以這麼解釋──無論多麼卑微,在詩中都能見到詩人仍對未來抱持的一絲絲希望。但這種希望,是否在另一方面,反而讓身處情愛關係中弱勢的一方,更加絕望與無能為力呢?不將這些說破,是詩人最後的溫柔。
Thumbnail
「你也可以靠你的才華認識人啊,就是一出道就橫掃三大報,大家都想跟你當朋友,太棒了;但如果不是這樣,那你就要憑你自己的努力去認識人。」
Thumbnail
「你也可以靠你的才華認識人啊,就是一出道就橫掃三大報,大家都想跟你當朋友,太棒了;但如果不是這樣,那你就要憑你自己的努力去認識人。」
Thumbnail
《不一樣》是蕭敬騰與兩位同是作家的心理諮商師周慕姿、九色夫對談後而完成的著作,真誠又直率的老蕭50話,有他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我們無法感同身受的障礙。他不害怕面對真實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不一樣其實不容易,此書即是他在人生過程裡為自己的不同找到出口最佳例子。
Thumbnail
《不一樣》是蕭敬騰與兩位同是作家的心理諮商師周慕姿、九色夫對談後而完成的著作,真誠又直率的老蕭50話,有他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我們無法感同身受的障礙。他不害怕面對真實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不一樣其實不容易,此書即是他在人生過程裡為自己的不同找到出口最佳例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