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社會月薪5萬很高嗎?」淺談收支管理的第一步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楔子:月薪五萬很高嗎?

報章媒體常見以月薪作為評判的標準,但純粹以金錢高低為標準,一定正確嗎?又會什麼問題呢?因此特別以此主題製作梗圖。

今天要分享《與錢好好相處》這本書,書中提到關於「收支管理」的概念,很值得和大家分享。

首先,提到收支管理,很多人直覺會聯想到「記帳」這個基本功,甚至是鉅細靡遺無所不包的流水帳,每個支出項目都要被確實記載。

基於好逸惡勞的人性,光是想到後續細節的執行,就足以讓人卻步。
raw-image

以「生命活力」量化個人收支管理系統

這本書提醒我們,收支管理可不是只純粹記錄「支出部分」,收入部分的彙整也是重點。

要從個人「生命活力」的角度出發,透過時間的量尺,實質地量化自己的每單位時間收入,進而思考收支與金錢間的流動關係。

具體而言,要先計算出自己每小時的實質時薪,為了賺取收入而耗費的時間都要加以計算。

例如:上班前的通勤、採買工作服裝的時間都要加以計入,甚至是因為工作受氣的消遣娛樂(和朋友吐苦水、進行娛樂消費)也要一併計算進去,藉以掌握自己真正的「實質時薪」。

假設經過盤點,要賺1000元,得花費我們3小時的生命活力,我們也會去思考,現在的工作是否值得我們花費生命活力投入,是個人的工作效率不夠?還有其他更好的工作選擇嗎?

相對應的,在支出部分,除了分類與統整支出項目外,因為有前述的實質時薪,這時候我們會開始思考,要花費這3000元,得消耗我們9小時的生命活力,是否值得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結論:建立以生命活力為中心的的收支管理系統

每一筆支出的答案都因人而異如果是為了個人重視的價值觀或信念而支出。

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個人價值觀沒有絕對正確的標準答案,但會有最適切貼近自己的不同選擇。

就像有些人平日工作辛苦,但看到家人喜悅的神情,費千金而不辭,是因為重視家人的價值觀。讓人們儘管工作辛苦而不埋怨,甚至因而有持續努力工作的動力,生命活力源於不同的信念而有不同的變化與行動。

相信透過以上的說明,可以讓我們重新檢視自己內在核心價值與生命活力之間的關係,掌握好生命能量,是管理與金錢關係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終點戰

2011年的電影「終點戰」,直接將每個人的生命時間折算為貨幣,需要透過勞動賺取收入以支付日常開支及時間流逝,當時間歸零時,人隨之死去,同樣也是基於「生命活力」的觀點作為故事架構。

#與錢好好相處

#生命活力

#收支管理

#財務規劃的基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佑律師的沙龍
9會員
3內容數
與法律有關的相關知識文章彙整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的獨家理財術】 每個人都要有理財的觀念與概念 我自從開始理財,我才漸漸地減少無謂的開銷 理財的DOP是這樣的 首先,你要先規劃好你一整個月的開銷 或者一季的常態性開銷
Thumbnail
【我的獨家理財術】 每個人都要有理財的觀念與概念 我自從開始理財,我才漸漸地減少無謂的開銷 理財的DOP是這樣的 首先,你要先規劃好你一整個月的開銷 或者一季的常態性開銷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對於錢這件事是又愛又怕,你可能會想說:「怎麼可能會有人怕錢?應該大家都很愛錢吧!」那如果有一個公司跟你開價,每年給你100萬甚至200萬,你敢不敢答應?還是你會倉皇逃走,覺得自己不配領這個錢? 進入職場後,第一次要面對錢就是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你:「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不熟悉談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對於錢這件事是又愛又怕,你可能會想說:「怎麼可能會有人怕錢?應該大家都很愛錢吧!」那如果有一個公司跟你開價,每年給你100萬甚至200萬,你敢不敢答應?還是你會倉皇逃走,覺得自己不配領這個錢? 進入職場後,第一次要面對錢就是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你:「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不熟悉談錢
Thumbnail
工作收入大於支出,是「生活」的基本觀念。 被動收入大於支出,是「退休」的努力目標。 但,你真的有看懂這兩個簡單的公式嗎? 沒錢!並非只有增加「工作收入」一途。
Thumbnail
工作收入大於支出,是「生活」的基本觀念。 被動收入大於支出,是「退休」的努力目標。 但,你真的有看懂這兩個簡單的公式嗎? 沒錢!並非只有增加「工作收入」一途。
Thumbnail
報章媒體常見以月薪作為評判的標準,但月薪五萬真的很高嗎?有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
Thumbnail
報章媒體常見以月薪作為評判的標準,但月薪五萬真的很高嗎?有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
Thumbnail
時間就是金錢,為什麼?這兩者有甚麼直接關聯? 對絕大多數的上班族來說,大家都是領薪水,不管是固定薪資還是業務獎金,大多數都是屬於勞務工作,所謂勞務就是有做事才有錢,做事要花時間,於是就有了這一層的連結。 所以你的時間到底值多少錢? 我們要如何提高收入,增加每小時的收入價值呢?
Thumbnail
時間就是金錢,為什麼?這兩者有甚麼直接關聯? 對絕大多數的上班族來說,大家都是領薪水,不管是固定薪資還是業務獎金,大多數都是屬於勞務工作,所謂勞務就是有做事才有錢,做事要花時間,於是就有了這一層的連結。 所以你的時間到底值多少錢? 我們要如何提高收入,增加每小時的收入價值呢?
Thumbnail
大部分朋友都覺得,財務自由需要很多錢,但問他們到底需要多少,他們又答不出來。有時候,他們更會隨意說一個數字,像五千萬,甚至是一個億。 然而,這個數字對於有心達成財自的朋友,絕對不能草率。因為如果定得太低,財自後才發覺不足夠,就會出現財務危機。但定得太高的話,可能用盡一生的時間,也達不到財自的要求。
Thumbnail
大部分朋友都覺得,財務自由需要很多錢,但問他們到底需要多少,他們又答不出來。有時候,他們更會隨意說一個數字,像五千萬,甚至是一個億。 然而,這個數字對於有心達成財自的朋友,絕對不能草率。因為如果定得太低,財自後才發覺不足夠,就會出現財務危機。但定得太高的話,可能用盡一生的時間,也達不到財自的要求。
Thumbnail
《跟錢好好相處》是一本教大家如何財富自由的書,但這裡指的財富自由,並非單純指如何創造主被動收入,而得到的財富自由,這樣太表面。所以書名裡面雖然有個「錢」字,不過更著重的在於「相處」兩字。 我們不是在過「活」,而是在找「死」。 這句話無疑是給了我們一記當頭棒喝。
Thumbnail
《跟錢好好相處》是一本教大家如何財富自由的書,但這裡指的財富自由,並非單純指如何創造主被動收入,而得到的財富自由,這樣太表面。所以書名裡面雖然有個「錢」字,不過更著重的在於「相處」兩字。 我們不是在過「活」,而是在找「死」。 這句話無疑是給了我們一記當頭棒喝。
Thumbnail
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 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 transforming your relationship with money and achieving financial independence (你的錢或你的生活:改變你與金錢的關係,
Thumbnail
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 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 transforming your relationship with money and achieving financial independence (你的錢或你的生活:改變你與金錢的關係,
Thumbnail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與克魯曼在2010年,對美國45萬人所做的社會實驗證實,年所得7.5萬美金是美國人幸福感的頂點,超過7.5萬美元的年收入就不會因為所得增加而增加幸福感。對於你而言呢?一個月、一年多少的收入,會讓你感到安全感,多少的收入會讓你的幸福感增加?
Thumbnail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與克魯曼在2010年,對美國45萬人所做的社會實驗證實,年所得7.5萬美金是美國人幸福感的頂點,超過7.5萬美元的年收入就不會因為所得增加而增加幸福感。對於你而言呢?一個月、一年多少的收入,會讓你感到安全感,多少的收入會讓你的幸福感增加?
Thumbnail
身邊很多剛出社會的朋友,都很喜歡比較自己工作的月薪,尤其是名校出身的朋友,通常第一份薪水比平均值38K(賴神:恩?)要來的高,總是會想找機會炫耀一下。 確實,月薪很重要,在未滿30歲的工作前期,薪資是你存下第一桶金的關鍵。 但是在這篇文章,我更想強調【開源】【節流】的平衡......
Thumbnail
身邊很多剛出社會的朋友,都很喜歡比較自己工作的月薪,尤其是名校出身的朋友,通常第一份薪水比平均值38K(賴神:恩?)要來的高,總是會想找機會炫耀一下。 確實,月薪很重要,在未滿30歲的工作前期,薪資是你存下第一桶金的關鍵。 但是在這篇文章,我更想強調【開源】【節流】的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