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惡莫作、奉行善法、護持正道
佛教為了方便信徒入門信奉(初階階段的信徒),所以常以軟語勸慰眾生,然而一旦入了佛門,會發現這趟信、願、行的旅程,是以戒、定、慧為中心基礎所發展的,以戒律為起頭,進而改變生命定數的方便法門。
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所以如有人倡導破戒、不信因果的信仰方法,甚至拿布袋和尚做比喻者,那果報是非常劇烈的,期盼讀者們均有累世種植正信的善根、善念、善心(於第八識中,又稱阿賴耶識),相信持戒的功德力量。
想了解正確的戒律,可先行閱讀水懺的懺本(法鼓山官網有提供電子書,方便無法請書回家的讀者可透過 3 C 設備線上閱讀),如有慧根需要精進,亦可閱讀《梵網經》(網路上亦有提供電子書),如對佛法有善根者,亦可讀誦末學推薦閱讀的佛經《佛說戒消災經》。
而末學素日喜愛閱讀和抄寫佛經,這次私自在沒有僧侶開壇下,先行翻閱了水陸法會所用的線上懺本,其中關於戒律的內容,以發願弘法、護持正道、總迴向心的心念,末學在此整理後提供如下:
最基本的佛教五戒,如下:
第一、殺戒
有意無意的殺害生命都會產生果報,所以當我們看到昆蟲時,如要驅趕要用有效又不傷害生命的方法。
第二、盜戒
在對方沒有同意下取得其所屬的財物、資產、乃至一花一木,都屬於偷盜。
所以進入餐廳或是公共洗手間,都要以慎用、惜福地心態,使用場所提供的資糧。
第三、婬戒
以國家法令為主。
第四、妄語戒
最大妄語者是未得道自稱得道者、未得證自稱得證者。
中級程度的妄語包含偽造文書和非法侵佔連帶的行為(詐騙行為的果報請詳見《玉曆寶鈔》)。
善意的謊言也在妄語範圍內,然而其產生的惡的果報,沒有冤枉乃至致人於死地者、刻意覆藏真相迫害人使其失去家庭與財產者巨大。
第五、酤酒戒
因於喝酒會喪失智慧,使心智失去控制,易導致行為人做出違反以上四戒的行為,故不在四重中,而歸納在五戒裡。
十重戒波羅夷(菩薩戒)則新增五個戒律,如下:
第六、說四眾過戒
四眾即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個人觀察諸多媒體在報導宗教人士新聞時,無論事件是何種因緣致使發生、發展、結束後的檢討,要特別顧慮到陳述內容中主角的身份,不宜在用語上不夠莊嚴與尊重,其實也不宜撰寫與報導,都會種下業力。
第七、自讚毀他戒
無論是總統競選,還是面試選拔、抑或家庭關係的兄弟姐妹的情感維護,
慈悲、謙虛者得眾望(包含人、天)。
然而如是表面上眾人敬愛你,而有神通的神鬼對你嗤之以鼻,那就要檢討了!
第八、慳惜加毀戒
菩薩戒中,如遇到乞者,要盡所能去幫助和給予。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瞋心所發展的行為,包含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
個人觀察諸多家庭的親子教育、婆媳關係上,盡量避免恐嚇、侮辱等行為施加於兒童、青年、婦人,以利其身心健康地成長,也能對社會和未來共建家庭的成員分享家庭教育傳播出來的慈愛力量。
第十、謗三寶戒
從觀察社會的角度中,可以發現不同宗教的領袖也能一起開會。
然而小販坊間裡,針對不同宗教的經律、穿著、戒律等傳統,我們應給予尊重,而非沈溺於爭論不休、無意義的過度追逐、追究與探討中。
祈願讀者們都能有所受益,祝福您們福慧安康留。