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無用論?所有基本面投資人都該面對的事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有希望我研究的主題可以填以下表單:

問題問卷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窩,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看到有人按下追蹤的我

看到有人按下追蹤的我


不可否認,大部分的技術指標都是沒有用的,巴菲特甚至大力抨擊技術分析,但技術分析真的沒有絲毫用處的嗎?這個答案也是否定的。本篇文章將介紹目前學術上如何看待技術分析,以及該如何應用,並且在未來的文章將回實際回測這些因子。

技術分析在1980年代的相關研究中,仍可看出有一定的獲利能力,然在隨著電腦運算能力的進步,在1990年代後,技術分析之獲利能力逐漸下滑,並且在效率市場假說出現後,技術分析似乎就變成時代的眼淚。然而市場上依舊有一群精明的投資者及量化基金運用技術分析賺取超額報酬,《超級績效》作者Mark Minervini也主張要取得驚人的報酬必須同時結合基本面分析及技術分析。

在學術上,自從投資行為學的出現,研究者再次正視技術分析的潛在預測能力,並又開始對其研究,並且在近年來搭配機器學習使技術分析的研究更加廣大。

目前學術上證明有用的指標為以下三類:

  1. 均線

在Han, Y., Zhou, G., & Zhu, Y. (2016)的研究中已證明均線只需要做些處理便可成為有效預測股票報酬的因子,並且以美國市場的數據顯示,其預測效果較動能因子(momentum)及均值回歸因子(reversal)的表現還優,並在熊市時仍保有獲利。

Rapach, D. E., & Zhou, G. (2020)更指出配合均線及總經指標能後有效預測指數未來的漲跌。

均線+營收的簡單策略

均線+營收的簡單策略


2.價量關係

關於價量關係可以先參考以下文章

價量關係的新想法

價量關係大多做為判斷轉折的指標,其原理在於投資人之間的共識不一致時,交易量及波動會進一步放大,最後發生趨勢反轉的現象。投資人可運用此特性改良均值回歸策略。

3.頭部、肩型:

自Osler, C. L., & Chang, P. H. (1995)的研究指出,頭部及肩型對未來報酬具有預測效果,在之後的研究中如Lucke, B. (2003).、Savin, G., Weller, P., & Zvingelis, J. (2007)及Chong, T. T. L., & Poon, K. H. (2017)皆證實了即便是量化交易盛行的現在,頭部、肩形的型態依舊是有預測效果的。

技術分析面臨的挑戰:

技術分析的使用者最後必然會面對競爭問題,在同一個交易訊號產生時,產生超額報酬的機會稍縱即逝,無數的量化基金會搶食超額報酬的機會,使一般的技術分析交易者難以產生超額報酬。要解決此困境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拉長交易週期,二是到市場效率仍沒那麼好的市場交易,如加密貨幣市場。

結論:

技術分析即便在面臨眾多質疑中仍具有其價值,基本面投資人如果能使用技術分析必能從中得到進一步提升報酬的方法,與此同時,我們仍須警惕日新月異的電腦運算及套利者會侵蝕掉現有的超額報酬,據一名在國際知名量化基金工作的朋友表示,他們公司的策略平均壽命不到3年,就此可知其競爭的程度。

未來的文章將進一步介紹如何實際量化以上的指標,並實際運用在台股市場上,如果不想錯過更新,請追蹤我的方格子

資料來源:

Chong, T. T. L., & Poon, K. H. (2017). A new recognition algorithm for “head-and-shoulders” price patterns. 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 Econometrics, 21(5).

Rapach, D. E., & Zhou, G. (2020). Time‐series and cross‐sectional stock return forecasting: New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Machine learning for asset management: New developments and financial applications, 1-33.

Chong, T. T. L., & Poon, K. H. (2017). A new recognition algorithm for “head-and-shoulders” price patterns. 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 Econometrics, 21(5).

Savin, G., Weller, P., & Zvingelis, J. (2007).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head-and-shoulders” price patterns in the US stock marke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etrics, 5(2), 243-265.

Osler, C. L., & Chang, P. H. (1995). Head and shoulders: Not just a flaky pattern. FRB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 (4).

Lucke, B. (2003). Are technical trading rules profitable? Evidence for head-and-shoulder rules. Applied Economics, 35(1), 33-40.

Han, Y., Zhou, G., & Zhu, Y. (2016). A trend factor: Any economic gains from using information over investment horiz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22(2), 352-375.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謝昆良-avatar-img
2023/01/22
"技術分析的使用者最後必然會面對競爭問題,在同一個交易訊號產生時,產生超額報酬的機會稍縱即逝" 我的想法是技術分析可以做為某種使大家想法一致的工具,在某些訊號產生時,如果這個訊號是被大部分人所認可的,那會不會技術分析其實是造成量價齊揚的主要原因? 最後的結論會變成技術分析可以產生額外報酬的方法?
avatar-img
FCDO的沙龍
760會員
53內容數
因子投資在台灣是一直被低估的學問,藉由本專欄可以進一步利用因子投資的知識來改善自己的選股,或者打造自己的量化策略,建立屬於自己的投資系統。
FCD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7
MSCI是一家全球性的指數提供商,其指數被廣泛用於投資組合管理和投資分析。MSCI指數的成分股是由MSCI公司定期進行調整的,以反映市場變化和公司業務的變化。當MSCI調整其指數的成分股時,這些成分股的價格通常會受到影響。
Thumbnail
2024/03/17
MSCI是一家全球性的指數提供商,其指數被廣泛用於投資組合管理和投資分析。MSCI指數的成分股是由MSCI公司定期進行調整的,以反映市場變化和公司業務的變化。當MSCI調整其指數的成分股時,這些成分股的價格通常會受到影響。
Thumbnail
2023/05/28
追蹤我的粉絲專頁 因子投資在台股 先說結論,有的。並且在排除營收動能及價格動能的影響,其對於股價的正面效果仍舊存在。 在此引用顧廣平. (2022)的研究。 本研究發現以單月營收對最高營收比率建構之營收創新高策略,可獲得1-12個月的顯著正報酬。
Thumbnail
2023/05/28
追蹤我的粉絲專頁 因子投資在台股 先說結論,有的。並且在排除營收動能及價格動能的影響,其對於股價的正面效果仍舊存在。 在此引用顧廣平. (2022)的研究。 本研究發現以單月營收對最高營收比率建構之營收創新高策略,可獲得1-12個月的顯著正報酬。
Thumbnail
2023/05/21
通常我們在衡量企業的獲利能力時,我們會有以下的指標能夠參考: (1)GPA: 毛利/資產 (2)ROE (3)ROA (4)CFOA:現金流/資產 (5)GMAR: 毛利 (6) ACC: 營業現金流/淨利 而GPA、ROE、ROA是較為常見來衡量獲利能力的方式
Thumbnail
2023/05/21
通常我們在衡量企業的獲利能力時,我們會有以下的指標能夠參考: (1)GPA: 毛利/資產 (2)ROE (3)ROA (4)CFOA:現金流/資產 (5)GMAR: 毛利 (6) ACC: 營業現金流/淨利 而GPA、ROE、ROA是較為常見來衡量獲利能力的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為技術分析進階,適合有技術分析基礎者閱讀,不建議未學過基礎技術分析者閱讀 Index (1)  研究Basic (2)  技術分析有效的理論 (3)  杜金龍台股技術分析回測(純技術分析) 本文為連載性質, 將逐步完善 ----------------------------
Thumbnail
本文為技術分析進階,適合有技術分析基礎者閱讀,不建議未學過基礎技術分析者閱讀 Index (1)  研究Basic (2)  技術分析有效的理論 (3)  杜金龍台股技術分析回測(純技術分析) 本文為連載性質, 將逐步完善 ----------------------------
Thumbnail
許多剛入股市的新鮮人,最愛的方法之一,就是技術分析。 為什麼這麼喜愛技術分析,因為技術分析畫圖、有通例、可快速印證、可藉由回頭去看過去種種線圖去驗證、不需要像基本面方式去慢慢收集資料。 以上就可以知道許多迷思。 要知道,每一檔個股,都有每檔的股性,就連國家大盤,也有股性,也就是其個性,有些習慣跌破月
Thumbnail
許多剛入股市的新鮮人,最愛的方法之一,就是技術分析。 為什麼這麼喜愛技術分析,因為技術分析畫圖、有通例、可快速印證、可藉由回頭去看過去種種線圖去驗證、不需要像基本面方式去慢慢收集資料。 以上就可以知道許多迷思。 要知道,每一檔個股,都有每檔的股性,就連國家大盤,也有股性,也就是其個性,有些習慣跌破月
Thumbnail
之前為『什麼營業員只用技術分析?』引起讀者抗議,私訊馬博泰顧問難到技術分析真的不重要,資金有限頂多20萬~30萬在股票市場,平常又要上班哪有時間看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跟基本分析是兩大選股學派,怎麼可能無用? 本篇列舉兩項搶底的技術分析方式,不但適合小資族,也適合在技術分析中想學會撈底的夥伴。
Thumbnail
之前為『什麼營業員只用技術分析?』引起讀者抗議,私訊馬博泰顧問難到技術分析真的不重要,資金有限頂多20萬~30萬在股票市場,平常又要上班哪有時間看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跟基本分析是兩大選股學派,怎麼可能無用? 本篇列舉兩項搶底的技術分析方式,不但適合小資族,也適合在技術分析中想學會撈底的夥伴。
Thumbnail
首先解惑大家最好奇的,技術分析及籌碼分析有沒有用處?先說結論就是有用處,在此會簡略從實務回測以及理論跟各位說明。 首先從實務回測談起,以下是2015/12/28~2022/12/25回測,主要以「極簡的技術分析周線圖」金叉進場及死叉出場,左圖「搭配極簡籌碼分析」,右圖則「無搭配籌碼分析」。 可以發現
Thumbnail
首先解惑大家最好奇的,技術分析及籌碼分析有沒有用處?先說結論就是有用處,在此會簡略從實務回測以及理論跟各位說明。 首先從實務回測談起,以下是2015/12/28~2022/12/25回測,主要以「極簡的技術分析周線圖」金叉進場及死叉出場,左圖「搭配極簡籌碼分析」,右圖則「無搭配籌碼分析」。 可以發現
Thumbnail
不可否認,大部分的技術指標都是沒有用的,巴菲特甚至大力抨擊技術分析,但技術分析真的沒有絲毫用處的嗎?這個答案也是否定的。本篇文章將介紹目前學術上如何看待技術分析,以及該如何應用,並且在未來的文章將回實際回測這些因子。
Thumbnail
不可否認,大部分的技術指標都是沒有用的,巴菲特甚至大力抨擊技術分析,但技術分析真的沒有絲毫用處的嗎?這個答案也是否定的。本篇文章將介紹目前學術上如何看待技術分析,以及該如何應用,並且在未來的文章將回實際回測這些因子。
Thumbnail
血哥我是學商科出身的,也曾在會計事務所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閱讀報表、判讀公司發展非常擅長,有時候甚至還能早一步得到公司派的消息,但我最終卻選擇走技術分析這條路,是純技術分析操作者,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深刻的明白:這才是市場上的真理! 技術分析是什麼? 基本面和消息面有用嗎? 交易決策樹
Thumbnail
血哥我是學商科出身的,也曾在會計事務所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閱讀報表、判讀公司發展非常擅長,有時候甚至還能早一步得到公司派的消息,但我最終卻選擇走技術分析這條路,是純技術分析操作者,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深刻的明白:這才是市場上的真理! 技術分析是什麼? 基本面和消息面有用嗎? 交易決策樹
Thumbnail
「價格」和「時間」的關係,是個歷久不衰的課題。
Thumbnail
「價格」和「時間」的關係,是個歷久不衰的課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