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燦爛的文學旅行者─看見不一樣的移工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文/黃文彬

星期天,與受訪者相約北車大廳會面。每次踏進這裡都再次提醒我: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從1990 年代跨國婚姻與工作普及,東南亞移民、移工人數至今已步入近 80 萬人,無疑成為台灣人的一分子。雖然東南亞的移民的議題獲得愈來愈多關注,但是一般民眾看見的卻大多是新聞中的社會案件,那些「台灣人」觀點的詮釋。但你有沒有聽過,他們怎麼說?文學在此發揮了它的作用。台灣不只是個移民社會,也是個民主自由,眾聲喧嘩的島嶼。而文學,讓我們彼此感動與理解。

來自印尼南榜省的 Evi Agustika,曾入圍第二屆移民工文學獎佳作,也獲得過第 15 屆外籍勞工詩文選集散文優勝。午後時分,身材嬌小的她匆匆趕來,語帶歉意地說另一位受訪者不方便前來,可否領我過去? 於是換了捷運與公車後,我們抵達雙溪公園。台北陰雨綿綿,Evi在前頭亮晃晃的頭巾像是在對我招手。走進公園涼亭,我準備見另一位受訪者。抬起頭,映入眼前的卻是一襲華麗漢服的美麗女子。她揮舞一把長劍,銀色將愁雲慘霧劈開了一道光。

身著漢服的是 Tari Sasha,她連聲說不好意思,由於臨時要幫朋友拍攝作品集只好勞煩我們過來。來自印尼三寶瓏的她早就是移民文學界紅人。不但是第三屆移民工文學獎優選得主,還是 PKP 的主要創辦者(Komunitas PenulisKreatif Taiwan 在臺印尼人創意作家聯誼會),至今擁有 50 多位會員,是目前台灣印尼移民最大的寫作社群。髮髻高豎,一身華麗宮廷服的她完全顛覆我原先的想像。但或許這也正是她們最厲害之處:總是令人驚豔。寫作社群對我而言,以為是學生時期才有的閒情逸致,但 PKP 的這群人,平時各有工作,休假時間不固定而且成員遍布全台,卻都不辭勞苦地舉辦讀書會、朗誦會。Evi 指了指胸前的 PKP 胸章,「我們不只有徽章、還有 T 恤和其他周邊呢!」似乎相當引以為榮。談起社團緣起,Tari 笑說本來她只是像一般人,有故事、有牢騷就在 FB 上 PO 文,但有一天她想到:「與其 PO 文,不如認真一點,創造一些有品質的文字」於是幾個好友呼朋引伴創辦了 PKP。

談起文學,我與她兩人都眼神發亮。到底是甚麼樣的力量,讓這些人排除萬難,對文學充滿熱忱?這讓我更加好奇她們的經歷。談起來台灣的經過,而 Evi 五年前來台,她待過彰化、台北、現在則是中壢。Evi 說雖然台灣薪水較優渥,但假期的不固定還是一直困擾著她。「但這也是為甚麼我喜歡寫作吧!」Evi 接著補充,她的寫作題材常常是像這類政策不全的處境或是朋友在生活上的遭遇。

「文學,讓我將這些故事說出來,並讓人們能感受到我所感受的」Evi 認為文學不只是能周遭移工朋友處境讓更多人了解,也讓更多人與她同喜、同悲。而 Tari 則坦言第一次來的時候其實很糟糕。2011 年來台第一份工作竟被要求白天在工廠工作,晚上當家庭幫傭,幾乎沒有時間休息。更慘的是她向仲介反映得到的卻是被遣送回國。但即便如此,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2014 年她還是毅然再次來台。她重拾笑容道:之後的經驗就好很多了。而文學讓她得以發聲,除了之前得獎的〈Sempai 前輩〉講述照護者與老人之間的情感,2015 年她也和其他兩位移工共同自費出了一本《Babu Traveler》(直譯為女傭旅行者),書中記錄下她們在台灣各地旅行的經驗,成為後來印尼移民、移工來台的旅遊指南。「希望可以讓大家看看我們是怎麼看台灣、看台灣人」Tari 說道。

聊的愈多愈覺得親切。即便語言不完全相通,但文學作為共同語言,我們之間並彷彿沒有隔閡,只是一群熱愛文學的同好在閒聊。文學曾經一度趨向抽象創作與經典化而與大眾漸行漸遠。但這些來自東南亞的朋友卻提醒了我,最純粹的文學,都是來自親身經歷,而最純粹的感動可以跨越語言。訪談結束後,走出公園,台北的雨依然籠罩著,但內心某些陰霾似乎獲得了紓解。過往媒體口中的移工好像都是兩個極端,要不是窮凶惡極的逃犯,要不就是受盡委屈的弱者。但我今天見到的,卻是兩位和我同樣喜愛文學,勇於追求興趣的女子。Evi 熱愛旅遊,至今已經走遍台灣大小景點。而 Tari 特別鍾愛 Ferit Orhan Pamuk、Paulo Coelho、Umberto Eco,信手拈來各個都是當代文學大師,不只是寫抽空寫作,休假時也會當攝影模特兒、活動主持人以及在空中大學 Universitas Terbuka 進修傳播學。

其實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充實的過著生活。是的,關於東南亞移工的那些悲劇、那些不公,確確實實如烏雲般持續籠罩著;但是,她們離鄉背井打拚的勇氣,多才多藝與對生活的熱情,也同樣燦爛的從雲後透光乍洩出來。而台灣作為一個乘載眾多移民的自由島嶼,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讓每個聲音都能出現,也都能被聽見。臨走前,我問到這屆移民工文學獎你們有準備投稿嗎?只見兩人都充滿自信,異口同聲的說:「當然,我們每年都一定會投稿!」語氣之自信雀躍,彷彿今天沒有烏雲,晴空萬里似的。


Q1:台灣人最愛問外國人喜不喜歡台灣食物,我也來問問你們!

Tari :臭豆腐!

Evi:火鍋!雖然印尼也有,但反而不是我們家庭日常會吃的,我第一次吃火鍋

是在台灣。

Q2:平常休假通常會做甚麼?

Tari :主持活動、去學校上課,沒有事的話我大部分是待在家看書

Evi:逛逛台灣的觀光景點,像我等等就要跟朋友去中正紀念堂。

Q3:平常你們都利用甚麼時候寫作?

Tari :我從國中就喜歡寫作,所以有習慣隨身帶著小本子,想到甚麼靈感就趕

快寫下來

Evi:我也是!都是利用工作閒暇時候忙裡偷閒一下,之後再整理起來。

完整圖文收錄於聯合文學 2019 年 4 月號(414 期)-東南亞之味

作者介紹:黃文彬,高雄人居台北,貓奴。文字工作者,接案採訪並持續生產文學創作。想像朋友寫作會成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木三
0會員
19內容數
木木三 /創作/採訪/評論
木木三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12月16日,微冷的早晨,本學期「讀中文系的人」系列演講於政治大學百年樓盛大開場,中文系特別邀請到知名作家、畢業系友周芬伶教授蒞臨,回顧她從政大中文系的小大一青春到東海大學作育英才無數的大師風範歷程。如周芬伶所言,她是從「讀文學、寫文學到教文學」,這一路成長的歷程有太多感受想和學弟妹們分享。
Thumbnail
2025/02/20
12月16日,微冷的早晨,本學期「讀中文系的人」系列演講於政治大學百年樓盛大開場,中文系特別邀請到知名作家、畢業系友周芬伶教授蒞臨,回顧她從政大中文系的小大一青春到東海大學作育英才無數的大師風範歷程。如周芬伶所言,她是從「讀文學、寫文學到教文學」,這一路成長的歷程有太多感受想和學弟妹們分享。
Thumbnail
2025/02/20
 12月23日,冷冽的冬日早晨,聽眾的熱情絲毫沒有冷卻。「讀中文系的人」系列演講高朋滿座,張堂錡教授這次特別邀請文壇重量級的小說家駱以軍大駕光臨。不走傳統的演講模式,「駱式說書」信手拈來就是一個接一個虛實交錯,既魔幻又寫實的動人故事。
Thumbnail
2025/02/20
 12月23日,冷冽的冬日早晨,聽眾的熱情絲毫沒有冷卻。「讀中文系的人」系列演講高朋滿座,張堂錡教授這次特別邀請文壇重量級的小說家駱以軍大駕光臨。不走傳統的演講模式,「駱式說書」信手拈來就是一個接一個虛實交錯,既魔幻又寫實的動人故事。
Thumbnail
2025/02/20
趕在過年前與受訪者約好時間,那天是難得的冬日暖陽,搭到捷運站,轉乘計程車,行過關渡大橋時,寬闊的淡水河映入眼前,灑滿金光。下橋後不久,車身便轉往八里的山上。左彎右拐的山路,年過七旬的司機大哥娓娓道來這片山頭的故事 「以前我每天都載雲門的人上來耶,那個誰啊我很常見到……」「啊對對,你要去的劇團就
Thumbnail
2025/02/20
趕在過年前與受訪者約好時間,那天是難得的冬日暖陽,搭到捷運站,轉乘計程車,行過關渡大橋時,寬闊的淡水河映入眼前,灑滿金光。下橋後不久,車身便轉往八里的山上。左彎右拐的山路,年過七旬的司機大哥娓娓道來這片山頭的故事 「以前我每天都載雲門的人上來耶,那個誰啊我很常見到……」「啊對對,你要去的劇團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從台商離開以後,輾轉到美商服務,2023年則是進入到日商就職。生活圈從平陽省搬到越南胡志明市來,有種從新竹搬到台北的感覺。進到市區的生活模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看完外派人的一天:臺商製造業的外派工廠生活體驗分享,來分享外派人市區版的真實生活。
Thumbnail
從台商離開以後,輾轉到美商服務,2023年則是進入到日商就職。生活圈從平陽省搬到越南胡志明市來,有種從新竹搬到台北的感覺。進到市區的生活模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看完外派人的一天:臺商製造業的外派工廠生活體驗分享,來分享外派人市區版的真實生活。
Thumbnail
根據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最新的資料顯示,台灣的產業與社福移工人數已來到768,360人,已佔台灣人口的3.2%。全國移工數衝破75萬大關,為歷年來移工人數最多的一年,且這個數字,仍然會持續成長下去,由於國內人口老化導致缺工問題嚴重,預期移工人數未來仍會緩步上升,尤其日前已傳出政府與印度簽署合作備
Thumbnail
根據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最新的資料顯示,台灣的產業與社福移工人數已來到768,360人,已佔台灣人口的3.2%。全國移工數衝破75萬大關,為歷年來移工人數最多的一年,且這個數字,仍然會持續成長下去,由於國內人口老化導致缺工問題嚴重,預期移工人數未來仍會緩步上升,尤其日前已傳出政府與印度簽署合作備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1990年代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和外籍移工,改變了臺灣整個族裔地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為跨境婚姻移入臺灣,所以將原鄉的飲食習慣也帶入台灣。隨著新住民自力謀生經營東南亞雜貨店和餐飲店的數量增加,人們對於東南亞商品和料理的接受度與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
Thumbnail
1990年代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和外籍移工,改變了臺灣整個族裔地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為跨境婚姻移入臺灣,所以將原鄉的飲食習慣也帶入台灣。隨著新住民自力謀生經營東南亞雜貨店和餐飲店的數量增加,人們對於東南亞商品和料理的接受度與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
Thumbnail
繼上篇分享一些台灣職場文化與香港的差異,這篇繼續分享其他個人對台灣職場的相關觀察。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雖然都是用繁體字及華人社會,但在生活、職場及其他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還不一定是旅遊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๑´人`๑)
Thumbnail
繼上篇分享一些台灣職場文化與香港的差異,這篇繼續分享其他個人對台灣職場的相關觀察。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雖然都是用繁體字及華人社會,但在生活、職場及其他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還不一定是旅遊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๑´人`๑)
Thumbnail
相信有不少人除了投資移民到台灣,也是有到台灣工作的部分,特別是有些用字或習慣比較不一樣,所以這邊也分享一下個人在台灣職場感受與香港的差異:)
Thumbnail
相信有不少人除了投資移民到台灣,也是有到台灣工作的部分,特別是有些用字或習慣比較不一樣,所以這邊也分享一下個人在台灣職場感受與香港的差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