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一定要吃素嗎?”佛教“五戒”輕鬆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天又是十餘位同學小聚的日子。沿著石子小路,踏過溪上小橋,隱約中聽到了熟悉的談笑聲,看來我是來晚了。

進入包間,大家不約而同地看向我,異口同聲笑道“說曹操曹操到“。

“你們說我什麼呢?”我問。

小虹說:“我們點菜,大家說你吃素,要給你點個素菜呢。”我的謝謝還沒說出口,梁子就接話到“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學佛就不能吃肉,這個很難,我還是吃肉吧。“

我笑著問,這理論是誰告訴你的?得了,今天我給你們普及一下,讓大家長點知識。佛門中是出家人不能吃肉,吃葷,在家學佛居士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選擇吃素或吃葷的,只是吃葷要吃三淨肉。

梁子問:“什麼叫三淨肉”啊?”

我答:“三淨肉”就是:第一、眼不見殺,即沒有親眼看見動物臨死的淒慘景象;第二、耳不聞殺,即沒有聽見它慘叫的聲音;第三、不為己所殺,即不是為了自己想吃才殺的。

比如:我們到市場正好看到攤販在殺雞、殺魚,或者販賣的人告訴你這是現宰的鮮肉,這就不是“三淨肉”,而如果我們買的是已經宰殺好牲畜禽類等肉或冰凍的海鮮,就是“三淨肉”;對於像我這樣目前暫時不能完全吃素的佛弟子來說,可以暫時吃這種肉的。

又比如,到親戚朋友家裡做客時,他們特地殺雞宰鴨來款待,這些雞鴨就是因為我而死,這便不是三淨肉。或者今天我們同學聚會,大家為了宴請我而點現殺的魚類,這就屬於“為己所殺”,這樣的魚我是不敢吃的。

梁子說:“原來如此,看來是我們曲解了意思,以為學佛就是不讓吃肉。“

“是呀,很多人一聽學佛就馬上聯想到“吃素”,彷彿不吃素就不能學佛,或者學佛必須吃素。如此誤傳讓很多暫時不能吃素的人,不敢學佛。當然能吃素最好,但暫時不具備吃素條件時,吃“三淨肉”照樣可以學佛的。”我回答。

娟子插話說“其實我也想學佛,但想到佛門清規戒律那麼多,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會給工作、生活和社會應酬造成很大的不便。生活上很受約束,我還是不學的好”。

我回答,猶如你們誤解了學佛要吃素一樣,你們誤解了佛門的戒律。其實,對於我們在家初學佛者來說,只要守“五戒”就可以了,而這些戒律並非約束我們的,恰恰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是為我們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與融洽的人際關係不可或缺的一種規範行為。

娟子同學問:“你說的是哪五戒呢?”

我答,佛門“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和一般的社會法律乃至社會公德都是普遍相應的。如果有人違犯了五戒當中的一些規定,也會給他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困擾。

娟子馬上說,你看,第一點“不殺生”我就做不到了,我是做海鮮生意的,“不殺生”了,我就要“喝西北風去了”,還怎麼過好生活呢?

我問她,娟子你飯店的生意怎麼樣?她說:“本來生意很好,還開了兩家連鎖店,可生了二胎後,女兒一生下來就身體不好,當時連愛人都勸我放棄,可我硬是花了很多錢幾經搶救才把女兒保下來。為此兩家連鎖店也相繼關門了。現在,連自己的總店也因拆遷,換址而暫停營業。”

看著憔悴的娟子,我心生憐憫的問:“你知道,你女兒為什麼一生下來身體就不好嗎?”

娟子瞪大眼睛看著我。我說:“就是跟你的海鮮生意有關聯的。你的飯店做的是海鮮活物的生意,雖然不是你直接殺,但卻是你雇傭的廚師在殺,而你開門做生意為掙錢,無視那些被殺海鮮生命也有妻兒眷屬與之分離時的種種痛苦。就猶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樣,種什麼因,就感什麼果。殺生,感多病、短命、地獄等報。因此,你不僅要用你做海鮮生意賺的錢去給女兒治病而耗盡錢財,而且要為她操心、煩勞。這不就是我前面所說,只要觸犯五戒,就會給自己生活、工作帶來困擾嗎?””

raw-image

佛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的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世間法中,個人品德、家庭幸福、社會安寧等,也都與五戒法的持犯息息相關。

此時,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這樣看來,我們在生活中確實要注意,五戒就融在生活裡,不可忽略。”

娟子說:“我明白了,原來總是找不到原因,我和愛人身體都非常好,得知懷上二胎後更是注重營養,又開著飯店有條件,真是什麼營養吃什麼,怎麼新鮮怎麼吃,這麼說來就是犯了殺生,殺業太重而影響到了孩子身上,我們都是無知的父母,這可怎麼辦?”

我告訴她,知錯要改錯,就是你要懺悔你犯的殺業,多行放生,多做善事功德回向,發心皈依三寶,學佛修行以此轉換因果,孩子會慢慢地好起來的。看著娟子釋懷的表情,我也輕鬆了很多。

無論是出家或在家、信佛或者不信佛的人,對於戒律都同樣需要去實踐,因為無論是世間法還是佛法都是以戒律為基礎的,這就是我們共同生活於世間的遊戲規則。

在這樣輕鬆的交談中,我們結束了短暫的小聚,相信大家會從實踐中得到受用,從而堅持不懈,得大利益。

文/若空


『歡迎分享、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

文章摘自〔大悲.柔軟.菩提心 | Mercy.Softness.Bodhicitta〕:

https://mercysoftnessbodhicitta.org/uncategorized/明信因果_學佛一定要吃素嗎?佛教五戒輕鬆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悲.柔軟.菩提心
5會員
57內容數
分享佛教相關文章。學佛,學習「如來正法」。 為什麼要學佛?學佛人都在做什麼?為什麼有些人學佛後日漸有了正向的改變,有些人卻不見進步?如何辨別真假佛法?學佛單位是否如實遵循佛陀教法,依教奉行,還是假借名義真行騙? 就讓我們透過文章來了解筆者們在學佛路上所遇、所見、所感、所聞的一切經歷與改變……。
2024/10/02
命理師總愛把自己講得會飛天遁地的-……我有一位同事就是十分迷信,任命理師擺佈,生活中處處設有許多禁忌。例如:本月不能吃魚,吃肉只能吃四隻腳的,衣服只能穿灰、黑色或黃土色,又或者是本月不能出遠門……等等。看著他如此沉迷,同事紛紛向他勸說、分析,但是他的業力障蓋嚴重,不論大家怎麼勸,他就是聽不進去。……
Thumbnail
2024/10/02
命理師總愛把自己講得會飛天遁地的-……我有一位同事就是十分迷信,任命理師擺佈,生活中處處設有許多禁忌。例如:本月不能吃魚,吃肉只能吃四隻腳的,衣服只能穿灰、黑色或黃土色,又或者是本月不能出遠門……等等。看著他如此沉迷,同事紛紛向他勸說、分析,但是他的業力障蓋嚴重,不論大家怎麼勸,他就是聽不進去。……
Thumbnail
2023/12/07
……瞋恚,是我一路以來修行上最大的功課與考驗,它帶給我的過患實在難以計數。感謝嘎堵師父的慈悲一再地叮嚀提醒,加之最近監方安排我作個別輔導的因緣,促使我對 佛陀說法之「因果網絡」與「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有了更全面深刻的體會。謹以此經驗與體會來警惕自己,凡事以大悲菩提心行面對一切不順遂的逆境……
Thumbnail
2023/12/07
……瞋恚,是我一路以來修行上最大的功課與考驗,它帶給我的過患實在難以計數。感謝嘎堵師父的慈悲一再地叮嚀提醒,加之最近監方安排我作個別輔導的因緣,促使我對 佛陀說法之「因果網絡」與「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有了更全面深刻的體會。謹以此經驗與體會來警惕自己,凡事以大悲菩提心行面對一切不順遂的逆境……
Thumbnail
2023/11/22
……有一句話說:「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一出生就往死亡的路上直奔,經歷各種考驗、辛苦,守著各種執著,只為能順利跑到終點。這幾年頻傳國內外名人輕生事件,讓人遺憾與不解,一般人認為名人既已名利雙收,生活愜意,無憂無慮,是甚麼原因讓他們最後選擇放棄自己呢?新聞報導以「憂鬱症」為一切猜疑畫上句點,……
Thumbnail
2023/11/22
……有一句話說:「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一出生就往死亡的路上直奔,經歷各種考驗、辛苦,守著各種執著,只為能順利跑到終點。這幾年頻傳國內外名人輕生事件,讓人遺憾與不解,一般人認為名人既已名利雙收,生活愜意,無憂無慮,是甚麼原因讓他們最後選擇放棄自己呢?新聞報導以「憂鬱症」為一切猜疑畫上句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諸惡莫作,奉行善法,護持正道,弘揚佛法。
Thumbnail
諸惡莫作,奉行善法,護持正道,弘揚佛法。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的要點:要皈依經,以經戒為師,勿皈依人;人的變數很大,且有七情六欲,沒修到一定程度,遇到不正當的法門時,很容易被誤導,產生不正當的思想;佛經,則是釋迦牟尼佛所留下的珍貴寶藏,提供修習正法的途徑。」 叔叔:「那你唸佛為了什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的要點:要皈依經,以經戒為師,勿皈依人;人的變數很大,且有七情六欲,沒修到一定程度,遇到不正當的法門時,很容易被誤導,產生不正當的思想;佛經,則是釋迦牟尼佛所留下的珍貴寶藏,提供修習正法的途徑。」 叔叔:「那你唸佛為了什麼?」
Thumbnail
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你如果五戒不守,人天絕路。所以受戒你也要持戒,不受戒你也要持戒。你不受戒,你也要把五條戒裡面的前四戒守好,並不是說沒有受戒便可以不持戒,為什麼呢?因為殺、盜、婬、妄它本身就是性戒。因為它的體性當戒故,它的體性是屬於惡的,性惡,體性是惡,會讓我們眾生墮落的惡法,是我們體性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你如果五戒不守,人天絕路。所以受戒你也要持戒,不受戒你也要持戒。你不受戒,你也要把五條戒裡面的前四戒守好,並不是說沒有受戒便可以不持戒,為什麼呢?因為殺、盜、婬、妄它本身就是性戒。因為它的體性當戒故,它的體性是屬於惡的,性惡,體性是惡,會讓我們眾生墮落的惡法,是我們體性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02 最近末學跟我們清公和尚有探討這個問題,如果說犯到菩薩的重戒,還有五戒當中的重戒,如果說他沒有辦法拜到見光見華怎麼辦呢? 我們清公和尚他依據古德的立(律)論來加以說明:「你如果說能夠拜到見光見華,見到瑞相,那這個是最好的,代表你這個罪業已經滅除了,那你可以再來重受。」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02 最近末學跟我們清公和尚有探討這個問題,如果說犯到菩薩的重戒,還有五戒當中的重戒,如果說他沒有辦法拜到見光見華怎麼辦呢? 我們清公和尚他依據古德的立(律)論來加以說明:「你如果說能夠拜到見光見華,見到瑞相,那這個是最好的,代表你這個罪業已經滅除了,那你可以再來重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修行就是日積月累,積沙成塔,持之以恆。」 大德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七佛對佛弟子的共通教誡,也是佛法修行的總綱。意思是:透過持守戒律,廣修善法,淨化心念,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引用完畢) (分享完畢) 相關文章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修行就是日積月累,積沙成塔,持之以恆。」 大德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七佛對佛弟子的共通教誡,也是佛法修行的總綱。意思是:透過持守戒律,廣修善法,淨化心念,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引用完畢) (分享完畢) 相關文章分享:
Thumbnail
世間人有一句話:「不會駛船嫌溪彎」(台語)。自己技術不好,才會說這條溪怎麼這樣彎?技術好的人都沒有問題。例如在海上航海的船員,他們在船即將要靠岸時,必須先要瞄準距離、看好角度,切下去船自動會靠岸過來,剛剛好一點都不會碰到岸邊,這種工夫相當高,技術相當好。
Thumbnail
世間人有一句話:「不會駛船嫌溪彎」(台語)。自己技術不好,才會說這條溪怎麼這樣彎?技術好的人都沒有問題。例如在海上航海的船員,他們在船即將要靠岸時,必須先要瞄準距離、看好角度,切下去船自動會靠岸過來,剛剛好一點都不會碰到岸邊,這種工夫相當高,技術相當好。
Thumbnail
三寶是我們的信仰目標,也就是引導我出離生死苦海的善知識。但是眾生從無始以來,已經累積很多身口意的業行習氣,就是已經看到信仰目標了,一時要超越業障得到解脫,並不是那麼容易,這還需在逆緣中作一番掙扎的超越磨鍊。佛陀為了幫助眾生逆轉身口意的業行習氣,制定「五戒」做為幫助佛弟子突破業行習氣的善知識
Thumbnail
三寶是我們的信仰目標,也就是引導我出離生死苦海的善知識。但是眾生從無始以來,已經累積很多身口意的業行習氣,就是已經看到信仰目標了,一時要超越業障得到解脫,並不是那麼容易,這還需在逆緣中作一番掙扎的超越磨鍊。佛陀為了幫助眾生逆轉身口意的業行習氣,制定「五戒」做為幫助佛弟子突破業行習氣的善知識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最近在生活中看見許多事物,一直在心中反覆思維,比如眾人桌上的「美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最近在生活中看見許多事物,一直在心中反覆思維,比如眾人桌上的「美食」。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