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台北地下街中午十二點時,整條街就像是沒落了一樣,許多店都還未營業,燈也都還未點著。但在地下街的後半段卻相當的不一樣,許多的印尼移工陸續地來到了印尼餐廳,當你仔細觀察時,可以看見他們的腳步從不在其他間餐廳或是小吃店停下……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家鄉味,而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來台的故事,就拿印尼來說吧,在許多火車站附近,總是能看見印尼的小餐廳。他們的家鄉菜相當不同,你能品嘗到各式各樣充滿濃郁風味的料理。在印尼的料理中,通常都會出現香料、椰醬和辣椒,有道菜印尼人稱作「Gado Gado」,也就是「沙拉」或是「澆花生醬沙拉」,裡面混和了生菜、白菜、豆角、炸豆腐、蝦餅和雞蛋,最後則是淋上沙嗲醬。沙嗲醬對他們來說是不可少的配料,醬料中混合了烘乾的花生、辣椒和椰奶等等,甜味和辣做一個特別的搭配,是他們最喜愛也是最熟悉的味道。

我們為什麼來台灣

在台灣能看見的印尼餐廳也相當的不少,其中的原因是,在台灣的某些工廠中,需要許多的人力來做一些瑣碎的作業,而工作一個月下來的薪水只有兩萬左右。也因為台灣少子化的關係,於是有了移工工作政策,讓其他國家的人來台工作,印尼則是其中一個國家之一。多數移工們則是為了家庭,獨自離開自己的家鄉,為家庭經濟打拼,有些父母則因此與小孩忍痛分離。曾經看過一些移工的故事,像其中一位移工是幫忙照顧家中的一位阿嬤,很長一段時間過後,阿嬤離開了,而那位印尼移工寫道:在這段時間,她陪著阿嬤走過了許多地方,都充滿了美好的回憶,她在這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對她來說這就是她的家。

許多的印尼移工,每到了放假時間,就會聚集到一些商圈或是帶有自己家鄉味的印尼料理餐廳,能夠與朋友一起相聚吃個飯、唱歌並到戶外走走吹吹風散心。辛苦工作了一個星期,他們也希望能好好犒賞自己,而這些工資也足夠給予他們生活的基本開銷,所以在假日時能看見許多移工購買一些自己想擁有的東西。

raw-image

想家的味道

「囃~囃~!」廚房內傳來了媽媽將菜放下鍋的聲音,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其中的滷肉飯,就像是一道很棒的開胃菜,肉汁的香味更吸引人,一吃就停不下來了。這就是台灣的家鄉味。

家鄉的味道,就是你從小所吃到的菜色,是父母是長輩的絕活,那都是獨一無二的香氣。當你在外工作完回家,一踏進家門就是一碗熱騰騰的肉燥飯擺在餐桌上,那是一種溫暖的感覺,是家的感覺。

如果有一天我也成為移工,當在外地工作久了,心中多少都會有想家的感覺,家能帶給人溫暖和愛,家就像是一個擁抱,它又不會是人被拘束,而在家所吃的飯菜,也都會有家的味道,這就是一種回到家的感覺。

家、味道或是溫暖的感覺,絕對是不一樣且無可取代的,它們能使人感受到幸福,當你接觸到它時的那一瞬間,種種的回憶會使人突然湧上心頭,在那個片刻,你會感受到這是一個完美的家。

太陽漸漸落下,這是最後一班火車,帶著他們離開了有如家的地方,陽光灑在移工們的背影上,他們拖著慢慢地步伐,回到了工廠的宿舍,隔天,我們將又會是工廠中的一顆小螺絲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古郁瑄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星期天,與受訪者相約北車大廳會面。每次踏進這裡都再次提醒我: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從 1990 年代跨國婚姻與工作普及,東南亞移民、移工人數至今已步入近 80 萬人,無疑成為台灣 人的一分子。雖然東南亞的移民的議題獲得愈來愈多關注,但是一般民眾看見的卻大多是新 聞中的社會案件,那些「台灣人」觀點的詮釋。
Thumbnail
星期天,與受訪者相約北車大廳會面。每次踏進這裡都再次提醒我: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從 1990 年代跨國婚姻與工作普及,東南亞移民、移工人數至今已步入近 80 萬人,無疑成為台灣 人的一分子。雖然東南亞的移民的議題獲得愈來愈多關注,但是一般民眾看見的卻大多是新 聞中的社會案件,那些「台灣人」觀點的詮釋。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其實,在馬來西亞最具特色的經歷之一是在炎熱下午2點,導遊突然帶我們進入一家看起來像是賣印度菜的自助餐的餐廳,讓我們品嚐當地的印度風味料理。 每個人都上了一塊印度燒餅,大小大約如巴掌般。其實,這麼大的餅,太熱誰能吃得下呢?這裡沒有冷氣,只有電扇呼呼地吹著,整個店裡都是如此。 大家對於為什麼要在這裡
Thumbnail
其實,在馬來西亞最具特色的經歷之一是在炎熱下午2點,導遊突然帶我們進入一家看起來像是賣印度菜的自助餐的餐廳,讓我們品嚐當地的印度風味料理。 每個人都上了一塊印度燒餅,大小大約如巴掌般。其實,這麼大的餅,太熱誰能吃得下呢?這裡沒有冷氣,只有電扇呼呼地吹著,整個店裡都是如此。 大家對於為什麼要在這裡
Thumbnail
新臺祺之家位在臺南的復興市場,提供叻沙、蝦麵、肉骨茶等美食,是臺南人心中的回家味道。
Thumbnail
新臺祺之家位在臺南的復興市場,提供叻沙、蝦麵、肉骨茶等美食,是臺南人心中的回家味道。
Thumbnail
無論如何,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出差南下的旅途中總會繞過去老家一趟,不是因為住在那裏其實不熟的親戚,只為一碗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所謂客家的那一半,母親給我的;只有一付家鄉的味蕾...
Thumbnail
無論如何,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出差南下的旅途中總會繞過去老家一趟,不是因為住在那裏其實不熟的親戚,只為一碗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所謂客家的那一半,母親給我的;只有一付家鄉的味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