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神明聯誼會】百年歷史南北軒,吹響嗩吶迎神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淡水南北軒於1917年成立,成立初衷為淡水港海關工人的戲曲娛樂,後由許文達、許傳興、黃幼英等人邀集地方仕紳一同成立「南北軒」。南北軒初期成員多以淡水港碼頭工人、攤販和人力車伕居多,發展至今,團員來自各行各業,許多年輕學子紛紛加入,竭盡心力傳續北管戲曲,重振北管民間活力,更是北部目前最具活動力的百年軒社之一。

raw-image

2012年,南北軒獲新北市政府登錄為該市傳統表演藝術「北管音樂」保存團體,讓更多人看到優美、獨特的傳統藝術。

北管演奏曲目內容極具地方性特色,經常融入常民生活文化氛圍,展現北管靈活之音樂特色。此次登場2022世界神明聯誼會,更是準備了熱鬧的《出陣頭、打北管:鬧熱滾滾逗陣來》曲目,到時候大家可看到軒社子弟賣力打鼓、敲鈸、吹嗩吶,共同合奏成熱鬧滾滾的台灣獨有傳統交響樂!

raw-image

🔸 出陣頭、打北管:鬧熱滾滾逗陣來 🔸

|演出陣容|淡水南北軒

|時間|12:00 —— 13:30

|地點|萬人照相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6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5/02/14
海上來的光-雲林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展覽進入倒數❗ 將於2/23圓滿落幕,還沒看展的朋友快把握機會!
Thumbnail
2025/02/14
海上來的光-雲林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展覽進入倒數❗ 將於2/23圓滿落幕,還沒看展的朋友快把握機會!
Thumbnail
2025/02/13
針線穿梭,繡出千年風華;絲絲入畫,細織文化情深。 「 華彩繡心韻 細織兩岸情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刺繡展 」,將顧繡、絨繡、三林刺繡三大流派的藝術瑰寶齊聚佛館,為您呈現精巧絕倫的刺繡精品。
Thumbnail
2025/02/13
針線穿梭,繡出千年風華;絲絲入畫,細織文化情深。 「 華彩繡心韻 細織兩岸情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刺繡展 」,將顧繡、絨繡、三林刺繡三大流派的藝術瑰寶齊聚佛館,為您呈現精巧絕倫的刺繡精品。
Thumbnail
2025/02/05
只要根不壞,荒地也能開花; 只要心不死,絕處也能逢生。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Thumbnail
2025/02/05
只要根不壞,荒地也能開花; 只要心不死,絕處也能逢生。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新莊得名由來,即「新興的街莊」之意,因淡水河帶來的河港之利,是台灣北部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在乾隆嘉慶年間,舟船熙攘、商賈聚集,曾盛極一時,擁有「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美譽。
Thumbnail
新莊得名由來,即「新興的街莊」之意,因淡水河帶來的河港之利,是台灣北部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在乾隆嘉慶年間,舟船熙攘、商賈聚集,曾盛極一時,擁有「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美譽。
Thumbnail
淡水南北軒於1917年成立,成立初衷為淡水港海關工人的戲曲娛樂,後由許文達、許傳興、黃幼英等人邀集地方仕紳一同成立「南北軒」。南北軒初期成員多以淡水港碼頭工人、攤販和人力車伕居多,發展至今,團員來自各行各業,許多年輕學子紛紛加入,竭盡心力傳續北管戲曲,重振北管民間活力,更是北部目前最具活動力的百年軒
Thumbnail
淡水南北軒於1917年成立,成立初衷為淡水港海關工人的戲曲娛樂,後由許文達、許傳興、黃幼英等人邀集地方仕紳一同成立「南北軒」。南北軒初期成員多以淡水港碼頭工人、攤販和人力車伕居多,發展至今,團員來自各行各業,許多年輕學子紛紛加入,竭盡心力傳續北管戲曲,重振北管民間活力,更是北部目前最具活動力的百年軒
Thumbnail
1884年台北府城完工了,「城內」平衡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河港市街的族群衝突,過往的荒地成了台北核心,隱然成形的「三市街」隨著河港貿易、工業、軍事、交通的聚集,開展出台北的新時代。 從劉銘傳踏上台北河溝頭任職的這段路開始,循著城市商業紋理,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Thumbnail
1884年台北府城完工了,「城內」平衡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河港市街的族群衝突,過往的荒地成了台北核心,隱然成形的「三市街」隨著河港貿易、工業、軍事、交通的聚集,開展出台北的新時代。 從劉銘傳踏上台北河溝頭任職的這段路開始,循著城市商業紋理,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Thumbnail
歲末大雪節氣過後的冬陽日,穿過1860年以來的台北河岸老城,摸沿淡水河岸,從艋舺大溪口出發,順著淡水河來到艋舺大溪口與大稻埕碼頭,騎著單車探訪河岸的風景,在萬千風帆的故事中,看見台北老城大河戀。
Thumbnail
歲末大雪節氣過後的冬陽日,穿過1860年以來的台北河岸老城,摸沿淡水河岸,從艋舺大溪口出發,順著淡水河來到艋舺大溪口與大稻埕碼頭,騎著單車探訪河岸的風景,在萬千風帆的故事中,看見台北老城大河戀。
Thumbnail
1927年秋下旬發生的「新竹騷擾事件」,現在看來再普通不過的廟埕開講,何以挑動當時官方的敏感神經?讓我們回到1920年代,回望當時的政治社會圖像!
Thumbnail
1927年秋下旬發生的「新竹騷擾事件」,現在看來再普通不過的廟埕開講,何以挑動當時官方的敏感神經?讓我們回到1920年代,回望當時的政治社會圖像!
Thumbnail
一百年前的今天,由台灣菁英仕紳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在靜修高等女學校成立,在新舊文化更替的時代背景下,開啟了台灣歷史上思想最奔放多元的文化啟蒙黃金年代。而一百年後的現在,時空更迭,在疫情仍舊蔓延的情況下,人們被迫改變原本的習慣,創造並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又是一次新舊交替的時期來臨。
Thumbnail
一百年前的今天,由台灣菁英仕紳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在靜修高等女學校成立,在新舊文化更替的時代背景下,開啟了台灣歷史上思想最奔放多元的文化啟蒙黃金年代。而一百年後的現在,時空更迭,在疫情仍舊蔓延的情況下,人們被迫改變原本的習慣,創造並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又是一次新舊交替的時期來臨。
Thumbnail
第30屆鹽分地帶文藝營的大合照,筆者作為學員參與其中。 提到「鹽分地帶文藝營」,不少人大概會浮出「台獨」、「本土派」、「台灣文學」之類的關鍵字,這樣想,沒什麼大錯,但過於簡化這個長達30年的文藝營隊。研究這個營隊之前,我以為它一成不變,始終如一,如同其他我參加過的營隊。研究以後,接觸許多資料,才發現
Thumbnail
第30屆鹽分地帶文藝營的大合照,筆者作為學員參與其中。 提到「鹽分地帶文藝營」,不少人大概會浮出「台獨」、「本土派」、「台灣文學」之類的關鍵字,這樣想,沒什麼大錯,但過於簡化這個長達30年的文藝營隊。研究這個營隊之前,我以為它一成不變,始終如一,如同其他我參加過的營隊。研究以後,接觸許多資料,才發現
Thumbnail
​ 台北市大稻埕地區自清朝以來因為曬穀場而得其地名,百餘年蘭人文與風情的變化是旅人最愛行旅的區域。不同時期的大稻埕擁有不同的名字, 也孕育許多在地產業文化。早期庶民生活產業邁向新興產業崛起。從南北貨、布料、餅業到現在的文創、產學合作工作室、3C產業。這些都訴說著高密度產業彼此相依,產業彼此相依,來大
Thumbnail
​ 台北市大稻埕地區自清朝以來因為曬穀場而得其地名,百餘年蘭人文與風情的變化是旅人最愛行旅的區域。不同時期的大稻埕擁有不同的名字, 也孕育許多在地產業文化。早期庶民生活產業邁向新興產業崛起。從南北貨、布料、餅業到現在的文創、產學合作工作室、3C產業。這些都訴說著高密度產業彼此相依,產業彼此相依,來大
Thumbnail
只要提到大稻埕,你應該馬上就會想到迪化街以及在這條街上有鼎鼎大名的霞海城隍廟月老,或許也有人認為台北橋南邊就是大稻埕了,還有些人是想到了由環河北路以東,重慶北路以西,民權西路以南,南京西路以北的「大稻埕」,究竟大稻埕到底多大呢?這篇文章將會以地圖、廟宇及信仰為媒介,重新認識這個文青愛去的老城區。
Thumbnail
只要提到大稻埕,你應該馬上就會想到迪化街以及在這條街上有鼎鼎大名的霞海城隍廟月老,或許也有人認為台北橋南邊就是大稻埕了,還有些人是想到了由環河北路以東,重慶北路以西,民權西路以南,南京西路以北的「大稻埕」,究竟大稻埕到底多大呢?這篇文章將會以地圖、廟宇及信仰為媒介,重新認識這個文青愛去的老城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